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调动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从“保姆式管理”到“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1.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主心骨”。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双街镇双街村党组织重视提升组织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贯彻落实基层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为契机,双街村选拔了政治上坚定、工作上过硬、自己能够致富且能带领群众致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基层领导干部,重点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等问题。在党组织带领下,双街村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范围,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有效领导,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带领当地农民紧跟党和国家政策步伐,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形成推动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2.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模式,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当地农民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为了消除当地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顾虑,双街村党组织积极组织、宣传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多次赴外地参观考察、调研,创新性采取“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员+村民”的保姆式农业管理发展模式,并入户做当地农民的思想工作,解释、宣传、动员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最终取得极好的实效,打响了新农村发展的第一枪,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紧抓京津城际地区综合提升机遇,打造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化休闲农业,逐渐完成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当地农民文化素养。双街村先后建立了古商业街、文化历史展览馆及石雕艺术博物馆、紫御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紫御园是当地运河古韵文化的体现,是当地人踏青游玩的好去处,也是当地“双街党建园”红色教育基地,园内设有“二十四孝”“弟子规”“百家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和雕塑。同时,园内还将《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入党誓词、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中共一大到十九大会议主题等内容以立置“书”型呈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壮大历程。这些建筑和雕塑对当地党员和农民在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深了他们对党史、党情的理解和认知。
4.积极倡导共建共治,提升当地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双街村党组织重视农民自治,先后主动多次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农民大会,征求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农民自治章程,彰显农民民主意识、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知识讲授和现场生产技能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成立了养老、就业帮扶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帮助当地农民培养人人向善、互帮互助的美德。推选当地各领域的能人、贤人,积极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组织、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及道德影响力。
5.注重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双街村党组织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促进基层党建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党建云APP,推动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从“有形”向“有效”全覆盖转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管理能力。创建了全国首个“微博村”,采用电商营销模式“让葡萄爬上网”,让双街村的葡萄销往全国各个省份。积极推进农村旅游经济,吸引大量省外团队学习、交流,逐渐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种源农业的转变。
二、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1.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一是加强基层党組织政治建设。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淡化、组织观念淡薄等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每一位党员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实际相联系,经常对标对表,坚决纠正偏离党的政治方向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行为,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到新时代农业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党的意志转化为乡村振兴具体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狠抓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行动上的“软化”经常源于思想上的“错位”。从党员思想意识抓起,充分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党内重大制度,对基层党支部成员和普通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充分利用党内外多种监督形式,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敬畏感。提高党员干部道德意识和人格修养,自觉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各个突破,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培育新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领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需要较强的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是落实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第一书记制度和第一负责人制度。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方案”原则加强全村乡村振兴的统筹规划、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创新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的模式,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通过拓展产品链或销售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成员学习能力,确保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实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成员应善于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阶段性分解和贯彻落实,稳扎稳打,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中2020年、2035年、2050年阶段性目标的全面实现,最终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最终目标。 3.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建设,开展农村红色教育。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应以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注重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乡村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崇礼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家训。挖掘新时代乡村先进模范和乡贤的典型事迹,引领道德风尚。重视扶持乡村文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有效改善农民的精神文明状态。二是发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增强农民的价值认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开发一条河,建好一条街,修缮一座古屋,讲好一个故事”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重拾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奠定底气源泉。
4.加强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工作机制,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党组织应凝聚共识,有效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是建立吸纳群众参与机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注重推选各领域的贤人、能人,着力挖掘和吸纳当地精英人员和群众团队骨干参与农村管理和群众自治工作。秉承“开放、包容”心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党政干部、企业家、离退休人员中的律师、专家学者、教师、技能型人才等回归乡村,为乡村振興注入新鲜“血液”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健全多元治理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利益诉求化解机制,注重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疏通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的源头活水。健全基层组织科学评价机制,细化量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指标,包括“一把手”履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激励保障措施等定量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监督机制,严厉惩处乡村振兴过程中惠农补贴、征地拆迁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问题,推进农村反腐败工作制度化建设。
5.重视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应注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一是建立“互联网+党建”管理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党建”管理平台,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加强党员日常管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农民对农业生产、农村信息服务的培训力度,推动农民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互联网+”嵌入到农业生产的全链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物联网建设,带动新时代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利用“互联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互联网+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民享受更加丰富、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让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素娟
一、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1.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主心骨”。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双街镇双街村党组织重视提升组织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贯彻落实基层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为契机,双街村选拔了政治上坚定、工作上过硬、自己能够致富且能带领群众致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基层领导干部,重点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等问题。在党组织带领下,双街村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范围,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有效领导,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带领当地农民紧跟党和国家政策步伐,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形成推动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2.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模式,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当地农民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为了消除当地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顾虑,双街村党组织积极组织、宣传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多次赴外地参观考察、调研,创新性采取“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员+村民”的保姆式农业管理发展模式,并入户做当地农民的思想工作,解释、宣传、动员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最终取得极好的实效,打响了新农村发展的第一枪,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紧抓京津城际地区综合提升机遇,打造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化休闲农业,逐渐完成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当地农民文化素养。双街村先后建立了古商业街、文化历史展览馆及石雕艺术博物馆、紫御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紫御园是当地运河古韵文化的体现,是当地人踏青游玩的好去处,也是当地“双街党建园”红色教育基地,园内设有“二十四孝”“弟子规”“百家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和雕塑。同时,园内还将《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入党誓词、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中共一大到十九大会议主题等内容以立置“书”型呈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壮大历程。这些建筑和雕塑对当地党员和农民在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深了他们对党史、党情的理解和认知。
4.积极倡导共建共治,提升当地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双街村党组织重视农民自治,先后主动多次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农民大会,征求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农民自治章程,彰显农民民主意识、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知识讲授和现场生产技能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成立了养老、就业帮扶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帮助当地农民培养人人向善、互帮互助的美德。推选当地各领域的能人、贤人,积极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组织、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及道德影响力。
5.注重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双街村党组织积极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促进基层党建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党建云APP,推动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从“有形”向“有效”全覆盖转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管理能力。创建了全国首个“微博村”,采用电商营销模式“让葡萄爬上网”,让双街村的葡萄销往全国各个省份。积极推进农村旅游经济,吸引大量省外团队学习、交流,逐渐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种源农业的转变。
二、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1.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一是加强基层党組织政治建设。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淡化、组织观念淡薄等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每一位党员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实际相联系,经常对标对表,坚决纠正偏离党的政治方向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行为,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到新时代农业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党的意志转化为乡村振兴具体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狠抓基层党员思想建设。行动上的“软化”经常源于思想上的“错位”。从党员思想意识抓起,充分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党内重大制度,对基层党支部成员和普通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充分利用党内外多种监督形式,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敬畏感。提高党员干部道德意识和人格修养,自觉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各个突破,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培育新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领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需要较强的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是落实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第一书记制度和第一负责人制度。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方案”原则加强全村乡村振兴的统筹规划、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创新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的模式,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通过拓展产品链或销售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成员学习能力,确保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实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成员应善于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阶段性分解和贯彻落实,稳扎稳打,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中2020年、2035年、2050年阶段性目标的全面实现,最终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最终目标。 3.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建设,开展农村红色教育。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应以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注重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乡村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崇礼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家训。挖掘新时代乡村先进模范和乡贤的典型事迹,引领道德风尚。重视扶持乡村文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有效改善农民的精神文明状态。二是发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增强农民的价值认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开发一条河,建好一条街,修缮一座古屋,讲好一个故事”指导思想,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重拾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奠定底气源泉。
4.加强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工作机制,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党组织应凝聚共识,有效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是建立吸纳群众参与机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注重推选各领域的贤人、能人,着力挖掘和吸纳当地精英人员和群众团队骨干参与农村管理和群众自治工作。秉承“开放、包容”心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党政干部、企业家、离退休人员中的律师、专家学者、教师、技能型人才等回归乡村,为乡村振興注入新鲜“血液”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健全多元治理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利益诉求化解机制,注重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疏通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的源头活水。健全基层组织科学评价机制,细化量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指标,包括“一把手”履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激励保障措施等定量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监督机制,严厉惩处乡村振兴过程中惠农补贴、征地拆迁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问题,推进农村反腐败工作制度化建设。
5.重视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应注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一是建立“互联网+党建”管理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党建”管理平台,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加强党员日常管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农民对农业生产、农村信息服务的培训力度,推动农民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互联网+”嵌入到农业生产的全链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物联网建设,带动新时代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利用“互联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互联网+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民享受更加丰富、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让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