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80年前的白居易,离开了梦魂萦绕的江南,在黄河边的香山一口气写下了三首“忆江南”,7年后,这位从南到北的诗人抵达了自己生命的彼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的一阙《望海潮·东南形胜》,更是将太湖钱塘江畔“自古繁华”之地描绘得宛如人间天堂,惹得世人心旌摇荡。
  “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早在5300年前,这块土地就展现了她最初的倩影。—— 在2019年初冬,当我随《中国作家》良渚行作家采风团一行,走进良渚博物院,走近良渚遗址群,站在良渚古城墙上,在山前长堤手抚湿润的堤坝泥土时……我便强烈感受到阵阵杳渺的历史罡风吹来,从5300年前的天目山方向吹来,从4300年前的钱塘江和大海的方向吹来。吹拂在良渚的山容水貌旷野之间,吹拂在我这个从长江中游江汉之滨,一路憧憬来到长江下游、来到良渚古国踏访的朝圣者的胸膛。
  二
  这里是江南的母亲。
  5300年前的大海与这片土地的碰撞完成了气候和谐的结合,藜蒿、芒草在肥沃的湿地上茂盛地生长,虫鱼鸟兽在湖汊山川间奔突飞翔,一群群披荆斩棘的人们如万千山间溪流,汇聚在这片丰腴的荒野了。从崇山峻岭向河谷进发、向平原进发,走进沼泽、河流湖荡,一个崭新的文明,江南的母亲,在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方孕育、诞生。
  他们告别洞穴巢居茹毛饮血的洪荒岁月,在这里筑土堆墩、垒泥造屋,在水网阡陌间,一个个台墩式村落升腾起蓝色炊烟,这些聚落有如天幕上的星群散布——江南水乡的风景从此有了真切的雏形和草图。临水而居、傍水生活的模式已然启动,这一启动,就是整整一千年。石镰、石犁、石刀、石锛、石钺,这些新石器,还有数万斤4300年前的焦黑谷粒,而今存列在良渚博物院内;形态各异的鼎、豆、罐、壶、盆、鬹、盉、觚……散发着黑色的幽光,浮现着细刻纹理和灵动符号,也静静摆放在这里。这些从青黑色淤泥层深处出土的故物,展示的正是良渚先民丰盈日常的江南稻作文化生活图景。
  一千年,堆积的土墩、土台在时间和先民的智慧伟力改造中,悄悄地层层累积地发生变化。土台渐渐呈现半岛形状,夹河筑城在进行,外河内壕已形成格局,都邑在崛起,古杭州少女般渐渐长成……四条干河同其他河道将城市合理连通起来,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城墙边缘凹凸状的地方,正是当年河埠、码头所在。沿岸的木桩、竹篱笆似乎还在努力护卫着都邑河岸,那柄一千年间不断挥舞的木浆静寂地横卧在我们的目光中……光阴未能将它们湮灭——排列拼贴起来,东方第一座史前水城,生机勃勃的中华第一城,俨然呈现在眼前。
  临风站在莫角山高台上,就站在了古国的神王之所,首都古地。环顾四野,宫城、皇城、外郭三重结构的“三重城”就真实地排布其中了。那些排列有序的房屋基址和石头墙基、裸露的石磡和木桩以及用茅荻包裹竹条捆扎的草包泥筑城遗存,竟如史册,一页页在我们眼前翻动。东眺贯穿古城南北的钟家港古河道,水岸人家场景仿佛复活。——只只独木舟在碧波中游弋,排排竹筏悠悠漂过,顺流而下的还有从天目山方向砍伐而来的槲栎、蕈树、麻栎树大树干。树干上牛鼻形的抓手时隐时现,那些渔人甩出的渔线上系着的鱼骨钩水珠光亮,而河流两岸鳞次栉比的房屋、作坊间传来的制陶转盘拉坯声,石英砂、竹子、麻线切割、钻制、打磨玉器的声音混合木盆髹漆气味,在桃花、李花、杏花、枇杷林间弥漫,直至苕溪隐没处的稻田湖湾中间。那里也是钓叟莲娃、菱歌泛夜景象,真真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风物旧曾谙”啊……初冬的杭嘉湖平原,风清冽凉爽,站在莫角山高台西望,大片大片芦苇在蓝天下摇曳,一丛一丛绒绒的白色芦苇花怒放着,像良渚古国玉琮王神徽上面的羽冠在颤动。
  三
  登上良渚瑶山祭坛的时候,思绪也就飘浮在“天问”之路上了。凤凰山、馒头山、天目山支脉环列祭坛四方,长方形覆斗状土台闪烁砂性红土色彩,土台西北角和南坡露出白色石块,祭坛西部灰土沟以上即为土台中心……位于山顶的祭坛视野开阔,日月星辰四面八方山水云天尽在俯仰之间。伫立坛上,脑中忽然闪现良渚博物院玉璧上那只优雅的鸟立高台刻符,而此时山间飞过的一只无名鸟的啾唧,似是5000年前那高台神鸟鸣唱的袅袅余音。凝视良渚神鸟刻符,叩问它的形象为何与古埃及第一王朝国王杰特的名字符号惊人相似呢?莫不是良渚古国与古埃及这对同一时间维度上的飞禽,也曾结伴同飞互为问答,传递交流天启的信息?肃立祭坛,似乎可以感觉到一千年间礼拜祭坛的良渚人的气息。那些巫师、贵族或是良渚族人,当他们庄重地站立于此的时候,恍如一只只从云间飞临高台的鸟,他们仰望天穹,俯叩大地,高举的双手如鸟翼般展开;他们喃喃祷告和着神鸟鸣唱,那张开的双臂又幻化作神徽图像上扶着两只巨眼、大拇指向上翘起的双手。那些玉琮、玉钺上所镌刻的半人半兽神灵图形,那浮雕的羽冠,那兽面周围阴刻的神人手臂以及下肢……在这一刻完成了时空穿越,它们闪动着远古神秘的光芒,扑面而来。王的气象,神王之国井然有序的气象,生灵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共生的气象氤氲而生……
  4300年前,或许是大禹治水之前的又一场滔天洪水冲垮了良渚古国的大坝长堤,水乡泽国中的良渚人告别了休养生息了千年的故土。这群自然之子在独立高台的神鸟的带领下,在神徽上那双穿透宇宙万物的巨眼的昭示下,开启了又一段一千年,二千年,三千年,四千年的奇幻之旅,一路走去,走過4300年,走到今天,走到你我中间……留下江南,留下既熟悉又遥远的风景和我们还在继续营造的精神家园。
  (选自《中国作家》2020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教师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专题并没有很好地开展。文章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案例阐述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现状;实践过程  一、剖析现状,状态百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受教
中国史学,非常看重地理,过去叫史地之学。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魏源 《海国图志》,都可反映这个传统。地理在中国是经世之学。  毛泽东是当代革命家,也是著名军事家。兵家都很重视地理。他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地理。革命五色谱  中国所谓“革命”,本来是改朝换代的另一种说法,历时几千年。  西人所谓“革命”是近四五百年的事,含义大不一样。冲击王权,冲击教权,目的是解放资产
1981年4月,宋庆龄不幸被确诊为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这时传来消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决定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考虑到她的健康状况,有关部门建议,请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代表她接受学位证书。出于对远道而来的贵客们的尊重,宋庆龄拒绝这个好意,坚持去人民大会堂出席这一庄严仪式。  5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乐队高奏中加国歌,身着大礼服的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华德·佩奇博士將学位证书交到宋庆龄手里。佩
摘 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减负增效的好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为了完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文章作者对本单元的课后作业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究,从明确目标、整理资料、定活动方案、实地采访和成果分享等方面精心设计了有效的科学的课后作业。本次课后作业,学生以记者身份与各行各业的人平等交流,不仅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了社会现状,也学会了分享、尊重与合作,更对社会
在宋庆龄北京故居的院子里,有两棵树龄两百多年的西府海棠。每到海棠花盛开的春天,宋庆龄经常邀请友人赏花并制作海棠花酱送给友人品尝。美国援华医生马海德夫妇就曾经在这两棵海棠树下和宋庆龄一起赏花饮宴。  在故居主体建筑二层卧室与书房之间,有一间小小的厨房,老式冰箱,台式电炉,一条棉布围裙,各種锅、铲、盘、碗一应俱全。宋庆龄喜欢在家里招待客人,有时还会下厨做上几样小菜。她的老朋友、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
摘 要:一堂好课离不开反复推敲,不断斟酌。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如课题引入、探索新知、巩固训练、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都应更加合理、更加贴近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问题串;类比;课程引入;探索新知;课堂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77-02  一、让精彩从“
曹操的兵法著作  曹操有一本军事著作,称为 《孟德新书》,读过 《三国演义》 的人都知道。据 《三国演义》 说,西蜀刘璋派别驾张松到许昌,张松言语不逊,曹操不予礼遇,张松只好投向刘备,献出西蜀地图,又陈入蜀之策,在这段故事中,插入张松为难杨修一节。杨修取出曹操所著 《孟德新书》,說是仿 《孙子十三篇》 而作。张松看了一遍,立即朗诵出来,并无一字差错。又故意说此书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操盗窃而得。于
一缕情感,就是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一点爱心,就是一股感人肺腑的暖流。她用真诚与学生沟通,用真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她追求的价值选择是“把我的爱心洒向社会”——她就是张丽红,现任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东平县社工协会会长、东平县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东平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张丽红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真诚的爱心,投入到心
摘 要:汉字和古诗,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寻找识字教学中的汉字文化,将汉字特有的文化知识融入古诗教学中,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传承汉字文化有重要意义。强调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是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文章结合课例论述汉字文化在据形猜义、溯本求源、系统识字、书写汉字等方面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古诗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1  1979年4月,北京,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讨论调整国民经济等问题,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当时担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杨尚昆向中央汇报工作,提出一个设想和要求: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  会议期间,邓小平静心听取了汇报。他早就思考着一个问题:改革需要一个突破口,一块试验场,在这里放手搞,万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