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礼仪的重要地位,应在分析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重新设计礼仪教学工作,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礼仪素养,提高职业能力的目的。深化对礼仪课开设必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等三个问题,同时要体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关键词】商务礼仪;培养;注重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笔者认为商务礼仪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而创新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必须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认识礼仪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体现三个注重。
一、深化对商务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
(一)礼仪修养是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中职教育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需要较多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将中职生的专业能力比作“硬实力”,那么其礼仪修养就是“软实力”。有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教育学论文,结果显示: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指标逐渐退居二线,而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因为“软实力”才是毕业生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作为提高学生礼仪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务礼仪》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职业形象是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的“橱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形象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正向的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反,糟糕的个人形象却会产生“扫帚星效应”,使得交往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作为一名“准职业人”,中职学生只有多了解一些礼仪常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启展示自身专业能力的“橱窗”,进而产生“晕轮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专长,拥有强大的个人职场竞争力。
(三) 商务礼仪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营销专业为例, 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办文、办事、办会”等“三办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均离不开礼仪素养的支撑作用。同样地,在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商务礼仪》课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总之,《商务礼仪》課程对于中职院校的“职业人”培养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商务礼仪课程设计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实际上,《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正是在研究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
(一)为谁教——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作为公共课程,《商务礼仪》要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的中职学生。“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之后,他们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优势品质与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这既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商务礼仪》课程的纲领性目标。
作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务礼仪》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引导其塑造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形成彬彬有礼的交际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及待人接物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由于现代交往日益扩大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商务礼仪》应当怎样来做内容的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职的专业就是工作岗位。和本科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不同,中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动地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
(三)怎么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程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直积极尝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价格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点实践,课题组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礼仪课教学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认知的做法,进而构建了强调技能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实务课教学模式。针对行业企业特点和岗位(群)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对工作情境进行项目细分,构建讲训一体的教学模块,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新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课题的互动,尤其是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互动,学生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从而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三、商务礼仪课程设计应体现“三个注重”
在《商务礼仪》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悉心研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应特别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期刊网。
(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突出技能点训练。我们通过对各专业岗位(群)能力及品质需要的分析研究,把课程模块整合为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及职场礼仪三大模块,进而提炼出支撑每个模块的具体单元项目和若干个关键技能点。
(二)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
90年前,教育先驱黄炎培在他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设立了品质培养目标,关心学生情商、逆商的提升及诚信守时等优良品质的塑造,关爱他们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也就相当于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课程三大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中,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和日常交往礼仪大体保持一致,只做具体技能点上的区分;而“职场礼仪”模块则采用开放式设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灵动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弹性制,很好地解决了《商务礼仪》作为公共的专业技术实务课程与生俱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总之,教学商务礼仪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计思路,应当秉持“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为课程的綱领性目标,按照各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马乐.中职高专礼仪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中职学报》,2009年第3期
【关键词】商务礼仪;培养;注重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笔者认为商务礼仪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而创新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必须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认识礼仪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体现三个注重。
一、深化对商务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
(一)礼仪修养是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中职教育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需要较多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将中职生的专业能力比作“硬实力”,那么其礼仪修养就是“软实力”。有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教育学论文,结果显示: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指标逐渐退居二线,而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因为“软实力”才是毕业生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作为提高学生礼仪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务礼仪》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职业形象是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的“橱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形象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正向的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反,糟糕的个人形象却会产生“扫帚星效应”,使得交往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作为一名“准职业人”,中职学生只有多了解一些礼仪常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启展示自身专业能力的“橱窗”,进而产生“晕轮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专长,拥有强大的个人职场竞争力。
(三) 商务礼仪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营销专业为例, 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办文、办事、办会”等“三办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均离不开礼仪素养的支撑作用。同样地,在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商务礼仪》课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总之,《商务礼仪》課程对于中职院校的“职业人”培养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商务礼仪课程设计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实际上,《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正是在研究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
(一)为谁教——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作为公共课程,《商务礼仪》要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的中职学生。“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之后,他们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优势品质与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这既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商务礼仪》课程的纲领性目标。
作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务礼仪》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引导其塑造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形成彬彬有礼的交际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及待人接物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由于现代交往日益扩大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商务礼仪》应当怎样来做内容的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职的专业就是工作岗位。和本科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不同,中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动地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
(三)怎么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程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直积极尝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价格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试点实践,课题组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礼仪课教学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认知的做法,进而构建了强调技能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实务课教学模式。针对行业企业特点和岗位(群)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对工作情境进行项目细分,构建讲训一体的教学模块,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新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课题的互动,尤其是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互动,学生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从而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三、商务礼仪课程设计应体现“三个注重”
在《商务礼仪》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悉心研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应特别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期刊网。
(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商务礼仪》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突出技能点训练。我们通过对各专业岗位(群)能力及品质需要的分析研究,把课程模块整合为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及职场礼仪三大模块,进而提炼出支撑每个模块的具体单元项目和若干个关键技能点。
(二)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
90年前,教育先驱黄炎培在他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设立了品质培养目标,关心学生情商、逆商的提升及诚信守时等优良品质的塑造,关爱他们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也就相当于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课程三大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中,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和日常交往礼仪大体保持一致,只做具体技能点上的区分;而“职场礼仪”模块则采用开放式设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灵动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弹性制,很好地解决了《商务礼仪》作为公共的专业技术实务课程与生俱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总之,教学商务礼仪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计思路,应当秉持“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为课程的綱领性目标,按照各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马乐.中职高专礼仪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中职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