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象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着智慧和儒家文化。把象棋和小学生教育融合一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智力,更可以以独有的方式塑造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学下棋就像学做人,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门才艺,还有通过象棋训练带来的智力开发、传递出内核精神,开发智力的方式多种多样,象棋的训练方式不足为奇,但在塑造小学生良好品德方面,学习象棋内核精神具有独到优势。
关键词:象棋教育;品德塑造;健全人格
引言: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应该从孩子还在摇篮中就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先成人,后成才,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方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德教育贯穿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的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中国象棋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沿袭至今可以看作一门艺术。象棋活动讲究的是棋德、棋风。棋德、棋风能体现出棋手的道德品则。在通过象棋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然渗透,以象棋为载体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道德观、世界观,比语言教育的影响力更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象棋教育训练小学生遵守规则
象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棋规,这是一场对弈的前提条件。每一个棋子的走法,对弈过程的要求都有严格规定。比如“落子无悔”的棋规,可以教育小学生要对自己行为负责,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理解行动前要经过思考,不能鲁莽形行事。棋规可以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缩影,想要参加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通过象棋教育的熏陶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社会中遵纪守法等等的自觉性,使他们意识到没有规矩,寸步难行,可以培养小学生谨慎行动,言出必行的习惯。我们老师可以在小学生学习象棋的过程中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对违反规则的小学生适当进行批评教育。
二、象棋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棋德包含着对成败的态度和“人生如棋步步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人生格局,因此我们在象棋教育中要重视棋德教育。下棋从来都是有输有赢,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以此教育小学生要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胜不驕,败不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以坦荡淡然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操之过急无法成为胜者,要沉的住气、耐的住心。要想棋艺不断进步,更需要失败的宝贵教训,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敢于向强者挑战,不畏失败是成为一名优秀棋手必备素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会出现很多成功失败的体验,我们不再仅仅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播成熟的成败理论,而是通过一次次现实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加以引导,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保持风度又积极向上。学生们具备了这样的品德后,更有能力克服在未来学习和社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终身受益匪浅。对作为胜利者的学生而言,老师们既要适当鼓励增强兴趣,更要教育成功属于过去,不能骄傲自满,引导他们保持谦虚勤奋。可以举办学习心得分享交流会,帮助其他落后学生,令其意识到帮助别人是更值得称赞的事。
三、象棋教育传递小学生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意识
两人对弈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最终能否胜利取决于平时不断练习从而强化的棋艺和临场发挥。棋艺的练习就像我们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大家都处在一样的环境中,有平等的学习权力,享受平等的资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背景下,谁能脱颖而出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程度。棋盘对局就像人生变幻起伏,有时逆水行舟,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临场发挥更看重的是与对手之间的化学反映,要求学生们观察对手的每一步动作,推测对方的意图,即使心里着急也不能催促或打断对方思考。这个过程实际上培养小学生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尊重,教育小学生要尊重对手和比赛,并且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象棋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来塑造学生的品德素质,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象棋教育鼓励小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友善相处
象棋是双人游戏,单人无法组成棋局。这就促使小学生要主动与他人沟通,寻找小伙伴,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开朗、友善的性格。作为象棋教育的老师,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团队中去,引导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对落后一点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和小组成员沟通、请教,对提供帮助的小学生进行表扬。多与他人互动沟通,多感受集体的温暖,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象棋教育要求小学生尊敬师长
象棋是门艺术,因此讲究传承。在现今教育信息共享的时代下,师门传承好像被弱化。而象棋作为我国传统技艺,会更看重老师的传承教导,越深入学习象棋越看重师门传承。因此老师在教授象棋的过程中,哪怕是初期都不能忽视背后的文化传承,加入充满仪式感的入门方式更能塑造小学生尊重师长、感恩传承的品德和崇尚知识的理念。
结束语:
象棋能经历几千年的颠荡起伏仍保留至今,说明它的确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洗涤沉淀,它的精神内核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又通过棋规,棋子,棋谱等各种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象棋教育就是要给小学生们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沉着冷静、谦虚友善、大爱无疆。这种影响无法通过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只有通过一场场棋局,一次次学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的影响。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会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在对弈时讲究的是礼仪相待,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尊重对手,服从裁判。通过一定的弈棋熏陶,能够改变随便懒散、不思上进、缺乏教养的不良习俗,养成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礼仪相待的良好习惯。总之,象棋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中良好的协调与自立能力。通过学棋、弈棋的过程,小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培养出未来健康发展所需的强大内心:可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德,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但象棋教育终究只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最终效果展现仍旧要配合老师的重视和指导,希望我们的努力探索,会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象棋教育;品德塑造;健全人格
引言: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应该从孩子还在摇篮中就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先成人,后成才,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方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德教育贯穿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中的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中国象棋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沿袭至今可以看作一门艺术。象棋活动讲究的是棋德、棋风。棋德、棋风能体现出棋手的道德品则。在通过象棋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然渗透,以象棋为载体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道德观、世界观,比语言教育的影响力更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象棋教育训练小学生遵守规则
象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棋规,这是一场对弈的前提条件。每一个棋子的走法,对弈过程的要求都有严格规定。比如“落子无悔”的棋规,可以教育小学生要对自己行为负责,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理解行动前要经过思考,不能鲁莽形行事。棋规可以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缩影,想要参加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通过象棋教育的熏陶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社会中遵纪守法等等的自觉性,使他们意识到没有规矩,寸步难行,可以培养小学生谨慎行动,言出必行的习惯。我们老师可以在小学生学习象棋的过程中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对违反规则的小学生适当进行批评教育。
二、象棋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棋德包含着对成败的态度和“人生如棋步步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人生格局,因此我们在象棋教育中要重视棋德教育。下棋从来都是有输有赢,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以此教育小学生要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胜不驕,败不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以坦荡淡然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操之过急无法成为胜者,要沉的住气、耐的住心。要想棋艺不断进步,更需要失败的宝贵教训,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敢于向强者挑战,不畏失败是成为一名优秀棋手必备素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会出现很多成功失败的体验,我们不再仅仅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播成熟的成败理论,而是通过一次次现实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加以引导,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保持风度又积极向上。学生们具备了这样的品德后,更有能力克服在未来学习和社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终身受益匪浅。对作为胜利者的学生而言,老师们既要适当鼓励增强兴趣,更要教育成功属于过去,不能骄傲自满,引导他们保持谦虚勤奋。可以举办学习心得分享交流会,帮助其他落后学生,令其意识到帮助别人是更值得称赞的事。
三、象棋教育传递小学生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意识
两人对弈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最终能否胜利取决于平时不断练习从而强化的棋艺和临场发挥。棋艺的练习就像我们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大家都处在一样的环境中,有平等的学习权力,享受平等的资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背景下,谁能脱颖而出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程度。棋盘对局就像人生变幻起伏,有时逆水行舟,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临场发挥更看重的是与对手之间的化学反映,要求学生们观察对手的每一步动作,推测对方的意图,即使心里着急也不能催促或打断对方思考。这个过程实际上培养小学生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尊重,教育小学生要尊重对手和比赛,并且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象棋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来塑造学生的品德素质,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象棋教育鼓励小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友善相处
象棋是双人游戏,单人无法组成棋局。这就促使小学生要主动与他人沟通,寻找小伙伴,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开朗、友善的性格。作为象棋教育的老师,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团队中去,引导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对落后一点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和小组成员沟通、请教,对提供帮助的小学生进行表扬。多与他人互动沟通,多感受集体的温暖,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象棋教育要求小学生尊敬师长
象棋是门艺术,因此讲究传承。在现今教育信息共享的时代下,师门传承好像被弱化。而象棋作为我国传统技艺,会更看重老师的传承教导,越深入学习象棋越看重师门传承。因此老师在教授象棋的过程中,哪怕是初期都不能忽视背后的文化传承,加入充满仪式感的入门方式更能塑造小学生尊重师长、感恩传承的品德和崇尚知识的理念。
结束语:
象棋能经历几千年的颠荡起伏仍保留至今,说明它的确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洗涤沉淀,它的精神内核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又通过棋规,棋子,棋谱等各种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象棋教育就是要给小学生们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沉着冷静、谦虚友善、大爱无疆。这种影响无法通过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只有通过一场场棋局,一次次学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的影响。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会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在对弈时讲究的是礼仪相待,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尊重对手,服从裁判。通过一定的弈棋熏陶,能够改变随便懒散、不思上进、缺乏教养的不良习俗,养成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礼仪相待的良好习惯。总之,象棋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中良好的协调与自立能力。通过学棋、弈棋的过程,小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培养出未来健康发展所需的强大内心:可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德,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但象棋教育终究只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最终效果展现仍旧要配合老师的重视和指导,希望我们的努力探索,会起到抛砖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