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者对“乡土教材”的解释有数十种之多。笔者对此的定义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大纲及本地发展战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生物、经济政治发展等资源进行整合,从中选取一部分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爱人类、爱自然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公民素养养成的资源,以生活化、直观性、实践性等为特征所编纂、开发的教材。
  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本地(包括地区、社区、学校)的资源都可成为我们挖掘的素材,成为乡土教材开发的内容,具体可涵盖乡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建筑、民俗、语言、动植物、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
  乡土历史教材开发内容
  根据深圳乡土历史文化内容,笔者认为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深圳自然地理、地名沿革、辖区变迁等。
  深圳移民史:移民路线、西广府东客家的移民特性、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文化、和谐社会。
  深圳历史变迁:明清前的开发、明清时的管理(鸦片战争前)、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改革开放史。
  深圳的社会:交通、水利、能源、人口、产业(古代的盐业、养蚝养珍珠,现代的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环境(红树林、湿地)等的变迁。文教卫艺事业的发展、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名人的事迹、精神;文物古迹的介绍、保护意义及现状等。
  乡土历史教材开发方式
  1. 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挖掘乡土资源
  乡土教材开发的基础是乡土资源。笔者曾组织了一次科组教研活动,自设东、西、中三条线、以“探寻深圳的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搜集文字资料等方式积累了不少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其中图片及音像皆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还以此次活动内容向全区《历史与社会》教师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乡土资源搜集起来后,怎样更大效率地利用它们呢?笔者认为,公开课、研讨课应是一种好方式。笔者曾尝试以历史剧的形式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漫游宗教景观,感受多元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乡土资源内容。上此课的初意是:因教材篇幅的限制,三大宗教内容很少,学生在参观了本地宗教场所后对其包含的宗教信息仍不知其解。因此教师在搜集了大量本地的宗教景观资源后,创作了一个剧本,希望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具有强烈民族特点和宗教风格的景观。
  2.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课收集素材
  在上一些可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的课程前,笔者会先布置学生自己或家长带领去实地参观、采访或拍摄,以搜集资料。也可利用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乡土资源的搜集和乡土教材的开发工作。
  2007年9月,我校部分《历史与社会》教师开设了一门以探寻深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深圳探秘》。实践课的形式主要有:学生上网查资料、自由讨论、户外教学、专家讲座和教师讲解。教师的讲义和学生的作业将成为乡土教材开发的基本素材。反过来,开发出来的乡土教材也将主要用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当然也可成为中小学教师及中小学学生的课外读本。
  3. 通过专家引领和做课题形式形成教材
  深圳现有一批致力于唤起市民历史文化情结,找准深圳城市定位,以更好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文化保护工作者和专家。乡土教材的开发离不开这些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如笔者所在学校已与深圳市博物馆取得联系,希望“博物馆进校园”,市博物馆正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为了寻求理论突破和政策、资金上的支持,笔者的课题《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开发深圳乡土教材的实践研究》已获福田区公益课题立项,并申报了十一五深圳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的最终成果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网站、音像资料、教师的考察随笔、学生的活动案例和师生的反思案例等。
  当前深圳乡土历史教材开发工作,基本上由一线教师承担。在没有专家引领的情况下,一线教师乡土教材的开发和编纂能力普遍偏弱。此外,一线教师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时间精力的缺乏等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所幸的是笔者的课题得到了市、区教研员和学校的大力支持。笔者认为,如有专家的学术引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具体政策支持和时间保障,深圳的乡土历史教材开发工作会走得更顺畅。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种“潜在课程”,是充满神圣、魅力和诗意的所在。在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  目前校园文化中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如主题淡漠化,“复制”的痕迹浓重,远离学生实践,鄙视文化传统,推崇西方文化思潮等。基于学校文化的特性和现状,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化冲击,学校的领导者应站稳脚跟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法宝。近年,湛江师范学院附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校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人本管理、生本教学、师本教研三个层面创新教学教研工作体系,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
背景在中国糖尿病(DM)有着较高的患病率,患病总人数约1.1亿人,18岁以上人群DM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同时,高血糖又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住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新会区教育系统坚持以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强化依法治教,确保教育公平。  一、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首先,严格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2005年,新会区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当年全区在编在册的中
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指遵循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为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更高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崭新境界。    一、克服教育功利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发展不是消耗式、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注重科技含量的集约型的发展。这种理念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要树立以发展为内涵的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班长突然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说:“老师,咱们班的电风扇坏了!”  “坏了?怎么坏的?”我问道。  “第一节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扔了一本书上去,打到那扇页,结果把扇页打弯了。后来又有同学把它弄直了。但只要一打开开关,那风扇就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好像要掉下来一样,好恐怖!”  “哦,知道是谁扔的书吗?  “不清楚。下课时间,人太乱了。”  “好,先回去吧,交代同学们千万别开
话题: “民间”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导语: 由清一色的国家教材到当前国家、地方、校本教材的各成体系,体现了新课程突破传统、解放教师创造力的开放精神。在这种教材开发的自由风气之下,当前除国家主流教材之外,其他教材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形态,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对此有必要进行疏理与审视。  从本期文章可以看出,教师对于非国家教材的理解异常灵活,一切可以“为我所用”“为生所用”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教材范畴,比如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用满腔的爱抚慰他们脆弱而幼小的心灵。    一、因势利导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