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品德课中德育的“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德育,但思想品德教育往往会存在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等弊病,尤其是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本文从立足外部条件、自然感悟、自我教育、以及从教学方法多形式着手,对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悄然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接受做了些浅探,以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 ;外部条件 自我教育 ;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德育”。但教学中往往会存在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等弊病,尤其是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以一阵风运动式的教育代替深入细致的工作,因而收效不大。怎样克服这个弊端,使同学们在学习中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枯燥的知识,做到“润物细无声”一直是一名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的目标。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立足外部条件、自然感悟是先导
  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的过程。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尽量要做到让人“心服”,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接受。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比如榜样条件:榜样在德育中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在讲到七年级《人生多彩》中探索人生的意义时,我引用了中央电视台郭明义的公益广告这段视频。并组织同学们讨论“有人说我是郭傻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经过同学们的发言与总结,人生的意义已深植于同学们心中。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有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时,更要通过外部条件的设置来使同学们的内心得到感悟。尤其是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学习总是很枯燥的。但当同学们看到少年犯现场报告会上服刑少年的深条纹囚衣,以及法警严肃的表情和手中钢枪时,其效果可能要好过课堂上反复讲解。
  二、自我教育是关键
  由于接受德育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德育潜移默化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探索自我教育潜移默化的形式,探讨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
  对德育的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德育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的层次。为此,“填鸭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比如在《社会规则与正义》的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中国式过马路”的视频。再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过马路的实际表现,进一步让他们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与法律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心理活动过程。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就不能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因此在自我教育中自我反省的德育过程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自我强化。反省中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行为时,会有愧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目标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道德标准的重要因素。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自制是我们德育的自我教育中的重要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多采用常见的外界提示法,在生活或学习的场所设座右铭、挂“制怒”牌等,而学校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学生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结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学生的不同成长环境以及自身所有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一个相对规范的环境中自觉提高自制力的德育过程。
  三、教学方法多形式是途径
  教学方法多形式是考虑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接受德育。因为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同“浓厚的兴趣”有关的。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 。教法忌讳单一,就如同每天都吃同一种食物就会感觉乏味。所以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的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激发同学们对德育的兴趣。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的教学手段,以小故事、视频、图片、音乐等做为导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用新异的刺激吸引学生,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考虑不同学生参与的可能性。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在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或暂时较大的差异,因而要达到全员积极参与,还要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初级中学 476000)
其他文献
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了3.5万千米,世界第一!中国成功研发时速600千米的高速磁浮道岔,世界第一!可曾想到,在高铁网络四通八达、中国火车领跑世界的今天,居然有81趟似乎早已晕染怀旧底色的绿皮火车,还慢吞吞行驶在大山、乡村。平均时速40千米,车票起步价为1至2元,列车逢站必停,有时候10分钟一站地,也要停靠2至3分钟。这样的“小慢车”岂不拖了“中国速度”的后腿?  川滇交界大凉山,一代代人守着
摘要: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用激情燃起求知的渴望。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情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激情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只能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没有激情的课堂,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只能是白水一杯,无滋无味;没有激情的课堂,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只能像空转的马达,虚度了时光,毫无功效。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情;幽默
摘要: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问题情境的设置,而且入题的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这样势必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提高。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则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地理教学;知识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把已学到的技能在学习其他类似新技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培养学生
摘要:新材料作文体现出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立意的内在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出现立意不准确、立意不深刻的问题。高品质立意要求立意准确、深刻,本文在分析新材料作文与发散思维联系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运用发散思维准确立意、深刻立意的几个具体可行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发散思维;新材料作文;高品质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8
摘要:我国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下移,小学就产生了两极分化,家教以及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层出不穷。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在哪,值得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重点  一、 目前小学的英语教学状况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英语教学是从小学开始的。一些外国语学校从幼儿园就让孩子们接触英语。由于学习英语的年龄下移,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过早地产生了。家长们由于把考试分数看的过重,又不想让自己的
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多种体裁的课文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深入地刻画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具有浓郁的美育色彩。《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冷冰冰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应树立“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中诗歌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理想。2009——2011年天津高考诗歌鉴赏全市得分率依次为:0.43、 0.44、 0.43,是得分率最低的三项题目之一(其它两类是字形与文言虚词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切实提高诗歌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从改变教法入手,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遵循文学鉴赏心理原理和诗歌鉴赏的一般规
摘要:班级文化,指的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管理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班风、学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环境;管理;精神  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班级文化作用,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人格、品格,促进班风、学风的良性发展。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程标准做到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体现时代性的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我国学校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本文以一堂在学生运动场完成的长度、平均速度测量的探究实验课为例,介绍一种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长度;平均速度;测量每到给学生们上第一堂物理课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很多有趣的实验,比如覆杯实验,“千人震”“水柱顶球”等等,学生们都很兴奋,喜欢物理课上各种有趣又奇特的实验,想了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