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
【关键词】迁移;数学教学;运用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然,准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会发生。实践表明,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抓住共点探新知
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应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共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材的安排是:一桶油重100千克,(1)求3桶油重多少千克。(这是整数乘法题)(2)求半 桶油重多少千克。(属一个数乘以分数的题)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式都是:“每桶油的重量×桶数=总重量”。这个数量关系式就是它们的“共点”,即知识的连接点。从意义上看,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也是分数意义的延伸,两种意义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分数意义也是知识的连接点。在教学上紧紧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让学生列出第(1)题的算式:“100×3”,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后,问:“如果每桶油的重量不變,求半桶油重多少千克又怎样列式呢?”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推理,列出算式:“100× ”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思考:“求半桶油重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是把一桶油的重量100千克平均分成两份,求其中一份的重量,也就是求100千克的一半 是多少”,即“100× 就是求100的 是多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而迁移到(3)求 桶油重多少千克。“100× ”就是“求100的是多少”。由于抓住了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所以使学生能很快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二、沟通联系求转化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这样的内容时,教师要运用转化思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使迁移顺利实现。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在复习小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分析例题的题意列出了算式:7.98÷4.2。接着我问:“像这样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把‘7.98÷4.2’与‘79.8÷42=1.9’对照比较一下,它的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它们的得数会怎么样?这是为什么?”这样使学生明白,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随着扩大同样的倍数,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算法,也明确了算理。再如,很多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割补、拼接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已学过的几何形体进行推导的。
三、类比推理促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若干属性相同,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具有某一属性的思考方法。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导他们自己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自己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四、运用对比抗干扰
对比抗干扰是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以防止产生负迁移。事实上,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影响并非只有正迁移或是只有负迁移,往往是某一方面起正迁移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又起负迁移作用。例如“分数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对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正迁移的作用,而“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对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讲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与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明确异同,不但排除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对百分数的干扰,而且巩固了正迁移的成果,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更深化、更清楚了。
总之,“迁移”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能把难转易,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迁移;数学教学;运用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然,准备了良好的迁移条件,不等于迁移活动就一定会发生。实践表明,迁移活动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抓住共点探新知
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应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共点,引导学生以旧探新,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材的安排是:一桶油重100千克,(1)求3桶油重多少千克。(这是整数乘法题)(2)求半 桶油重多少千克。(属一个数乘以分数的题)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式都是:“每桶油的重量×桶数=总重量”。这个数量关系式就是它们的“共点”,即知识的连接点。从意义上看,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也是分数意义的延伸,两种意义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分数意义也是知识的连接点。在教学上紧紧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让学生列出第(1)题的算式:“100×3”,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后,问:“如果每桶油的重量不變,求半桶油重多少千克又怎样列式呢?”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推理,列出算式:“100× ”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思考:“求半桶油重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是把一桶油的重量100千克平均分成两份,求其中一份的重量,也就是求100千克的一半 是多少”,即“100× 就是求100的 是多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而迁移到(3)求 桶油重多少千克。“100× ”就是“求100的是多少”。由于抓住了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所以使学生能很快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二、沟通联系求转化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这样的内容时,教师要运用转化思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使迁移顺利实现。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在复习小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分析例题的题意列出了算式:7.98÷4.2。接着我问:“像这样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把‘7.98÷4.2’与‘79.8÷42=1.9’对照比较一下,它的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它们的得数会怎么样?这是为什么?”这样使学生明白,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随着扩大同样的倍数,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算法,也明确了算理。再如,很多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割补、拼接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已学过的几何形体进行推导的。
三、类比推理促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若干属性相同,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具有某一属性的思考方法。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导他们自己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自己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四、运用对比抗干扰
对比抗干扰是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以防止产生负迁移。事实上,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影响并非只有正迁移或是只有负迁移,往往是某一方面起正迁移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又起负迁移作用。例如“分数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对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正迁移的作用,而“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对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讲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与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明确异同,不但排除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对百分数的干扰,而且巩固了正迁移的成果,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更深化、更清楚了。
总之,“迁移”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能把难转易,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