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高中生是精神压力最大的社会群体,繁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青春期情感问题无不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如果压力超过了承受力,孩子的情绪会出现反常现象,如果再处理不当,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可能遭受严重损害。
另类“优越感”
小慧今年17岁,是珠海某中学高二女生,因被诊断为抑郁症而休学一年,但她拒绝配合医生治疗,也不肯服药。妈妈范女士拿小慧没办法,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我咨询,希望我用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小慧缓解病情。
范女士告诉我,小慧从小跟随姥姥在佛山长大,上高中才来到珠海。“虽然没在我身边,但我没有亏欠过她什么,平时经常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每个月都回佛山看她,再说我妈妈家经济情况挺好,小慧的童年过得还是蛮快乐的。”范女士脸色一沉,继续说,“不过,在姥姥的宠爱下,小慧有点娇气,爱哭,好在她学习成绩挺好,中考时轻松考上了现在就读的重点高中。要不是遭遇失恋,她现在肯定在学校上课,还是班里的优等生。”
我问:“失恋是怎么回事?”
范女士叹了一口气,说:“小慧在佛山时就早恋了,男孩是她的同桌。对她的早恋,我和丈夫不知道,她姥姥也没有察觉。小慧来珠海上高中,那个男孩在佛山上职业中专,学汽车修理。两个孩子用手机谈情说爱,也经常吵架。小慧后来告诉我,她闹过几次分手,但男孩不答应,小慧觉得男孩各方面挺优秀的,也很在乎她,只好作罢。进入高二以后,小慧学习紧张起来,多少怠慢了那个男孩,感情也就有些淡了。有一天晚上,小慧在宿舍里正准备休息,接到了男孩的短信,要求与她分手。小慧很生气,打电话去质问,那男孩态度坚决,说不爱她了,从此分道扬镳,就挂了电话。小慧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哭了一夜。从那以后,她就变得不正常了,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人际关系也紧张起来。有一天晚上,宿舍老师查寝,发现小慧的床是空的,四下寻找,居然在宿舍楼的楼顶找到了她。学校怕出事,让我带小慧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学校态度强硬地要求小慧休学一年,我也没有办法,只好听学校的,但小慧拒绝治疗,这样下去她就废了!”
经验告诉我,范女士可能并不掌握全部情况,小慧患抑郁症并有自杀倾向,不可能是因为司空见惯的情侣吵嘴,其中必有隐情。于是,我要求单独与小慧交流。
小慧在我面前坐定,撩了撩额前的刘海,问我:“是不是我又要把那个讲滥了的故事再讲一遍?”语气中有挑衅的味道。
我微笑,慢条斯理地说:“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会仔细地听;你不想说的,我保证不问。”
她一愣,一边打量我一边问:“那你想听什么?”
我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讲讲你的童年吧,说一说哪些事让你高兴,哪些事让你生气,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慧调整坐姿,让自己舒服一些,幽幽地说,她拥有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很有优越感。她所说的“快乐”,指的是父母不在身边,姥姥又宠她,所以她没有压力,不用像同学那样上补习班,不用痛苦地练琴;她所说的“优越感”,是爸妈来看她时总会带来玩具、衣服、美食,比如她小学四年级时就用上了苹果手机,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
我问:“你不想妈妈吗?”
“想啊,当然想!”小慧说,“想妈妈了,我就去阳台上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姥姥听得泪流满面,就会带我去吃肯德基,补偿我一下。我想要更多零花钱的时候也这样干,每次都能成功!”
我问:“我问的是,没有妈妈在身边,你寂寞吗?”
小慧满不在乎地斜我一眼,说:“寂寞怕什么,早恋就是了!阿姨,我是不是该讲那个每个人都想听的破故事了?”
类似的谈话进行了两次,我渐渐习惯了她的玩世不恭,她也慢慢开始信任我,因为我有足够的耐心,从不指责她的任性。在谈话过程中,我通过她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基本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她抑郁的真正原因也徐徐浮出水面,尽管她自己不甚了了。
何谓“抑郁症”
单独约谈范女士,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她,小慧患抑郁症,失恋只是导火索,童年缺少母爱才是根源。
“何以见得?”范女士大惑不解。
我解释道:“你长年不在小慧身边,她肯定会感觉寂寞、无助,甚至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按说,这种负面的心理感受早就应该以负面行为表现出来,但是,频繁而过度的物质补偿延缓了这个过程。延缓不是消失,小慧把内心的痛苦压抑在潜意识里,她甚至用所谓的‘优越感’来安慰自己、麻醉自己。小慧还用另一个方法麻醉自己,即早恋,用异性之爱补偿父母之爱。她这样做,并非理智的选择,而是被内心的本能驱使。来到珠海以后,小慧的内心渐渐起了冲突,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于是出现抑郁症状。当男友提出分手,小慧顿时有了被抛弃的愤怒。她的愤怒表面上是针对男友的,内心却是针对父母的。她用调侃的语气说自己的初恋是‘破故事’,证明她是在向父母抱怨,潜台词是:‘我当年的早恋以及现在的失恋,都是你们害的!看你们做的好事!’总之,小慧早在童年就在心里埋下了抑郁的种子,现在它发芽了。”
范女士如梦方醒,不停地自责。情绪平复以后,她问:“抑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您能详细给我解释解释吗?”
我告诉她,抑郁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情绪低落、冷漠、失望等构成的复合负面情绪。抑郁可以是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一种相对轻微的心理状态。一般说来,性格内向、敏感猜疑、不爱交际、依赖性强、遭遇意外挫折、有不良童年经历、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中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抑郁症主要有以下6个症状:1.兴趣减退甚至消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3.经常有无助感;4.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降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我分析道:“通过两次与小慧的单独交谈,我确认她患有中度抑郁症。对于医院的诊断,您不必怀疑。现在,您需要做的是配合我对她进行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减轻抑郁对她身心健康的伤害。”接下来,我向范女士通报了我的心理辅导方案。
另类“优越感”
小慧今年17岁,是珠海某中学高二女生,因被诊断为抑郁症而休学一年,但她拒绝配合医生治疗,也不肯服药。妈妈范女士拿小慧没办法,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我咨询,希望我用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小慧缓解病情。
范女士告诉我,小慧从小跟随姥姥在佛山长大,上高中才来到珠海。“虽然没在我身边,但我没有亏欠过她什么,平时经常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每个月都回佛山看她,再说我妈妈家经济情况挺好,小慧的童年过得还是蛮快乐的。”范女士脸色一沉,继续说,“不过,在姥姥的宠爱下,小慧有点娇气,爱哭,好在她学习成绩挺好,中考时轻松考上了现在就读的重点高中。要不是遭遇失恋,她现在肯定在学校上课,还是班里的优等生。”
我问:“失恋是怎么回事?”
范女士叹了一口气,说:“小慧在佛山时就早恋了,男孩是她的同桌。对她的早恋,我和丈夫不知道,她姥姥也没有察觉。小慧来珠海上高中,那个男孩在佛山上职业中专,学汽车修理。两个孩子用手机谈情说爱,也经常吵架。小慧后来告诉我,她闹过几次分手,但男孩不答应,小慧觉得男孩各方面挺优秀的,也很在乎她,只好作罢。进入高二以后,小慧学习紧张起来,多少怠慢了那个男孩,感情也就有些淡了。有一天晚上,小慧在宿舍里正准备休息,接到了男孩的短信,要求与她分手。小慧很生气,打电话去质问,那男孩态度坚决,说不爱她了,从此分道扬镳,就挂了电话。小慧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哭了一夜。从那以后,她就变得不正常了,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人际关系也紧张起来。有一天晚上,宿舍老师查寝,发现小慧的床是空的,四下寻找,居然在宿舍楼的楼顶找到了她。学校怕出事,让我带小慧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学校态度强硬地要求小慧休学一年,我也没有办法,只好听学校的,但小慧拒绝治疗,这样下去她就废了!”
经验告诉我,范女士可能并不掌握全部情况,小慧患抑郁症并有自杀倾向,不可能是因为司空见惯的情侣吵嘴,其中必有隐情。于是,我要求单独与小慧交流。
小慧在我面前坐定,撩了撩额前的刘海,问我:“是不是我又要把那个讲滥了的故事再讲一遍?”语气中有挑衅的味道。
我微笑,慢条斯理地说:“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会仔细地听;你不想说的,我保证不问。”
她一愣,一边打量我一边问:“那你想听什么?”
我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讲讲你的童年吧,说一说哪些事让你高兴,哪些事让你生气,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慧调整坐姿,让自己舒服一些,幽幽地说,她拥有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很有优越感。她所说的“快乐”,指的是父母不在身边,姥姥又宠她,所以她没有压力,不用像同学那样上补习班,不用痛苦地练琴;她所说的“优越感”,是爸妈来看她时总会带来玩具、衣服、美食,比如她小学四年级时就用上了苹果手机,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
我问:“你不想妈妈吗?”
“想啊,当然想!”小慧说,“想妈妈了,我就去阳台上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姥姥听得泪流满面,就会带我去吃肯德基,补偿我一下。我想要更多零花钱的时候也这样干,每次都能成功!”
我问:“我问的是,没有妈妈在身边,你寂寞吗?”
小慧满不在乎地斜我一眼,说:“寂寞怕什么,早恋就是了!阿姨,我是不是该讲那个每个人都想听的破故事了?”
类似的谈话进行了两次,我渐渐习惯了她的玩世不恭,她也慢慢开始信任我,因为我有足够的耐心,从不指责她的任性。在谈话过程中,我通过她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基本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她抑郁的真正原因也徐徐浮出水面,尽管她自己不甚了了。
何谓“抑郁症”
单独约谈范女士,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她,小慧患抑郁症,失恋只是导火索,童年缺少母爱才是根源。
“何以见得?”范女士大惑不解。
我解释道:“你长年不在小慧身边,她肯定会感觉寂寞、无助,甚至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按说,这种负面的心理感受早就应该以负面行为表现出来,但是,频繁而过度的物质补偿延缓了这个过程。延缓不是消失,小慧把内心的痛苦压抑在潜意识里,她甚至用所谓的‘优越感’来安慰自己、麻醉自己。小慧还用另一个方法麻醉自己,即早恋,用异性之爱补偿父母之爱。她这样做,并非理智的选择,而是被内心的本能驱使。来到珠海以后,小慧的内心渐渐起了冲突,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男友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于是出现抑郁症状。当男友提出分手,小慧顿时有了被抛弃的愤怒。她的愤怒表面上是针对男友的,内心却是针对父母的。她用调侃的语气说自己的初恋是‘破故事’,证明她是在向父母抱怨,潜台词是:‘我当年的早恋以及现在的失恋,都是你们害的!看你们做的好事!’总之,小慧早在童年就在心里埋下了抑郁的种子,现在它发芽了。”
范女士如梦方醒,不停地自责。情绪平复以后,她问:“抑郁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您能详细给我解释解释吗?”
我告诉她,抑郁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情绪低落、冷漠、失望等构成的复合负面情绪。抑郁可以是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一种相对轻微的心理状态。一般说来,性格内向、敏感猜疑、不爱交际、依赖性强、遭遇意外挫折、有不良童年经历、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中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抑郁症主要有以下6个症状:1.兴趣减退甚至消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3.经常有无助感;4.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降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我分析道:“通过两次与小慧的单独交谈,我确认她患有中度抑郁症。对于医院的诊断,您不必怀疑。现在,您需要做的是配合我对她进行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减轻抑郁对她身心健康的伤害。”接下来,我向范女士通报了我的心理辅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