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中的起始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不断探索课堂导入方法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思想性、多样性、简洁性、实践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基本原则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精彩,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一节高效课堂就有可能实现;课堂导入枯燥无味,学生上课萎靡不振,课堂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说,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好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此谈谈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基本原则的几点个人体会。
一、 思想性。
思想性是本课程区别其他课程的重要标志。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在促进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就要坚持思想性这一基本原则。思想性就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课堂导入的内容要科学正确,富有教育意义,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如在讲授《青春有格》时,首先出示材料: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让全班学生齐声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顺利进入新内容学习的环节中。然而有一些课堂导入的内容虽然新颖、独特,易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但却低俗、媚俗、庸俗,甚至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这种课堂导入虽博人眼球,但就教学效果而言是适得其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是课堂导入的前提条件。
二、 多样性。
多样性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导入,因课而异,因生而异,不断创新,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复习导入、问题导入、谈话导入、多媒体导入、情景表演导入等。这些导入方式发挥着不同作用,有的起着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有的能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寓教于乐。尽管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增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魅力。多样性还要求课堂导入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材:视频、音频、漫画、谜语、故事等。例如视频导入就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直观而又形象的刺激,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网上有许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教师要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有用的视频,可借助相关软件把它下载下来,放进自己的课件,为我所用。
三、 简洁性。
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引导学生从课间休息转入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它本身的功能就是过渡,然而笔者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故事占满两张ppt,视频、音频时长4、5分钟,情景表演设计的内容过多等,而这一切都还不包括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时间。课堂导入耗时过长会直接挤压后面讲新课内容的时间,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了。所以简洁性要求教师应用简洁的话语或精心挑选的素材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从而实现导入新课的目的。简洁性具体表现为:展示的材料篇幅不能过长;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情景表演应在课前先排练好。总之一句话,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切忌拖沓冗长。如在讲《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一框题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情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里的“爱”也是一种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情感世界》。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接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四、 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际,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道德与法治的起点,也是道德与法治的归宿。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课堂导入的形成和内容都要符合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当今的时代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即将學到的知识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避免课堂导入的说教,空洞乏味。
课堂导入时间虽短,然而却很重要,好的导入方式总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能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师生氛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在遵循课堂导入思想性、多样性、简洁性、实践性原则基础上,不断探索课堂导入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夏志芳.《政治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3]岳中锋,康维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吴荣平,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基本原则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精彩,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一节高效课堂就有可能实现;课堂导入枯燥无味,学生上课萎靡不振,课堂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说,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好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此谈谈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基本原则的几点个人体会。
一、 思想性。
思想性是本课程区别其他课程的重要标志。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在促进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就要坚持思想性这一基本原则。思想性就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课堂导入的内容要科学正确,富有教育意义,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如在讲授《青春有格》时,首先出示材料: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让全班学生齐声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顺利进入新内容学习的环节中。然而有一些课堂导入的内容虽然新颖、独特,易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但却低俗、媚俗、庸俗,甚至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这种课堂导入虽博人眼球,但就教学效果而言是适得其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是课堂导入的前提条件。
二、 多样性。
多样性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导入,因课而异,因生而异,不断创新,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复习导入、问题导入、谈话导入、多媒体导入、情景表演导入等。这些导入方式发挥着不同作用,有的起着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有的能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寓教于乐。尽管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增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魅力。多样性还要求课堂导入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材:视频、音频、漫画、谜语、故事等。例如视频导入就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直观而又形象的刺激,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网上有许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教师要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有用的视频,可借助相关软件把它下载下来,放进自己的课件,为我所用。
三、 简洁性。
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引导学生从课间休息转入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它本身的功能就是过渡,然而笔者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故事占满两张ppt,视频、音频时长4、5分钟,情景表演设计的内容过多等,而这一切都还不包括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时间。课堂导入耗时过长会直接挤压后面讲新课内容的时间,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了。所以简洁性要求教师应用简洁的话语或精心挑选的素材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从而实现导入新课的目的。简洁性具体表现为:展示的材料篇幅不能过长;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情景表演应在课前先排练好。总之一句话,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切忌拖沓冗长。如在讲《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一框题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情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里的“爱”也是一种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情感世界》。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接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四、 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际,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道德与法治的起点,也是道德与法治的归宿。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课堂导入的形成和内容都要符合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当今的时代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即将學到的知识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避免课堂导入的说教,空洞乏味。
课堂导入时间虽短,然而却很重要,好的导入方式总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能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师生氛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在遵循课堂导入思想性、多样性、简洁性、实践性原则基础上,不断探索课堂导入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夏志芳.《政治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3]岳中锋,康维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吴荣平,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