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程度普遍处于低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现均衡服务的重要基础。2014年,四川省筠连县通过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规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县18 个乡镇、14个社区建立了镇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配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43人。其中专职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23人,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20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问题:平台差,资金少,人才缺
目前,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网络延伸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
——信息化网络覆盖面较小。信息化服务手段滞后,尚未建立通过互联网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的渠道。乡镇(街道)、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还未实现网络专线连接,使服务不能下延,无法正常使用系统。
——现有系统使用效率不高。信息化设备配置相对落后,办公设备也相对老化,现有网络系统使用频率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通。
——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普遍不高。各镇乡、社区业务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水平普遍不高,镇乡、社区基层平台缺乏专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人员,制约了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还存在专人不专职的情况,影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据存储不统一。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经办业务中,在就业登记、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上涉及人员多,结构复杂。数据存储方式也多种多样,信息资料保护措施薄弱,没有专业的存储备份机制,安全的防范措施比较薄弱,技术人员水平相对低下,在设备运行、维护上基本上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信息共享程度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衔接渠道不畅通,特别是在失业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缺乏业务与技术之间的结合,镇乡、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业务间的信息衔接不完善,阻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业务的有效开展。
——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中,均没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的日常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
对策:人才是关键
管理是重点
总的来说,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程度仍处于低端水平,仅能满足基本业务和基础数据的录入与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更便捷、更及时、更高效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多渠道拓展网络覆盖面。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起完整的网络、畅通的信息快速传递通道,业务专网在基于网络整体安全的角度上向镇乡、街道、社区(村)级延伸。
——集中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操作系统,加强业务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数据录入准确,把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前移到社区和村,实现服务前移,管理集中,统一操作平台,信息资源互通、互融、互享。同时加强网络维护,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地维护保障网络安全、无故障运行。
——加强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在场地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等因素,按照上级规定的平台建设规划标准建设,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健全业务工作规范。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做到场地达标、设备齐全、人员到位。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互联网延伸至所有的基层平台,配备网络专用设备,确保基层工作正常运转。
——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等方式,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添置信息网络必备设备,确保基层信息网络正常使用、高效运转,使其更好地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各基层站所应配备专门或相对稳定的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县级部门应加强对镇乡、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网络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畅通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渠道。要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各种数据录入准确、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真实、信息更新及时,提高信息利用率和准确性,为上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现均衡服务的重要基础。2014年,四川省筠连县通过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规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县18 个乡镇、14个社区建立了镇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配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43人。其中专职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23人,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20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问题:平台差,资金少,人才缺
目前,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网络延伸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
——信息化网络覆盖面较小。信息化服务手段滞后,尚未建立通过互联网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的渠道。乡镇(街道)、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还未实现网络专线连接,使服务不能下延,无法正常使用系统。
——现有系统使用效率不高。信息化设备配置相对落后,办公设备也相对老化,现有网络系统使用频率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通。
——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普遍不高。各镇乡、社区业务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水平普遍不高,镇乡、社区基层平台缺乏专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人员,制约了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还存在专人不专职的情况,影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据存储不统一。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经办业务中,在就业登记、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上涉及人员多,结构复杂。数据存储方式也多种多样,信息资料保护措施薄弱,没有专业的存储备份机制,安全的防范措施比较薄弱,技术人员水平相对低下,在设备运行、维护上基本上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信息共享程度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衔接渠道不畅通,特别是在失业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缺乏业务与技术之间的结合,镇乡、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业务间的信息衔接不完善,阻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业务的有效开展。
——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中,均没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的日常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
对策:人才是关键
管理是重点
总的来说,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程度仍处于低端水平,仅能满足基本业务和基础数据的录入与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更便捷、更及时、更高效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多渠道拓展网络覆盖面。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起完整的网络、畅通的信息快速传递通道,业务专网在基于网络整体安全的角度上向镇乡、街道、社区(村)级延伸。
——集中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操作系统,加强业务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数据录入准确,把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前移到社区和村,实现服务前移,管理集中,统一操作平台,信息资源互通、互融、互享。同时加强网络维护,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地维护保障网络安全、无故障运行。
——加强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在场地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等因素,按照上级规定的平台建设规划标准建设,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健全业务工作规范。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做到场地达标、设备齐全、人员到位。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互联网延伸至所有的基层平台,配备网络专用设备,确保基层工作正常运转。
——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等方式,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添置信息网络必备设备,确保基层信息网络正常使用、高效运转,使其更好地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各基层站所应配备专门或相对稳定的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县级部门应加强对镇乡、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网络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畅通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渠道。要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各种数据录入准确、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真实、信息更新及时,提高信息利用率和准确性,为上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