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同志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下面我谈三点学习的初步体会和认识。
美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必需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需要培养大批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谈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一批“巨人”,还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习近平同志花大篇幅提文艺复兴运动,并且引用恩格斯的话,我想正是着眼于时代对培养杰出人才的要求。我们现所处的新时代,同样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呼唤思想,呼唤理论,呼唤学术高峰和文艺高峰,呼唤“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对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提出了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我们文化艺术领域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高峰”必由“巨人”来创造,这就涉及杰出人才培养的问题。我国的几位大科学家都曾一再提出这个问题,2005年,钱学森先生就提出“钱学森之问”,今年7月14日,96岁的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又提出“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这个问题。大科学家这么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过去往往偏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有时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不太注重引导青年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如果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杰出人才、拔尖人才。而恩格斯的“巨人”概念,首先是说“思维能力”,接着说“热情和性格”,接着说“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这就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好像没有直接作用,但从思维能力方面,从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从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来说,这正是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独特功能。我们的人文艺术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正是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提供土壤,提供精神、性格、胸襟、学养等方面的营养,正是在这种普及的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培养产生时代所需要的巨人。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要有广阔平和的胸襟,要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要有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他们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正是这种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巨人。美育和艺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现在应该明确地、突出地提出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在晚年一再强调,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必须实行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觉,这是文化的自觉。
理解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习近平同志信中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我认为中华美育传统至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重视。
第一,中华美育传统认为,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其意义最终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境界。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
第二,中华美育传统十分重视遵循教育规律,习近平同志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这一点。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家长埋怨,孩子们放学回家老是想玩,不想坐在那里做作业。其实小孩喜欢游玩是少年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草木萌动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感到作业压力太大,每天放学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就是王阳明说的“摧挠之则衰痿”“生意萧索,日就枯槁”,而不是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日长月化,其进自不能已。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我们学术界、艺术界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任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面对这一任务,学术界、艺术界必须拿出成果、作出回答,其中,中华美育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
抓好文化艺术经典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部分就列举中外文学大师、艺术大师的名字,一共有90位,同时又提到中外历史上许多文学经典和艺术经典。习近平同志这么做,我以为极有深意,这是提醒我们的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的学习和教育。
从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高度看,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寻找人生意义,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境界。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学习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历史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梅林在《马克思传》中引用拉法格的话说,“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重要思想原则和文化传统。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个原则,继承这个传统。
现在确实有人有意无意在诱导青年人去反對古典文化。例如,有一些社交网络用“一句话”给文学经典名著泼污水,说《包法利夫人》是“爱虚荣的白穷美”,《安娜·卡列尼娜》是“冠冕堂皇的婚外情公然洗白”等等。这些反文化、反经典的噪音,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要下功夫培育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们在浓郁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激励他们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激励他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经典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我们教育界、文化界的人应该在引导年轻人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方面多做工作。2005年,我们和白先勇先生合作,把青春版《牡丹亭》引进北京大学演出,由此开启青春版《牡丹亭》在大学校园的巡演,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我们实施“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全校开设“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持续8年。之后,我们组织排练校园版《牡丹亭》,北京16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加。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策划和开设了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系列网络课程,包括五门课:艺术与审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世界著名博物馆的艺术经典,至今已有600多所大学超过16万名学生选修这个课程,很多是边远地区院校的学生。这是在高科技的条件下利用网络媒介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学习经典,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必需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需要培养大批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谈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一批“巨人”,还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习近平同志花大篇幅提文艺复兴运动,并且引用恩格斯的话,我想正是着眼于时代对培养杰出人才的要求。我们现所处的新时代,同样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呼唤思想,呼唤理论,呼唤学术高峰和文艺高峰,呼唤“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对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提出了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我们文化艺术领域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高峰”必由“巨人”来创造,这就涉及杰出人才培养的问题。我国的几位大科学家都曾一再提出这个问题,2005年,钱学森先生就提出“钱学森之问”,今年7月14日,96岁的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又提出“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这个问题。大科学家这么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过去往往偏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有时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不太注重引导青年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如果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杰出人才、拔尖人才。而恩格斯的“巨人”概念,首先是说“思维能力”,接着说“热情和性格”,接着说“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这就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好像没有直接作用,但从思维能力方面,从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从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来说,这正是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独特功能。我们的人文艺术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正是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提供土壤,提供精神、性格、胸襟、学养等方面的营养,正是在这种普及的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培养产生时代所需要的巨人。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要有广阔平和的胸襟,要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要有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他们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正是这种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巨人。美育和艺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现在应该明确地、突出地提出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在晚年一再强调,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必须实行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觉,这是文化的自觉。
理解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习近平同志信中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我认为中华美育传统至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重视。
第一,中华美育传统认为,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其意义最终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境界。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
第二,中华美育传统十分重视遵循教育规律,习近平同志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这一点。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家长埋怨,孩子们放学回家老是想玩,不想坐在那里做作业。其实小孩喜欢游玩是少年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草木萌动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感到作业压力太大,每天放学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就是王阳明说的“摧挠之则衰痿”“生意萧索,日就枯槁”,而不是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日长月化,其进自不能已。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我们学术界、艺术界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任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面对这一任务,学术界、艺术界必须拿出成果、作出回答,其中,中华美育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
抓好文化艺术经典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部分就列举中外文学大师、艺术大师的名字,一共有90位,同时又提到中外历史上许多文学经典和艺术经典。习近平同志这么做,我以为极有深意,这是提醒我们的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的学习和教育。
从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高度看,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寻找人生意义,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境界。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学习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历史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梅林在《马克思传》中引用拉法格的话说,“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重要思想原则和文化传统。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个原则,继承这个传统。
现在确实有人有意无意在诱导青年人去反對古典文化。例如,有一些社交网络用“一句话”给文学经典名著泼污水,说《包法利夫人》是“爱虚荣的白穷美”,《安娜·卡列尼娜》是“冠冕堂皇的婚外情公然洗白”等等。这些反文化、反经典的噪音,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要下功夫培育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们在浓郁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激励他们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激励他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经典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我们教育界、文化界的人应该在引导年轻人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方面多做工作。2005年,我们和白先勇先生合作,把青春版《牡丹亭》引进北京大学演出,由此开启青春版《牡丹亭》在大学校园的巡演,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我们实施“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全校开设“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持续8年。之后,我们组织排练校园版《牡丹亭》,北京16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加。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策划和开设了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系列网络课程,包括五门课:艺术与审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世界著名博物馆的艺术经典,至今已有600多所大学超过16万名学生选修这个课程,很多是边远地区院校的学生。这是在高科技的条件下利用网络媒介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学习经典,以美育人,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