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如何可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徽因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才女,在建筑史、文学等方面有着不俗的成就,而同时拥有着建筑学家、老师、爱人、母亲等身份,又使不同媒介在塑造林徽因人物形象时有了更多的素材参照。作为民国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留下了太多得以令世人评说的故事。随着几年来影视、网络博客、微信公众号和知乎等传播媒介的兴起,作为传播主体的林徽因在各种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被部分人物形象被夸大,失真,甚至与主体本身的性格和形象相悖。
  关键词:林徽因;人物塑造;传记;身份;媒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2
  1、“林徽因”在不同媒介中塑造的可能性
  1.1“林徽因”的身份塑造
  大众对于林徽因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基于林徽因的感情生活判定林徽因是个多情之人,有人基于林徽因作为丈夫梁思成背后的女人认为林徽因是个柔弱女子,有人基于“太太的客厅”认为林徽因是朵锋芒尽露、左右逢源的交际花。然而,人物的身份是多样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不同媒介站在不同角度上,通过对林徽因多个身份的塑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林徽因其人。
  建筑师是林徽因的重要身份之一。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去英国游学,在英期间,林徽因在与父亲林长民好友的博列特医生女儿交谈中第一次了解了“建筑”其词,从此与建筑结缘。[1]姜雯漪所作的《林徽因传:你是人间四月天》中写到,当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仅仅是一个建筑系旁听生的林徽因,凭借着对建筑的热爱,她的天赋,她的汗水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此后,她为中国建筑奠下坚固的基石,保护中国古建筑,为中国厚重的历史增添一抹明丽的色彩。作为一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同丈夫梁思成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前后十年间,跋山涉水,考察中国古建筑遗址,足迹遍布中国十几个省市。李庄的乡村道上,林徽因拖着病体,以生命为代价为中华民族建筑史点亮微弱的光芒。在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中,讲述了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在动荡的时局下是如何呕心沥血为中国建筑奉献一生。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深造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建了首个建筑系,撰写《中国建筑史》,考察中国古建筑遗址。
  情人可能是林本身最具争议的身份之一。在众多传记中如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和林杉的作品《林徽因传》等作品中大多都将林徽因的感情作为卖点而肆意联想,编造出许多子虚乌有的故事。连陈先勇先生都曾对林杉的草率作传态度表示不满:“著者颇为投入的浓墨重彩,乃至用移花接木手法,将徐志摩创作于1921年末的诗篇《草上的露珠儿》,安排史一寨拍案給徐、林在康河边上双双漫步时,一人一句地吟哦本来是徐独自撰写的作品变成两人的共同创作,而徐摩创作这首诗篇时林徽因已回国多日。正是处理史料的这般轻率态度,此传内容无中生有的编造几乎势在难免。”[2]正是由于这些不实的言论,林徽因被世人冠上“绿茶婊”“白莲花”式的称呼。尤其是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所作《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其中大量笔墨有故意抹黑林徽因之嫌以此博得眼球,赚取大众好感。因林洙是梁思成第二任妻子的身份,她的许多话大众都深信不疑,而事实上,其中大量事迹的记载的时间和人物与事实不符,例如其中著名的片段:1932年林徽因对梁思成说“怎么办,我爱上了两个人”,是另一人即是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而实际上金岳霖先生在1931年已经出国不在国内。
  作为母亲,是林徽因最为普通的身份。林徽因对一双儿女梁再冰和梁从诫来说是“一位热心的主妇,一个温柔的妈妈”,在李庄既是生活拮据,条件恶劣,林徽因仍会为儿女读唐诗宋词。林徽因对于一双儿女从来都是言传身教。通过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有这样一段回忆:1944年侵华日军的队伍直逼重庆,当烽火硝烟弥漫时,林徽因患上了肺结核,与她交好的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提出帮助他们到美国避难,当时病体缠身的她同梁思成却拒绝逃难,宁愿带着一双幼小的儿女在李庄守节,当幼小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日本人真打过来了怎么办?”林徽因平静地回答说:“到那个时候,我们家门口,不是还有扬子”。1946年女儿再冰考大学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转而去复读,在1947年考上了北大。儿子梁从诫也只因几分错过了清华建筑系,只好选择了历史系。而在当时梁思成就是清华建筑系的主任。透过此事足见梁林夫妇品德之高尚。
  1.2“林徽因”的性格谱写
  林徽因的温婉体现在她的诗文中。《你是人家四月天》中“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3]作为慈爱的母亲,林徽因对稚子的温柔。《哭三弟恒》里“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4]是作为长姐的林徽因,送给年轻、热血的幼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后的温暖《一手桃花》间“桃花、那一树的嫣红”[5]为病人的林徽因送给自己的温情。
  林徽因对建筑事业的奉献一生,拖着病体也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景泰蓝工艺而奔波,动荡中坚守战乱频频、烽火连天祖国,生活颠沛流离却依旧不忘对文学的热爱。但是在一个女人情感细腻与忠贞的背后,依然蕴藏着一股强大的理性力量。林徽因有着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才女们的理智与聪慧。
  面对爱情,她没有卑微到失去自我,失去尊严,而是理性地面对不被常人所控制的情感。以一颗淡然自若的心来面对。林徽因是民国才女中的异类,因为林徽因没有情网深陷,林徽因是真聪慧、真理智、真淡然的女子。不同张爱玲之于胡兰成低到了尘埃里,陆小曼攀附男性那样的菟丝花。她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对于爱情清醒的认识,有着新时代女性对于家庭的新眼光。[5]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故事从民国至今都是浪漫的绯闻。而实际上呢?林徽因的一双儿女多次说明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没有爱情。女儿梁再冰曾表明,林徽因在世时从不避讳徐志摩追求过她,但她明确告诉女儿再冰,她无法接受这种追求,因为她对徐志摩并没有爱情。与其说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是爱情,不如说是两个热爱文学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知己之情。   而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可以说是当时的模范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在建筑事业上相互扶持。梁林夫妇曾一起去山西考察过古遗址,二人在山西的考古发现也正是由于林徽因是高度远视,发现了山西佛光寺顶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梁思成撰写《中国建筑师》一书第六章为林徽因撰写,此书的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是夫妇二人共同完成,书籍文字的校对修改润色也是经林徽因之手完成。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也向大众刻画了在事业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中恩爱甜蜜的梁林夫妇。而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和林洙的传记《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前者着忽略了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是知己也是爱人的感情,后者着重刻画了梁思成与作者自己的婚姻是如何美满,反而说对于梁思成来说“林徽因的死对于他来说是种解脱”,二者都有失偏颇。
  2、不同媒介对林徽因形象塑造的作用
  2.1文字:林徽因形象传达的历史表述
  纸质媒介塑造了一个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形象。作为纸质媒介的传统传记有着明确的稳定的读者群体。一般来说,其读者文化层次较高,对于传记有比较持久的兴趣。在各类传记中,文字表达的情感细腻,能够从微小处入手,很好地刻画出作者心中林徽因的外貌形象和性格特质。同时读者也需要要调动更多的感官去感受作者笔下想要塑造的林徽因形象。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带给读者的遐想空间更多,更能够将作者与读者对林徽因的理解进行融合,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接受信息较为主动的传播媒介。例如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中,作者白落梅就从一个女作家的角度出发,以及其细腻柔美的文字,通过丰富的联想,将林徽因塑造成与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的浪漫言情故事中,多情、青春柔弱的女主人公。而加深了读者对林徽因温婉柔美的认知。而作为林徽因好友的美国学者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中,就从自己好友的身份出发,将林徽因塑造了成一个做事要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新女性。
  2.2影视:林徽因形象表达的技巧与策略
  而电视作为现代的传播媒介能够通过服装、化妆、道具和声光,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提高感染力、娱乐性和接受性。
  影视作品中基于市场卖点——大众的八卦心理以及人类本身对情感的渴望的需要,林徽因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塑造为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其多情的人物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这就使得林徽因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柔弱、痴情的人物形象广为流传。例如台湾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就通过取景美丽的英国自然风景,朦胧的灯光,精致的对白和古朴宁静的剑桥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故事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氛围,使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有了更多令人遐想的空间,从而塑造出一个甜美、可爱的林徽因形象。
  2.3新媒体:林徽因形象的传播与失衡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以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知乎等新媒体兴起。这些新媒体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因为内容发布的门槛低,使人们进行人物形象的传播更加便捷,适应了现代都市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林徽因的人物形象就被更加广泛地传播。然而正是由于新媒体内容发布的门槛较低,所以新媒体发布内容较之于传统纸质媒介就缺乏了权威性和真实性。一是在微信公眾号中传播盛广的“人间四月天”的毒鸡汤,造成大众眼中林徽因就只剩下了温婉的形象,圆满的婚姻和爱情,而缺少人文关怀的温度,大力宣扬女性要温柔得体,而忽略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二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知乎,一向拥有浓郁的严谨讨论氛围。然而当你在知乎上搜索“林徽因”时依旧会有手握支离破碎的历史材料的用户,反对林徽因被冠以“民国才女”之称,认为林徽因并无真才实学,只是沾上丈夫梁思成的光。这些都与事实相悖,称林徽因为“民国才女”的是民国的巨匠胡适,林徽因留美归国在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首个建筑系,作为新月派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作。
  在各种传播媒介只关注市场热点,而忽视历史真相的环境下林徽因似乎总是伴随着在网络热词出现。受各类传记和影视作品都影响,林徽因总是受到大众的贬低,她的感情经历为人所诟病,其在建筑学及文学上的造诣也受人质疑。而这却与历史上林徽因真正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正如传记作者姜雯漪所说“林徽因用脚去丈量,用心去写作,用病体去工作,在忙碌中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这样的人,理应赢得人们的爱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姜雯漪:《林徽因传:你是人间四月天》[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陈先勇:《关于才女的种种说法——林徽因传记的评述》[J].新文学史料.2006(5).
  [3]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J].原载1934年5月《学文》第一卷第一期.
  [4]林徽因:《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J].原载1948年5月文学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
  [5]林徽因:《一首桃花》[J].原载1931年10月《诗刊》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鲍勃迪伦,这位用歌词(诗)和歌声来传递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理解的歌手(诗人)向我们展示了诗最初的形式,可谓是对诗歌这一古老创作形式的召唤,而诺奖的授予无疑是对其创作最大的肯定,也意味着世界对于文学的定义边界的扩大以及对于日益丰富的文学创作的肯定。作为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歌手,鲍勃迪伦不但在音乐界得到肯定,属于媒体界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得到了金斯堡等众多现代主义诗歌创作者的认可。
摘 要:《雕虫纪历》是卞之琳研究不可回避的一部诗歌自选集,其中凝聚着诗人的自我判断和认识。联系《雕虫纪历》在1979至1984年间先后出现三个版本的历史背景,其版本的变换呈现出版本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表现出“权力的生产”(即福柯的权力观)倾向。其在《雕虫纪历·自序》的自我矛盾,既出于当时诗人的自我意识,也是出于当时客观背景下所造成的影响。《雕虫纪历》的三次改版不仅是以具体实践影响卞之琳研究,也以
摘 要:人物是作品创作者与受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形象的如何塑造是反映一部影片是否存在灵魂的突破口。即使以故事为主的思考方式进行创作,没有好的人物塑造,故事也会变得沉闷。在战后的亚洲电影史中,日本电影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一种融合东方民族特征与西方电影语言的独特艺术空间。以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为首的三位电影大师,他们风格各不相同,却都相似地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观情感,将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影片表达
摘 要:在中外文化影视作品中,翻译是跨越语言隔阂实现信息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影视剧语言文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影视剧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形态的特殊性。本文通过以影视作品The Gifted为研究对象,探讨影视字幕中的各种汉译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笔者认为,字幕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用简洁、贴切、流畅的译语给目的语观众带来与源语观众类似的观影感受。译者须综合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片背景,人物性格等因
摘 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悼念亡友抒发深切之情的文章,是典型的“苏轼体”散文,具有文理自然、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三苏文范》中引用邱浚的评论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可之情,尤最厚也。笔端出没,却是仙品”。  关键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有法;戏笑成文  作者简介:李月媛(1981-),女,回族,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
摘 要:中文和日文看似是两门很相近的语言,但从其字词、语法及句子结构来看,又存在诸多的差异。对于爱好研究日本文学、文化的人来说,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日汉翻译要求译者首先对两种语言进行充分的理解,并结合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深入的把握,将其翻译成尽可能贴近原文并易于读者理解的译本。基于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性,还需结合翻译理论和技巧。本文主要以木山捷平的小说《长春五马路》为实例,谈谈日汉翻译方法中的倒译
摘 要:在众多的美国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以描写中国人形象或记载中国轶事的作品,其中美国作家布莱特·哈特则是较早描写华人形象的美国本土作家之一,哈特对神秘的“他者”中国人形象描绘比较客观且充满了幽默和揶揄的成分。哈特笔下他者化的中国人形象之所以能让人印象深刻,凭借的不仅是他入木三分的描写,还与那个时代华人与美国淘金热潮的特定时代语境有关。这使得不论是中国读者还是美国读者都能比较顺利地走进他的作品当中,
摘 要:影片以李雪莲十几年的“人代会期间进京上访、当地政府持续截访”为情节进行展开,从大处说是社会问题,从小处说是李雪莲个人价值观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政府部门工作方法不得当,是整个闹剧不断发展扩大的外部因素,但我认为李雪莲个人的内在素养与认知也是更重要的内因。一方一圆,方成规矩,李雪莲就是没有参悟这个道理,只一味的臭硬,而不知进退,才使得李雪莲历时20年也无法为自己还原一个清白,只能变成令各级官员
作者简介:邹佳妮(1997-),女,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  梅雨又淅淅沥沥地从伞上滑落了。  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唯觉有些嫌厌的是雨丝落下时划下的一道道银线,就如编织好的铁丝网,限制了你诸多行动。我常常坐在客厅的窗边,逢到下午茶时,总不免要与管家争论几句,争论的主题大抵就是我能否去院中赏景。管家总说院中泥泞,脏了鞋袜终是不妥,再者,再大的
摘 要:一般情况下,读者在阅读一篇小说时,往往最想梳理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的命运归宿。换言之,就是渴望寻求故事的真实面目。但是,文本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空白”则可能会阻碍读者抵达故事的真实。不过,也正是这些“空白”和“不定点”引领着读者不断地去进行想象和思考,从而发现超越故事层的艺术真实及审美价值。当代作家张楚的小说《在云落》就是一部存在着许多“空白”的作品。对此,本文将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