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媒体忙着报道各地打拐行动的成果时,法新社的报道“DesperateParents roam China to find kidnappedchildren”(《为寻子,绝望的父母走遍中国》)一文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报道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能够对国内媒体的报道有所帮助。
  从题材上讲,这篇署名为MaNanne Barriaux的特写讲述的不是一般的拐卖儿童事件,而是联系起了轰动一时的黑砖窑事件,从父母寻子的角度以情动人。在某种意义上,文章像是黑砖窑事件的后续报道,反映了其社会影响的一个侧面。尽管此文的效果与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大相径庭,也即其作用可称相当负面,但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报道还是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因为在当前的报道中,事件性报道层出不穷,很多都是冷冰冰的事实和数字,有多少能够从人的角度以人为本地报道呢?又有多少能够在几年后对一个曾经轰动的事件进行追踪呢?
  文章一如既往地采用人物描写式的开头,从一个母亲的经历出发。胡姓工人从录像中看到了她在黑砖窑里打工的儿子,但是当她赶到当地时,却发现男孩已经不在那里了……这个故事事实上代表了很多人的经历,很具有典型性,因此一下子便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故事性的描述中,作者很注意形容词的使用和细节的表现。比如说胡“个子不高但体型健硕”,说话的时候“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很大”,她住的房子是和别人合租的,已经“破烂不堪”。掩卷遐思,我们很容易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可怜又可敬的执着的母亲形象。
  接下来插入的是关于黑砖窑事件的背景。这种近景与远景的切换很是时候,使文章看起来更丰满。
  对于黑砖窑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那些被困工人们的苦难,作者没有直接记叙,而是通过另外几名家长说出来的。比如苗立松(音译)说:“在一些工厂里面,我们看到工人在工作,他们的头发很长,穿的很破,他们没有鞋子,有些人身上有伤。”再比如郝绩勇(音译)“和二百多名工人在河南的砖窑工作,穿着缝有号码203的衣服,他在那里工作的两年中先后看到六名工人被打死”。这些描述很有冲击力,比直接告诉读者被困工人的生存状态要有力得多,也可信得多。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些家长是多么不容易,作者还在后面插上了一些他们遇到的麻烦:苗在寻子之路上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后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杭州的电话,一名男子告诉他在工厂发现了他的儿子。苗到了杭州以后那人却不肯见他,让他妻子先寄去一百元钱。当打电话者索要更多钱时,苗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多么急迫的父亲。多么可恶的骗子。
  如果再加上一句,笔者要说:多么有心的作者。
  这些东西没有扎实深入的采访是得不到的。
  相比法新社,我们的国内媒体在采访中有很多优势,比如信息的获取,比如语言的便利。但是在选材和采访中,还是要向善于以小见大的外媒多多学习。在这篇稿子播发的前一天我也曾写了一篇Finding a Way Home(被拐卖儿童的漫漫回家路),讲述被公安机关解救的孩子回家的故事,对比法新社的稿子,我认为自己当时写的角度太正了,就好像给人拍照时,拍的都是对方正面站立的照片,这就不如拍生活照那样让人看着舒服。
  现在想想,其实完全可以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写,写他寻找孩子的痛苦和努力,写他看到了别人的孩子被找到,并让他来讲述找到的过程,然后交代他的孩子一直没有找到,给读者留一个悬念,让读者知道,虽然公安机关找到了一些孩子,而仍在苦苦寻子的父母其实还有很多。
  当然法新社的报道也并非无可指摘。他们的稿子对于宏观的东西,比如仍未归家的黑砖窑工人的数量,以及官方的声音,比如官方的努力,能否提供什么帮助等,则略嫌不足,这就给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其他文献
2010年6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外宣办、呼伦贝尔市党委外宣办承办的2010年中国外文局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呼伦贝尔开幕,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阿龙,呼伦贝尔市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立华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宣传部、外宣办领导和干部,以及中国外文局机关有关部门和中国外文局所属有关单位负责人8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监督,是对外传播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2009年3月的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用较长篇幅,阐述了中国不搞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的问题,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那么,在这样的一种国情下,中国的权力监督怎么搞?怎样才能让外国人了解我们的做法,从而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这是当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我们觉得,报道中更需要突破的,并非是
期刊
2010年3月,国防部外办在北京举办了“国际战略传播高级培训班”一笔者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了国际战略传播相关理论,增强了军事外交的媒体意识,提高了适应媒体和利用媒体的能力。作为开放部队指挥员,还进一步强化了面向世界展示军队良好形象的责任感、紧迫感。如何利用迎外这个对外传播的平台,塑造我军良好形象?结合工作实践和这次学习的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把握三条原则    开放部队直接面对外国军
期刊
当地时间2009年11月20日晚,水城威尼斯,“国际电视热鸟奖”颁奖典礼上,灯火辉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总裁吉里亚诺·贝瑞塔先生将一座漂亮的小水晶人像递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领奖嘉宾的手中,台下来自各国身着晚礼服的媒体人热烈而又不失优雅地鼓掌致意。这是来自中国的卫星频道第一次获得国际认可。  大部分国内观众都没有听说过“国际电视热鸟奖”,就连在得奖之前,好多英语频道的工作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究竟是个什么奖
期刊
2010年5月10日至14日,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率领山东省政府代表团和经贸代表团访问香港,成功举办了2010(香港)山东周系列活动。省委外宣办根据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在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精心策划组织了整个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全面展示了山东改革发展、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精心策划,科学调度    此次山东周活动,山东省精
期刊
美国报业的寒冬正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来临,而中国媒体却正在这报业寒冬里逆势扩张。2009年4月,《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成为中国传媒走向国际的又一支力量。然而,我们在为中国媒体扩张而欣喜的同时,忧虑情绪也无法驱赶,身处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同时又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国际舆论,中国传媒“走出去”的路是否平坦?    一、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走出去”格局    虽然我国对外传播
期刊
首先,我想提三个问题:一,当西方人一踏上中国国土时,最吸引他们注意的是什么东西?二,什么和中国烹饪一样最具有中国的民族认同性?三,为什么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家,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何处?  我想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那就是汉字。    “不透明”的汉字    当刚刚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走下飞机,首先会被机场各处标注的汉字所吸引。这种文字与他们所熟悉的拉丁字母完全不同,像是某种图画。而最
期刊
不久前,中国对外传播领域迎来了一大盛事——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中国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在对外传播领域召开的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宣部副部长、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蔡名照出席会议。会议由
期刊
你可能不认识斯宾塞·约翰逊,但你一定读过或听说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全世界销售超过20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奈斯比特先生将斯宾塞介绍给我,并说,其将随奈斯比特夫妇访问中国,但因为他还在环球旅行中,无法回美国办理签证,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帮助。  一个月后,在北京利兹卡尔顿饭店,我再次见到斯宾塞和奈斯比特夫妇。他们刚刚造访台北,而我则刚从新疆回来。  与奈斯比特夫妇应该算
期刊
2009年11月25日,当薄雾轻轻拥抱山峦,当朝阳从山峦崭露头角时,中外合拍的电视专题片《魅力中国》在张家界中心景区武陵源区举行了开机仪式。  这部电视专题片《魅力中国》分为13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与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孤独行星)、新加坡Beach House联合制作,预计于2010年第三季度在Discovery旅游和生活频道全球首播,并通过BBC环球公司进行全球推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