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属于十分关键的学科,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过去落后的教育理念已被逐渐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应试为根本目的,旨在提高升学率,但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牢记在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渗透
一、结合经典书籍进行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书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书中的人文精神,进而审视自身的素养,若学生意识到自身素养还有待提高就会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一部经典著作为例,《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被广为传颂。书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角色特点和人物性格,而对于这些人物性格的把握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典情节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再从中总结值得效仿的精神和闪光点,以这些精神个闪光点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素养。当然经典书籍不只包括课本中的,还涵盖课外书籍,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分析人物语言,心理和性格特征,不断强化自身行为。通过结合经典书籍的阅读,人文精神也有了体现。
二、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良好的學习氛围。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其影响重大和深远。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营造一个适合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氛围。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措施之一就是不断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需要紧密结合课文,利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学会判断何为善恶,将学生指引到正确的路途上。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在讲授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文章主人公以及作者鲁迅的相关事迹,并向学生讲解,通过对主人公事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主人公拥有着博大的情怀,是一个身负重任且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人,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鲁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文章表达或寄托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责任感和抗争精神的重要性[3]。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对学生的不文明和不当行为进行及时地制止和引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学生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偏向于审题立意,旨在得高分而忽略了作文更为重要的作用,忽略了将理论联系实际,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4]。一篇文章脱离了实际,就只有一副空架,没有灵魂,没有感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表达真实情感的好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所想所思注入到写作当中,这样写作才更加有意义。在议论文的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材料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实案例去证明材料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才会写出好文章。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和加强自身人文精神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教师的作用同样不亚于家长,教师是学生的灯塔,在浩瀚的海洋中为学生指引方向,而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文精神,首当其冲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新时期体现为人文教学,也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提升了自身的素养和品质,学生才会跟随,才会效仿,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素质对学生影响重大,影响深远。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不良行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范围之内,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五、小结
人文精神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相结合是一种能很好地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本文从实际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出发,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述如何将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四个角度分别为结合经典书籍进行教学、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培养和加强自身人文精神。当然合理有效的方法远不至止于此,还有待进一步考究和深挖。只有高中语文教学能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就有了生长的土壤,就更有利于课堂的深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凤英.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郑彬.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安徽文学月刊,2013(2):130-130.
[3]周国财.秦晓萌.高校学生工作新探索[J].科技与管理,2004(2).
[4]魏胜.高校学生工作应以人为本[J].教育与职业,2005(1).
作者简介:
彭家才(1965.3—),男,籍贯:湖北省利川,最高学历:本科,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第四中学,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渗透
一、结合经典书籍进行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书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书中的人文精神,进而审视自身的素养,若学生意识到自身素养还有待提高就会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一部经典著作为例,《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被广为传颂。书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角色特点和人物性格,而对于这些人物性格的把握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典情节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再从中总结值得效仿的精神和闪光点,以这些精神个闪光点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素养。当然经典书籍不只包括课本中的,还涵盖课外书籍,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分析人物语言,心理和性格特征,不断强化自身行为。通过结合经典书籍的阅读,人文精神也有了体现。
二、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良好的學习氛围。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其影响重大和深远。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营造一个适合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氛围。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措施之一就是不断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需要紧密结合课文,利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学会判断何为善恶,将学生指引到正确的路途上。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在讲授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文章主人公以及作者鲁迅的相关事迹,并向学生讲解,通过对主人公事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主人公拥有着博大的情怀,是一个身负重任且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人,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鲁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文章表达或寄托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责任感和抗争精神的重要性[3]。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对学生的不文明和不当行为进行及时地制止和引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学生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偏向于审题立意,旨在得高分而忽略了作文更为重要的作用,忽略了将理论联系实际,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4]。一篇文章脱离了实际,就只有一副空架,没有灵魂,没有感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表达真实情感的好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所想所思注入到写作当中,这样写作才更加有意义。在议论文的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材料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实案例去证明材料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才会写出好文章。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和加强自身人文精神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教师的作用同样不亚于家长,教师是学生的灯塔,在浩瀚的海洋中为学生指引方向,而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文精神,首当其冲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新时期体现为人文教学,也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提升了自身的素养和品质,学生才会跟随,才会效仿,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素质对学生影响重大,影响深远。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不良行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范围之内,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五、小结
人文精神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相结合是一种能很好地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本文从实际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出发,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述如何将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四个角度分别为结合经典书籍进行教学、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培养和加强自身人文精神。当然合理有效的方法远不至止于此,还有待进一步考究和深挖。只有高中语文教学能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就有了生长的土壤,就更有利于课堂的深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凤英.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郑彬.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安徽文学月刊,2013(2):130-130.
[3]周国财.秦晓萌.高校学生工作新探索[J].科技与管理,2004(2).
[4]魏胜.高校学生工作应以人为本[J].教育与职业,2005(1).
作者简介:
彭家才(1965.3—),男,籍贯:湖北省利川,最高学历:本科,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第四中学,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