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八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课标,让课标引领前行
  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意见,而且是指导考试的宪法。老师不了解课标就等于是“法盲”——如果就这样教学——胆子也太大。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积极研究课标、说课标,让课标的理念走近每位老师的心中,做到“胸有课标”。我把课标制成了PPT,放到手机里,随时利用边角时间翻阅课标,深入了解课标内容。《学科考试说明》是课标的具体化,事例很典型。
  2.选好资料,用资料填补空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本好资料,就是一位好老师。经过组内推荐,我们选用了《赢在燕赵》这本书。此书,知识点全,题量始终,紧扣河北特点,成本低。如果说要为新初三推荐一本复习资料的话,那么我会推荐《试题研究》或《北大绿卡》。因为虽然成本要高一些,但毕竟题量大些、题型多些。
  3.关于作文教学
  3.1坚持口头练。如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即兴准备,可以商量,然后找一些学生进行当场表演。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提出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看法。比如提出一个问题,谈“勤学”和“效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列举自己知道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谈及学习的高效率。经过这样的锻炼,明显感到学生对问题思维的角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3.2让学生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评自己的作文,然后学生互相评作文,找到文中明显的不足,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今后再写作文时,会时时刻刻地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大大降低类似毛病的发生率,而且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别人作文中好的语言、好的论证方法等。我认为会评改别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会写文章,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够得以借鉴,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认为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
  3.3积累名言和典型事例。针对学生论据过于少的特点,我发动了学生搜索很多的名人名言,并且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演讲,谈谈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当然还要联系现实。以前学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现一些名句,他们的语言总是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语言显得非常干瘪。我们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的文字,最后找出一点时间全班进行学习和交流。在用了这种方法以后,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组织学生收集论据,是重要的活动。
  4.关于复习课
  4.1课前知识整理。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础上的回顾、总结和提高。因此,复习的第一步先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看学生记住了多少,遗忘了多少,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因此,课前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是复习课节省时间,求得高效的第一步。其中包含:(1)明确复习内容,让学生课前整理相关知识;(2)整理有关知识并列出知识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这一阶段,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储备。
  4.2课堂交流归类。上课开始5至10分钟,要求学生把课前整理的知识用习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完成的任务:(1)把相关知识点连接起来(求同),(2)把各个知识点分化(求异)。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增强复习效果。知识整合归类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新授课的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而复习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就是知识点的整合归类。
  这个阶段的教学思想是: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交流,使学生头脑中拥有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出知识的序列,明确训练的重点,既掌握有关知识,又学会怎样进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开发智力。
  5.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能否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较低、家长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过于溺爱等给孩子造成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学生的不断劣化等诸多棘手问题,学期初就准备制订具体的计划。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对这部分人要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我坚信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学生基础就会重新建立,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同时对部分优生进行能力强化训练,争取增加优生数量。
  6.针对实际,及时反馈
  复习中每周都进行“周周清测试”,测后试卷做到全批全改,都要分析学生试卷,总结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牢了,哪些知识未掌握,尚需训练、强化。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再次及时精练,因为我们的记忆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特别是对理解性的诗词文默写,同一答案却有不同的提问方法,就要反复训练。针对后进生则要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每次的测试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各知识块上的掌握情况、之后的课堂训练中,多注重这部分学生在这块知识上的训练,促其在反复训练中,牢固掌握。
  7.踏实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重组,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知识。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主动发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根据大纲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具体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8.认真讲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要和谐,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着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老师一定要做组织者,教学方法既符合授课内容的要求,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学习。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处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不能缺少,因为它不仅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学校要重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因为这不仅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但在具体的中职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语文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语文的学习相对繁杂,听、说、读、写需面面俱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夯实基础的关键,如何让学生自发、饱含兴趣地学习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从两大部分着手,第一部分抓常规,即写说作读分别分析;第二部分激兴趣,分析如何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激兴趣 抓常规  我校虽处城区,但招生生源大部分属于农村
摘 要: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在广大的农村初中学校,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理想也是事实。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及时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困境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解决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也要以这种理念为指导。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表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相应的,口语交际的特征与优势地位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重视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已经成为整个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然而,我国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改进初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几点开展思路和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