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参与数学新课改实践的教师,要扎根课改实践,通过“做”、“坐”、“作”的实际行动,进行反思性实践,发展自己的实践性智慧,实现富有创意的教育人生。
关键词:上课;阅读;写作;反思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4-02
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作为参与数学新课改实践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扎根课改实践,发展自己的实践性智慧呢?如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行为流程来看,可以归结为:“做”、“坐”、“作”。
一、如何“做”
所谓“做”,即上课。也就是说教师要牢牢地以家常课为实践土壤,保持着在上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姿态,努力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实现扎根于日常实践的田野式生长。这里最为可贵的就是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因为“无论是就新的教学实践活动或是事后的总结和反思而言,我们都应始终围绕问题去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才能切实发挥案例研究对于新的实践活动的启示作用”。[1]
如新课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33~34页的“比多比少”,教材通过三个小朋友摆花片的活动场景将学习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开放、对比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排一排、算一算来解决问题。不过,这一教法却给教师留下了很多棘手的实施难题:对于数目大、无法进行学具操作的实际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操作活动?怎样让学生最终摆脱直观操作,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借助数学模型来解决?怎样引领学生用简洁的数学语言交流解题思路,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比多比少”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带着以上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手势操作中建立数学模型;明晰比的含义并实现数学模型的灵活运用。教学中,我用“手指游戏”代替“摆花片”(如用左右手指分别摆出5和3),让学生边比划手指,边看、边想、边说、边听:比5多(少)3是8(2),算式是:5 (-)3,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口、耳等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大脑中生成了丰富的数形表象。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老师的引导点拨,他们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几多几的数是求大数,用加法,比几少几的数是求小数,用减法,从而很好地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还意识到:让学生掌握比的数量结构,准确地分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并不容易。于是我借鉴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老师的做法——借助“画批”来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画批”问题或条件中的比字句。当学生能借助“画批”准确地分析出比字句的数量关系后(见下),“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答就易如反掌了。
比字句:牛比羊多几只? 牛比羊多3只 牛比羊少4只
画 批:大 小 差 大 小 差 小 大 差
解 法:求差用减法 求大数用加法 求小数用减法
二、怎样“坐”
我欣赏这样一段话:经验是练出来的,见识是走出来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理论是说出来的,智慧是碰出来的。
教师每天在学校的身影是忙碌的,大多数时间是站着上课、评讲作业,或坐着备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辅导后进生,而坐下来静静地读书与思考的时间少得可怜。明朝陈继儒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当教师上完一堂课后,埋头于如山的作业堆中时,不妨伸一伸酸痛的手臂,揉一揉酸涩的双眼,泡一杯绿茶,悠闲地坐下来呷上一口,“从容地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灵感”[2];或带着关于如何精讲精练的思考,阅读刚到手的教育杂志上的一两篇相关文章,说不定就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上班时间没工夫坐下来,那下班后回到家,吃完晚饭安顿好孩子,应该能挤出二三十分钟来读1~2篇教育文章的。这里,华应龙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我就是数学》中说,他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尽,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跑跑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沉浸于教育教学的王国。这真是“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如果说平时上班很累,白天已忙得精疲力竭,晚上已没有力气与心境坐下来阅读与思考的话,那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应是老师们坐下来努力充电,实现“六经注我”的大好时光。
要使坐下来阅读、思考的活动有成效,一要静心享受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不急不躁。周国平说:“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3]二要制定计划,如果每小时阅读20页的话,要大体估计读完一本书或一本杂志的时间,使阅读活动有始有终。三是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记录。吾生有涯而书无涯,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或工作有启发作用的也就是那几本书、那几篇文章。书不在于多读,而在于精读,在阅读中品味、思考和领悟。可围绕自己近期研究的教学问题或案例进行专题性阅读,精选五六本杂志或1~2本书籍中相关的文章进行选择性的精读或泛读,为日后的动笔写作做准备。那种无选择性地淹没式阅读不仅毫无用处,还会让自己身心俱疲,陷入“因为没读完所以不敢动笔”的阅读黑洞中。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用简约的记号标出关键词及关键句。我常常边阅读边在书的起始页空白处写上某段话的关键词及相应页码,这样在参考或引用时就能很方便地找到相应内容了。另外,要随时记下在阅读中或上课后产生的灵感,因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何为“作”
所谓“作”,即写作。有了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有了阅读思考中的资料与灵感积累,动笔写作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曾亲耳听到一位年轻老师发牢骚说:老师要写什么文章,又不是作家?周国平说:我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朱永新教授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教育写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多数教师之所以对写作敬而远之,主要是把写作看得太难了、太高了,没写就信心不足,所以就懒得动笔了。我在自学英语本科时曾读到一位美国女歌星这样描写她的创作过程:半夜醒来,她听到隔壁有两个人在轻声唱着好听的旋律,此时,窗外一轮明月正静静地照着大地。她望着窗外的大海、沙滩、明月,心里自然流出动听的歌声。于是,她轻松地拿起枕边的笔和纸,将心底流出的旋律记了下来。——瞧!多容易的创作!写作就是倾听并记录来自心灵深处的独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因此,写作前不要有太多功利性的顾虑——我能写出来吗?我能写好吗?只要勇敢地面对写作,只要动笔去写,就没有写不好的道理。
我在写作时,通常静静地坐在电脑旁,沉浸于空灵的音乐和飘逸的思绪中,沉入无比充实、祥和、幸福的创造状态,在苦苦思索和甜甜等待中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此刻,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除了键盘的敲击声外,只有心灵倾诉时的轻声细语;而我的大脑上似乎长出了无数个触角,正努力伸向太空,接受神秘宇宙传来的灵感与顿悟。我时常惊异于思考与写作的神奇力量。因为在动笔前,我头脑里只有一个朦胧的大概框架,至于文章能写成什么样儿,心里没有底,时常是边写边想,边想边写,摸着石头过河。而当我写完时,不禁会惊叹:这是我写的文章吗?哪来如此巧妙的构思和理性的提升?如若让我重新来写,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了。我发现:只要能沉下心来,沉浸于静静地思考与写作之中,那些在平时的案例实践、阅读思考中积淀于潜意识中的神秘灵感和实践智慧就会不请自来,由笔端一泻千里。它们仿佛就停在空中的某个地方,只等着一位有心人用苦思冥想的触角去接收它们。难怪古人云:思之思之,重又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之与通,精诚之致也。
一个只会“做”的老师,一辈子只能做教书匠。如果在“做”的间隙能时常忙里偷闲,“坐”下来静心思考、学习和“写作”,那他就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性智慧,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一位有着专业自觉的老师,一定每天都在“做、坐、作”的行动中充实地度过。这样坚持一辈子,就一定能成为智慧型教师,甚至是大师。让我们都来在“做、坐、作”的教学实践中追寻富有诗意和创意的教育人生吧!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教师专业成长:背景、内涵与基本途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2).4~11.
[2]冯桂群.学行思写——终身备课的最佳流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1).
[3]周国平.人生哲思录[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7.
关键词:上课;阅读;写作;反思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4-02
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作为参与数学新课改实践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扎根课改实践,发展自己的实践性智慧呢?如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行为流程来看,可以归结为:“做”、“坐”、“作”。
一、如何“做”
所谓“做”,即上课。也就是说教师要牢牢地以家常课为实践土壤,保持着在上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姿态,努力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实现扎根于日常实践的田野式生长。这里最为可贵的就是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因为“无论是就新的教学实践活动或是事后的总结和反思而言,我们都应始终围绕问题去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才能切实发挥案例研究对于新的实践活动的启示作用”。[1]
如新课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33~34页的“比多比少”,教材通过三个小朋友摆花片的活动场景将学习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开放、对比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排一排、算一算来解决问题。不过,这一教法却给教师留下了很多棘手的实施难题:对于数目大、无法进行学具操作的实际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操作活动?怎样让学生最终摆脱直观操作,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借助数学模型来解决?怎样引领学生用简洁的数学语言交流解题思路,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比多比少”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带着以上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手势操作中建立数学模型;明晰比的含义并实现数学模型的灵活运用。教学中,我用“手指游戏”代替“摆花片”(如用左右手指分别摆出5和3),让学生边比划手指,边看、边想、边说、边听:比5多(少)3是8(2),算式是:5 (-)3,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口、耳等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大脑中生成了丰富的数形表象。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老师的引导点拨,他们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几多几的数是求大数,用加法,比几少几的数是求小数,用减法,从而很好地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还意识到:让学生掌握比的数量结构,准确地分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并不容易。于是我借鉴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老师的做法——借助“画批”来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画批”问题或条件中的比字句。当学生能借助“画批”准确地分析出比字句的数量关系后(见下),“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答就易如反掌了。
比字句:牛比羊多几只? 牛比羊多3只 牛比羊少4只
画 批:大 小 差 大 小 差 小 大 差
解 法:求差用减法 求大数用加法 求小数用减法
二、怎样“坐”
我欣赏这样一段话:经验是练出来的,见识是走出来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理论是说出来的,智慧是碰出来的。
教师每天在学校的身影是忙碌的,大多数时间是站着上课、评讲作业,或坐着备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辅导后进生,而坐下来静静地读书与思考的时间少得可怜。明朝陈继儒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当教师上完一堂课后,埋头于如山的作业堆中时,不妨伸一伸酸痛的手臂,揉一揉酸涩的双眼,泡一杯绿茶,悠闲地坐下来呷上一口,“从容地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灵感”[2];或带着关于如何精讲精练的思考,阅读刚到手的教育杂志上的一两篇相关文章,说不定就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上班时间没工夫坐下来,那下班后回到家,吃完晚饭安顿好孩子,应该能挤出二三十分钟来读1~2篇教育文章的。这里,华应龙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我就是数学》中说,他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尽,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跑跑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沉浸于教育教学的王国。这真是“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如果说平时上班很累,白天已忙得精疲力竭,晚上已没有力气与心境坐下来阅读与思考的话,那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应是老师们坐下来努力充电,实现“六经注我”的大好时光。
要使坐下来阅读、思考的活动有成效,一要静心享受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不急不躁。周国平说:“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3]二要制定计划,如果每小时阅读20页的话,要大体估计读完一本书或一本杂志的时间,使阅读活动有始有终。三是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记录。吾生有涯而书无涯,真正对自己的人生或工作有启发作用的也就是那几本书、那几篇文章。书不在于多读,而在于精读,在阅读中品味、思考和领悟。可围绕自己近期研究的教学问题或案例进行专题性阅读,精选五六本杂志或1~2本书籍中相关的文章进行选择性的精读或泛读,为日后的动笔写作做准备。那种无选择性地淹没式阅读不仅毫无用处,还会让自己身心俱疲,陷入“因为没读完所以不敢动笔”的阅读黑洞中。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用简约的记号标出关键词及关键句。我常常边阅读边在书的起始页空白处写上某段话的关键词及相应页码,这样在参考或引用时就能很方便地找到相应内容了。另外,要随时记下在阅读中或上课后产生的灵感,因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何为“作”
所谓“作”,即写作。有了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有了阅读思考中的资料与灵感积累,动笔写作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曾亲耳听到一位年轻老师发牢骚说:老师要写什么文章,又不是作家?周国平说:我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朱永新教授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教育写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多数教师之所以对写作敬而远之,主要是把写作看得太难了、太高了,没写就信心不足,所以就懒得动笔了。我在自学英语本科时曾读到一位美国女歌星这样描写她的创作过程:半夜醒来,她听到隔壁有两个人在轻声唱着好听的旋律,此时,窗外一轮明月正静静地照着大地。她望着窗外的大海、沙滩、明月,心里自然流出动听的歌声。于是,她轻松地拿起枕边的笔和纸,将心底流出的旋律记了下来。——瞧!多容易的创作!写作就是倾听并记录来自心灵深处的独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因此,写作前不要有太多功利性的顾虑——我能写出来吗?我能写好吗?只要勇敢地面对写作,只要动笔去写,就没有写不好的道理。
我在写作时,通常静静地坐在电脑旁,沉浸于空灵的音乐和飘逸的思绪中,沉入无比充实、祥和、幸福的创造状态,在苦苦思索和甜甜等待中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此刻,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除了键盘的敲击声外,只有心灵倾诉时的轻声细语;而我的大脑上似乎长出了无数个触角,正努力伸向太空,接受神秘宇宙传来的灵感与顿悟。我时常惊异于思考与写作的神奇力量。因为在动笔前,我头脑里只有一个朦胧的大概框架,至于文章能写成什么样儿,心里没有底,时常是边写边想,边想边写,摸着石头过河。而当我写完时,不禁会惊叹:这是我写的文章吗?哪来如此巧妙的构思和理性的提升?如若让我重新来写,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了。我发现:只要能沉下心来,沉浸于静静地思考与写作之中,那些在平时的案例实践、阅读思考中积淀于潜意识中的神秘灵感和实践智慧就会不请自来,由笔端一泻千里。它们仿佛就停在空中的某个地方,只等着一位有心人用苦思冥想的触角去接收它们。难怪古人云:思之思之,重又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之与通,精诚之致也。
一个只会“做”的老师,一辈子只能做教书匠。如果在“做”的间隙能时常忙里偷闲,“坐”下来静心思考、学习和“写作”,那他就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性智慧,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一位有着专业自觉的老师,一定每天都在“做、坐、作”的行动中充实地度过。这样坚持一辈子,就一定能成为智慧型教师,甚至是大师。让我们都来在“做、坐、作”的教学实践中追寻富有诗意和创意的教育人生吧!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教师专业成长:背景、内涵与基本途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2).4~11.
[2]冯桂群.学行思写——终身备课的最佳流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1).
[3]周国平.人生哲思录[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