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依据交际性功能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感悟,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要求之下,很多教师对合作探究予以特别青睐,普遍认为该模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满足他们学习发展需要。不过,笔者在参加了几次教学观摩研讨中发现,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容易导致如下问题:(1)合作探究形式多样,重难点内容不突出;(2)合作探究主体多元,难以满足差异发展;(3)合作探究思路空乏,学习创新缺乏引导。在教学中反思上述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合作探究形式多样化。重难点内容不突出
就目前的探究形式来看,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探究、角色扮演、师生交流等形式。这样的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可谓是丰富多彩,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都运用这些形式,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不允许,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使得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训练难以得到满足。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掌握。
这些合作探究形式多样,尽管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易于活跃教学氛围,但就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中的能力培养而言仍然显得较为单薄,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形式的过度运用必然使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缺少高频率的呈现过程,难以满足学生的理解感悟需要。
笔者曾在观摩《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2 spoffingevents的“Reading The honorable games”教学中发现。某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多次采用了合作探究模式:(1)同桌互相朗读,并进行互相概括文章大意;(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Reading A”中的三个题目;(3)教师布置一些思考探究题目,像:Whal’s the spirit of Olympic Games?等,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合作;(4)鼓励学生就一些自己认为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进行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缺少一定的教师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使得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不够突出,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对此。笔者以为,合作探究首先应该选好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易于接受;其次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否则陷入散乱的境地;最后,教学双方应该有有效教学的意识,注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顺利开展教学。
2 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难以满足差异发展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毋庸质疑的理念。这种主体应该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而非某些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这种主体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个体发展差异,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一刀切”,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发展提高。
这样的主体多元化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还容易造成两极分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使他们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这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
一些教师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Unit l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为了凸显教学主体多元化特点,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和探究,如通过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来概括文章大意;小组讨论和互相发难,以体现合作探究的成效;共同完成书本上的思考探究题目等。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无疑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但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以为,在注重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时,一定要注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进行适量和适度的合作探究,注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求,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帮扶。以此来共同发展提高。
3 合作探究思路空乏,学习创新缺乏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是合作探究的主线。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任何课堂教学一旦离开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和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缺乏发展创新精神,这又是新课程教学应该避免的。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探究思路空乏,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概括;就文本中的某处细节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能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表达;最后写一篇小论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仅仅是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真正发挥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有的作用。
对此,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合作探究的思维引导,通过明确合作目标任务等方式来确定;其次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激情;最后,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发展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思维模式,不仅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更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该模式的运用,更是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
1 合作探究形式多样化。重难点内容不突出
就目前的探究形式来看,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探究、角色扮演、师生交流等形式。这样的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可谓是丰富多彩,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都运用这些形式,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不允许,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使得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训练难以得到满足。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掌握。
这些合作探究形式多样,尽管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易于活跃教学氛围,但就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中的能力培养而言仍然显得较为单薄,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形式的过度运用必然使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缺少高频率的呈现过程,难以满足学生的理解感悟需要。
笔者曾在观摩《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2 spoffingevents的“Reading The honorable games”教学中发现。某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多次采用了合作探究模式:(1)同桌互相朗读,并进行互相概括文章大意;(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Reading A”中的三个题目;(3)教师布置一些思考探究题目,像:Whal’s the spirit of Olympic Games?等,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合作;(4)鼓励学生就一些自己认为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进行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缺少一定的教师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使得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不够突出,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对此。笔者以为,合作探究首先应该选好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易于接受;其次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否则陷入散乱的境地;最后,教学双方应该有有效教学的意识,注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顺利开展教学。
2 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难以满足差异发展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毋庸质疑的理念。这种主体应该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而非某些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这种主体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个体发展差异,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一刀切”,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发展提高。
这样的主体多元化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还容易造成两极分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使他们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这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
一些教师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Unit l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为了凸显教学主体多元化特点,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和探究,如通过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来概括文章大意;小组讨论和互相发难,以体现合作探究的成效;共同完成书本上的思考探究题目等。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无疑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但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以为,在注重合作探究主体多元化时,一定要注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进行适量和适度的合作探究,注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求,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帮扶。以此来共同发展提高。
3 合作探究思路空乏,学习创新缺乏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是合作探究的主线。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任何课堂教学一旦离开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和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缺乏发展创新精神,这又是新课程教学应该避免的。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探究思路空乏,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概括;就文本中的某处细节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能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表达;最后写一篇小论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仅仅是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真正发挥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有的作用。
对此,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合作探究的思维引导,通过明确合作目标任务等方式来确定;其次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激情;最后,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发展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思维模式,不仅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更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该模式的运用,更是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