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常见材料制作鸟类双重呼吸模型,展示鸟翼张开合拢时气体的流动及交换情况,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双重呼吸的原理及意义.模型的科学性、原创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 构】
:
山东省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 25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见材料制作鸟类双重呼吸模型,展示鸟翼张开合拢时气体的流动及交换情况,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双重呼吸的原理及意义.模型的科学性、原创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从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入手,以问题导向的思路简要介绍3位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及对教学的启示,阐述问题探究的重要性,并探讨利用“三疑三探”和HPS教学模式来提升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远离烟酒”一节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的教学中,仅通过讨论难以使初中学生充分认识到香烟的危害.创新设计演示实验装置模拟吸烟过程,可化抽象为直观.学生通过模拟吸烟者吸烟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检测有害物质的含量,可以充分认识到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利于养成远离香烟的良好习惯.
对2020-2021年以新型冠状病毒为情境的高考试题进行归类分析.结合试题,运用类比与推理,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解析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性,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设置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分析具体情境的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和兴趣小组展示等教学活动进行表观遗传概念教学,分析表观遗传的两个实例及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效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为例,通过真实情境创设为主渠道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四步法”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重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尝试从科学家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思维;第二步,借助网络视频资源和现场验证性实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阐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及过程,总结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培养生命观念;第三步,引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四步,鼓励学生课余关注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和最新研究动态,指导感兴趣的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光合
自2020年秋,8个省份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学习.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生物学》教材进行教学时,不少教师反映课时不足.原因主要有:课程要求过高、教学内容过多过难;学情研究不透彻,出现低水平的重复;课程实施评价超出学业要求;教师教材处理能力不足,教学效率低下等.本文着重从提高教师教材解读素养和能力的角度,提高课时间的教学黏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
1 问题rn新教材使用以来,不少教师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认为教学内容多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很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哪些?rn2 讨论rn2.1 不同学校周课时安排有差异rn秦海龙[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55300)]笔者学校是从2021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用新教材,确实面临着课时不足的问题.本校生物学课平均每周2.5课时,期中考试前每周2课时,期中考试后每周3课时,整学期共约50课时.教学中还需要处理一定量的习题,周末还有学生的自主作业等,这些也需要1课时左右,所以
教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实际作用,通过适当的设计策略,提高作业质量,从而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针对高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夯实生物学基础知识、设计多种类型作业、合理设计作业难度3个策略.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方法、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也应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
类比模型是借助类比推理构建的一种科学模型,采用明确建模目的 、选择表达方式、模型构建、检验和评价模型、修正模型等教学步骤,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实施类比模型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提升了学生建模、类比推理、比较等科学思维水平.
阐释了生物安全是人类健康生活与安全生存的重要保证,以及生物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为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渗透,对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再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讨了在教学中采用以生物史为媒介、生物与生活相结合、融入生物实验的渗透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