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路桥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复杂,如果能够合理地预测出目标成本,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目标成本 成本控制 成本执行 成本差异
一、目标成本的制定
1.自上而下法。即成立目标成本管理小组,然后由小组负责整个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并向项目部传达。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领导小组对路段、桥梁的实际情况都有足够的掌握,否则容易降低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对目标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自下而上法。先由各个施工组根据自己项目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目标成本,并向上级报送,然后经过上级的审核及调整之后,下达执行的具体目标成本。这种方法与实际情况最为贴近,每个施工项目小组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满足,但是该方法往往制定周期长,决策困难。
3.综合法。是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也是在实际中证明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首先由目标成本小组制定出一套方案,将方案与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作出对比,重点对原材料使用、机械使用效率、施工工艺作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施工项目小组和目标成本小组均认可的方案。
二、目标成本的分解
1.按管理职能:分解到成本管理部、物资部、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
2.按管理层次:将项目经理部门所承担的目标成本分解到标段、路基施工队、桥梁施工队等。
3.按施工环节:分解为桥梁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和防护及排水工程等。
4.按施工工艺:分解为支模、混凝土浇筑、捆扎钢筋工程等。
三、目標成本的控制
1、施工前控制。
成本管理部作为第一级的目标成本控制实施主体,项目经理是第二级的目标成本控制实施主体,然后经过目标成本的逐级下放,第三级的目标成本控制由具体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前期的招投标阶段开始实施成本控制,了解市场原材料价格、运距、一次倒运、二次倒运等,主要进行预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法、施工材料和机械的使用情况做出具体施组方案。
2、构建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系统。
构建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更好地控制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相关管理政策和规范施工流程,使员工遵守政策和程序。目标成本控制系统一般由六部分组成:管理模式、基础结构、控制过程、协调方式、激励和沟通渠道。
四、目标成本的执行
1、比较实际成本
施工中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的原因,分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技术能力的差异的影响,实际成本会随着工作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节约和超支的情况不可预测,如果不进行成本分析,就无法了解成本管理的效果。及时将成本控制的信息反馈,分析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成为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最直接的方法。
2、计算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是项目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所出现差额的部分,当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时称为顺差,反之称为逆差。成本差异直接决定了施工项目利润的高低。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考核,分析哪些是成本差异产生的内因,哪些是外因,哪些是可控差异,哪些是不可控差异。计算成本差异的数额,分析产生原因,为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改进成本控制措施中的评价指标。
3、分析
当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时,以预先制定的目标成本为前提,全面分析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相关因素对成本造成的影响。不但要对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而且要对各个施工环节上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不符合目标成本规定的施工过程。还要分析目标成本各项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异。比如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材料成本出入比较大的情况,材料费发生逆差时,可能是采购时价格比投标调查时的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方式的变化,也可能是施工工艺的改进等原因。
五、目标成本的考核
成本分析之后,其结果作为成本考核的前提,在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对工作部门的成绩进行考察,核定各部门责任,考核程序必须建立在实际成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否则会因为缺少实际的施工数据资料,而造成考核的结果失去依据,不具有说服力,对下一步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制定缺少指导性。
六、目标成本的修正
目标成本的制定初期,成本管理小组并不能完全掌握施工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判断不可预知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所以,产生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因此,考核后要对标准成本进行补充和修正。
依据的原则:
1、目标成本的调整必须依据实际数据,经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所调整。
2、坚持实事求是
施工人员、材料、机械的使用数量的更改一般均需调整,由施工人员自身因素所导致的工程量变化问题除外;
3、时间的一致性
所有工程的计算调整方法必须保持时间的一致性。
结语:目标成本管理在路桥施工中十分重要,本人在项目管理中担任总工程师,从事成本控制的具体工作,致力于研究如何能够使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如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进行成本控制,才能将总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关键词:目标成本 成本控制 成本执行 成本差异
一、目标成本的制定
1.自上而下法。即成立目标成本管理小组,然后由小组负责整个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并向项目部传达。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领导小组对路段、桥梁的实际情况都有足够的掌握,否则容易降低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对目标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自下而上法。先由各个施工组根据自己项目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目标成本,并向上级报送,然后经过上级的审核及调整之后,下达执行的具体目标成本。这种方法与实际情况最为贴近,每个施工项目小组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满足,但是该方法往往制定周期长,决策困难。
3.综合法。是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也是在实际中证明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首先由目标成本小组制定出一套方案,将方案与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作出对比,重点对原材料使用、机械使用效率、施工工艺作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施工项目小组和目标成本小组均认可的方案。
二、目标成本的分解
1.按管理职能:分解到成本管理部、物资部、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
2.按管理层次:将项目经理部门所承担的目标成本分解到标段、路基施工队、桥梁施工队等。
3.按施工环节:分解为桥梁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和防护及排水工程等。
4.按施工工艺:分解为支模、混凝土浇筑、捆扎钢筋工程等。
三、目標成本的控制
1、施工前控制。
成本管理部作为第一级的目标成本控制实施主体,项目经理是第二级的目标成本控制实施主体,然后经过目标成本的逐级下放,第三级的目标成本控制由具体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前期的招投标阶段开始实施成本控制,了解市场原材料价格、运距、一次倒运、二次倒运等,主要进行预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法、施工材料和机械的使用情况做出具体施组方案。
2、构建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系统。
构建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更好地控制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相关管理政策和规范施工流程,使员工遵守政策和程序。目标成本控制系统一般由六部分组成:管理模式、基础结构、控制过程、协调方式、激励和沟通渠道。
四、目标成本的执行
1、比较实际成本
施工中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的原因,分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技术能力的差异的影响,实际成本会随着工作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节约和超支的情况不可预测,如果不进行成本分析,就无法了解成本管理的效果。及时将成本控制的信息反馈,分析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成为目标成本控制系统最直接的方法。
2、计算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是项目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所出现差额的部分,当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时称为顺差,反之称为逆差。成本差异直接决定了施工项目利润的高低。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考核,分析哪些是成本差异产生的内因,哪些是外因,哪些是可控差异,哪些是不可控差异。计算成本差异的数额,分析产生原因,为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改进成本控制措施中的评价指标。
3、分析
当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时,以预先制定的目标成本为前提,全面分析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相关因素对成本造成的影响。不但要对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而且要对各个施工环节上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不符合目标成本规定的施工过程。还要分析目标成本各项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异。比如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材料成本出入比较大的情况,材料费发生逆差时,可能是采购时价格比投标调查时的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方式的变化,也可能是施工工艺的改进等原因。
五、目标成本的考核
成本分析之后,其结果作为成本考核的前提,在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对工作部门的成绩进行考察,核定各部门责任,考核程序必须建立在实际成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否则会因为缺少实际的施工数据资料,而造成考核的结果失去依据,不具有说服力,对下一步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制定缺少指导性。
六、目标成本的修正
目标成本的制定初期,成本管理小组并不能完全掌握施工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判断不可预知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所以,产生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因此,考核后要对标准成本进行补充和修正。
依据的原则:
1、目标成本的调整必须依据实际数据,经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所调整。
2、坚持实事求是
施工人员、材料、机械的使用数量的更改一般均需调整,由施工人员自身因素所导致的工程量变化问题除外;
3、时间的一致性
所有工程的计算调整方法必须保持时间的一致性。
结语:目标成本管理在路桥施工中十分重要,本人在项目管理中担任总工程师,从事成本控制的具体工作,致力于研究如何能够使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如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进行成本控制,才能将总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