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阵地。强化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则需尊重学生主动性,鼓励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意识;强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71-0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初中课堂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热情,养成自主探索的好习惯。
一、基本概念阐述
“问题”的存在具有相对性,即困惑于某人的障碍,在他人看来就并不是困难。梅耶(R·E·Mayer)曾言,若解决者希望将某情境进行状态转换(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但解决者难以扫除障碍,问题由之产生。可见,问题的特点包括:主体与“问题”存有关系,即问题是在主体想要解决时产生的;“问题”是主体难以逾越的障碍。
关于“意识”的内涵在多个学科都有所论述。比如,哲学将意识定义为“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则认为“意识”是种“察觉”。有的学者认为,知觉、感觉、思维、注意、记忆是“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维,思维不存在,则意识全无。
二、理论基础概述
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依赖于强大的理论支撑,如主体性教育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都在丰富、指导着强化工作。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倡教育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认为,“想要学生自觉学习,需要建立知识与问题情境间的联系”。讨论问题时,学生大可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能力包括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保证安排的教学内容难度层次分明并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将知识的获取看做是学生努力的功劳,即学生通过会话、协作、情境的方式,立足原有经验,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信息并实现知识经验再次堆积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拉近新旧知识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诸如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三、问题意识强化的原则
(一)民主原则
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教师不再独断专行,要听取学生的意见。遵循民主原则要求教师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下顾虑,敢说、敢疑、敢想,以此培养学生创造、探索精神。
(二)动机原则或目的原则
人的行为受其内在需求而促使,即基于一定的目的而实践。布鲁纳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即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具有更长的效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是教师整天在耳边唠叨、身旁监督就能树立的,而要重视内因的根本作用。
(三)诱发原则
该原则要求教师创造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诱发原则是从“外因对内因有促进作用”这一哲学观点入手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量力原则
即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难,或者学生也没有必要去探索与自身学识、心智差距太远的问题。量力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客观规律,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探索的问题越深奥,学生越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学生也不能好高骛远,要多积跬步,才能到达知识的巅峰。
四、强化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基础,让学生能问
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成绩,完全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取得更高的胜利,就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夯实基础。同样,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前提是要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新知识产生渴望、好奇的心理。例如,在“化学式计算”课程中,此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且包含了许多公式,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理解内容,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为此,在学习此部分之前,学生就要掌握化学式、常用计算关系式、元素原子个数比、物质质量比等内容。
(二)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当前,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上意义上的持戒尺的先生,而是和学生一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教师要努力摆脱知识填鸭者、教学管理者的称号,而要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如果教师整天凶神恶煞,死板着脸,学生也会感到不安,心理上也缺乏自由感,对老师敬而远之,更不敢问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教师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以耐心的品格去倾听学生的各个疑问,以负责的品德为学生解答疑惑,以平等的身份发自内心去关怀、鼓励学生。比如,班级某男同学成绩一向不好,常在课上搞小动作;爱脸红,说话声音小,自卑,常独来独往,更不敢直视教师。笔者为了帮助他,常常问他问题,并询问他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在回答错误时,笔者也不曾恼火,而常给予鼓励。这样,时间一久,他发现自己也能够取得小小的成就,自信心也慢慢的树立了起来。相反,如果经常以“拖班级后腿”的心态去对待他,并经常施之以鄙视、冷漠的眼光,这不仅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阴影、打击自信心,还会恶化师生关系,丧失师德。
(三)激发好奇心,让学生爱问
1.以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然后试液逐渐变红。向学生提问:石蕊因何物质变红、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并要求计实验证明猜想。
学生便开始热烈讨论,有的认为“水与CO2发生了反应之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液体才会变红”,有的则持反对观点,认为是二者直接发生反应导致的。对此,笔者要求学生试着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论点。有学生设计以下思路:
将被石蕊试液浸泡过的花做干燥处理,数量为四朵。第一至第三朵分别进行喷水、喷稀醋酸、放置在集气瓶中(充满CO2气体),最后一朵在喷水之后,再放置在集气瓶中(充满CO2)。然后,将受稀醋酸处理的花与最后一朵花做加热处理,发现最后一朵花在变红。所以,可以肯定水与CO2进行化学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紫色石蕊与酸性物质反应就呈现出红色现象。
在此实验中,学生被刚开始的变红现象所吸引,并急于弄个明白。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另外,还有许多的化学实验以趣味性著称,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生烟、点不着的布等,这都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从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好问的习惯
化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要鼓励学生多从身边事发现化学知识的影子。比如,铁锅、刀具等为何会生锈?为何油盘子经洗洁精清洗后,会格外的干净?用刀具分别切肥猪肉、咸菜、新鲜蔬菜,看看哪个先生锈?为何食品中需要用到添加剂,这对人体有伤害吗?为何刚打开的易拉罐会出现气泡,喝下之后又为何打嗝?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更要让他们站在化学的角度去生出疑问,并予探求。
另外,还要善于问。谁都会提问,但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抓住了现象的核心,这才是关键。培养提问习惯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标要求来作判断。比如,在刚开始接触实验时,就让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如为什么、是什么、对吗等等。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量,那么可以让学生对比提问。如化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原子与分子、还原剂和氧化剂等之间的区别。另外,提问方法还包括了发散法、联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因果法、反向法等。
五、结语
由于长期接受着填鸭式、考试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问题意识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化学学科,初中学生刚接触不久,难免会生疏、陌生,这更要求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待之。在强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分析学生、教学任务等因素,合理安排课时,科学制定目标,让学生在紧张的备考中,也能有精力、兴趣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意识;强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71-0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初中课堂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热情,养成自主探索的好习惯。
一、基本概念阐述
“问题”的存在具有相对性,即困惑于某人的障碍,在他人看来就并不是困难。梅耶(R·E·Mayer)曾言,若解决者希望将某情境进行状态转换(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但解决者难以扫除障碍,问题由之产生。可见,问题的特点包括:主体与“问题”存有关系,即问题是在主体想要解决时产生的;“问题”是主体难以逾越的障碍。
关于“意识”的内涵在多个学科都有所论述。比如,哲学将意识定义为“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则认为“意识”是种“察觉”。有的学者认为,知觉、感觉、思维、注意、记忆是“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维,思维不存在,则意识全无。
二、理论基础概述
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依赖于强大的理论支撑,如主体性教育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都在丰富、指导着强化工作。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倡教育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认为,“想要学生自觉学习,需要建立知识与问题情境间的联系”。讨论问题时,学生大可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能力包括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保证安排的教学内容难度层次分明并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将知识的获取看做是学生努力的功劳,即学生通过会话、协作、情境的方式,立足原有经验,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信息并实现知识经验再次堆积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拉近新旧知识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诸如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三、问题意识强化的原则
(一)民主原则
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教师不再独断专行,要听取学生的意见。遵循民主原则要求教师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下顾虑,敢说、敢疑、敢想,以此培养学生创造、探索精神。
(二)动机原则或目的原则
人的行为受其内在需求而促使,即基于一定的目的而实践。布鲁纳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即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具有更长的效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是教师整天在耳边唠叨、身旁监督就能树立的,而要重视内因的根本作用。
(三)诱发原则
该原则要求教师创造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诱发原则是从“外因对内因有促进作用”这一哲学观点入手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量力原则
即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难,或者学生也没有必要去探索与自身学识、心智差距太远的问题。量力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客观规律,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探索的问题越深奥,学生越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学生也不能好高骛远,要多积跬步,才能到达知识的巅峰。
四、强化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基础,让学生能问
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成绩,完全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取得更高的胜利,就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夯实基础。同样,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前提是要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新知识产生渴望、好奇的心理。例如,在“化学式计算”课程中,此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且包含了许多公式,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理解内容,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为此,在学习此部分之前,学生就要掌握化学式、常用计算关系式、元素原子个数比、物质质量比等内容。
(二)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当前,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上意义上的持戒尺的先生,而是和学生一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教师要努力摆脱知识填鸭者、教学管理者的称号,而要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如果教师整天凶神恶煞,死板着脸,学生也会感到不安,心理上也缺乏自由感,对老师敬而远之,更不敢问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教师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以耐心的品格去倾听学生的各个疑问,以负责的品德为学生解答疑惑,以平等的身份发自内心去关怀、鼓励学生。比如,班级某男同学成绩一向不好,常在课上搞小动作;爱脸红,说话声音小,自卑,常独来独往,更不敢直视教师。笔者为了帮助他,常常问他问题,并询问他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在回答错误时,笔者也不曾恼火,而常给予鼓励。这样,时间一久,他发现自己也能够取得小小的成就,自信心也慢慢的树立了起来。相反,如果经常以“拖班级后腿”的心态去对待他,并经常施之以鄙视、冷漠的眼光,这不仅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阴影、打击自信心,还会恶化师生关系,丧失师德。
(三)激发好奇心,让学生爱问
1.以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然后试液逐渐变红。向学生提问:石蕊因何物质变红、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并要求计实验证明猜想。
学生便开始热烈讨论,有的认为“水与CO2发生了反应之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液体才会变红”,有的则持反对观点,认为是二者直接发生反应导致的。对此,笔者要求学生试着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论点。有学生设计以下思路:
将被石蕊试液浸泡过的花做干燥处理,数量为四朵。第一至第三朵分别进行喷水、喷稀醋酸、放置在集气瓶中(充满CO2气体),最后一朵在喷水之后,再放置在集气瓶中(充满CO2)。然后,将受稀醋酸处理的花与最后一朵花做加热处理,发现最后一朵花在变红。所以,可以肯定水与CO2进行化学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紫色石蕊与酸性物质反应就呈现出红色现象。
在此实验中,学生被刚开始的变红现象所吸引,并急于弄个明白。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另外,还有许多的化学实验以趣味性著称,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生烟、点不着的布等,这都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从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好问的习惯
化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要鼓励学生多从身边事发现化学知识的影子。比如,铁锅、刀具等为何会生锈?为何油盘子经洗洁精清洗后,会格外的干净?用刀具分别切肥猪肉、咸菜、新鲜蔬菜,看看哪个先生锈?为何食品中需要用到添加剂,这对人体有伤害吗?为何刚打开的易拉罐会出现气泡,喝下之后又为何打嗝?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更要让他们站在化学的角度去生出疑问,并予探求。
另外,还要善于问。谁都会提问,但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抓住了现象的核心,这才是关键。培养提问习惯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标要求来作判断。比如,在刚开始接触实验时,就让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如为什么、是什么、对吗等等。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量,那么可以让学生对比提问。如化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原子与分子、还原剂和氧化剂等之间的区别。另外,提问方法还包括了发散法、联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因果法、反向法等。
五、结语
由于长期接受着填鸭式、考试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问题意识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化学学科,初中学生刚接触不久,难免会生疏、陌生,这更要求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待之。在强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分析学生、教学任务等因素,合理安排课时,科学制定目标,让学生在紧张的备考中,也能有精力、兴趣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