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陇西历史悠久,一些扎根于陇西并逐步成型的乡土文化,具有“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特点。有选择地在学校教育中引进乡土文化、规范乡土文化,是拓展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个体成长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67-02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地。我国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在农村,如何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陇西主要的乡土文化
(一)丝路重镇, 李氏故里——陇西
陇西县因为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自从秦置陇西郡,汉朝设立襄武县以后,陇西县一直是各朝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也是陇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载入中华文明史册。更因李氏的“故里”和“郡望”而名扬世界。陇西的李氏文化因它深厚的底蕴,被誉为世界李氏之根,陇西也就成了李氏文化发祥成长、繁衍生息之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的文化,今天被全世界公认为陇西李氏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泱泱渭水,绵延陇山,孕育滋养了有丰富内涵、历史久远的李氏文化。甘肃省原省长张吾乐1995年向海外发表《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广播讲话时称:“陇西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以盛唐文化为旗帜、以陇西为郡望的李氏文化享誉海内外,英贤辈出、豪杰涌现、代有伟人,李姓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大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从周朝老聃、秦朝李斯、汉朝李广、后汉二十八将,到秦王府十八学士、凌王阁二十四功臣,可谓不可胜举、浩如烟海。尤其是唐王朝的建立和唐朝繁荣富强,奠定了李氏文化由中兴到大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二)富有特色的“药都”文化
陇西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以陇西县文峰镇和首阳镇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链逐步形成,使得具有浓郁历史特征的农耕文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有传承、有创新”的发展格局。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甘肃省陇西县命名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因此,借助本地资源优势和文化传承,以本地资源带动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可行性。以“中医文化进校园”为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接触中医文化,进入中医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进而推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稳步发展。
日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岐黄中医正式运行,它用中文、英文、俄文三种语言全面展示岐黄中医文化和技术,主要包括中医新闻、中医文化交流、中医历史、中医针灸、中医常识、疑难杂症、中医养生、中医美容、中医膳食、中医方剂、中医技术 、中医图库等14个栏目,不仅使人们了解掌握中医的历史渊源、中医的文化交流、中医的基本常识、中医养生保健等知识,更让人们懂得了如何进行自我保健。这使富有特色的陇西“药都”文化逐步形成。
二、努力培养乡土文化认同,传承发展乡土文化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他的根在农村,基因在农村,农村有滋生养育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农村,许许多多的乡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展,更有甚者会被人们忽视和遗忘,这使人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有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灵魂,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的追求与传承,将会走向迷茫。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仅要看他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和发展,同样还要看国民对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强化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迫在眉睫。
(一)摸底认清,抓主抓重
在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不复存在,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极为不确定,很多优秀的文化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所以,乡土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势在必行。要传承乡土文化,就要守住滋生孕育它的这片土壤——农村。农村的根是农民,因此,分析认清农村和农民尤为关键。在经济快速增长、改革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组成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守的农民,主要由传统或专业务农人员、农村空巢老人和学龄前儿童组成,这部分人占比接近40%。第二部分主要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有些长期在外,人数总量超过40%。第三部分为农村在校学生,他们占农民总数的20%左右。乡土文化的人才主要是第一部分农民,但要继承、发扬必须依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人群,而真正要发展创新乡土文化则要靠第三部分人群——农村学生。因此,传承乡土文化,就要抓住抓好这三部分人群。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同
乡土文化是民间艺人经过不断地加工與提炼,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陇西民间文化的代表“秧歌”,集诗歌、舞蹈、戏曲文化于一身,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向人们传递丰富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枯燥的文字资料不能带来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甚至西方文化已逐步替代了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使得本身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学生的“乡愁情结”“亲情认同”“传统价值观念”变得更加淡漠,学生对外来文化、城市文化、明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盲从甚至是膜拜,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加大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展乡土文化的教育平台,给乡土文化提供肥沃的生存土壤,不仅可以有效传承濒临消失的乡土文化,更能让学生有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
(三)从小培养,从学校教育抓起
乡土文化要传承发展,就要依赖农村在校学生,这就要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从小热爱乡土文化,激发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兴趣。乡土文化经过艺人反复加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以陇西秧歌《转娘家》为例,其中包含农民勤劳、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更渗透着一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春节欢庆、清明祭祖、端午追思、中秋团圆,等等。巧妙地把这些融入课堂,将是生动的品德课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民间文学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生活情趣,学生容易接受。因此,学校教育要发挥好乡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强化有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同时也要感染城市学生喜欢乡土文化,学习并传承,扩大影响力和学习的覆盖面。习主席强调,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就要注意乡土味道,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体现农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我们要用乡土文化酿出中国味道,用乡土遗存奠基中国底蕴,用乡土风情守住中国特色,用乡土知识书写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黄 晓)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67-02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地。我国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在农村,如何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陇西主要的乡土文化
(一)丝路重镇, 李氏故里——陇西
陇西县因为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自从秦置陇西郡,汉朝设立襄武县以后,陇西县一直是各朝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也是陇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载入中华文明史册。更因李氏的“故里”和“郡望”而名扬世界。陇西的李氏文化因它深厚的底蕴,被誉为世界李氏之根,陇西也就成了李氏文化发祥成长、繁衍生息之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的文化,今天被全世界公认为陇西李氏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泱泱渭水,绵延陇山,孕育滋养了有丰富内涵、历史久远的李氏文化。甘肃省原省长张吾乐1995年向海外发表《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广播讲话时称:“陇西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以盛唐文化为旗帜、以陇西为郡望的李氏文化享誉海内外,英贤辈出、豪杰涌现、代有伟人,李姓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大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从周朝老聃、秦朝李斯、汉朝李广、后汉二十八将,到秦王府十八学士、凌王阁二十四功臣,可谓不可胜举、浩如烟海。尤其是唐王朝的建立和唐朝繁荣富强,奠定了李氏文化由中兴到大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二)富有特色的“药都”文化
陇西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以陇西县文峰镇和首阳镇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链逐步形成,使得具有浓郁历史特征的农耕文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有传承、有创新”的发展格局。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甘肃省陇西县命名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因此,借助本地资源优势和文化传承,以本地资源带动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可行性。以“中医文化进校园”为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接触中医文化,进入中医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进而推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稳步发展。
日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岐黄中医正式运行,它用中文、英文、俄文三种语言全面展示岐黄中医文化和技术,主要包括中医新闻、中医文化交流、中医历史、中医针灸、中医常识、疑难杂症、中医养生、中医美容、中医膳食、中医方剂、中医技术 、中医图库等14个栏目,不仅使人们了解掌握中医的历史渊源、中医的文化交流、中医的基本常识、中医养生保健等知识,更让人们懂得了如何进行自我保健。这使富有特色的陇西“药都”文化逐步形成。
二、努力培养乡土文化认同,传承发展乡土文化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他的根在农村,基因在农村,农村有滋生养育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农村,许许多多的乡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展,更有甚者会被人们忽视和遗忘,这使人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有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灵魂,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的追求与传承,将会走向迷茫。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仅要看他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和发展,同样还要看国民对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强化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迫在眉睫。
(一)摸底认清,抓主抓重
在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不复存在,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极为不确定,很多优秀的文化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所以,乡土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势在必行。要传承乡土文化,就要守住滋生孕育它的这片土壤——农村。农村的根是农民,因此,分析认清农村和农民尤为关键。在经济快速增长、改革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组成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守的农民,主要由传统或专业务农人员、农村空巢老人和学龄前儿童组成,这部分人占比接近40%。第二部分主要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有些长期在外,人数总量超过40%。第三部分为农村在校学生,他们占农民总数的20%左右。乡土文化的人才主要是第一部分农民,但要继承、发扬必须依赖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人群,而真正要发展创新乡土文化则要靠第三部分人群——农村学生。因此,传承乡土文化,就要抓住抓好这三部分人群。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同
乡土文化是民间艺人经过不断地加工與提炼,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陇西民间文化的代表“秧歌”,集诗歌、舞蹈、戏曲文化于一身,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向人们传递丰富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枯燥的文字资料不能带来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甚至西方文化已逐步替代了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使得本身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学生的“乡愁情结”“亲情认同”“传统价值观念”变得更加淡漠,学生对外来文化、城市文化、明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盲从甚至是膜拜,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加大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展乡土文化的教育平台,给乡土文化提供肥沃的生存土壤,不仅可以有效传承濒临消失的乡土文化,更能让学生有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
(三)从小培养,从学校教育抓起
乡土文化要传承发展,就要依赖农村在校学生,这就要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从小热爱乡土文化,激发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兴趣。乡土文化经过艺人反复加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以陇西秧歌《转娘家》为例,其中包含农民勤劳、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更渗透着一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春节欢庆、清明祭祖、端午追思、中秋团圆,等等。巧妙地把这些融入课堂,将是生动的品德课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民间文学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生活情趣,学生容易接受。因此,学校教育要发挥好乡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强化有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同时也要感染城市学生喜欢乡土文化,学习并传承,扩大影响力和学习的覆盖面。习主席强调,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就要注意乡土味道,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体现农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我们要用乡土文化酿出中国味道,用乡土遗存奠基中国底蕴,用乡土风情守住中国特色,用乡土知识书写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