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阅读 阅读无限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方式,阅读常态,孔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9—0044—04
  
  阅读,是知识分子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然而,受条件制约,即使是“书虫”,一生所能读的书也实在有限。因此,在我们这个“读书无禁区”的时代,我逐渐形成“有限阅读,阅读无限”的认识。据“阅读与备课”征文的要求,本文以《孔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阅读体验。
  
  一、近四十年的阅读经历
  
  我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已记不清了,什么时候开始读《孔子》,更难以找到确切记忆。不过在中国,不管你生活在何处,不管你是否愿意,孔子是无法绕开的。不晚于1973年,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展开,孔子的一些言行已以“罪恶”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书架上至今还有一本发行于1974年、由“嘉兴地区妇女联合会翻印”的《妇女批林批孔文选》。可以想见,那时的孔子是一个被历史扭曲了的形象——不过在当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1976年左右,我已通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1979年,我又花3.06元(相当于我月工资的1/10)购买并阅读了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在范文澜的眼中,“孔子确是封建社会集大成的圣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人”,而翦伯赞认为“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位史学大家对孔子的评价与“文革”期间的“主旋律”完全不同,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76年前后的中国,正是剧变前后的中国。1976年前后的我,正如高尔基般在社会大学中苦读。在当时文化极度贫乏的社会环境下,阅读只是出于生命本能,饥不择食而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记忆之中的我,除了遍读当时公开出版的每一部红色小说,如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等,也偷偷地读了一些被称为“毒草”的小说,如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我还曾,在半夜爬起来偷偷地抄禁书,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手抄本到现在仍珍藏着),那种突破禁区、边抄边读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1981年,我有幸进入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师大之前身)历史系学习,虽曾自觉认真读书,具体的阅读情形却已忘却。不过,压在纸箱中的阅读笔记是我当时通读过《史记》等几部主要通史著作的见证。借助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一个相对完整丰满的“至圣”形象出现在我面前。但除此之外,我对孔子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平心而论,作为浙江师院历史系的第一届学生,老师们确实是全方位关心我们的,但就阅读而论,好像较少有价值的回忆。这或许与学校位于较为偏僻的金华地区、交通通讯均相对不便有关。
  1985年踏上中学历史教育岗位以来,我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藏书量逐年增加。就阅读领域而言,近年来我主要是读两类书:历史学类、教育教学类。当然,文学小说、社科读物也依然为我所关注。由于之前中学历史教学并没有将孔子作为重点人物来处理,所以从教十多年,我并未以孔子为焦点进行过专业阅读,对孔子的认识也就只限于教科书所述。直到几年前,孔子在我心中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只知道他于中华民族而言很重要,是一位圣人,但他始终未能打动我心,也未能通过我打动学生的心。
  近四十年时间的推移和阅读经验的积累,我已从最初的饥不择食式阅读、到大学时代较为系统的阅读,发展为比较性阅读。好书总能触动心灵。在生命的记忆中,金敬迈塑造的骨硬心红、永不服输的欧阳海对我的个性养成烙下了深刻印记。但从思想成长角度看,金观涛的《在历史表象背后》与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著作于我具有里程碑性质。前者让我意识到完全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历史并形成不同的认识,后者让我发现了一片早已存在却被我们长期漠视甚至视而不见的学术绿洲。我的阅读习惯从此改变——对同一个历史现象,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寻找不同学者的研究及观点。这些年来,对重要的阅读主题,我会有意识地了解相关的基于不同视角的观察与认识。因为有了这种阅读方式,我书架上同一主题的书往往会有多种,对孔子的认识,也是如此。虽然前几年并没有将孔子作为重点阅读对象,但以孔子及其思想主张为主题的书也有了4种,此外,还有不少涉及国学的经典著作。正是基于系统阅读与比较阅读,这几年间,孔子逐步地打动了我心。
  
  二、战略性阅读
  
  在我的阅读生涯中,一直重视战略性阅读。
  所谓战略性阅读,主要指对我的人生前行方向、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原典研读或前沿研读。1985年2月,即将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从教育科学出版社邮购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认真研读;与此同时,我也研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选》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对这些经典的研读使我对教育的宗旨与目的有了本源性认识。从此,不管有关部门的考评制度如何设计,我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关注始终不变,对高中历史教育所应承担使命的坚守始终如一。1987年4月,我专程赶到华东师大购买刚刚翻译出版的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并有机会与头角初露的聂幼犁进行探讨。基于这样的前沿研读,结合已有所关注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我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高中历史最优化教学实验。《高中历史最优化教育简论》就是这一实验的理论成果之一。这一实验不但让我较为深入地了解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若干规律,较好地掌握了课堂教学主要环节的处理技术,更引导我走上了自觉研究历史教学的道路。
  战略胜阅读也指为了加深对某个专题或重要问题的认识而有计划地进行的系统与比较研读。这些年来,为了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我先后阅读了周谷城的《中国社会史论》、樊树志的《国史概要》、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张荫麟的《中国史纲》、钱穆的《秦汉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许倬云的《历史大脉络》、康拉德·希诺考尔的《中国文明史》等。与此同时,我还关注《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等期刊的相关论文。我的《从文明演进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一文,正是这种阅读及其思考的成果。这种阅读不但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增强了我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学术创造能力。因此,当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帷幕徐徐拉开时,我已具备一定的学术底气,承担起历史教研员的引领之责。
  战略性阅读的成果更经常地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孔子》一课正是这样的成果。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一些知识分子试图请出孔子为自己说话,借用孔子回答时代难题。问题是,历史上的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能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吗?为此,我开始深度关注孔子。除了重读《孔子世家》,又通读了钱穆的《孔子传》、王健文的《流 浪的君子》、范希春的《孔子本传》、黎东方的《孔子传略》,还选读了蔡尚思的《十家论孔》、王兴康的《论语:仁者的教诲》、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钱穆的《论语新解》。通过系统阅读与比较阅读,我对孔子的了解逐步加深:孔子所倡导的“仁”与“礼”实际上是对当时政治混乱、战乱不止、剥削过重局面的批判,有明确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孔子一生无论从政还是整理典籍、无论周游列国还是收徒讲学,都是其“君子不器”信念的具体体现。不管人们是否真正理解孔子的言行,他已用行动将自己书写成了一个“试图以仁、礼与中庸,恢复礼乐,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的圣人,“怀抱着救世之梦,明知不可为而终身为之”的君子。我进而意识到,伟大如孔子,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他做了些什么事、留下什么遗产等知识性层面的东西,而未能从多个角度感受孔子的心灵世界与人格魅力,乃是教育的悲剧和教师的失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以孔子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试水课”。
  
  三、战术性阅读
  
  我把应教学之急需、以找一些资料或搞清疑难问题为目的而突击阅读的方式称之为战术性阅读。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战术性阅读实际上也是一种常态。去年十月,我带了一名年轻教师到四川宜宾参与当地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工作,当时的公开课是《罗马人的法律》。由于我对罗马法知之不多,只好利用国庆节七天时间“恶补”相关知识,为此而突击读了周柑的《罗马法提要》、朱塞佩·格罗索的《罗马法史》、晏立农的《图说古罗马文明》等专著,还翻阅了伯恩斯的《世界文明史》、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皮特·N·斯特恩的《全球文明史》、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涉及罗马法的内容。有了这样的阅读,在讨论《罗马人的法律》时,我才稍稍有了些学术底气。
  就《孔子》一课的教学而言,真正让孔子走入学生的心底进而打动学生,需要形成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这个过程中,除了教师认识的深化外,精选适合学生理解的资料是一个必须的环节。因此,根据确定的课堂主题和学生知识储备,我再次开始了应教学之需的阅读。
  应需之读,在网络时代,网上阅读常常是首选:瞬息就可得到海量资源,各方观点并陈。我首先打开的是“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网”,这一网站是依靠我市高中历史教师群体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原创性强且几乎不设门槛,目前已是省内外不少高中历史教师所喜欢的历史学科专业网站。不过这一回所获并不多——只下载了四个课件,主要是高二新课教学用的。我转而借助百度搜索《孔子》一课的课件,接触到不少观点,其中的《我所认识的孔子》和《积极救世的仁者——孔子》给我以有益启示。前者从“被误读的孔子”切人,认为“孔子从他诞生之日起,尤其是从其思想流传开始,就一直被人误读”,并从“真诚坦率的孔子”“自由浪漫的孔子”“社会实践家孔子”等视角展开讨论,试图“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去研讨原著,从而发现真正的孔子”;后者“从《论语》及其艺术特色”切入,展现了一个“积极救世的仁者”的形象。很幸运,我还搜索到了曾有一面之交的深圳唐云波老师的课件《先师孔子》,她将孔子定位为“文雅君子,民族之魂”,这与我在战略性阅读后形成的孔子形象几乎完全相同。
  网络阅读的局限也显而易见:资料来源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于是,我再次钻进书刊之中,特别是报刊——因其能更迅速地反映学者的研究与思考成果。近几年,我坚持每期必读的报刊已不多:《南方周末》《读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于是,以往已读过并保存着的姚大力的《假如孔子看见(孔子)——兼谈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南方周末》2010年5月19日刊发)、易中天的《我们从儒家那里继承什么,又该怎么继承》(《南方周末》2011年1月21日刊发)、彭国翔的《君子的意义与儒家的困境》(2009年第6期《读书》)、李雪涛的《作为范式创造者的孔子》(2010年第5期《读书》)、任世江的《“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5、6期)、徐金超的《孔子,中国文化源流中的那一轮明月》(《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第2期)等文章再次被打开。彭国飞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君子始终未放弃“得君行道”的终极期盼,却始终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主体”的作用,不得不成为政治空想家。其原因就在于专制皇权。“皇权专制的政治如果不彻底改弦更张,真正的儒家君子便永无容身之处”。易中天用发问的形式否定了“三纲五常”,同时又明确指出,“儒学当中,可继承的东西很多,比如‘仁’”,认为“仁爱作为儒家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追求”。 学者们的见解很精彩,材料也极为丰富,取舍却必须依据教学之需要。为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汉武帝等历代统治者为什么尊重孔子,尊重儒学”,我决定只选用任世江先生的一段话: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规范。但是,从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在政治思想方面放大的是“礼”。……“三纲五常”是传统政治思想遵守的主线,倡导的主流意识。 这段话恰好与《孔子》一课中的“儒学的脉络与沿革”表格(见下表)形成呼应,言简意赅。 从古至今,学者们对孔子的评价不胜枚举,如何选择是个问题,而且是个难题。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更考虑到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体现古代、近代与现代这一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除了选用司马迁、钱穆两人的观点,还特意选用了陈独秀与胡适的观点:
  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地说有。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的第二价值是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人们如果定要尊孔,也应该在孔子不言神怪的方面加以发挥,不可再提倡阻害人权民主运动,助长官僚气焰的礼教了!(陈独秀:《再答常乃德》,1937年)
  人家说我打倒孔家店,是的;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孔子的学说,经过两千年,至少有一部分失去了时代性,同时经过了许多误解……我们批评孔子,是要去掉孔子一尊,使诸子百家平等。如果不打倒一尊的孔家店,没有法子使得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但是我六十二年来,还是继续对孔子佩服,我觉得他这个人,是很了不得的。(《胡适演讲集》,1952年)
  引入这两段材料,有助于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准确、完整地理解陈独秀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坚决“反孔”的原因,进而更为尊重孔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地位。
  当然,即使已对孔子进行了战略性阅读与战术性阅读,不少与孔子相关且有相当影响力的书我仍未读过,如蒙文通的《儒学五论》、蔡尚思的《孔子思想体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实际上,孔子既然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与他相关的著作当然是读不胜读的,所以绝大部分人恐怕只能是有限地读几本。退一步讲,既使将与孔子有关的书全读了,如没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也未必了解真实的孔子。理解孔子,可能是一个穷尽一生的任务。
  总之,“阅读无限”与“有限阅读”应当是一种常态,更是每一位想在历史教育中走得尽可能远些的历史教师应有的阅读态度。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戴加平,历史人物的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孔子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3)
  [2]戴加平,高中历史最优化教育简论[J],历史教学,2000年增刊
  [3]史平从文明演进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6)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术研究,历史理论,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15-04    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陕西、湖南等省的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高考之后,历史教师和众多考生对文综试卷第40题颇多议论。这道历史试题,无论从材料本身、设问角度和相关答题内容都涉及中国明清之际有无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摘要】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派是最早在中国传播唯物史观的主体,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选择和建构过程具有特殊的方式。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想是他们取舍唯物史观的意义中枢;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他们理解唯物史观的思想媒介;公式化和工具化是他们对唯物史观意义建构的理论与价值取向。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唯物史观认知方式表明,一种新的社会理论进入一个新的情境,其传播与认知都不是纯粹的。主体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
[关键词]转型,商业革命,理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14—06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体现在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直接渗透到近现代社会。王国维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
摘 要 本文主要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就业状况进行考察,期望从一个侧面认识转型时期西欧社会智识的发展状况。从总体上来看,中世纪的大学赋予了从古代继承下来的知识等级观念以制度形式,不仅系统地讲授了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扩大了西欧整个社会的智能容量;还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逻辑分析训练,这些持续的学术训练培养了欧洲受教育阶层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为西欧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人才
[关键词]新政,预备立宪,教学简单化,概念化,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29-03    最近,笔者听了若干节高中新课程“辛亥革命”一课的课堂教学,还连续观摩了具有竞赛性质的省、市级同题优秀课,笔者翻阅整理听课笔记时发现,这些课在设计处理和讲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时,有一个惊人的雷同问题,即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两个事件
关键词 历史事件线索,概念解读,教学技能,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12-04  2013年10月底,为期三天的安徽省高中历史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在淮北实验高中举办,全省近50名选手参加赛事。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对自己的课题谋篇布局,各展才华,亮点迭出。各地教研员和历史教师近200人听课观摩。  作为评委,我听取了8节说课和5节现场
[关键词]天津卷,理论认知,史学思维,逻辑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07-05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天津卷第5题,以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切入点,给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信息,又呈现貌似合情合理、并与达尔文进化论主张近似,而整体上、实质上又是错误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考查考生对相关理论的认知素养和逻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  关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讨论如果是在历史教学行内研讨,大家可以提出若干很专业化的衡量标准和条件,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中)优质课大赛与研讨活动,听到一位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对本次竞赛的同课异构单元历史课堂教学的总结点评,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共鸣: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足够的“历史味儿”。联系这次
[关键词]华侨,兴学,侨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6-0094-05    一、近代中山籍华侨在家乡捐资兴学的几个阶段    (一)清末:初兴期  近代香山乡民出洋谋生者众,多数去往北美和澳洲。这些出洋的香山籍华侨大多出身贫苦,在海外饱受欺凌,深切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处,希望通过兴办教育使家乡兴旺发达。自清末提倡“废科举,兴学堂”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形态解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7)19-0042-08  知识一般会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加以表述的;另一类是不能够表述而能在行动中获得的。我们通常称前者为显性知识,称后者为隐性知识。实现历史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让知识构建活动具有思维可视化的特征。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