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医学博士到维也纳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再到全国首届中医临床师承博士后,张卫现在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神农本草经》研究教研室主任,从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文献研究以及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然而,他与中医的生命邂逅却有一段漫长而又美丽的故事——
家学传承,开启生命体悟之旅
张卫学中医,领路人是爷爷。爷爷在沈阳的卫生系统工作,因此,全家都喜欢上了医学。而张卫,也很自然地走进了卫生系统。
学中医,对于张卫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本科阶段,只能接受一些具体的、具象的事物,除了枯燥还是枯燥。那时候,好多知识都是模糊的,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看中医的书,也不怎么能看懂。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的大学读了6年。”多年后回忆起来,张卫还是觉得入门之路异常艰辛。
怎么办?张卫找各门课的老师请教。有一次,张卫碰到一位老师,告诉他越是模糊的东西越需要研究明白。怎么研究呢?老师说,“自己多看书,就会有一些体会”。从这个时候起,张卫研究起了古书。
大概经过一两年的积累后,张卫对中医有了一点点感觉。
尽管读书比较艰辛,但是考研的路比较顺利。张卫顺利进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攻读历史文献专业。从硕士到博士,整个研究生期间,读古书、看古书,成了他的全部,而对中医的很多认识,也开始在张卫的知识地图里一点一点串起来。
“博士后时我才真正开悟了,”张卫突然兴奋起来,“那时候碰到了陆广莘老师,他是中医界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讲的是中医的生生之学,也就是说凭借人体自身的生生之力,依靠药物的生生之具,可以谋求生命的生生之效。”
在沙漠中行走,总想找到绿洲;在旷野中找矿,总想看到狗头金;在医学中跋涉,总想看到希望。这个“生生之学”,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旷野中的狗头金,是张卫在艰苦跋涉了很多年之后,感受到的心灵深处的极大震动,是他坚持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希望之路。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命的繁衍是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开始的,发展到人类,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这个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力量。这么长时间的磨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磨练。这种磨练与成长,是生命的第一性征,也就是说生命本身就有一个特别高级的特性,它本身的自愈能力和成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就是生生,就是生命可以自己促成自己,不断地向好的、自愈的、更高级的方向去发展的能力。”陆老师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张卫,“比如说好多疾病,不去治疗,它自己也能好。这就是人的自愈能力。中医瞄准的点,正是生命的自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阴阳失衡以后会产生很多坎,因此生命的自愈能力达不到这个高度。中药的作用,就是扶一把,送一程,让生命达到平衡。实际上,是生命力自己治愈的。”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张卫记住了老师的教诲,“一个好的医生,尤其中医医生,一辈子都要向生命学习。这是医生一辈子的学习状态,也是生命体验的状态。所以,好多古代的医生,看病的过程,就是在完成生命体验的过程”。
一次高烧,对中医“爱”的深体验
对中医更深的体会,则缘于一次39摄氏度的高烧。
那一次高烧,张卫已经做了博士后。半夜,他吃了各种西药,愣是不见好。第二天是一场重要会议,张卫一早必须出差,别无选择。无奈之下,张卫给自己开了个方子。他对着镜子看了看舌苔,厚厚的,还发腻,舌尖偏红,整个人萎靡不振,一点东西都不想吃,关键是温度直线攀升,已近40摄氏度。
张卫想了想,突然冒出个方子——麻黄加术汤。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他的病,还是他自己清楚,“就是体内有寒湿,体表毛孔打不开所致,是典型的伤寒夹湿证”。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张卫自己把五味药配齐,熬好,喝下去。“一副药刚吃了一半,汗就出来了,时间大概就是40分钟左右,汗一发出来,温度立刻就下去了。”张卫吃了些东西,一身轻松睡到了天亮。
“这就是经方,太神奇了!”这次体验,张卫终生难忘。
此后,老师的谆谆教诲转变成了亲身体验,“中医有用!用对了,效果特别好!”而张卫的中医研究之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狭义的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经方是根据病情由表及里的不同临床表现所拟定的,根据分不同的症状,分不同层次进行治疗。汉代以前,疾病没有今天这么复杂,所以经方的制定有一个特点,药味少,单味药量相对较大,可以集中火力攻击,因此效果也较为显著。但是,现在病因、病情都相对复杂,重心不好找,散点多,因此也需要借助后世创建的时方进行治疗。时方相对于经方来说,药味就比较多,而单味药物的剂量也相对小些。
临床的疗效,让张卫对中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做临床,看不到中医的效果。看不到效果的时候,做再多理论,也觉得没有太大意义”,老师的叮嘱时时在他的耳畔响起。“直到你看到,西医解决不了,国外也解决不了,但是用中医的方法解决了,到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东西真好,然后你会越来越想知道它为什么好。”张卫说。
征战病毒,麻黄汤与桂枝汤的故事
兴之所至,张卫为我们讲述了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故事——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这里的‘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桂枝汤与麻黄汤,治疗的对象都是伤寒。但是,他们针对的人群和对象不同。”张卫娓娓道来。 桂枝汤,治疗表征虚的人。“这一类人群,平时就比较虚,容易出汗,身体也比较弱。他发烧的时候,温度不会那么高,但是生病的过程会比较漫长,怕冷还出汗,人很难受。然后也有胃肠的症状,也伴随头痛身痛。”
麻黄汤,治疗表征实的人。“这一类人群,平时就比较壮,很少出汗,得病也不出汗。生病以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正邪斗争的状态就很剧烈。表现出来,就是温度特别高,一下就烧起来了。然后所有的症状特别明显,比如骨节疼、肢体疼,恶心、想吐,一点食欲都没有,高烧特别厉害。这种表现,舌苔基本正常,舌尖可能稍微有点红,脉象紧得就像拉紧的琴弦。”
“表征虚的人,就是最外边抵御‘邪’的皮肤,‘卫’气不足,不能有效抵御病毒入侵。其表现就是毛孔的半开半闭状态。所以,病毒一旦来侵袭,就很容易透过‘卫’,进入下一层。攻下一城,和正气斗争,人就会发热。发热,就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张卫一边比划,一边讲述,“表征实的人。他的‘卫’气很足,把守很严,病毒不容易进来。这样,一些弱小的病毒就走了。一旦进来的,都是比较强大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攻破第一层的时候,就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因此,他们的斗争非常激烈。也因此,表征实的人外感伤寒后,症状就更严重些。”
“不论如何,病毒还是进来了!进来了怎么办呢?”张卫接着解释,“我们不能让病毒既来之,则安之。辨证施治,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要逆其道而‘攻’之。”
“人要抵御袭来的病毒,就好比保卫家园,有敌人来侵犯,我们必须派兵出征。征战的地点是边疆,兵力就需要异地调动。伤寒也是一样,脾胃是防卫中枢。它为了支持外表战胜病毒,把需要自己的气血输送出去。这样,就造成了脾胃的空虚,也即我们常说的,‘一感冒,就不想吃饭’。”张卫对脾胃的体会特别深刻。
找到这个亏空点后,外面输送的力量就要支持这个点,给脾胃输送气血。桂枝汤的第一步,就是插旗,把旗帜插在脾胃。这面旗就叫炙甘草。“它的特点是‘色黄入脾胃’,能直接发号令,告诉脾胃,‘要在这里插旗打仗了’。命令下达,紧接着就是出兵。兵是生姜和大枣!他们的作用是补充气血。桂枝是运输队,它的特点是辛温,能行能散。因此,把气血送到边疆的任务就交给了桂枝。同时,在运送的过程中,道路就会打通,瘀滞机会疏通。”面对厮杀,张卫越讲越激动。
最后,“对于表征实的人,他的汗毛孔是紧闭的。打通之路需要麻黄开道。它的作用就是打开汗毛孔,然后从中焦开始,再到外表,用甘草定位,桂枝带路,一路畅通,病毒就出去了。病毒走了,多余的气血要收回来。桂枝汤中用的是白芍,麻黄汤中用的是杏仁。二者的共同点是均表现为酸性,有收敛的功效。不同点是,杏仁可以兼治咳嗽,更适合表征兼有咳嗽、气喘的病人”。
结束这场病毒厮杀的故事,张卫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而不是消灭一切能被消灭的敌人”。就是说,要学会与病毒共存。
正本清源,致力于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合欢花,昼开夜合。《神农本草经》记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作为豆科植物,它常在夏季开放,花朵十分迷人。古人观察到它的花朵具有昼开夜合的现象,认为它可以调和阴阳,有利于治疗失眠,用于临床,验证确实有效。因此,就记载下来。”
“北京南池子有一个菖蒲河公园,里面有好多菖蒲。这个菖蒲,当我们把它的根挖开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它的根特别厉害——可以穿透石头。古人认为既然它能在水石之间有这么强的穿透力,那么用在人身上,也会起到除湿止痛的效果。所以,医书中记载,菖蒲能通九窍,去痰湿浊气。”
…………
在张卫看来,中医更重要的是象思维。它不同于西方的空间思维和解析思维,因此解剖医学是在西方产生。研究中医的过程中,张卫注意到欧洲中世纪之前的西方医学与中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出现了现代医学。而源于中国文化的中医,源远流长,从未断裂,一直在传承。因此,出现了中西医的分野。
在分野的过程中,西医表现出了明显的强势特征。因此,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医药领域出现一股思潮,就是用西药的方法来研究中药。中药的书写是按照西药的格式,比如把“调和脾胃,促消化”说成“促进胃肠蠕动”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描述了。“这说明,西方的科学方法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张卫说。同时,中医的自身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变化非常复杂。
因此,对中医文献的考证和溯源,就成为张卫最重要的工作。本草考证是张卫的老本行,就是利用植物学的知识,考证古代医书中所记载的药物的来源,即就药用植物的品种,作出明确的区分。“以金银花为例,古时又称忍冬,《中国植物志》忍冬科忍冬属下有华南忍冬(L. confusa.)、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华北忍冬(L.tatarinowii.)、忍冬(L.japonica.)等99种忍冬。到底哪一个忍冬才是中药用的金银花?”必须确定药物的品种来源,才能保证中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张卫乐在其中。
考证,不仅涉及药物的使用品种,还涉及药物的使用剂量、产地、栽培、加工炮制等。“以剂量为例,汉代张仲景所说的一两,如果用当时的度量衡来折算,是13.8克。麻黄如果按照汉代的说法,麻黄汤中三两麻黄的使用剂量就是41.4克,這样大剂量的使用麻黄,临床上就会出现一定的风险。而弄清楚麻黄汤的煎服法和适应症就会避免这种风险。”张卫说,“这个工作的关键是正本清源,跟古方对接。”
除了考证的工作,张卫还做文献整理的工作,“我们现在市面上见到的很多中医药典籍,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古籍,基本上都在图书馆。那么,我们怎么让这些古籍活起来?怎么把古籍中古代的文字变成现在能理解的文字?怎么能没有误差地把文字翻译过来?这都是文献整理面临的难题”。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张卫和他的团队还发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书的一大批地方性的本草书。截至目前,他们已找到2000本这样的书,全部建立了数据库。
生生之力!生生之具!生生之效!行走在中医的生命体悟之路上,张卫感受到的是中医的伟大,是前进的动力,更是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