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有言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告诉我们一个高明的种树人,不一定是杰作频出的园艺师,因为他懂得——生命会在自己的大剪刀下失去原本意义。郭橐驼种树之所以能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其原因在于他能顺应树木的自然本性,满足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诗人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的道理。同样,学生是树,教育要学习种树的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严守“循序渐进,尊重规律,科学育人”的指导思想,研究课程理念,围绕学校办学思想“为幸福人生奠基”,以“研讨课程目标——研究选题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构建课程体系”为流程,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课程培养目标:
数学——思起来,辩起来,聪明起来;语文——读起来,写起来,儒雅起来;
英语——听起来,说起来,自信起来;音乐——唱起来,奏起来,快乐起来;
体育——跑起来,跳起来,健康起来;美术——画起来,赏起来,高雅起来;
品德——论起来,动起来,高尚起来;科学、综合、信息、劳技——学起来,做起来,智慧起来。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提出按照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实践四个领域,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类课程,培养学生语言交往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以课程为中心,确定研究思路
1.以马芯兰教学思想为指引,突出知识结构教学,在课程权限的范围内,从课程整合、课时打通与共用、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解决三级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问题。
2.对校本化课程进行自主研发与实施,主要包括对学校课程管理的结构、功能、任务、实施和评价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本校的特色课程推进思路和方式,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教育水平。
3.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遴选参与课程改革的成员,关注教师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引领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意识,明确研究重点
高质量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整合学科总课时安排,初步实施课时改革,设立必修、选修、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四个转变:
课程设置方面:关注人的发展,由知识向能力转变;
课时长度方面:立足实际需要,由平均向按需转变;
课程目标方面:突出能力培养,由单值对应向多元对应转变;
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因材施教,由漫灌向滴灌转变。
这四个转变体现在各个学科之中,也就是每个学科都要以这6方面能力为核心,在自己的学科中思考课程怎么设置,怎样在课堂上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呈现出学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面对不同的个体,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体现了渐进发展的层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的个体,使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如上表所示,在优化课程设置上,关注人的发展,由知识到能力。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注重学生动力能力和智力的开发。在执行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拓展类课程。课程设置中各学科参考的依据是新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
如语文学科,研究语文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由教研组统一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教学计划与进度。一年级:遨游绘本世界;二年级:趣味儿童故事;三年级:诵读经典美文;四年级:名家名篇赏析;五年级:影视配音。另外,根据六年级师资情况,实验多门实践活动课程,时事评论课,儿童课本剧编创、初探甲骨文、从相声中感知语言艺术、影视欣赏评鉴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服装服饰等,满足学生进行自主选修。
体育学科,设计科学训练体系,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与测评;音乐、美术艺术学科的学科整合,在设计课时长度上,立足内容需要,由平均到按需。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学校针对校本课程设计大小课时、针对国家课程设计长短课时,针对艺术、科技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采取集中排课的方式,开设艺术科技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参与学习,既有课内的教学内容,又有个性化的拓展学习,把培养美感提升艺术表现力与个性化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实施行之有效。
如音乐类拓展课程,开设了学堂乐歌、歌舞剧、童声合唱;美术类拓展课程,
三、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在2011版《课程标准》发布以后,我们研究每一门课程开设的依据是什么,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结合现有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课程的设计从何而来:从课程中来,延续、改变、补充什么内容;从教学中来,设计课程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是什么,如何发挥并转化出来;从学生中来,考虑不同学生的年龄需求、接受能力,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关注热点问题,探讨焦点话题,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以期达到学以致用。
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强化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师学科素养与基本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这六个方面,系统进行不同层面教研管理。教师要注意设法使学生获得好成绩,强调课堂教学的流程,面对学生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应遵守“精讲促进理解、训练促进巩固、应用促进掌握”的原则,采用一些新的课型教学研究,比如电脑班教学实验、网络教学、电子白板,形式都是靠内容去承载。
以马芯兰教学思想为指导,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开展“基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高效课堂实验研究”。研究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体系,从认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角度出发,围绕概念、计算和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训练的过程中以最基本、最核心概念为中心,沟通指时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概念、算理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训练。 以小专题研究的方式推进特色课程体系的逐步建构,从细化课时的安排与内容出发,开展行动研究,不急于求全。
3.在各个学科内研究实施类与拓展类课程内容的关系
(1)
(2)重视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在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中,按不同年级研发学科拓展课程,进行内容体系梳理,并在指定时间段实施。
英语第二外语课程安排:选取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内容为日常对话,和常用单词。外籍教师的教学,与中国老师有明显的差别。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外语环境,新的情景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老师不再枯燥的讲解单词和语法,让学生真正张开嘴,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加大听说练习,让语言活起来,不再是哑巴英语。在课程实施中采用学练法、游戏学练法、竞赛学练法、讨论学习法、评价学习法等,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调动学生与演习练的积极性。
4.实施艺术科技特色选修课程联排设计
(1)设计艺术科技特色选修课程内容与人员调配
(2)召开艺术与科技课程实施论证会,对不同门类的课程提出实施建议192条,平均每门13条,通过学科小型论谈,进行课程的调整与二度设计。
(3)聘请专家对课程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深入课堂指导实施。
以美术学科为例,结合学科与学生特点共开设少儿美术、快乐陶吧、版画欣赏、软笔书法四门课程,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彰显其个性发展,在校本课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围绕美术学科目标“画起来,赏起来,高雅起来”,制定各学科小目标:
少儿美术,赏起来,画起来,高雅起来;快乐陶吧,赏起来,做起来,高雅起来;
软笔书法,赏起来,写起来,高雅起来;版画欣赏,赏起来,印起来,高雅起来。
学科教研组和骨干教师、行政负责人通过多次讨论,研讨与交流,共同研究学期课程内容与课时计划,目前正在实施。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反思和教学随笔,便于与实践结合,进一步调整实施计划与内容,包括学习效果呈现与学习质量评价等。
5.推进现有校本课程小课时的落实与质量监控。
6.深化并实施体育活动改革,整体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建立科学训练体系与量化评估标准;开展阶段性学生身体素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研究工作改进的策略。
以《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为例,本学期开展立定跳远、台阶实验、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三项监测,立定跳远项目全年级整体情况分析:
四年级参加立定跳远测试人数共197人,其中优秀人数13人,良好人数41人,合格人数65人,不合格人数78人,通过图1可以看出各等级所占人数的百分比。
立定跳远是跳跃类的基础性练习,从一年级进行学习,到四年级,每册教材中都有立定跳远项目,课时数以0.5课时递减,说明它是跳跃项目的基础练习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和跳跃能力。立定跳远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项基础且非常熟悉的跳跃项目了,优秀率应该是很高的,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四年级的水平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在立定跳远中测试中,为了保证对测试数据的有效利用,只记录等级,不记录成绩,然后再将不同等级分别转换成相对应的数值(见表1),并根据数值计算平均成绩。
图2中可以看出蓝色分别表示四年级1-6班各班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红色代表四年级平均成绩。对应的分值将将高于2,也就是说全年级学生整体水平刚过及格线。同时可以看出1、2、4班整体水平在年级水平之上,而3、5、6班整体水平在年级水平之下。
如果按照100分的标准,与平均值相差2分就说明班级之间有差异,那么本次立定跳远满分5分,以比例换算低于平均分0.1分就说明有差异。看图3中进行对比可发现四3、四5班与平均分相差较大,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再看班级情况的个性化分析:
通过图4可以看出,四1班两级分化,四2班、四4班良好以上的学生占班级比例的1/3左右,四6班良好以上的学生占班级比例的1/4左右,四3、四5班学困生占的比重很大。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三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立定跳远的水平主要在以下三面方面:1、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动作方法的认识;2、对基本技术的理解;3、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长期培养的,是学会学习的基础,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在如今弱化体育技能的理念下,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让我们根据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和2011.11体质测试中的个人体重进行一下联系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不及格人数的整体体重分布情况,以及不及格人数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可以总结为不及格人数所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
将表2整合形成表3,可以看出从不及格的等级中找出体重不和合格的人数,并算出所占不合格人数的百分比,这个数值分别都高于各班不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因此可以说:体重不合格的人员中多数为体育学困生,而且多数身体素质较差。所以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首先要保持正常体重。在今后我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中,要以促进学生保持正常体重为改善学生体质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五、前期工作的感受分享
1.课程带给孩子成长方面的思考:启蒙、点燃、素质的提炼、与未来生活密切相关……
2.教知识不重要,要启发学生学习的灵感,构建创意 智慧的课堂,探索有生命的知识。
3.教师的科研在课堂中间,从教学实际出发,站在课堂中间,站在学生中间。
六、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考
1.明确学科教学目标,整合现有学科内部教学内容,深入开展课程结构调整的教学改革实验。
2.研究综合活动课程,有计划地实施和推进各学科之间的高度整合。
3.细化学科评价标准,对多元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严守“循序渐进,尊重规律,科学育人”的指导思想,研究课程理念,围绕学校办学思想“为幸福人生奠基”,以“研讨课程目标——研究选题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构建课程体系”为流程,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课程培养目标:
数学——思起来,辩起来,聪明起来;语文——读起来,写起来,儒雅起来;
英语——听起来,说起来,自信起来;音乐——唱起来,奏起来,快乐起来;
体育——跑起来,跳起来,健康起来;美术——画起来,赏起来,高雅起来;
品德——论起来,动起来,高尚起来;科学、综合、信息、劳技——学起来,做起来,智慧起来。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提出按照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实践四个领域,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类课程,培养学生语言交往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以课程为中心,确定研究思路
1.以马芯兰教学思想为指引,突出知识结构教学,在课程权限的范围内,从课程整合、课时打通与共用、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解决三级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问题。
2.对校本化课程进行自主研发与实施,主要包括对学校课程管理的结构、功能、任务、实施和评价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本校的特色课程推进思路和方式,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教育水平。
3.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遴选参与课程改革的成员,关注教师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引领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意识,明确研究重点
高质量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整合学科总课时安排,初步实施课时改革,设立必修、选修、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四个转变:
课程设置方面:关注人的发展,由知识向能力转变;
课时长度方面:立足实际需要,由平均向按需转变;
课程目标方面:突出能力培养,由单值对应向多元对应转变;
课堂教学方面:强调因材施教,由漫灌向滴灌转变。
这四个转变体现在各个学科之中,也就是每个学科都要以这6方面能力为核心,在自己的学科中思考课程怎么设置,怎样在课堂上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呈现出学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面对不同的个体,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体现了渐进发展的层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的个体,使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如上表所示,在优化课程设置上,关注人的发展,由知识到能力。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注重学生动力能力和智力的开发。在执行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拓展类课程。课程设置中各学科参考的依据是新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
如语文学科,研究语文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由教研组统一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教学计划与进度。一年级:遨游绘本世界;二年级:趣味儿童故事;三年级:诵读经典美文;四年级:名家名篇赏析;五年级:影视配音。另外,根据六年级师资情况,实验多门实践活动课程,时事评论课,儿童课本剧编创、初探甲骨文、从相声中感知语言艺术、影视欣赏评鉴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服装服饰等,满足学生进行自主选修。
体育学科,设计科学训练体系,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与测评;音乐、美术艺术学科的学科整合,在设计课时长度上,立足内容需要,由平均到按需。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学校针对校本课程设计大小课时、针对国家课程设计长短课时,针对艺术、科技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采取集中排课的方式,开设艺术科技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参与学习,既有课内的教学内容,又有个性化的拓展学习,把培养美感提升艺术表现力与个性化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实施行之有效。
如音乐类拓展课程,开设了学堂乐歌、歌舞剧、童声合唱;美术类拓展课程,
三、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在2011版《课程标准》发布以后,我们研究每一门课程开设的依据是什么,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结合现有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课程的设计从何而来:从课程中来,延续、改变、补充什么内容;从教学中来,设计课程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是什么,如何发挥并转化出来;从学生中来,考虑不同学生的年龄需求、接受能力,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关注热点问题,探讨焦点话题,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以期达到学以致用。
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强化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师学科素养与基本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这六个方面,系统进行不同层面教研管理。教师要注意设法使学生获得好成绩,强调课堂教学的流程,面对学生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应遵守“精讲促进理解、训练促进巩固、应用促进掌握”的原则,采用一些新的课型教学研究,比如电脑班教学实验、网络教学、电子白板,形式都是靠内容去承载。
以马芯兰教学思想为指导,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开展“基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高效课堂实验研究”。研究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体系,从认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角度出发,围绕概念、计算和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训练的过程中以最基本、最核心概念为中心,沟通指时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概念、算理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训练。 以小专题研究的方式推进特色课程体系的逐步建构,从细化课时的安排与内容出发,开展行动研究,不急于求全。
3.在各个学科内研究实施类与拓展类课程内容的关系
(1)
(2)重视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在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中,按不同年级研发学科拓展课程,进行内容体系梳理,并在指定时间段实施。
英语第二外语课程安排:选取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内容为日常对话,和常用单词。外籍教师的教学,与中国老师有明显的差别。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外语环境,新的情景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老师不再枯燥的讲解单词和语法,让学生真正张开嘴,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加大听说练习,让语言活起来,不再是哑巴英语。在课程实施中采用学练法、游戏学练法、竞赛学练法、讨论学习法、评价学习法等,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调动学生与演习练的积极性。
4.实施艺术科技特色选修课程联排设计
(1)设计艺术科技特色选修课程内容与人员调配
(2)召开艺术与科技课程实施论证会,对不同门类的课程提出实施建议192条,平均每门13条,通过学科小型论谈,进行课程的调整与二度设计。
(3)聘请专家对课程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深入课堂指导实施。
以美术学科为例,结合学科与学生特点共开设少儿美术、快乐陶吧、版画欣赏、软笔书法四门课程,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彰显其个性发展,在校本课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围绕美术学科目标“画起来,赏起来,高雅起来”,制定各学科小目标:
少儿美术,赏起来,画起来,高雅起来;快乐陶吧,赏起来,做起来,高雅起来;
软笔书法,赏起来,写起来,高雅起来;版画欣赏,赏起来,印起来,高雅起来。
学科教研组和骨干教师、行政负责人通过多次讨论,研讨与交流,共同研究学期课程内容与课时计划,目前正在实施。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反思和教学随笔,便于与实践结合,进一步调整实施计划与内容,包括学习效果呈现与学习质量评价等。
5.推进现有校本课程小课时的落实与质量监控。
6.深化并实施体育活动改革,整体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建立科学训练体系与量化评估标准;开展阶段性学生身体素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研究工作改进的策略。
以《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为例,本学期开展立定跳远、台阶实验、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三项监测,立定跳远项目全年级整体情况分析:
四年级参加立定跳远测试人数共197人,其中优秀人数13人,良好人数41人,合格人数65人,不合格人数78人,通过图1可以看出各等级所占人数的百分比。
立定跳远是跳跃类的基础性练习,从一年级进行学习,到四年级,每册教材中都有立定跳远项目,课时数以0.5课时递减,说明它是跳跃项目的基础练习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和跳跃能力。立定跳远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项基础且非常熟悉的跳跃项目了,优秀率应该是很高的,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四年级的水平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在立定跳远中测试中,为了保证对测试数据的有效利用,只记录等级,不记录成绩,然后再将不同等级分别转换成相对应的数值(见表1),并根据数值计算平均成绩。
图2中可以看出蓝色分别表示四年级1-6班各班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红色代表四年级平均成绩。对应的分值将将高于2,也就是说全年级学生整体水平刚过及格线。同时可以看出1、2、4班整体水平在年级水平之上,而3、5、6班整体水平在年级水平之下。
如果按照100分的标准,与平均值相差2分就说明班级之间有差异,那么本次立定跳远满分5分,以比例换算低于平均分0.1分就说明有差异。看图3中进行对比可发现四3、四5班与平均分相差较大,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再看班级情况的个性化分析:
通过图4可以看出,四1班两级分化,四2班、四4班良好以上的学生占班级比例的1/3左右,四6班良好以上的学生占班级比例的1/4左右,四3、四5班学困生占的比重很大。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三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立定跳远的水平主要在以下三面方面:1、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动作方法的认识;2、对基本技术的理解;3、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长期培养的,是学会学习的基础,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在如今弱化体育技能的理念下,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让我们根据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和2011.11体质测试中的个人体重进行一下联系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不及格人数的整体体重分布情况,以及不及格人数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可以总结为不及格人数所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
将表2整合形成表3,可以看出从不及格的等级中找出体重不和合格的人数,并算出所占不合格人数的百分比,这个数值分别都高于各班不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因此可以说:体重不合格的人员中多数为体育学困生,而且多数身体素质较差。所以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首先要保持正常体重。在今后我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中,要以促进学生保持正常体重为改善学生体质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五、前期工作的感受分享
1.课程带给孩子成长方面的思考:启蒙、点燃、素质的提炼、与未来生活密切相关……
2.教知识不重要,要启发学生学习的灵感,构建创意 智慧的课堂,探索有生命的知识。
3.教师的科研在课堂中间,从教学实际出发,站在课堂中间,站在学生中间。
六、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考
1.明确学科教学目标,整合现有学科内部教学内容,深入开展课程结构调整的教学改革实验。
2.研究综合活动课程,有计划地实施和推进各学科之间的高度整合。
3.细化学科评价标准,对多元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