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分析
《说勤奋》是一篇苏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之一。课文通过古今两位名人(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设计理念
本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尤其是课文中所列举的一古一今两位名人勤奋的事迹更是感染人。那如何将名人的效应最大化呢?本节课教学设计就试图紧扣“勤奋”说勤奋,抓住名人谈效应,读中感悟,了解名人事迹;合作讨论,明确勤奋道理;拓展升华,产生名人效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积累勤奋成才的材料,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
3.教育学生只有从小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感知“勤奋”
1.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勤奋”的名言。
2.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爱因斯坦
3.从这些名人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交流体会。
4.小结过渡:是啊,无论是谁,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勤奋,因为——
出示: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齐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的。
【交流、朗读有关勤奋的名言,既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从感性上对勤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面深刻理解“勤奋”的内涵作了有力的铺垫;然后直奔中心,提领而顿,以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便于下面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系统组织教学。】
二、读悟明理,走近名人
过渡:课文中列举了哪两位成功者的事例来说明这道理的?让我们一一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勤奋成才的故事。
1.走近司马光。
(1)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讨论:
①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指什么?“19年”、“终于”说明了什么?
教师补充资料,简要介绍《资治通鉴》。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那么,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怎样浇灌出来的呢?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书中表现司马光勤奋的词句,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交流句子(一):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什么是“滚瓜烂熟”?司马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一遍又一遍”说明了什么?(勤奋)
再引导学生将司马光与哥哥、弟弟比较,充分认识司马光的勤奋。
指导朗读。(读好“一遍又一遍”、“高声”、“滚瓜烂熟”)
交流句子(二):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引导体验:你平时睡什么枕头?感觉怎样?司马光睡的是什么枕头,感觉怎样?
司马光干吗要枕这样的枕头?这里的“警”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挤出时间干什么?
指导怀着崇敬的心情读。
天资聪颖的司马光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谁能用一句名言来概括?(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你能给司马光勤奋的事迹取个题目吗?写在课本上。
指名汇报。
(4)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读书,因为——(学生齐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入手,紧紧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咀嚼,朗读品味;同时,结合学生切身体验,让学生交流讨论,产生共鸣,从而明确道理。最后以名言进行概括,一个板块的教学在齐读文章中心句中告一段落。】
2.走近童第周。
过渡:从小就聪颖过人的司马光经过勤奋读书后成功了,那“笨拙”的人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1)引导用上段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内容。
出示自学提纲: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指什么?
②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同样能取得成功?
③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讨论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探究。
重点抓住“毫不气馁”、“名列前茅”、“高难度”等词语进行探究。教师相机补充“青蛙卵剥离手术”的难度及当时手术成功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论天资聪颖还是基础较差,只要勤奋,都可以成功。
童第周的成功可以用哪句名言来说明?引导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5)小结:从童第周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头脑笨、基础差,只要努力,也能取得成功,因为——(学生齐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进行了学法迁移,以三个高度凝练、层层递进而又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在自主阅读中,他们思考、批注,在合作探究中深入领悟。同时,教给了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读悟课文的方法。最后齐读中心句,以再次敲击学生心灵。】
三、品读课文,加深领悟
1.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首尾两段,再次体会“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与“汗水和心血”的含义。
2.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
3.思考讨论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勤奋而捧得成功鲜花的事例?
指名简要汇报。
2.今天我们学会了好几句关于勤奋的名言,想把它们作为你的座右铭吗?选哪句?
指名结合实际汇报选择的理由。
3.激情写话:学习了这些名人取得成功的事例,想必同学们胸中已涌发了许多感受,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下你想说的话。
交流写话内容,教师相机点评。
4.激情总结: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迹刻在心里,让它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因为——(学生激情朗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注重了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并挤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感悟、思考形成文字,进行写话练习,动脑又动手。最后,三读中心句,情感进一步升华,学生心灵之为震撼,使余音在头脑中久久回荡。生情、师情、文情相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让名人产生的效应发挥至最佳。】
五、课外作业
制作勤奋名言的书签,送给同学互勉。
《说勤奋》是一篇苏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之一。课文通过古今两位名人(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设计理念
本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尤其是课文中所列举的一古一今两位名人勤奋的事迹更是感染人。那如何将名人的效应最大化呢?本节课教学设计就试图紧扣“勤奋”说勤奋,抓住名人谈效应,读中感悟,了解名人事迹;合作讨论,明确勤奋道理;拓展升华,产生名人效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积累勤奋成才的材料,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
3.教育学生只有从小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感知“勤奋”
1.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勤奋”的名言。
2.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爱因斯坦
3.从这些名人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交流体会。
4.小结过渡:是啊,无论是谁,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勤奋,因为——
出示: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齐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的。
【交流、朗读有关勤奋的名言,既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从感性上对勤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面深刻理解“勤奋”的内涵作了有力的铺垫;然后直奔中心,提领而顿,以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便于下面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系统组织教学。】
二、读悟明理,走近名人
过渡:课文中列举了哪两位成功者的事例来说明这道理的?让我们一一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勤奋成才的故事。
1.走近司马光。
(1)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讨论:
①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指什么?“19年”、“终于”说明了什么?
教师补充资料,简要介绍《资治通鉴》。指导读好这句话。
②那么,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怎样浇灌出来的呢?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书中表现司马光勤奋的词句,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交流句子(一):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什么是“滚瓜烂熟”?司马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一遍又一遍”说明了什么?(勤奋)
再引导学生将司马光与哥哥、弟弟比较,充分认识司马光的勤奋。
指导朗读。(读好“一遍又一遍”、“高声”、“滚瓜烂熟”)
交流句子(二):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引导体验:你平时睡什么枕头?感觉怎样?司马光睡的是什么枕头,感觉怎样?
司马光干吗要枕这样的枕头?这里的“警”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挤出时间干什么?
指导怀着崇敬的心情读。
天资聪颖的司马光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谁能用一句名言来概括?(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你能给司马光勤奋的事迹取个题目吗?写在课本上。
指名汇报。
(4)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读书,因为——(学生齐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入手,紧紧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咀嚼,朗读品味;同时,结合学生切身体验,让学生交流讨论,产生共鸣,从而明确道理。最后以名言进行概括,一个板块的教学在齐读文章中心句中告一段落。】
2.走近童第周。
过渡:从小就聪颖过人的司马光经过勤奋读书后成功了,那“笨拙”的人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1)引导用上段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内容。
出示自学提纲: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指什么?
②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同样能取得成功?
③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讨论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探究。
重点抓住“毫不气馁”、“名列前茅”、“高难度”等词语进行探究。教师相机补充“青蛙卵剥离手术”的难度及当时手术成功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论天资聪颖还是基础较差,只要勤奋,都可以成功。
童第周的成功可以用哪句名言来说明?引导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5)小结:从童第周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头脑笨、基础差,只要努力,也能取得成功,因为——(学生齐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进行了学法迁移,以三个高度凝练、层层递进而又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在自主阅读中,他们思考、批注,在合作探究中深入领悟。同时,教给了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读悟课文的方法。最后齐读中心句,以再次敲击学生心灵。】
三、品读课文,加深领悟
1.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首尾两段,再次体会“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与“汗水和心血”的含义。
2.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
3.思考讨论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勤奋而捧得成功鲜花的事例?
指名简要汇报。
2.今天我们学会了好几句关于勤奋的名言,想把它们作为你的座右铭吗?选哪句?
指名结合实际汇报选择的理由。
3.激情写话:学习了这些名人取得成功的事例,想必同学们胸中已涌发了许多感受,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下你想说的话。
交流写话内容,教师相机点评。
4.激情总结: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迹刻在心里,让它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因为——(学生激情朗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此环节的设计注重了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并挤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感悟、思考形成文字,进行写话练习,动脑又动手。最后,三读中心句,情感进一步升华,学生心灵之为震撼,使余音在头脑中久久回荡。生情、师情、文情相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让名人产生的效应发挥至最佳。】
五、课外作业
制作勤奋名言的书签,送给同学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