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自从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定学制、倡“五育”以来,中国教育已经按这一模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从个别教育和工作坊式的私塾改为规格化、标准化的学校,教学形式改为班级授课制,进而分科教学,这是教育的一次革命。一个适龄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毕业,甚至读完硕士、博士——主流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然而,社会多元化观念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对应试教育不满的家长“不按牌理出牌”,重新担当起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本刊《启动生命》一文所介绍的“杜马斯然在家教育”案,就是一例。
“在家读书”其实是一种更加需要父母付出的教育方式。杜马夫妇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灵性的保护,在对当今教育制度的缺陷进行审慎的思考之后做出了自己的行动。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杜马斯然幸福成长,快乐工作,然而,在她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杜马教育案至少提示我们:人的成长一定不止一种模式。在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回归自然人性的时代,家长应该怎么做?教育应该怎么做?
“在我心里,对斯然还远远没有爱够,她就长大了。”
——马蕙菁语
杜马斯然,1991年生于广州,几乎是伴随她的到来,父母从高校辞职下海,迁入顺德小布的田园竹居,开始了纯陶艺生活。一对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同窗,把全付心思灌注到他们“制造”的产品——杜马之链和杜马斯然中。
随缘就教,从胎儿开始
“宝贝,你听,多美的音乐,妈妈快陶醉了,你呢?”
“宝贝,现在是晚上十点,该睡觉了。”
“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一起好好吃饭。旁边坐着谁?是爸爸,还有外公、外婆……”
一叶家庭的小舟,突然多了一个小小的来客,让妈妈马蕙菁欣喜又措手不及。爸爸杜边疆很快调整了布局和航向——让妻子专心面对未诞的小生命。在十个月的等待中,马蕙菁一直生活在欣然、自然和安然里,她从未感到寂寞和难受,因为,在她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小知音。
和腹中的胎儿对话几乎是一种本能,凡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行坐起卧,她都跟宝贝娓娓道来,而宝贝也似乎能懂妈妈的话,妈妈工作的时候绝不闹腾,当妈妈安静下来时,她也会用小脚“撒撒野”。马蕙菁特别爱读书,每每开卷,她就跟宝贝说:“妈妈现在要读书了,这本书可有趣了,你跟妈妈一起读吧。”
马蕙菁的胎教没有模式,经常是遇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灵机一动,就和宝贝交流起来。然而,有一件事却是马蕙菁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定时静坐练功。她坚信,日复一日的锻炼能使她本人和新的生命体质更强壮、细胞更有序、灵性更充沛和更具有活力。
“3岁前的孩子是一台刻录机”
婴儿车上绑着不同色彩的气球。
“宝贝,你看,这个气球是红色的,这是‘红’字,这个气球是蓝色的,这是‘蓝’字。”马蕙菁一笔一划地写给婴儿期的斯然看。
“宝贝,快过来。”斯然1岁的时候,马蕙菁唤她的同时拿起小卡片,一笔一划地写给她∶“这就是‘过’字,这是‘来’字。”
“民间说三岁看老,三岁定八十,千万不要怀疑它的真理性。”父亲杜边疆说。三岁是人脑最重要的分区阶段,人在这一阶段几乎完成了人脑智力发展的40%,所以当孩子呱呱坠地起,马蕙菁就把孩子当作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也许在娘胎中就开始受“教育”,斯然早睡早醒,不哭不闹,偶尔发脾气,只要妈妈跟她讲道理,她都会乖乖地听从。马蕙菁说,因为感到和斯然的灵性息息相通,所以,当斯然只有几个月大时,她的“随缘就教”又发展了。孩子认字,记的是图形,一笔一划地写出来,更是让孩子感到简单又有趣。通常第二天,马蕙菁会把昨天写给斯然的字片给她边玩边认,斯然几乎全都认识。再过一段时间,马蕙菁把积累了厚厚一叠的字片抽扑克牌似地“检查”,还是通过。“孩子认字,没想像的那么难,只要孩子认识她妈妈,她就可以认字。”这是马蕙菁的理论。
“为什么让孩子那么早认字呢?”因为识字是启动思维的第一台发动机。从识字到理解字义,到会看书,进而认识大千世界,孩子智慧的车轮一经启动,就不再需要拐杖,她会以她自己的方式行走。
说起认字,斯然6个月大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朋友到家里来,发现婴儿床上的斯然双手举着一张报纸,文章是正着看的。朋友很纳闷,莫非这婴儿会看报纸不成?于是朋友把报纸揉巴揉巴,反过来给斯然看,没想到,斯然把它调正了,又举着看。朋友不信,干脆把两页杂志文章,侧着递给斯然,斯然毫不犹豫地又把它调正了。这下朋友大呼奇迹。马蕙菁则大笑,斯然并不是会读报,因为3个月大时就写字给她看,她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概念了,你反着给她,就不顺眼,所以能准确地调过来。
“3岁前的孩子好像一台刻录机。”马蕙菁说。给斯然释字的时候,马蕙菁会从字形的组合引伸到字义,甚至联想到这个字包含的道德秩序等等,并顺带讲一个跟这个字相关的故事,孩子就像刻录机一般,经久不忘。比如,群众的“众“字,马蕙菁形象地解释:“人挨人,不算多,人叠人,才够多,三人以上才能成众。字要怎么放呢?三个人排在一起不是太挤了吗?很不好看,大家让一让,把一个人放在上面就好看多了。“又比如“众星捧月”,意思就是很多很多星星,烘托着一个月亮。这样,马蕙菁把字的含义、构字之道和与字相关的成语,一并给斯然“刻录”下来。1岁半,斯然能认1500个汉字,3岁不到,斯然就完全能自己阅读,5岁左右,斯然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
情景再现,虚拟课堂激发无穷想像
“叮呤呤……同学们上课啦!”
“这是A、B、C、D四个小组,斯然,你个子高,坐后排,你的同桌叫刘彬,他很调皮,你要管好他。”
“是!”斯然回答得很响亮。
……
午休时间。
“斯然,今天你开始第一天住校,下铺是你,上铺是佳佳,你们有4个人住在同一间房。你的室友有来自美国、台湾的,有来自上海的,青岛的,你们需要排好值日表搞卫生……”
斯然大一些的时候,马蕙菁跟斯然一起玩“上学的游戏”。她编班级,排座位,让斯然选班长,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成了斯然的朋友,朋友的家人来信,她让斯然想像朋友该怎么回信。语文课、数学课、美术课、体育课马蕙菁全上。刚开始,马惠菁还拟课程表,规定“第一节”、“第二节”上什么课,但很快就取消了,因为有一节课本来安排上“语文”的,可斯然却说:“妈妈,我现在想学算术。”她觉得,如果强制执行课程表,就与学校刻板的教学无异了,所以斯然执行的似乎是没有计划的学习。比如斯然对语文感兴趣,可以一下子把整本语文书讲完。
有时候,马蕙菁是班主任、校长,也是斯然的好友、同学,需要时她可以变成3岁、5岁、7岁。最后,当她布置斯然的班级上“自由活动课”时,她实际上就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斯然成长的日子,杜马陶品也在蓬勃生长,马蕙菁是教育、制陶、经营三不误,于是创造了“虚拟课堂,情景教学”这一招,而虚拟的集体生活,也让斯然得到了间接的经验。事实上,就是这种虚拟教学,持续时间也很短,因为就教科书上那点内容,斯然自己用三五天就可以完全消化,斯然识字,理解能力又强,父母启动的智慧车轮,已经可以自己转动了。
有一天,斯然情绪比较低落,马蕙菁便问她:“斯然,我们到北京旅游一趟好不好?”“好!”“那我们就买火车票去吧。”“你写一下计划,怎么坐车,途中要经过什么地方。”说着,马蕙菁拿来地图,跟斯然一起在图上勾划路线。“长沙是第一站,我们现在看看长沙气温几度?有没有下雨,长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以一个“途经点”为中心,顺便把该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土特产、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历史掌故都学习了一遍。马蕙菁还特别讲到“马王堆”和湖南诞生的伟人毛泽东。这种以兴趣带动学习,以虚拟的“旅游”得到的实际收获可想而知。
就像一棵大树,从一个根本点生发出树干、枝叶、最后得到知识的果,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而自然。
诱导孩子上正确的当
“妈妈,为什么下雨之后你会说空气很清新?
“因为空气中充满了氮。”
“氮”字怎么写?
“妈妈,彩虹是怎么出现的?”
“哦,妈妈也不知道,但妈妈有一个宝贝,它什么都知道,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吗?”
大概3、4岁的时候,斯然脑子里装满了问题,而马蕙菁为了引导她去找“不说话的老师”,便把她诱到自己书架的一角,那里摆放着《新华字典》、《辞海》、《百科全书》等等,当即教斯然查起来。当她终于把答案找到,斯然兴奋极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斯然就学会了查字典,辞海,更爱上了这些“无所不知”的老师。孩子开始不那么缠妈妈,至此,马蕙菁明白,斯然智慧的车轮开始启动了。
“随缘就教”一直贯穿于斯然的“家学”过程。电视上放映《雍正王朝》,妈妈就带她买二月河的系列小说原著,可斯然还是喜欢看《还珠格格》,吵着妈妈买书。没几天,斯然跟妈妈说:“我的‘粮食’没了。”妈妈没工夫搭理她,她就自己翻起二月河的原著来。过了些时候,斯然主动找妈妈说:“以后还是你给我买书吧,我感觉你买的书我看了还想看。”
孩子的眼睛特别锐利。经常,斯然看见妈妈读书在偷偷发笑,她就好奇地凑过来,“这本书这么好看吗?”然后一把抢过去看。其实这正是妈妈的“花招”,于是乎,那些艰涩的大部头——中国四大名著、《三言二拍》、《三国志》、《胡雪岩》等,就一本本地被斯然”啃“完了。
不设屏障,越坦然越自然
电视屏幕上,一对情侣在拥抱接吻。
“妈妈,他们在干嘛呢?”4岁的斯然问。
“他们互相喜欢,就像妈妈喜欢斯然,亲你一下,斯然喜欢妈妈,也亲一下。”
“从孩子打开屏幕,看见大千世界开始,就进入了社会。”父亲杜边疆说:“没有必要去刻意设防什么,防也防不了,不如把那些‘有色信号’化作人性中普通的、应该的东西,孩子就觉得不那么好奇而去追究了。”很多家长来找马蕙菁,说很难回答孩子关于“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其实,在斯然1岁多的时候,马蕙菁就通过花、草、动物等大自然的生态状况提前解答了她的问题。斯然看见大鱼和小鱼在畅游,妈妈就告诉她,小鱼是大鱼生的宝宝,就像斯然是妈妈生的宝贝一样;看见树上的花和果,妈妈说,花的宝宝就是果,斯然是爸爸妈妈的果。孩子明白了这些常识,就再也不追究了。
到了青春期,妈妈告诉斯然,人和自然界的动物很相似,人在青春期的情感萌动需要寻找寄托,可以落在实上,也可以落在虚上。等到你真正成熟了,自然会有属于你的另一半等着你,早恋容易伤了自己。那时候,斯然已经拥有了许多自己的好伙伴和好朋友,她自己的世界,也慢慢走向成熟。
无法设防的还有网络世界对孩子的强大吸引力。斯然6岁的时候,买了最早的游戏软件《模拟人生》,是妈妈挑选的。内容包括孩子成长后进入社会,体验当医生、教师、职员等各种工作,让孩子从小就对社会没有陌生感。没有料到的是,后来买的一套游戏软件——《樱花大战》,在进行各种游戏演练时竟然让斯然无师自自通地学懂了日语,甚至达到了口译笔译完全无障碍的水平。前几年,广州举办国际现代舞周,日本舞团的成员全程由斯然接待,她对作品的笔译更是令主办方赞不绝口。
网络这个没有屏障的世界,成了斯然的另一位老师。她在网上结交了世界各地的朋友,自由自在地倾诉、表达,这里,制造着她的另一个梦。
杜马的客厅里经常高朋满坐。一般在这个时候,家长都会把孩子支开:“一边玩去!”可斯然在0~7岁的阶段,父母和朋友们谈论的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社会问题、商业经营等等,全都向斯然敞开。斯然一边安静地听着,看似心不在焉,可偶尔的一两句插话,会让大人惊叹不已。斯然的眼界和学识,也这样一天天积累起来。有一次,杜马的朋友从北京来广州搞首映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监制还特别点名让斯然发表意见,因为她看过斯然的文章,知道她一定有自己的评判角度。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斯然3岁。
“斯然,今天我们学拼音,之后你给汉字标注上读音。”
“妈妈,为什么要学拼音?”
“学好拼音,可以说纯正的普通话。”
“可是我粤语、普通话都讲得很好,为啥还要学?我不喜欢,记不住。”
是呀,人家都会跑了,为啥还要倒过来学走路?妈妈一时说服不了斯然,就放下了,因为强迫学习是妈妈最不想做的。大约斯然5岁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屏幕一打开,大千世界扑面而来。斯然按捺不住了,她需要上电脑,而使用拼音打字无疑是最简便的。这回,不用妈妈催促,斯然自己马上找来标注拼音的书自学,一周不到,拼音完全过关,斯然也能很顺溜地上网了。马蕙菁对此深有感触,教育并非1、2、3、4地按部就班,有时候4、2、3、1可能更符合孩子的现实。
斯然7岁了,是否要上学呢?爸妈像对待大人一样跟斯然谈心,让她作出选择。斯然想了想,说:“那么长时间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我觉得受不了。”于是斯然就留在家里上学。看书累了,出去玩一会或看电视,间歇休息之后再回到书本。就这样一动一静,自我平衡,斯然8岁前啃完了《三言二拍》、《三国志》、《胡雪岩》和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许多大部头,从此没有作业,没有处罚,没有校服,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如同大难临头的考试。她学自己愿学的,做自己喜欢做的,因为没有压力和逼迫,她更愿意接受具有难度的磨炼和挑战。比如学习古琴,刚开始的指法基本功的训练都是非常单调而辛苦的,可斯然却说:“学习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吃点苦,受点累,甚至煎熬一下,都是应该的。”
斯然把长长的童年、少年期“浪费”在另一种学习里。数学课,是妈妈自幼领她上菜市场,把菜篮子交给她,让她跟别人“斤斤计较”,于是四则混合运算手到擒来;语文课,是愉快的大部头小说,唐诗宋词,武侠小说,《上下五千年》等历史故事,还有爸爸推荐的《佛陀的故事》、《茶经》等等;一家人外出游泳或摸拟旅游,地图自然属于“带路”的斯然。途经各地的位置、气候、地形地貌、人文风光、民俗文化,历史掌故一并连带学习,地理课于是上得轻松又有趣;物理课是跟随电视教育频道,动手做各种“危险”实验;体育课,她可以在爸爸做的双杠上翻飞、在秋千架上“编麻花”,骑车从高坡上呼啸而下……在各门学科中,斯然显然对文史哲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兴趣。为了让斯然更知“道”,爸爸杜边疆郑重其事地给她上了三堂课,内容分别是:《物理概论》、《数学概论》、《化学概论》,同时给她推荐了一本霍金的书:《时间简史》。
斯然快乐地长大。13岁半,就到《生活速递》当记者,还收了几个年龄是她两倍以上的古琴学生,现在就职于佛山电视台。爸爸说,斯然最可贵的地方是保持了天性中的灵动,这种灵动能使她随机应变,去适应各种挑战和可能。
杜马夫妇在大千世界的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了陶艺。陶的特质包蕴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形态,陶土中含有金属化合物,才会在火的煅炼中呈现不同的色彩。而陶又是最能体现情感的东西,由于各种陶土软硬不同,用手指捏、压,用刀和各种硬器去刻,都会出现不同的纹理和反应——这就如同教育一样,不同的父母养出不同的孩子,相同的父母也会养出不同的孩子,并且不同的孩子亦有不同的教法,一切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不确定的弹性空间里,杜边疆做了,马蕙菁做了,杜马斯然,于是以今天的质地今天的样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自从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定学制、倡“五育”以来,中国教育已经按这一模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从个别教育和工作坊式的私塾改为规格化、标准化的学校,教学形式改为班级授课制,进而分科教学,这是教育的一次革命。一个适龄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毕业,甚至读完硕士、博士——主流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然而,社会多元化观念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对应试教育不满的家长“不按牌理出牌”,重新担当起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本刊《启动生命》一文所介绍的“杜马斯然在家教育”案,就是一例。
“在家读书”其实是一种更加需要父母付出的教育方式。杜马夫妇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灵性的保护,在对当今教育制度的缺陷进行审慎的思考之后做出了自己的行动。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杜马斯然幸福成长,快乐工作,然而,在她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杜马教育案至少提示我们:人的成长一定不止一种模式。在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回归自然人性的时代,家长应该怎么做?教育应该怎么做?
“在我心里,对斯然还远远没有爱够,她就长大了。”
——马蕙菁语
杜马斯然,1991年生于广州,几乎是伴随她的到来,父母从高校辞职下海,迁入顺德小布的田园竹居,开始了纯陶艺生活。一对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同窗,把全付心思灌注到他们“制造”的产品——杜马之链和杜马斯然中。
随缘就教,从胎儿开始
“宝贝,你听,多美的音乐,妈妈快陶醉了,你呢?”
“宝贝,现在是晚上十点,该睡觉了。”
“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一起好好吃饭。旁边坐着谁?是爸爸,还有外公、外婆……”
一叶家庭的小舟,突然多了一个小小的来客,让妈妈马蕙菁欣喜又措手不及。爸爸杜边疆很快调整了布局和航向——让妻子专心面对未诞的小生命。在十个月的等待中,马蕙菁一直生活在欣然、自然和安然里,她从未感到寂寞和难受,因为,在她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小知音。
和腹中的胎儿对话几乎是一种本能,凡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行坐起卧,她都跟宝贝娓娓道来,而宝贝也似乎能懂妈妈的话,妈妈工作的时候绝不闹腾,当妈妈安静下来时,她也会用小脚“撒撒野”。马蕙菁特别爱读书,每每开卷,她就跟宝贝说:“妈妈现在要读书了,这本书可有趣了,你跟妈妈一起读吧。”
马蕙菁的胎教没有模式,经常是遇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灵机一动,就和宝贝交流起来。然而,有一件事却是马蕙菁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定时静坐练功。她坚信,日复一日的锻炼能使她本人和新的生命体质更强壮、细胞更有序、灵性更充沛和更具有活力。
“3岁前的孩子是一台刻录机”
婴儿车上绑着不同色彩的气球。
“宝贝,你看,这个气球是红色的,这是‘红’字,这个气球是蓝色的,这是‘蓝’字。”马蕙菁一笔一划地写给婴儿期的斯然看。
“宝贝,快过来。”斯然1岁的时候,马蕙菁唤她的同时拿起小卡片,一笔一划地写给她∶“这就是‘过’字,这是‘来’字。”
“民间说三岁看老,三岁定八十,千万不要怀疑它的真理性。”父亲杜边疆说。三岁是人脑最重要的分区阶段,人在这一阶段几乎完成了人脑智力发展的40%,所以当孩子呱呱坠地起,马蕙菁就把孩子当作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也许在娘胎中就开始受“教育”,斯然早睡早醒,不哭不闹,偶尔发脾气,只要妈妈跟她讲道理,她都会乖乖地听从。马蕙菁说,因为感到和斯然的灵性息息相通,所以,当斯然只有几个月大时,她的“随缘就教”又发展了。孩子认字,记的是图形,一笔一划地写出来,更是让孩子感到简单又有趣。通常第二天,马蕙菁会把昨天写给斯然的字片给她边玩边认,斯然几乎全都认识。再过一段时间,马蕙菁把积累了厚厚一叠的字片抽扑克牌似地“检查”,还是通过。“孩子认字,没想像的那么难,只要孩子认识她妈妈,她就可以认字。”这是马蕙菁的理论。
“为什么让孩子那么早认字呢?”因为识字是启动思维的第一台发动机。从识字到理解字义,到会看书,进而认识大千世界,孩子智慧的车轮一经启动,就不再需要拐杖,她会以她自己的方式行走。
说起认字,斯然6个月大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朋友到家里来,发现婴儿床上的斯然双手举着一张报纸,文章是正着看的。朋友很纳闷,莫非这婴儿会看报纸不成?于是朋友把报纸揉巴揉巴,反过来给斯然看,没想到,斯然把它调正了,又举着看。朋友不信,干脆把两页杂志文章,侧着递给斯然,斯然毫不犹豫地又把它调正了。这下朋友大呼奇迹。马蕙菁则大笑,斯然并不是会读报,因为3个月大时就写字给她看,她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概念了,你反着给她,就不顺眼,所以能准确地调过来。
“3岁前的孩子好像一台刻录机。”马蕙菁说。给斯然释字的时候,马蕙菁会从字形的组合引伸到字义,甚至联想到这个字包含的道德秩序等等,并顺带讲一个跟这个字相关的故事,孩子就像刻录机一般,经久不忘。比如,群众的“众“字,马蕙菁形象地解释:“人挨人,不算多,人叠人,才够多,三人以上才能成众。字要怎么放呢?三个人排在一起不是太挤了吗?很不好看,大家让一让,把一个人放在上面就好看多了。“又比如“众星捧月”,意思就是很多很多星星,烘托着一个月亮。这样,马蕙菁把字的含义、构字之道和与字相关的成语,一并给斯然“刻录”下来。1岁半,斯然能认1500个汉字,3岁不到,斯然就完全能自己阅读,5岁左右,斯然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
情景再现,虚拟课堂激发无穷想像
“叮呤呤……同学们上课啦!”
“这是A、B、C、D四个小组,斯然,你个子高,坐后排,你的同桌叫刘彬,他很调皮,你要管好他。”
“是!”斯然回答得很响亮。
……
午休时间。
“斯然,今天你开始第一天住校,下铺是你,上铺是佳佳,你们有4个人住在同一间房。你的室友有来自美国、台湾的,有来自上海的,青岛的,你们需要排好值日表搞卫生……”
斯然大一些的时候,马蕙菁跟斯然一起玩“上学的游戏”。她编班级,排座位,让斯然选班长,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成了斯然的朋友,朋友的家人来信,她让斯然想像朋友该怎么回信。语文课、数学课、美术课、体育课马蕙菁全上。刚开始,马惠菁还拟课程表,规定“第一节”、“第二节”上什么课,但很快就取消了,因为有一节课本来安排上“语文”的,可斯然却说:“妈妈,我现在想学算术。”她觉得,如果强制执行课程表,就与学校刻板的教学无异了,所以斯然执行的似乎是没有计划的学习。比如斯然对语文感兴趣,可以一下子把整本语文书讲完。
有时候,马蕙菁是班主任、校长,也是斯然的好友、同学,需要时她可以变成3岁、5岁、7岁。最后,当她布置斯然的班级上“自由活动课”时,她实际上就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斯然成长的日子,杜马陶品也在蓬勃生长,马蕙菁是教育、制陶、经营三不误,于是创造了“虚拟课堂,情景教学”这一招,而虚拟的集体生活,也让斯然得到了间接的经验。事实上,就是这种虚拟教学,持续时间也很短,因为就教科书上那点内容,斯然自己用三五天就可以完全消化,斯然识字,理解能力又强,父母启动的智慧车轮,已经可以自己转动了。
有一天,斯然情绪比较低落,马蕙菁便问她:“斯然,我们到北京旅游一趟好不好?”“好!”“那我们就买火车票去吧。”“你写一下计划,怎么坐车,途中要经过什么地方。”说着,马蕙菁拿来地图,跟斯然一起在图上勾划路线。“长沙是第一站,我们现在看看长沙气温几度?有没有下雨,长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以一个“途经点”为中心,顺便把该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土特产、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历史掌故都学习了一遍。马蕙菁还特别讲到“马王堆”和湖南诞生的伟人毛泽东。这种以兴趣带动学习,以虚拟的“旅游”得到的实际收获可想而知。
就像一棵大树,从一个根本点生发出树干、枝叶、最后得到知识的果,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而自然。
诱导孩子上正确的当
“妈妈,为什么下雨之后你会说空气很清新?
“因为空气中充满了氮。”
“氮”字怎么写?
“妈妈,彩虹是怎么出现的?”
“哦,妈妈也不知道,但妈妈有一个宝贝,它什么都知道,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吗?”
大概3、4岁的时候,斯然脑子里装满了问题,而马蕙菁为了引导她去找“不说话的老师”,便把她诱到自己书架的一角,那里摆放着《新华字典》、《辞海》、《百科全书》等等,当即教斯然查起来。当她终于把答案找到,斯然兴奋极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斯然就学会了查字典,辞海,更爱上了这些“无所不知”的老师。孩子开始不那么缠妈妈,至此,马蕙菁明白,斯然智慧的车轮开始启动了。
“随缘就教”一直贯穿于斯然的“家学”过程。电视上放映《雍正王朝》,妈妈就带她买二月河的系列小说原著,可斯然还是喜欢看《还珠格格》,吵着妈妈买书。没几天,斯然跟妈妈说:“我的‘粮食’没了。”妈妈没工夫搭理她,她就自己翻起二月河的原著来。过了些时候,斯然主动找妈妈说:“以后还是你给我买书吧,我感觉你买的书我看了还想看。”
孩子的眼睛特别锐利。经常,斯然看见妈妈读书在偷偷发笑,她就好奇地凑过来,“这本书这么好看吗?”然后一把抢过去看。其实这正是妈妈的“花招”,于是乎,那些艰涩的大部头——中国四大名著、《三言二拍》、《三国志》、《胡雪岩》等,就一本本地被斯然”啃“完了。
不设屏障,越坦然越自然
电视屏幕上,一对情侣在拥抱接吻。
“妈妈,他们在干嘛呢?”4岁的斯然问。
“他们互相喜欢,就像妈妈喜欢斯然,亲你一下,斯然喜欢妈妈,也亲一下。”
“从孩子打开屏幕,看见大千世界开始,就进入了社会。”父亲杜边疆说:“没有必要去刻意设防什么,防也防不了,不如把那些‘有色信号’化作人性中普通的、应该的东西,孩子就觉得不那么好奇而去追究了。”很多家长来找马蕙菁,说很难回答孩子关于“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其实,在斯然1岁多的时候,马蕙菁就通过花、草、动物等大自然的生态状况提前解答了她的问题。斯然看见大鱼和小鱼在畅游,妈妈就告诉她,小鱼是大鱼生的宝宝,就像斯然是妈妈生的宝贝一样;看见树上的花和果,妈妈说,花的宝宝就是果,斯然是爸爸妈妈的果。孩子明白了这些常识,就再也不追究了。
到了青春期,妈妈告诉斯然,人和自然界的动物很相似,人在青春期的情感萌动需要寻找寄托,可以落在实上,也可以落在虚上。等到你真正成熟了,自然会有属于你的另一半等着你,早恋容易伤了自己。那时候,斯然已经拥有了许多自己的好伙伴和好朋友,她自己的世界,也慢慢走向成熟。
无法设防的还有网络世界对孩子的强大吸引力。斯然6岁的时候,买了最早的游戏软件《模拟人生》,是妈妈挑选的。内容包括孩子成长后进入社会,体验当医生、教师、职员等各种工作,让孩子从小就对社会没有陌生感。没有料到的是,后来买的一套游戏软件——《樱花大战》,在进行各种游戏演练时竟然让斯然无师自自通地学懂了日语,甚至达到了口译笔译完全无障碍的水平。前几年,广州举办国际现代舞周,日本舞团的成员全程由斯然接待,她对作品的笔译更是令主办方赞不绝口。
网络这个没有屏障的世界,成了斯然的另一位老师。她在网上结交了世界各地的朋友,自由自在地倾诉、表达,这里,制造着她的另一个梦。
杜马的客厅里经常高朋满坐。一般在这个时候,家长都会把孩子支开:“一边玩去!”可斯然在0~7岁的阶段,父母和朋友们谈论的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社会问题、商业经营等等,全都向斯然敞开。斯然一边安静地听着,看似心不在焉,可偶尔的一两句插话,会让大人惊叹不已。斯然的眼界和学识,也这样一天天积累起来。有一次,杜马的朋友从北京来广州搞首映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监制还特别点名让斯然发表意见,因为她看过斯然的文章,知道她一定有自己的评判角度。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斯然3岁。
“斯然,今天我们学拼音,之后你给汉字标注上读音。”
“妈妈,为什么要学拼音?”
“学好拼音,可以说纯正的普通话。”
“可是我粤语、普通话都讲得很好,为啥还要学?我不喜欢,记不住。”
是呀,人家都会跑了,为啥还要倒过来学走路?妈妈一时说服不了斯然,就放下了,因为强迫学习是妈妈最不想做的。大约斯然5岁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屏幕一打开,大千世界扑面而来。斯然按捺不住了,她需要上电脑,而使用拼音打字无疑是最简便的。这回,不用妈妈催促,斯然自己马上找来标注拼音的书自学,一周不到,拼音完全过关,斯然也能很顺溜地上网了。马蕙菁对此深有感触,教育并非1、2、3、4地按部就班,有时候4、2、3、1可能更符合孩子的现实。
斯然7岁了,是否要上学呢?爸妈像对待大人一样跟斯然谈心,让她作出选择。斯然想了想,说:“那么长时间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我觉得受不了。”于是斯然就留在家里上学。看书累了,出去玩一会或看电视,间歇休息之后再回到书本。就这样一动一静,自我平衡,斯然8岁前啃完了《三言二拍》、《三国志》、《胡雪岩》和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许多大部头,从此没有作业,没有处罚,没有校服,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如同大难临头的考试。她学自己愿学的,做自己喜欢做的,因为没有压力和逼迫,她更愿意接受具有难度的磨炼和挑战。比如学习古琴,刚开始的指法基本功的训练都是非常单调而辛苦的,可斯然却说:“学习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吃点苦,受点累,甚至煎熬一下,都是应该的。”
斯然把长长的童年、少年期“浪费”在另一种学习里。数学课,是妈妈自幼领她上菜市场,把菜篮子交给她,让她跟别人“斤斤计较”,于是四则混合运算手到擒来;语文课,是愉快的大部头小说,唐诗宋词,武侠小说,《上下五千年》等历史故事,还有爸爸推荐的《佛陀的故事》、《茶经》等等;一家人外出游泳或摸拟旅游,地图自然属于“带路”的斯然。途经各地的位置、气候、地形地貌、人文风光、民俗文化,历史掌故一并连带学习,地理课于是上得轻松又有趣;物理课是跟随电视教育频道,动手做各种“危险”实验;体育课,她可以在爸爸做的双杠上翻飞、在秋千架上“编麻花”,骑车从高坡上呼啸而下……在各门学科中,斯然显然对文史哲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兴趣。为了让斯然更知“道”,爸爸杜边疆郑重其事地给她上了三堂课,内容分别是:《物理概论》、《数学概论》、《化学概论》,同时给她推荐了一本霍金的书:《时间简史》。
斯然快乐地长大。13岁半,就到《生活速递》当记者,还收了几个年龄是她两倍以上的古琴学生,现在就职于佛山电视台。爸爸说,斯然最可贵的地方是保持了天性中的灵动,这种灵动能使她随机应变,去适应各种挑战和可能。
杜马夫妇在大千世界的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了陶艺。陶的特质包蕴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形态,陶土中含有金属化合物,才会在火的煅炼中呈现不同的色彩。而陶又是最能体现情感的东西,由于各种陶土软硬不同,用手指捏、压,用刀和各种硬器去刻,都会出现不同的纹理和反应——这就如同教育一样,不同的父母养出不同的孩子,相同的父母也会养出不同的孩子,并且不同的孩子亦有不同的教法,一切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不确定的弹性空间里,杜边疆做了,马蕙菁做了,杜马斯然,于是以今天的质地今天的样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