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月交286.5元的养老保险,60岁以后到底能拿多少钱?
现在看病这么贵,到底能报销多少?
年轻者作贡献,年老者享福利,病了有人管,老了有人养,普惠更多的老百姓,这就是社保的魅力。当社保成为一种强制规则时,每个人关心的话题就变成了:我能享受多少社保,我能享受到什么程度?”
看病养老管多少
实现程度:★★★★☆
上班族不容易啊。如今的工薪阶层,累死累活忙活了一个月,可要发工资了,工资又被左扣右扣,扣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全部扣下来,已经所剩无几啦。对于正处于壮年,长年不生病的人来说,医保似乎没什么用。至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更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很多人会说管不了那么久以后的事,谁知道以后的变化呢?拿到手里才是实实在在的。
属于社保范筹的几大保险,在目前尚不能看到其实在好处时,到底有没有用?如何思考其性价比?
这里,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以税前工资每月5000元为例。每月个人要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是缴费工资基数乘以8%。按规定,缴费工资基数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第一年工作的是当年月平均工资),最高不能超过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2003年北京这个上限为1550×3=4650元) ,那么就是4650×8% = 372元。每月个人要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资基数×2%,即4650×2% =93元。个人缴纳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3元,个人要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0.5%=23元,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纳。算下来,每月要扣掉372+93+3+23=558元的保险费,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的确够让人心疼的。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为明天做些考虑,年轻时为年老做些考虑还有颇有必要的。身边的同事曾在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小手术,之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一年一次的体检,居然肚中长了一个小肿瘤,虽然目前没有大的影响,但总要做掉它,防止以后病变。公司早已经为我们上了医保,带上医保住医院,本来想再怎么小的手术,总得个万八千的,没想到用了医保本,只缴纳了2000元的住院费,其它直接在医保上划账,非常快捷。养老保险的实施,退休后人员领取工资也很方便啦。只要拿上存折,就近去银行就可以领取每月的养老金。
可以说,本地看病,退休凭存折领工资,这些就在身边啦。
医保看病、银行领取工资,这种种便利还要归功于背后巨大信息化体系的支撑。很难想像,如果医院及劳动保障局没有信息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这一切如何实现。目前,医保和养老单独的险种其实已经在许多地方及城市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各地在劳动保障部推出的核心平台基础上都进行了自己的研发,实现了本地单独险种的信息化。
2003年7月28日,劳动保障部正式推出备受关注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二版(SIMICP 2.0)软件。三年前,劳动保障部发布了核心平台一版软件。三年来,一版软件已在全国140多个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在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时隔三年推出的核心平台二版不仅在业务功能方面较一版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系统性能和安全方面也大为增强,尤其是在技术路线方面,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基于J2EE的三层架构。核心平台二版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业务组件,为本地化开发实现业务重组和复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核心平台二版还提供了与医院、药店、银行、税务、财务等相关系统的通用接口,使得核心平台的本地化工作更加便利。
认定赔付谁说算
实现程度:★★★☆☆
先算工伤和失业保险的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业意味着没有了工资收入,工伤可能导致工作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保险可以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但这些保险需要我们付出多少?在遭遇了失业和工伤事故之后,保险又可以给我们多大程度的保障呢?我们可以继续算算帐。
长沙市以湖南省社会平均工资为各类社会保险缴纳基数,2005年为955元/月。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3%,其中单位2%,个人1%,个人实际需要缴纳的金额为9.55元。工伤保险缴费比例0.5%,全部由单位缴纳。
工伤职工经过工伤认定后,不仅可以获得医疗费用报销,还可以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不同待遇。
与工伤保险不同,失业保险的投保时间越长,在失业时可以领取的保险金越多。按照该市的规定,累计缴费时间不满1年,不领取失业保险金;缴费在1年以上2年以内,可以领取4个月的保险金,每月384元,一共可以领1536元。缴费在2年以上不满3年,可以领取6个月的保险金,一共可以领2304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参加了保险只需要以比较小的投入,可以获得比较大的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保险却是一件想说爱你有点难的事情。
因为,一些险种的认定和发放牵扯到跨部门的协调问题,比如工伤要跨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尤其是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还得假以时日。
工伤保险难以迈过的一道坎是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相关劳动者要到公安局、医疗机构、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认证,获得相应的证明材料,劳动保障部门才能进行工伤认定。比如,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暴力伤害的,要提交公安机关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尽管劳动保障部门和这些机构同在一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可能不超过十公里,但却让劳动者跑断了腿。而且,很多部门的数据,个人是不能查阅的,这给办理工伤认定的劳动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能否尝试使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网上数据交换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开始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实现的还只是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内部的数据上传和交换。要实现和其它部门的数据交换,还是一个奢望。其实,部门利益是阻碍跨部门信息共享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一些部门抱着数据就是利益的观念,人为为数据共享设置了很多困难。
但是,跨部门的协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起码当保险手续办完之后,保险金的跨部门发放已经实现。就在上个月,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宣布,为减少支付环节,从今年开始,将逐步推行对1~4级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和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到指定银行、邮局就能领取到保险金。在很多城市,失业人员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领取单证,到指定的银行或经办机构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银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和劳动保障部门的距离也是十公里以内,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却高很多。尽管有金融信息化的程度本身就比较高的原因,对信息共享的不同观念是更重要的原因。
出了家门怎么办
实现程度:★☆☆☆☆
去年年底,我在友邦买了一份意外险,据说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如果遭受了意外,在当地医院诊治后,我都可以回北京找友邦报销。这对于爱旅游的我来说,当然是增加了保险系数。
其实,单位也给我上了四险一金,医保本在家躺得好好的。但是去年五一我去西安玩不小心崴了脚,去医院紧急处理后花了几百块钱,回北京后试图找社保解决却未果。据说是,我不能证明我在外地医院的就诊状况,或者换句话说,我在北京上的保险,北京的社保只认北京医院,至于外地医院,对不起,不认可。
小时候看惯了金庸小说的我曾经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后来大了看见美国的一些电影,以房车为家的人,凭着一张社保卡就可以走遍美国——每个城市,每个医院,社保卡就是唯一的识别,全国通用。我才知道,仗剑走天涯也需要资本。这种资本就是全国联保。
如果全国的保险联网,凭借社保号或身份证号就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享受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那将是一个无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人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享受平等待遇,不再有地域限制,不再有户口限制。但现在这仍然是一个梦想,因此它仍是无极世界。
之所以全国联保还只是一个梦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社保仍然以省为单位缴纳,各个省因地制宜也有不同的保险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地域性使得跨省的百姓不能跨省享受。二是系统的问题。各省的数据存在于各省的系统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然有统一的核心平台,但是在平台之上的应用各地开发并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想联网合并谈何容易。
东软前年中标了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项目,将全国人口数据库统一。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本来以为是个大工程,最后发现是个难工程,全国人口身份证系统一联网才发现,错号、重码屡见不鲜。代表人的身份的身份证号码联网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在身份证基础上各地做的社保系统真的要是全国联网,那得多大的问题。
去年,北京市有了新规定,所有员工必须缴纳生育险,而所有在北京缴纳生育险的母亲,都可以享受免费的生育待遇。只是不知道,如果母亲去外地临产,又谁来作保证,谁来报销。
不过,全国联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目前各地都以省为单位构建了社保系统,那么以省为单位实现社保联网当然也成为可能。而一旦各个省的联网初步实现,就可以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省先初步实现跨省联网,之后再逐渐扩大联网圈子,直到把全国纳入联网范围内。
当然,联网前的管理方式是个大问题,比如各地医院的审核到底归谁,钱到底怎么分配,数据维护谁来作,这些仍然是个问题。可以借鉴的是,中国移动也以省为单位进行了数据集中,之后的结算也是跨省进行。只是,社保与移动还是不一样,社保是福利,而移动则是纯商业运作。
全国联保,目前还是口号,没有人拿出时间表告诉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全国联保。
链接
社保信息化发 展的5个阶段
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单险种/人力资源单独处理阶段;四/五保合一整合阶段;大社保阶段,即社保由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等)、劳动业务(包括劳动机关、规划工资、职业鉴定培训等)、人力资源(即劳动力市场、下岗再就业等)组成;社会保障阶段(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把民政纳入了社会保障系统;电子政务阶段(政府职能部门核心业务间的数据交换),在这个阶段,每一个职工都有一个由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号,作为医疗保险、就诊等的一个标识,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由工商局编制的编码。
社保信息化所涉及的部门之广、人员数据之大可以想见:核实人口生存信息需要与公安、民政、卫生部门联网;了解人口、企业普查的资料需要与统计局联网;医保需要与医院、药店、医保单位联网……且不说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外的单位实现数据交换需要多少协调工作,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内部就部门林立。因此,数据和统一,成为社保信息化的头等大事。
记者手记
多年后,你的社保是否还值钱
我的父亲今年60岁了,6月份将退休。按照目前的各种条件,他一个月能领1200元退休费,这在河南,足够生活。从此,他也不用担心企业的经营状况。退休,对于他来说就是进了一个保险箱,从此就有国家养了。而我呢?我每个月交了这么多钱,到底能享受什么?尤其是退休以后,领的退休费够生活用吗?社保怎么才能让我们后顾无忧,在多年以后,依然保证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2001年7月,社保基金首次试水股市。投资股市必定有赚有亏,赚也未必长赚,亏也未必长亏。不过,话虽如此,民众却不能不担心:如果社保基金亏大了,大家的将来怎么办?这样重要的问题,公众也没有听到什么说法,就不免一颗心悬起来,放不下去了。我问过在美国的同学,他们说在美国,社保是一个大的产业,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社保基金,他们将现在大家缴的钱集合起来,除了给付老人和病者的费用外,还有良好和稳健的投资方式,保证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
我们的社保,既然是每个人工资里都要交一点,每个单位也都要交一点。社保基金的投资绩效,就人人有份参与了。作为平头百姓,我们也许做不了更多 ,但我们希望数十年后,我们的社保依然值钱,甚至更值钱。
现在看病这么贵,到底能报销多少?
年轻者作贡献,年老者享福利,病了有人管,老了有人养,普惠更多的老百姓,这就是社保的魅力。当社保成为一种强制规则时,每个人关心的话题就变成了:我能享受多少社保,我能享受到什么程度?”
看病养老管多少
实现程度:★★★★☆
上班族不容易啊。如今的工薪阶层,累死累活忙活了一个月,可要发工资了,工资又被左扣右扣,扣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全部扣下来,已经所剩无几啦。对于正处于壮年,长年不生病的人来说,医保似乎没什么用。至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更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很多人会说管不了那么久以后的事,谁知道以后的变化呢?拿到手里才是实实在在的。
属于社保范筹的几大保险,在目前尚不能看到其实在好处时,到底有没有用?如何思考其性价比?
这里,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以税前工资每月5000元为例。每月个人要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是缴费工资基数乘以8%。按规定,缴费工资基数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第一年工作的是当年月平均工资),最高不能超过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2003年北京这个上限为1550×3=4650元) ,那么就是4650×8% = 372元。每月个人要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资基数×2%,即4650×2% =93元。个人缴纳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3元,个人要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0.5%=23元,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纳。算下来,每月要扣掉372+93+3+23=558元的保险费,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的确够让人心疼的。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为明天做些考虑,年轻时为年老做些考虑还有颇有必要的。身边的同事曾在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小手术,之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一年一次的体检,居然肚中长了一个小肿瘤,虽然目前没有大的影响,但总要做掉它,防止以后病变。公司早已经为我们上了医保,带上医保住医院,本来想再怎么小的手术,总得个万八千的,没想到用了医保本,只缴纳了2000元的住院费,其它直接在医保上划账,非常快捷。养老保险的实施,退休后人员领取工资也很方便啦。只要拿上存折,就近去银行就可以领取每月的养老金。
可以说,本地看病,退休凭存折领工资,这些就在身边啦。
医保看病、银行领取工资,这种种便利还要归功于背后巨大信息化体系的支撑。很难想像,如果医院及劳动保障局没有信息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这一切如何实现。目前,医保和养老单独的险种其实已经在许多地方及城市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各地在劳动保障部推出的核心平台基础上都进行了自己的研发,实现了本地单独险种的信息化。
2003年7月28日,劳动保障部正式推出备受关注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二版(SIMICP 2.0)软件。三年前,劳动保障部发布了核心平台一版软件。三年来,一版软件已在全国140多个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在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时隔三年推出的核心平台二版不仅在业务功能方面较一版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系统性能和安全方面也大为增强,尤其是在技术路线方面,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基于J2EE的三层架构。核心平台二版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业务组件,为本地化开发实现业务重组和复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核心平台二版还提供了与医院、药店、银行、税务、财务等相关系统的通用接口,使得核心平台的本地化工作更加便利。
认定赔付谁说算
实现程度:★★★☆☆
先算工伤和失业保险的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业意味着没有了工资收入,工伤可能导致工作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保险可以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但这些保险需要我们付出多少?在遭遇了失业和工伤事故之后,保险又可以给我们多大程度的保障呢?我们可以继续算算帐。
长沙市以湖南省社会平均工资为各类社会保险缴纳基数,2005年为955元/月。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3%,其中单位2%,个人1%,个人实际需要缴纳的金额为9.55元。工伤保险缴费比例0.5%,全部由单位缴纳。
工伤职工经过工伤认定后,不仅可以获得医疗费用报销,还可以根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不同待遇。
与工伤保险不同,失业保险的投保时间越长,在失业时可以领取的保险金越多。按照该市的规定,累计缴费时间不满1年,不领取失业保险金;缴费在1年以上2年以内,可以领取4个月的保险金,每月384元,一共可以领1536元。缴费在2年以上不满3年,可以领取6个月的保险金,一共可以领2304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参加了保险只需要以比较小的投入,可以获得比较大的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保险却是一件想说爱你有点难的事情。
因为,一些险种的认定和发放牵扯到跨部门的协调问题,比如工伤要跨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尤其是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还得假以时日。
工伤保险难以迈过的一道坎是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相关劳动者要到公安局、医疗机构、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认证,获得相应的证明材料,劳动保障部门才能进行工伤认定。比如,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暴力伤害的,要提交公安机关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尽管劳动保障部门和这些机构同在一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可能不超过十公里,但却让劳动者跑断了腿。而且,很多部门的数据,个人是不能查阅的,这给办理工伤认定的劳动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能否尝试使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网上数据交换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开始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实现的还只是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内部的数据上传和交换。要实现和其它部门的数据交换,还是一个奢望。其实,部门利益是阻碍跨部门信息共享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一些部门抱着数据就是利益的观念,人为为数据共享设置了很多困难。
但是,跨部门的协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起码当保险手续办完之后,保险金的跨部门发放已经实现。就在上个月,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宣布,为减少支付环节,从今年开始,将逐步推行对1~4级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和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到指定银行、邮局就能领取到保险金。在很多城市,失业人员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领取单证,到指定的银行或经办机构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银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和劳动保障部门的距离也是十公里以内,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却高很多。尽管有金融信息化的程度本身就比较高的原因,对信息共享的不同观念是更重要的原因。
出了家门怎么办
实现程度:★☆☆☆☆
去年年底,我在友邦买了一份意外险,据说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如果遭受了意外,在当地医院诊治后,我都可以回北京找友邦报销。这对于爱旅游的我来说,当然是增加了保险系数。
其实,单位也给我上了四险一金,医保本在家躺得好好的。但是去年五一我去西安玩不小心崴了脚,去医院紧急处理后花了几百块钱,回北京后试图找社保解决却未果。据说是,我不能证明我在外地医院的就诊状况,或者换句话说,我在北京上的保险,北京的社保只认北京医院,至于外地医院,对不起,不认可。
小时候看惯了金庸小说的我曾经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后来大了看见美国的一些电影,以房车为家的人,凭着一张社保卡就可以走遍美国——每个城市,每个医院,社保卡就是唯一的识别,全国通用。我才知道,仗剑走天涯也需要资本。这种资本就是全国联保。
如果全国的保险联网,凭借社保号或身份证号就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享受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那将是一个无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人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享受平等待遇,不再有地域限制,不再有户口限制。但现在这仍然是一个梦想,因此它仍是无极世界。
之所以全国联保还只是一个梦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社保仍然以省为单位缴纳,各个省因地制宜也有不同的保险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地域性使得跨省的百姓不能跨省享受。二是系统的问题。各省的数据存在于各省的系统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然有统一的核心平台,但是在平台之上的应用各地开发并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想联网合并谈何容易。
东软前年中标了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项目,将全国人口数据库统一。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本来以为是个大工程,最后发现是个难工程,全国人口身份证系统一联网才发现,错号、重码屡见不鲜。代表人的身份的身份证号码联网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在身份证基础上各地做的社保系统真的要是全国联网,那得多大的问题。
去年,北京市有了新规定,所有员工必须缴纳生育险,而所有在北京缴纳生育险的母亲,都可以享受免费的生育待遇。只是不知道,如果母亲去外地临产,又谁来作保证,谁来报销。
不过,全国联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目前各地都以省为单位构建了社保系统,那么以省为单位实现社保联网当然也成为可能。而一旦各个省的联网初步实现,就可以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省先初步实现跨省联网,之后再逐渐扩大联网圈子,直到把全国纳入联网范围内。
当然,联网前的管理方式是个大问题,比如各地医院的审核到底归谁,钱到底怎么分配,数据维护谁来作,这些仍然是个问题。可以借鉴的是,中国移动也以省为单位进行了数据集中,之后的结算也是跨省进行。只是,社保与移动还是不一样,社保是福利,而移动则是纯商业运作。
全国联保,目前还是口号,没有人拿出时间表告诉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全国联保。
链接
社保信息化发 展的5个阶段
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单险种/人力资源单独处理阶段;四/五保合一整合阶段;大社保阶段,即社保由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等)、劳动业务(包括劳动机关、规划工资、职业鉴定培训等)、人力资源(即劳动力市场、下岗再就业等)组成;社会保障阶段(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把民政纳入了社会保障系统;电子政务阶段(政府职能部门核心业务间的数据交换),在这个阶段,每一个职工都有一个由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号,作为医疗保险、就诊等的一个标识,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由工商局编制的编码。
社保信息化所涉及的部门之广、人员数据之大可以想见:核实人口生存信息需要与公安、民政、卫生部门联网;了解人口、企业普查的资料需要与统计局联网;医保需要与医院、药店、医保单位联网……且不说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外的单位实现数据交换需要多少协调工作,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内部就部门林立。因此,数据和统一,成为社保信息化的头等大事。
记者手记
多年后,你的社保是否还值钱
我的父亲今年60岁了,6月份将退休。按照目前的各种条件,他一个月能领1200元退休费,这在河南,足够生活。从此,他也不用担心企业的经营状况。退休,对于他来说就是进了一个保险箱,从此就有国家养了。而我呢?我每个月交了这么多钱,到底能享受什么?尤其是退休以后,领的退休费够生活用吗?社保怎么才能让我们后顾无忧,在多年以后,依然保证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2001年7月,社保基金首次试水股市。投资股市必定有赚有亏,赚也未必长赚,亏也未必长亏。不过,话虽如此,民众却不能不担心:如果社保基金亏大了,大家的将来怎么办?这样重要的问题,公众也没有听到什么说法,就不免一颗心悬起来,放不下去了。我问过在美国的同学,他们说在美国,社保是一个大的产业,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社保基金,他们将现在大家缴的钱集合起来,除了给付老人和病者的费用外,还有良好和稳健的投资方式,保证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
我们的社保,既然是每个人工资里都要交一点,每个单位也都要交一点。社保基金的投资绩效,就人人有份参与了。作为平头百姓,我们也许做不了更多 ,但我们希望数十年后,我们的社保依然值钱,甚至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