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的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活动,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课堂提问效率,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文章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師提问 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这门艺术如果运用得当,不但能开发学生思维,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反过来说,这一教学方法如果应用失当,可能会使教学事倍功半,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提问策略,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那么,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对此做出了总结。
  一、坚持科学的提问原则
  课堂提问不科学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有问题过于笼统、含糊、单调、目的性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没有做到偏离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问题内容不科学、难以对学习有帮助。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坚持问题和提问目的的明确性,确保提出的问题方向明确、难易适中,尽量使问题紧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问题在提出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心理思维特点,问题符合学生发展情况、能切实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在一年级数学“分类”讲述中,教师可以通过“鸟儿寻找果实”的图片展示,提出以下问题:要想快捷找出自己所需的食物,应该怎么办?图中的鸟儿是怎么做的?它们是根据什么来选择食物的?是形状、颜色、大小还是其他?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借助于层次分明的提问,教师不但可以提高提问的目的性,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二、掌握必备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怎么艺术掌握并不是那么好,其中,提问缺乏艺术性是课堂提问的显著问题。如部分教师提出问题的形式非常单一,且问题缺乏情趣和艺术性,难以吸引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难以在回答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此外,许多教师还陷入了提问误区,如频繁提问,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急于求成,提问时机不对,并且,许多问题的结果和答案都非常单调,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即可,课堂提问的效果难以发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要将提问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来严肃对待,能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用的课堂提问方法有那些呢?首先,就是精问,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然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在“认识时间”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闹钟的故事”进行导入教学,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其次是浅问,即将问题化难为易进行提问。如在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这个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然后再提出以下问题:通过刚才的拼接你能否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一个平角被分成三个角后能否拼凑成一个三角形?再次,巧问。如在“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何用最快的方法判定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具有哪些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个位数是否都具有同样的特点?如果说能被2整除的双数的个位数字始终是0、2、4、6、8,哪位同学可以举例验证一下?在这里,教师提出了“双数”这个词,可见其充分考虑了只接触过单双数的学生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提问也必定是有效的。
  三、艺术提问,避免问题的过程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都是单纯地将课堂提问视为教学的一个手段,在提问中也只是关注提问的过程,对学生所犯错误、回答问题的态度并没有过多关注。许多教师也不重视课堂提问评价和反馈,不重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质疑,导致课堂提问效率极低。为了避免提问的过程化现象,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教师要合理把握提问时机,以促进学生思维为主要目的,能适时提出问题,同时确保问题的创造性。如课堂的前20分钟是学生精神最为集中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教师要少问、精问。如在“长方形周长”教学中,教师通过“想一想、做一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出一个固定的长方形图案,然后提出以下问题:你自己所摆出的长方形,那个是长、那个是宽?如何去计算你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除了测量,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总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确保问题的独特性,避免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问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及时给予提示,在学生给出答案后,要及时作出反馈,通过积极地评价和良好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艳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2]王雪梅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李国芝 浅析教师课堂提问的“新误差”[J].教学与管理,2006年,16期。
其他文献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近20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科学探究的光芒。实验不仅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创新教学方式。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能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领会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探究意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合作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有效 课堂教学 激活欲望 参与 气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促进有效学习,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
期刊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说比较吃力,如何寻找几种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因此,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高效的呢?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就显得相当迫切,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了几种在地理教学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且探讨了提高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策略问题。  一、
期刊
一、点燃开启历史思维的情感  开启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首先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其次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学生的情感悄悄地被点燃。同时教师还要会“煽动”,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正确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能做得很到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解决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从开始接触到毕业升学考试也就九个多月时间,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抓起。下面就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一些做法,谈点体会。  一、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标理念 课堂教学 提升 措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下,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的差异性,同时找到了两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阐述了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教学衔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差异与梯度效应日益突显,尤其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出现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初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学地理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在教学中,要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教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注意采用“互动教学”,发扬“教学民主”,更新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技能。只要我们用心教学,用情施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更没有教不好的学科。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其思想受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其价值取向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来统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其核心和精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学生是祖国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