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国家需要很多擅长分析、推理、评判的思辨能力方面的人才,以此来让自己在竞争中获得有利的位置,培养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学生对国家战略的影响深远。大学英语综合课以其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感受人类文明,让我们领略中西文化的兼容之处和差异。在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改革;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14-02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及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现状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1]它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人云亦云,具体地说,思辨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言之,“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创新是实践能力的体现,而实践只有在高级思辨能力的引导下才能导致创新。”[2]思辨能力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思维技能水平高的高低,而且可以凸显现代人文精神。一个具有优秀思辨能力的人,可以充分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利用,使自己成为自信、具有较强自觉性和较好判断力的现代公民。在西方的教育体系当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早已成为其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一直以来是西方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陆续有学者和研究关注到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体较弱,甚至严重匮乏。面对一些发生的事物,无法做出自己独立、客观的思考。1988年,黄源深教授在他的文章《思辨缺席》中指出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关注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的问题,将其纳入大学生英语教育改革的章程中。大学英语综合课是大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教学对象众多,互动不足,学生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会积极思考教学衍伸的内容,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自信心不足,积极独立思考能力十分欠缺。同时,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单词、语篇和语言点,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忽略了语言的使用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以考试分数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应付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3]虽然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各种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而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实际上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结合。发展思辨能力将有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再者,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由此可见,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对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定型的阶段,面对海量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信息分析、推理、抉择和评判的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取舍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独有见解。大学英语课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尤其是综合课,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精读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让人文精神逐渐内化,这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求变内容及策略
要通过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讲解知识点,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译码,启迪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相应事物的更深刻理解,更需要从人文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认识,达到真正理解这些事物和活动的层面。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指向的改变。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发展纲要和正确的发展指向。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不妨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避免单一的以考试分数论高低的局面,应探索更多渠道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单一的考试只会让学习者注重机械的知识点和单词记忆而忽略独立思考、综合使用和全面掌握语言的能力,更不要说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材和教学内容设置选取。教材与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材应注重把知识点的传输与思辨能力培养两者有机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其内容应该更详实、生动,启发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想。能够让人从内心深处去反省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才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应该有激发学生睁眼看世界和周围的相关预习内容,同时课后练习应该在兼顾语法和知识点的同时,插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有话说,形成自己的东西。
3.教学模式的改变。虽然各种语言教学活动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语言操练都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地思考问题,学生思辨能力也不会得以较好发展。教学要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例如特殊疑问句问题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独自或者合作探究答案,激发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观点,从而增加其学习的愉悦性,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思辨能力。在新生代的教育中,把知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生活存在。 4.优化考评标准。思辨能力的考核任重而道远。当前以卷面考试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忽略语言表达能力、实际使用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有其不合理的方面。应该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优化,增大平时练习、讨论、表演的权重,在笔试中,应加大诸如翻译和写作等主观题的类型和权重。只有通过优化,才能把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也才能反拨到教学实践中去。
5.提高教师素养。教师本身的素养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去理解事物本身,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应该定期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的认知水平得以更新;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博览群书,增进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国内外的相关论著,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众多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中,以下三种策略比较具有代表性:
1.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基石,可以拓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角度。只有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想法。在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做讲解的时候,可让学生进行多变句式的练习,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陈述、疑问、祈使多种句式。同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复述、细节复述和创新性自我复述重组所学知识,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见解,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促成思辨能力的最终形成。
2.引入讨论式课堂学习模式。以课堂内容作为引子,教师可以加入大量相关知识的讨论,提出多元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看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学生在讨论课上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听取完毕之后可以就发言人的观点进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一个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之下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其发言可以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又能彼此学习借鉴,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是极为有效果的方式。
3.角色表演。有些综合课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来直接呈现,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成小组任务,学生自行编排内容、创设背景,精修台词、想象场景,教师对表演时间一般建议限制在5分钟内。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学以致用,用自己的表演演绎所理解的内容,学生不仅加深了学习内容的巩固与理解,而且更多地参与到了主动学习中去,去思考角色的内心和所处环境,对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利用大学英语综合课的环境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人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大学英语综合课给我们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及人文环境,如何在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竭尽所能。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政策、策略,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综合能力高的人才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蒋丽香.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
[2]李莉文主编.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06):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1
关键词: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改革;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14-02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及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现状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1]它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人云亦云,具体地说,思辨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言之,“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创新是实践能力的体现,而实践只有在高级思辨能力的引导下才能导致创新。”[2]思辨能力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思维技能水平高的高低,而且可以凸显现代人文精神。一个具有优秀思辨能力的人,可以充分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利用,使自己成为自信、具有较强自觉性和较好判断力的现代公民。在西方的教育体系当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早已成为其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一直以来是西方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陆续有学者和研究关注到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体较弱,甚至严重匮乏。面对一些发生的事物,无法做出自己独立、客观的思考。1988年,黄源深教授在他的文章《思辨缺席》中指出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关注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的问题,将其纳入大学生英语教育改革的章程中。大学英语综合课是大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教学对象众多,互动不足,学生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会积极思考教学衍伸的内容,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自信心不足,积极独立思考能力十分欠缺。同时,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单词、语篇和语言点,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忽略了语言的使用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以考试分数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应付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大学英语综合课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3]虽然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各种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而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实际上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结合。发展思辨能力将有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再者,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由此可见,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对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定型的阶段,面对海量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信息分析、推理、抉择和评判的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取舍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独有见解。大学英语课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尤其是综合课,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精读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让人文精神逐渐内化,这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求变内容及策略
要通过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讲解知识点,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译码,启迪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相应事物的更深刻理解,更需要从人文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认识,达到真正理解这些事物和活动的层面。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指向的改变。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发展纲要和正确的发展指向。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不妨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避免单一的以考试分数论高低的局面,应探索更多渠道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单一的考试只会让学习者注重机械的知识点和单词记忆而忽略独立思考、综合使用和全面掌握语言的能力,更不要说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材和教学内容设置选取。教材与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材应注重把知识点的传输与思辨能力培养两者有机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其内容应该更详实、生动,启发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想。能够让人从内心深处去反省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才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应该有激发学生睁眼看世界和周围的相关预习内容,同时课后练习应该在兼顾语法和知识点的同时,插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有话说,形成自己的东西。
3.教学模式的改变。虽然各种语言教学活动都体现了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语言操练都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地思考问题,学生思辨能力也不会得以较好发展。教学要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例如特殊疑问句问题或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独自或者合作探究答案,激发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观点,从而增加其学习的愉悦性,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思辨能力。在新生代的教育中,把知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生活存在。 4.优化考评标准。思辨能力的考核任重而道远。当前以卷面考试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忽略语言表达能力、实际使用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有其不合理的方面。应该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优化,增大平时练习、讨论、表演的权重,在笔试中,应加大诸如翻译和写作等主观题的类型和权重。只有通过优化,才能把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也才能反拨到教学实践中去。
5.提高教师素养。教师本身的素养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去理解事物本身,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应该定期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的认知水平得以更新;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博览群书,增进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国内外的相关论著,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众多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中,以下三种策略比较具有代表性:
1.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基石,可以拓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角度。只有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想法。在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做讲解的时候,可让学生进行多变句式的练习,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陈述、疑问、祈使多种句式。同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复述、细节复述和创新性自我复述重组所学知识,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见解,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促成思辨能力的最终形成。
2.引入讨论式课堂学习模式。以课堂内容作为引子,教师可以加入大量相关知识的讨论,提出多元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看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学生在讨论课上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听取完毕之后可以就发言人的观点进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一个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之下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其发言可以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又能彼此学习借鉴,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是极为有效果的方式。
3.角色表演。有些综合课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角色互换来直接呈现,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成小组任务,学生自行编排内容、创设背景,精修台词、想象场景,教师对表演时间一般建议限制在5分钟内。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学以致用,用自己的表演演绎所理解的内容,学生不仅加深了学习内容的巩固与理解,而且更多地参与到了主动学习中去,去思考角色的内心和所处环境,对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利用大学英语综合课的环境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人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大学英语综合课给我们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及人文环境,如何在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竭尽所能。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政策、策略,培养具有良好思辨能力的综合能力高的人才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蒋丽香.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
[2]李莉文主编.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06):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