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些学困生几乎在每一个班级都存在,怎样转化学困生是每个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转困”工作,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使学困生不但能掌握学习方法,而且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到有的放矢,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不断转化,不断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学困生”是在生理上、智力上没有原发性缺陷的一般学生,他们的智力还是正常的,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相对落后的特殊学生,虽然在低年级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一视同仁,平等教育,但经过几年的时间后,学生就出现分层了。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学困生,因为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的影响,学困生往往不被重视。
一、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1.学困生在学习的时候始终都存在着焦虑的心理,因此他们对于其他同学来讲就更需要理解。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学困生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给他们以真诚的辅导、热情的帮助。例如在测验到来前,班主任可以给学困生讲述一些与试卷相类似的题型,鼓励他们要对这一次的测验充满信心。通过辅导,学困生对一些相类似的题目内容有了一点基础,在做答卷时就能得心应手。如果结果比平时测验的分数有所提高的话,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班主任在测验之前对自己的帮助以及班主任的付出,并且在心里就会有一个结论:学习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自己肯努力,也会取得好成绩的。
2.班主任要把学困生与优秀生同等对待,将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那就要经常跟他们接触、交谈,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信任、亲近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用商量的口吻说出他们的缺点,目的是使学困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相信自己,坚定进步的信念,一点一点地摆脱“自卑”的枷锁,逐渐真正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3.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学习的意志,没有持续坚持的恒心,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学困生的“反复点”,因此不应该大声地训斥学困生,应从他们的“反复点”中寻找这一次不成功的原因,虽然还未真正成功,但鼓励是少不了的,使他慢慢领悟到:唯有面对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以后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败。这样在和风细雨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学困生的坚毅的意志。
二、转变学困生的教学方法
1.引发主动探究,培养积极状态。学困生每每因为多次的失败而产生对自己学习的预期成绩做出过低的估计,慢慢就会有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就会有消极思想的出现。班主任要经常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重新树立自信心,因而学习自觉性、学习自制力进一步提高、增强学困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班主任还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学困生能长期对学习保持积极状态。
2.分层教学,实行多种“优惠政策”。首先,在课堂上采取的“优惠”政策。学困生的学习基础比别人差,因此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如精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等方法。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都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一定要进行适当处理,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跟着其他同学来学,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其次,在练习和作业上的“优惠”。现行的教材没有考虑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差别问题,但作为本学科的老师就要有的放矢地把教材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分层次进行教学,同时练习和作业的形式、难度都要有所降低,让学困生对教材的知识也能学到最基础的。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困生不会做好预习工作,这一点对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有所影响,因此,班主任只有把预习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老师要有意识地把预习环节安排在上课时,通过不断训练预习的方法,使学困生逐步形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2.专心上课,积极参与。只有课堂上老师的引導才是学困生摆脱成绩落后的最好场所。那么学困生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讲,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理清老师的讲课思路,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减轻课后负担。
四、形成多方位的教育网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起到有效作用就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1.要重视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第一要整个家庭的人员都配合学校教育,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第二要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放在议事日程;第三要培养学生与家长经常进行交流的好习惯;第四是家长绝对不能在学生的面前讲老师的坏话。
2.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影响无所不在。有些消极因素直接对学生的学业造成严重的影响。要正确引导学困生脱离这种干扰,要引导学困生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从思想上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对于每一个学困生的转化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因为学困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故此他们的情况容易出现反复性。所以,班主任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给予学困生引导,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付鹤.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1(22).
[2]霍建林.学困生教育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1(4).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学困生”是在生理上、智力上没有原发性缺陷的一般学生,他们的智力还是正常的,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相对落后的特殊学生,虽然在低年级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一视同仁,平等教育,但经过几年的时间后,学生就出现分层了。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学困生,因为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的影响,学困生往往不被重视。
一、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1.学困生在学习的时候始终都存在着焦虑的心理,因此他们对于其他同学来讲就更需要理解。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学困生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给他们以真诚的辅导、热情的帮助。例如在测验到来前,班主任可以给学困生讲述一些与试卷相类似的题型,鼓励他们要对这一次的测验充满信心。通过辅导,学困生对一些相类似的题目内容有了一点基础,在做答卷时就能得心应手。如果结果比平时测验的分数有所提高的话,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班主任在测验之前对自己的帮助以及班主任的付出,并且在心里就会有一个结论:学习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自己肯努力,也会取得好成绩的。
2.班主任要把学困生与优秀生同等对待,将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那就要经常跟他们接触、交谈,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信任、亲近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用商量的口吻说出他们的缺点,目的是使学困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相信自己,坚定进步的信念,一点一点地摆脱“自卑”的枷锁,逐渐真正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3.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学习的意志,没有持续坚持的恒心,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学困生的“反复点”,因此不应该大声地训斥学困生,应从他们的“反复点”中寻找这一次不成功的原因,虽然还未真正成功,但鼓励是少不了的,使他慢慢领悟到:唯有面对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以后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败。这样在和风细雨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学困生的坚毅的意志。
二、转变学困生的教学方法
1.引发主动探究,培养积极状态。学困生每每因为多次的失败而产生对自己学习的预期成绩做出过低的估计,慢慢就会有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就会有消极思想的出现。班主任要经常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重新树立自信心,因而学习自觉性、学习自制力进一步提高、增强学困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班主任还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学困生能长期对学习保持积极状态。
2.分层教学,实行多种“优惠政策”。首先,在课堂上采取的“优惠”政策。学困生的学习基础比别人差,因此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如精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等方法。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都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一定要进行适当处理,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跟着其他同学来学,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其次,在练习和作业上的“优惠”。现行的教材没有考虑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差别问题,但作为本学科的老师就要有的放矢地把教材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分层次进行教学,同时练习和作业的形式、难度都要有所降低,让学困生对教材的知识也能学到最基础的。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困生不会做好预习工作,这一点对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有所影响,因此,班主任只有把预习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老师要有意识地把预习环节安排在上课时,通过不断训练预习的方法,使学困生逐步形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2.专心上课,积极参与。只有课堂上老师的引導才是学困生摆脱成绩落后的最好场所。那么学困生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讲,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理清老师的讲课思路,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减轻课后负担。
四、形成多方位的教育网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起到有效作用就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1.要重视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第一要整个家庭的人员都配合学校教育,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第二要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放在议事日程;第三要培养学生与家长经常进行交流的好习惯;第四是家长绝对不能在学生的面前讲老师的坏话。
2.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影响无所不在。有些消极因素直接对学生的学业造成严重的影响。要正确引导学困生脱离这种干扰,要引导学困生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从思想上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对于每一个学困生的转化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因为学困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故此他们的情况容易出现反复性。所以,班主任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给予学困生引导,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付鹤.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1(22).
[2]霍建林.学困生教育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