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与表达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是否丰富的检验和学生语文素养及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性教学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习作表达上有所进步,更不懂得如何将语文与实际日常生活建立有机联系,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习作表达融进生活资源提出有关建议,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提供帮助和教学思路。
关键词:五年级语文 习作表达 联系生活
引言: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存在着对语文写作的厌烦和畏惧心理,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更没有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如何真实生动地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不擅长利用语言工具将情感描绘出来,因而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教会学生建立语言和生活之间的练习,是教师应当重视和思考的。
一、打开“发现生活之美”的窗户
生活犹如一条无尽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和灵感。但,“授之以鱼不去授之以渔。”教师只督促学生悉心观察生活而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鼓励学生寻找观察角度,难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技巧得到提高和丰富[1]。无论是“看”还是“听”,都要求学生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有所感悟。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素材,并为学生讲解从哪些角度能有所发挥和值得表达,在讲解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生活之美。如在苏教版五年级课本上册习作一:“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练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教师自身为素材来源,根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接触和交流,对教师进行描写,或者记录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趣事,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二、增加表達技巧的训练
优秀语文作品不仅需要学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学生具有夯实杰出的笔下功夫。粗糙琐碎的语言只会让生活素材增添平凡和琐碎味道,难以体现生活之美和语文魅力,故而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也是写作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2]。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习作一:“观察自然现象”写作练习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精美词语积累和总结写景手法等任务,重视学生文采提高和对基本写作手法的训练。在习作二:“拔河”练习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向学生讲解多重描写手法和叙事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兴趣。
三、建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好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将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把教会学生应用语文知识和学会把写作技能与生活建立联系,善学善用[3]。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习作三中要求“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这就是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优秀题目,学生可以通过此类训练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同时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有更深的感悟和体验,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应当在写作课堂上更多讲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文体,例如演讲稿,书信,失物招领等等特殊文体,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四、坚持真实为本的前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采取正面而具有积极意义的素材和例证进行讲解。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具有负面意义的事件发生。如果为了写作而过度将生活理想化和美化,将使作文失去真实性和客观性[4]。美好的片段固然能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但不完美的回忆同样能给予人启迪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强行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真实客观地在作品中展现生活中值得记录的画面和事件。这样方能使习作的习作的学习过程不至于过分片面狭窄,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
总结
总而言之,将习作融进生活资源,不是口头上督促学生要细心观察生活,而是要在实践和探索中为学生提供方向,鼓励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之美。无论是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还是丰富灵活的写作技巧,亦或是建立与生活联系的机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用心关注和积极指引。如何将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在习作任务中巧妙安排,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学生对语文写作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是建立高效高质写作课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媛.基于探究活动的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孙秋瑾.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写作价值及其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金秋.小学生活作文现状、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殷亚玲.小学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行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6.
关键词:五年级语文 习作表达 联系生活
引言: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存在着对语文写作的厌烦和畏惧心理,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更没有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如何真实生动地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不擅长利用语言工具将情感描绘出来,因而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教会学生建立语言和生活之间的练习,是教师应当重视和思考的。
一、打开“发现生活之美”的窗户
生活犹如一条无尽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和灵感。但,“授之以鱼不去授之以渔。”教师只督促学生悉心观察生活而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鼓励学生寻找观察角度,难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技巧得到提高和丰富[1]。无论是“看”还是“听”,都要求学生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有所感悟。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素材,并为学生讲解从哪些角度能有所发挥和值得表达,在讲解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生活之美。如在苏教版五年级课本上册习作一:“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练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教师自身为素材来源,根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接触和交流,对教师进行描写,或者记录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趣事,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二、增加表達技巧的训练
优秀语文作品不仅需要学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学生具有夯实杰出的笔下功夫。粗糙琐碎的语言只会让生活素材增添平凡和琐碎味道,难以体现生活之美和语文魅力,故而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也是写作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2]。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习作一:“观察自然现象”写作练习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精美词语积累和总结写景手法等任务,重视学生文采提高和对基本写作手法的训练。在习作二:“拔河”练习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向学生讲解多重描写手法和叙事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兴趣。
三、建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好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将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把教会学生应用语文知识和学会把写作技能与生活建立联系,善学善用[3]。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习作三中要求“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这就是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优秀题目,学生可以通过此类训练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同时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有更深的感悟和体验,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应当在写作课堂上更多讲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文体,例如演讲稿,书信,失物招领等等特殊文体,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四、坚持真实为本的前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采取正面而具有积极意义的素材和例证进行讲解。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具有负面意义的事件发生。如果为了写作而过度将生活理想化和美化,将使作文失去真实性和客观性[4]。美好的片段固然能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但不完美的回忆同样能给予人启迪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强行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真实客观地在作品中展现生活中值得记录的画面和事件。这样方能使习作的习作的学习过程不至于过分片面狭窄,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
总结
总而言之,将习作融进生活资源,不是口头上督促学生要细心观察生活,而是要在实践和探索中为学生提供方向,鼓励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之美。无论是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还是丰富灵活的写作技巧,亦或是建立与生活联系的机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用心关注和积极指引。如何将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在习作任务中巧妙安排,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学生对语文写作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是建立高效高质写作课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媛.基于探究活动的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孙秋瑾.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写作价值及其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金秋.小学生活作文现状、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殷亚玲.小学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的行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