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绵山拜了介子推墓,美丽的讲解员一直把我们送出山门,听说采风团下午准备走访左权县,就表示要唱一首左权民歌送行:“你们到了左权,肯定会听见这首歌的。我提前给诗人们唱一遍吧。”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胳丁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
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
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
一下子把诗人们听呆了,纷纷打听歌名。讲解员笑着回答:《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还不完问一句:“好听吗?”
嘿,还用问吗?不好听,能把这么多也算见过世面的诗人们听醉了、听傻了?
其实我对这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并不陌生,知道它还有更多的版本,阎维文、王二妮等许多歌手都在中央电视台唱过。可我在上世纪末来山西,参加太原诗会时,这首歌还没火,尚处于野草的状态,第一次听本地诗人酒后扯着嗓子唱起来,真把我的魂勾出来了。这就是民歌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不仅震撼你的耳朵,也不只是走心,而是直击你的魂魄。不单是听觉的盛宴,合盘托出的心事,更是灵魂出窍的野餐。我初听《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时,正是崔健之后唐朝、黑豹等乐队风行神州的时代,加以比较,并没觉得这首左权民歌土里土气。它不是重金属,却也雷霆万钧。不摇滚,却照样让人手舞足蹈。
民歌哪来的这股劲儿?它的野性,它的魔力,在于穿越时空。譬如这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甚至可以上溯到诗经的时代。众所周知,诗经第一首即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者说,诗经是情诗为开篇,爱情为诗经拉开序幕。正如沿着《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里的那条河,往上走,往古代走,有可能走到《关雎》里那块水鸟啼鸣的沙洲,我们的所有情诗、情歌,都位于《关雎》的下游,都以诗经为源头。与《关雎》相比,《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甚至更为原生态一些,描写的不是窈窕淑女、谦谦君子,而是河边洗衣的村姑、放羊的小伙,但青年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慕是没多大差别的。只不过单相思的君子含蓄一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时写成诗,直抒胸臆的小伙更为粗犷,当面就唱成歌。情诗是文雅的,情歌是狂野的。所以我敢说,诗经的时代,肯定已有类似《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这样的情歌,经过文人或采诗官的修饰,改写成《关雎》这样能够登大雅之堂的情诗。但大雅就是大俗,没有大俗,哪来大雅?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自由的灵魂?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礼仪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诗经》在我心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典籍里呼吸过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间,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赤子们能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的神秘智慧。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还使我联想到诗经里另一首《蒹葭》。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里的村姑,没有名字。但我们还是记住她了。她不叫罗敷,也不是吴越地带浣纱的西施,她只是晋地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衣女,这不妨碍我们借男主人公之口,给了她一个爱称,一个山药蛋般朴素又可爱的名字:亲圪蛋。我们不知道她的姓氏,可小伙却分明告诉我们她姓什么了:她姓亲,姓爱,她就是他的小亲亲、小爱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唱情歌的小伙眼里,她就是西施,就是四大美女之外的美女,甚至因为离自己更近而更美、更有诱惑力。
我通过民歌跟那些发生在遥远时空的人与事交流,因为只有这洋溢着原始美感的旋律才能使古老的情感得以复活。正如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民歌则呈现出一个生机蓬勃的青春期——它使农牧社會里对天、地、神、人之关系的猜测与信仰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音乐的先河,最大程度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听觉,并发掘了人性中抒情的天赋。从这个意义上看,民歌的生命力是属于乡野的,城市绝非适宜于滋长的土壤。当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虽然制造了众多精良的乐器,但真正的民歌却与追求贵族化的人群疏远了;再循循善诱的韵律,也无法从根本上说明现代人头脑中不惑的理念——民歌失去了它感动的对象。其实民歌并没有枯萎,枯萎的是我们内心的情感。
在我们与歌手之间,时空已经沙漠化了——又有谁能像追寻灵魂一样固执地把握住一缕袅袅的余音呢?
我甚至认为,民歌不属于那些没有幻想的人,它可以属于那些没有财产的人——构成他们精神上最大的一笔财富。即使在古代,它也大多是穷人的音乐,作为他们耕耘、狩猎、恋爱、流浪之际的寄托——《诗经》里的国风悠悠吹拂了几千年。由此可见,民歌带有风的属性,在露天的环境里诞生,以大地作为布景真实的舞台,口耳相传,不需要太多复杂的配器,但却表达了最无法模仿的情绪。
民歌的创作者们大多“遗失”了名字,他们的生命、喜怒哀乐都浓缩在一段縹缈的旋律里,成为后人继承的宝贵遗产。那些众口传诵的歌声延续着他们的呼吸,我总是能通过民歌发现古老的灵魂。民歌如风,灵魂如风——哦,人类的往事如风,为了一些失传了的理由而忧伤着,欣喜着……甚至那些琐碎的细节,都因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钻石般熠熠生辉。在吟唱的瞬间,我们不由自主地重复了先人的身世。
每个民族都拥有不同的民歌,其特色能显现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歌应该是其成长史最忠实的记录——哪怕记载的大多是民间的事件、人物与情感。几乎每个民族天生都是载歌载舞的,但也都会或迟或早地告别这纯自然的状态、任性的状态。不知道是现代文明使原始人性异化了,还是人性的演变创造出现代文明?我发现,越是社会发展缓慢的民族,越是在努力挽救着民歌的魅力——生怕它会像地形物貌一样经历着水土流失。
民歌永远是传统文化中最令人陶醉的部分,如同植物摇曳生姿,它朴素的一面实则吸收了天地的精华。所以即使是一般最纤弱哀婉的曲调,也拥有博大的背景——源源不断地给予其强大的力量,否则它不足以比人的生命更长久。
喜欢唱民歌的人,是永葆青春的人,他身上肯定保持着诗人的气质——因为民歌是人类青春期的活力。但那份与天地为邻的野性逐渐被时代修改了。在今人的听觉中,这种野性简直是一种神性——民歌是一种来自过去的启示。或者说,它常常是一个民族诗化了的记忆。
民歌的时代离我们越远,它对现实的刺激就越强烈——喜欢听民歌的人,是擅长怀旧的人。擅长怀旧的人,才可能是真正富有的人。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胳丁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
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
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
一下子把诗人们听呆了,纷纷打听歌名。讲解员笑着回答:《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还不完问一句:“好听吗?”
嘿,还用问吗?不好听,能把这么多也算见过世面的诗人们听醉了、听傻了?
其实我对这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并不陌生,知道它还有更多的版本,阎维文、王二妮等许多歌手都在中央电视台唱过。可我在上世纪末来山西,参加太原诗会时,这首歌还没火,尚处于野草的状态,第一次听本地诗人酒后扯着嗓子唱起来,真把我的魂勾出来了。这就是民歌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不仅震撼你的耳朵,也不只是走心,而是直击你的魂魄。不单是听觉的盛宴,合盘托出的心事,更是灵魂出窍的野餐。我初听《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时,正是崔健之后唐朝、黑豹等乐队风行神州的时代,加以比较,并没觉得这首左权民歌土里土气。它不是重金属,却也雷霆万钧。不摇滚,却照样让人手舞足蹈。
民歌哪来的这股劲儿?它的野性,它的魔力,在于穿越时空。譬如这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甚至可以上溯到诗经的时代。众所周知,诗经第一首即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者说,诗经是情诗为开篇,爱情为诗经拉开序幕。正如沿着《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里的那条河,往上走,往古代走,有可能走到《关雎》里那块水鸟啼鸣的沙洲,我们的所有情诗、情歌,都位于《关雎》的下游,都以诗经为源头。与《关雎》相比,《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甚至更为原生态一些,描写的不是窈窕淑女、谦谦君子,而是河边洗衣的村姑、放羊的小伙,但青年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慕是没多大差别的。只不过单相思的君子含蓄一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时写成诗,直抒胸臆的小伙更为粗犷,当面就唱成歌。情诗是文雅的,情歌是狂野的。所以我敢说,诗经的时代,肯定已有类似《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这样的情歌,经过文人或采诗官的修饰,改写成《关雎》这样能够登大雅之堂的情诗。但大雅就是大俗,没有大俗,哪来大雅?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自由的灵魂?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礼仪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诗经》在我心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典籍里呼吸过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间,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赤子们能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的神秘智慧。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还使我联想到诗经里另一首《蒹葭》。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里的村姑,没有名字。但我们还是记住她了。她不叫罗敷,也不是吴越地带浣纱的西施,她只是晋地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衣女,这不妨碍我们借男主人公之口,给了她一个爱称,一个山药蛋般朴素又可爱的名字:亲圪蛋。我们不知道她的姓氏,可小伙却分明告诉我们她姓什么了:她姓亲,姓爱,她就是他的小亲亲、小爱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唱情歌的小伙眼里,她就是西施,就是四大美女之外的美女,甚至因为离自己更近而更美、更有诱惑力。
我通过民歌跟那些发生在遥远时空的人与事交流,因为只有这洋溢着原始美感的旋律才能使古老的情感得以复活。正如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民歌则呈现出一个生机蓬勃的青春期——它使农牧社會里对天、地、神、人之关系的猜测与信仰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音乐的先河,最大程度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听觉,并发掘了人性中抒情的天赋。从这个意义上看,民歌的生命力是属于乡野的,城市绝非适宜于滋长的土壤。当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虽然制造了众多精良的乐器,但真正的民歌却与追求贵族化的人群疏远了;再循循善诱的韵律,也无法从根本上说明现代人头脑中不惑的理念——民歌失去了它感动的对象。其实民歌并没有枯萎,枯萎的是我们内心的情感。
在我们与歌手之间,时空已经沙漠化了——又有谁能像追寻灵魂一样固执地把握住一缕袅袅的余音呢?
我甚至认为,民歌不属于那些没有幻想的人,它可以属于那些没有财产的人——构成他们精神上最大的一笔财富。即使在古代,它也大多是穷人的音乐,作为他们耕耘、狩猎、恋爱、流浪之际的寄托——《诗经》里的国风悠悠吹拂了几千年。由此可见,民歌带有风的属性,在露天的环境里诞生,以大地作为布景真实的舞台,口耳相传,不需要太多复杂的配器,但却表达了最无法模仿的情绪。
民歌的创作者们大多“遗失”了名字,他们的生命、喜怒哀乐都浓缩在一段縹缈的旋律里,成为后人继承的宝贵遗产。那些众口传诵的歌声延续着他们的呼吸,我总是能通过民歌发现古老的灵魂。民歌如风,灵魂如风——哦,人类的往事如风,为了一些失传了的理由而忧伤着,欣喜着……甚至那些琐碎的细节,都因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钻石般熠熠生辉。在吟唱的瞬间,我们不由自主地重复了先人的身世。
每个民族都拥有不同的民歌,其特色能显现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歌应该是其成长史最忠实的记录——哪怕记载的大多是民间的事件、人物与情感。几乎每个民族天生都是载歌载舞的,但也都会或迟或早地告别这纯自然的状态、任性的状态。不知道是现代文明使原始人性异化了,还是人性的演变创造出现代文明?我发现,越是社会发展缓慢的民族,越是在努力挽救着民歌的魅力——生怕它会像地形物貌一样经历着水土流失。
民歌永远是传统文化中最令人陶醉的部分,如同植物摇曳生姿,它朴素的一面实则吸收了天地的精华。所以即使是一般最纤弱哀婉的曲调,也拥有博大的背景——源源不断地给予其强大的力量,否则它不足以比人的生命更长久。
喜欢唱民歌的人,是永葆青春的人,他身上肯定保持着诗人的气质——因为民歌是人类青春期的活力。但那份与天地为邻的野性逐渐被时代修改了。在今人的听觉中,这种野性简直是一种神性——民歌是一种来自过去的启示。或者说,它常常是一个民族诗化了的记忆。
民歌的时代离我们越远,它对现实的刺激就越强烈——喜欢听民歌的人,是擅长怀旧的人。擅长怀旧的人,才可能是真正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