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及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从相知 、相爱、出走、结合,最终却分离毁灭的爱情悲剧。而《伤逝》的爱情悲剧根源在于子君陷于停顿而涓生却不断向前的人生追求。它给当今恋爱婚姻中的青年男女很多启发和思考:当爱情来临时,该如何选择?爱情在婚姻中如何维持长久?爱情不能盲目冲动,要为对方负责。爱情在婚姻中需要保鲜,需要共同成长。
  【关键词】:《伤逝》;子君;涓生;爱情悲剧;责任;成长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是一出发人深省的爱情悲剧,全剧采用手记的形式,以男主人公涓生的内心回忆展开叙事,讲述了一对为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青年男女相知、相爱、出走、结合,最终却分离毁灭的爱情悲剧。下面通过分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给当今恋爱婚姻中的青年男女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带有时代的特色,所以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有时代的原因。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是五四时代知识青年的普遍呼声,然而在那种黑暗的生活中,“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只仅仅不过是一种幻想,他们所追求的爱情到最终是不可能不破灭的。子君和涓生虽然在新思潮的背景下已经解放了思想,然而他们仍处于一个尚未解放的社会中。封建礼教是绝对不容许有悖“常纲”的事物出现,爱情也不例外。在当时的婚姻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是社会所不容的,甚至连亲人、朋友的认可都到不到。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是离不开社会解放的。但是,社会因素只是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外因,但不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决定因素。
  (二)自身原因:涓生和子君没有在爱情中共同成长
  《伤逝》的爱情悲剧根源在于子君陷于停顿而涓生却不断向前的人生追求。子君在同居之前是非常勇敢的,力争婚姻自主,不顾人们的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不容易。子君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非常之坚决,但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解放而孤立的追求的,子君的悲剧就在于她原来的理想太狭小了。这个理想本身就决定了她的悲剧。就她的理想的最终目的来看,这个理想是达到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组织了一个小家庭,把小家庭作为爱情生活和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思想流于空虚、庸俗,对涓生的爱情也有所褪色。同居后的子君变了,她回到了传统的状态:为小油鸡与小官太太暗斗,为吃饭而埋怨,因房东太太的讥笑而烦恼……昔日的子君消失了,她陷于停顿,封建思想占据了她,子君以一种封建女性表达爱的方式去照顾涓生,子君的回归传统,使其逐渐丧失了她在涓生心目中的新女性形象,这也加快了悲剧的产生。
  (三)没有经济基础,何谈爱情
  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的务员,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当涓生失业时,经济来源断绝,子君的第一反应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轻松自如的心态也没有了,也忙于抄抄写写的生活,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那么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伤逝》中涓生和子君在没有物质基础上爱是死去活来,之后回到现实里一样被物质匮乏所击倒,这就造成了悲剧。所以说,物质是爱情的基础,爱情是更高于悬浮于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没有人会一直饿着肚子谈情说爱。但是,问题在于物质基础到底有多厚与爱情的关系。有的人只要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就能够有爱情。而有的人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谈爱情。
  二、对现代恋爱青年的启示
  (一)不亏欠爱情、为爱负责
  人的生活的第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了,倘使只知道锤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斗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是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我们看上去好像还挺有道理,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看上去无可厚非,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力推的表现。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但他还是这样做了,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伴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是极其自私。涓生始终对这段爱情有亏欠。涓生悔恨当初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子君的死亡。而子君回到家里后也肯定悔不当初,怎么爱上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子君的悲剧给现代恋爱中的青年尤其是女性一个警示,“有责任感”是女人择偶的首要标准,在如今看脸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应该看中的是对方的品行和魄力。而不只是停留在外表上这么肤浅的想法,这也是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如果仅強调男方的责任感,有些不近人情,因为责任对于爱情婚姻而言,有时难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男人也会扛不动,会心力交瘁。因此,需要夫妻双方共同负担责任,彼此理解 、包容 ,彼此依靠,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不论如何,为爱负责,不亏欠爱情是婚姻里永恒不变的主题。
  (二)不要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其实爱情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能长相厮守,错的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要大的多。在五四初期时代里,子君的执着,却给她带来了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种决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子君在爱情中迷失了自我,她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女人首先是要独立,并不是男人的依附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子君盲目的于涓生同居,因此而丢了工作,对生活的重心把握的偏差,导致了悲剧的上演。而随后的子君也确实改变了自己,变得庸俗起来,这又是作为女人犯的又一大错误: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女人要时时刻刻活得光鲜,永远富有魅力,这才是女人应有的追求。
  从《伤逝》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如果过分依赖男人,那便会使自己走向脆弱。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对于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像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在爱情中迷失自我,也不能像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成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先获得经济独立,才能赢取他人包括自己的爱人的尊重。《伤逝》的爱情悲剧已经给了我们警醒。当爱情来临时,我们一定要三思,即使遇到了对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要去爱,免得互相伤害。既然两个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参考文献:
  [1]曹志辉.谈《伤逝》中子君和涓生悲剧产生的根源[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0,(6).
  [2]沈敏特.爱情题材的历史性突破——论《伤逝》中的爱情悲剧[J].中国社会科学,1983.
其他文献
【摘要】: “学长制”最初出现于15世纪的英国伊顿公学,随后,这种制度就一直在欧美高校中流行。在我国,香港城市大学于1998年首先试行学长制,现已在香港各大、中学校广泛实施。近年来,学长制在国内外普遍推行,为了更深入研究学长制管理模式,探索学长制管理细则,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学长制五年以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长制管理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以期经过不断实践来完善学长制管理模式。 
期刊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著作,有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的重要地位。它凝聚了马克思的毕生心血,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 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工作日”部分分为七个小节,此七部分内容是互相关联,层层递进的。  【关键词】:资本论;劳动;价值;工作日  “工作日”部分系统的介绍了“工作日”的基本概念,以及商品经济时代的
期刊
【摘要】:永井荷风(1879~1959)是日本新浪漫派代表作家,其短篇小说有嗜爱幽美颓败的旧事物及以丑为美的审美情趣。早期作品初步显示了荷风文学的特质:对弱者尤其是女性的同情、对社会的批判,开创了日本的唯美派文学。《地狱之花》是荷风初期受到自然主义文学影响后的习作。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个人主义和日本传统社会的激烈碰撞,而这种碰撞又成就了荷风的创作个性和文风的不断成熟。本文以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为切入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在中学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到音乐技巧和音乐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当前中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创设问题。  【关键词】:中学音乐;情境教学;兴趣学习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过渡的时期,中学阶段主要是承前启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学生的教学质量对于
期刊
《明月的暑期日记》属于现实主义题材,因此,美术设计的主体指导思想原则,应该遵循所谓的“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现于生活,还原于生活”的基本规律。把电影的主题,能够很有特色地树立于电影画面,真实准确地刻画出电影所要表达的环境;另外本片在美术创作上着重尝试强调人物主观的精神世界,试图将这种主体意识来引导造型。  电影必须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合理性,合理的东西,是最艺术的,最感人的也是最真实的。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CAD软件教学经验,根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属性与就业取向,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材中案例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学生初学软件的特殊情况,总结出经验和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到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职业特征,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对就业单位的考察研究,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CAD;教
期刊
【摘要】: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不仅催生了新媒体经济,也使得传统的电商找到了新的运营模式,微商依托微信,凭借其低准入,低成本,熟人社交营销平台的便利优势,但是促进电商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交易体系建立不完善,法律监管不到位等多方面的挑战,引发了诸多法律层面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微商经营中存在的违法现象、监管不到位、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几个方面对微商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期刊
【摘要】:我国已全面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获取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自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每一个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普通公民,都可以自由提供、选择和分享信息,门槛低、限制少。一方面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良莠难分,容易误导大学生。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隐性德育;
期刊
【摘要】《女医·明妃传》是一部蕴含丰富中医养生文化的电视剧,本文探讨中医养生文化影视剧成功的原因,以及关注其民族化和现代化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科学性问题,探讨中医养生文化影视剧的发展问题,从而使中国的中医药影视剧能够从中获得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养生文化;影视剧  Look at the Chinese health culture from the TV drama "female bio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掌握与准确应用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将系统阐述该课程的重难点及相关的学习方法,以期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和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学习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建筑人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源泉。该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