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狩猎到文明传播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童年记事:“山上”到“山下”
  ——狩猎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1959年出生于茫茫大兴安岭深处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①的家庭。鄂伦春族人家庭子女较多,少则五六个孩子,多则十一二个,我家有兄弟姐妹8人,我排老三。我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以狩猎为生的纯正的鄂伦春人。在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有两个较大的部落——南部和北部,南部的部落族人基本都姓莫;北部部落的族群较大,人数较多,姓氏也较多样。
  游猎是原始的鄂伦春族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我的父母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生活方式就是打猎”。当时没有什么钞票,也没有什么超市,打猎获取猎物之后,与“跑山”①的商贩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换取大米、盐、弹药、药物等生活物品。
  1951年,国家出台了“下山”的相关政策②,鄂伦春人陆陆续续地“下山”,以“山上”到“下山生活”为转折,鄂伦春人结束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而当时的出行工具,主要是马。下山后,家里自己租地,开始种粮食,靠农业自给自足,逐步实现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鄂伦春人家家户户都有猎枪,下山后虽然开始种地,但家里还是部分依靠打猎生活。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禁猎政策,不能再随意打猎。这种转变给鄂伦春人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二、从接受正规教育到好为人师
  1966年,我7岁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得以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那时学校只有2名老师,学习科目也只有语文和数学。学校实行混龄教学,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在一间教室上课,老师先给高年级的学生讲课,再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课,课后再由高年级的学生辅导低年级的学生。当时学校只有一间土房,到了1971年前后,政府盖了砖房,学校相对更为正规。学校以汉语授课为主,学生不分民族,均在一起上课。后来,阿里河镇(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的农场也有了学校,加上原有的林场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充裕,于是结束了“混龄教学”,实现了分班分民族教学。
  鄂伦春人比较重视教育,我父母一直非常支持我们上学,我们兄弟姐妹8人均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基本接受完义务教育。我们上学,主要依靠政府的助学金(每月14元),家里的负担不太重。
  1981年,鄂伦春民族中学成立。由于师资缺乏,经过“推荐式”选拔,10名鄂伦春族有意深造的年轻人,被送进高校学习,大部分所學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出于个人爱好,我选择了生物教育专业,到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进修三年,并获得结业证书。对于学成归来人员安置问题,当时政策上没有做具体明确的规定,我们10个人有继续进修的、有升迁的、也有一直从事教育行业的。
  在内蒙古师范学院学习期间,我被编入1980级生物教育专业汉班①,同汉生②一起学习。我一直认为这样学习的好处非常多。首先,我们“下山”之后由说鄂伦春语到说汉语的转变很困难,而大学期间接受汉语教育,接触汉族学生,对于自己汉语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其次,之前的鄂伦春族学生大多为单独编班,同其他民族学生的接触机会受限,不利于实现民族融合。最后,接触机会多了,语言流畅了,学习成绩也就上来了,与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进步得快。
  毕业后,我回到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中学任教。刚入职,学校安排了老教师对我进行“传帮带”,效果明显,我进步很快。教师在当时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社会对教师是基本认可的,老百姓也愿意送孩子到学校上学,因为政府给予学校基本的教学补助,课本全部是免费的,上学基本不花钱,作业本、钢笔等都会供应。
  三、教师生活——一部鲜活的鄂伦春民族教育史
  1.毕业后任教
  我从内蒙古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回到鄂伦春民族中学,当时除了我属于定向培养之外,其他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别的学校调入的。当地政府给予鄂伦春民族中学很大的教师用人权和优先用人权,同等情况下,优先满足鄂伦春民族中学的用人需求。在教师的选聘上,主要的形式为推荐,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荐,即可进入鄂伦春民族中学从教。推荐的标准就是“唯才是举”,看中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其他没有太多限制。我的同龄教师多为高中学历,后通过自考、夜大、函授等形式提高了学历。教育局在新入职教师的招聘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将符合学校需要条件的教师“拢过来”。准备入职的教师,都需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试讲”,按照分数的高低排序进行录用。接下来将拟录用人员名单上报教育局,最后由教育局上报劳动人事局,在劳动人事局和组织部下令之后,应聘人员和转聘人员就可以成为鄂伦春民族中学的一名正式教师了。
  2.登台授课
  毕业后第一次讲台,我讲的是“植物的生长”。班里有十多位小孩,我在讲台上一点都不紧张,因为他们的“文化”没我的“广”。工作之初,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所以很多教具是我带领学生一起做的。大兴安岭地区有宝贵的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这为生物课教学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比如,讲到“解剖鱼”,我就带领学生去河里抓鱼,进行解剖,剖开之后还能看到鱼的心脏在跳,特别生动形象,学生也便于理解学习。
  工作第三年,我开始了当班主任的历程。1993年左右,由于身体原因,我从一线教学岗位逐渐调整到了后勤岗位。后来,学校的年轻教师慢慢地多了起来,我就彻底不上课了,管理学生宿舍、负责食堂事务,再后来又到学校图书馆管理图书。现在,主管学校的鄂伦春学生。
  3.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上,生物课和化学课分为一组,教研活动的形式主要为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研组内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较为积极,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该项活动是教师的分内之事,而且教研组组长会记录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的参与情况与参与程度,在年底考核时作为参考,而这种参考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能够讲好课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互相听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十分有帮助。   我们一般是选择有组织能力的、讲课评课水平较高的老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当然,年龄不是决定因素,只要是课讲得好、有组织能力,学校就会安排其担任教研组组长。我觉得,教研组不是一个行政组织,而像一个大家庭,总得有一个管事儿的来负责本专业课程教师的成长等工作。但是,由于教研组是从苏联引进过来的“舶来品”,因此也有很多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组长的水平对于教研组成长的影响,教研组实际功能的发挥不足导致形式大于结果的现象等。
  4.“上山”家访——大兴安岭地区独特的家访形式
  说起家访,我印象最深的是当班主任时学生管理中的事情。由于从小生活在林区深处,许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习惯上学,经常出现“往家跑”的事情。有两名女学生,不爱上课经常往家跑,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安排她俩早上给我打水,以此“盯住”她俩。刚开始,效果还挺明显,每天都能在学校看见她俩。好景不长,坚持了两个学期之后,其中一名女生又不见了。我就去她家家访,和她父母沟通,把她找了回来。
  由于林区交通不便,我经常需要骑马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有部分家庭离阿里河镇较远,如果去家访,还得在学生家中借宿。家访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愿意配合我们老师的工作,有很多家长告诉我管得“狠点儿”,再不行就揍,别打坏就行。但也有极少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往往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就应该由学校承担全部教育工作。工作多么年之后,我还与部分家长保持着联系,家长也十分热情,叫我路过家门口时到家里吃饭,这说明家长对我的工作還是认可的。
  四、回归森林,返璞归真——退休生活构想
  2017年,我已经58岁了,按照退休政策,再有两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我现在特别怀念“山上”生活时住过的洞,向往野外的生活,有时候很想回到“山上”。但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重来,现在的生活方式,我也很满足。
  访谈后记:
  因为小时候唱过一首《鄂伦春小唱》,我对鄂伦春族有了“森林”“打猎”“原生态”等“原始印象”。这次有机会与从小生活在大森林里、有过打猎经历、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鄂伦春族老教师面对面进行访谈,激动的心情自不用说。生于1959年的莫贵永老师,正好赶上了党和国家针对鄂伦春族的“下山”政策,因此可以说,莫贵永老师本身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鄂伦春族人民生活、学习、工作的“变迁史”。访谈中可以感受到,莫贵永老师对曾经在原始森林中的生活十分留恋,对马和狗这两个鄂伦春族最好的朋友有十分深厚的情感,其本人也在多年的从教生活中,积极推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工作。在结束访谈之后的第二天上午,我和韩雪军博士驱车来到距离鄂伦春旗政府所在地北约十公里峰峦层叠、松桦蔽日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嘎仙洞。据《魏书》记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或许因为自己祖籍山西大同的缘故,想象或许自己先人也属北魏,对嘎仙洞充满敬畏。一位同学说我这是“寻祖之旅”。其实浩浩人类历史长河很多事情已无可考,唯一有价值的便是对人类厚重历史的敬畏!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三少民族’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NJSY16289)、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科技计划项目“鄂伦春文化变迁与教育传承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作为全省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率先所有区一次性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的地级市,2017年年初,广东省佛山市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2020年目标,并将核心直指现代化强师队伍建设,拟在今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佛山市“强师工程”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佛山“强师工程”)。“强师工程”政策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到2
一  隐喻者,隐蔽、间接而深远的譬喻也。世界文化史上,许多最重要、最著名的思想,是通过隐喻来表达而脍炙人口的。例如,老子的“水喻”“谷神喻”“橐籥喻”“赤子喻”,庄子的“鲲鹏喻”“混沌喻”“庖丁喻”,佛陀的“筏喻”“化城喻”“盲龟喻”“火宅喻”,柏拉图的“太阳喻”“洞穴喻”等。教育中被后世传播和应用较多的,是苏格拉底的“助产婆”隐喻。  现代教育思想中,成功的隐喻不多见,这大概是由于人们越来越习惯
编者按  “用中学”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王祥连老师针对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串讲串问”沉疴痼疾而提出的教学主张:倡导变“串讲串问”为“学习活动”(以“用语文”为核心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从“语用”走向“用语”,从“学用”走向“用学”,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强调在“用”语文中“学”语文,不仅把“用”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与任务,而且把“用”作为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的最重要、最有效、最基本的方式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某网站献给新一代青年的演讲《后浪》在激荡起青春之音的同时,也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一演讲给了广大年轻人肯定与赞美,称新一代青年“心里有火,眼中有光”。“五四”孕育的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这四个词都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后浪”青年教师的汹涌澎湃,成为新时代胜任力的核心力量。  一、一位青年教师两次电视直播课后的反思  2020年上半年中有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自2003年创办起,就致力于九年一贯义务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学校提出“九年一贯,提供更好的教育。”其内涵可用“一个中心、三个要素、五个校本行动”来表示。一个中心即围绕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提高核心素养为中心;三个要素即“九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九年一贯的课程设计、九年三三分段的实践操作;五个校本行动即建设九年一贯校本化课程体系、探索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此前、当前乃至今后,教育公平都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前谈到教育公平,主要针对的是教育资源和学生学习机会的平等,推进教育公平的主体责任主要在政府,着力解决的是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均衡,更强调教育起点公平。然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公平的重心正在从以资源配置为标志的起点公平,转向以平等对待为特征的过程公平。[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的。习惯看似虽小,但它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它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不好的习惯也能葬送一个人的前程,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必修的功课。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期间的习惯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培养小学生的习惯方面
郭天财的一生和麦子紧密相连。  麦子是粮食,麦子滋养生命。出生在老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郭天财,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贫穷苦难让他永远难忘饥饿的滋味,更能理解“粮食”二字沉甸甸的含义。因此,年幼的郭天财暗暗立下了“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的志愿。1974年,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并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自
小学数学主题作业的优化设计主要是针对当前教学中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围绕单元学习中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现象方面的困惑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作业中经历探索、发现、研究、快乐的学习体验,注重体现学生数学思考主动参与的全过程,注重体现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自主探究的完整过程,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有趣,让儿童感到数学“好吃而有营养”、好玩而有深度,力求以此为载体,整体发展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仅以北师
本刊讯 8月20日,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屆教博会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承办的年度性盛会。参会人员覆盖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地区。有近14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180多个省市区县教育行政教研机构、1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