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中,可尝试运用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点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现实基点则源自课程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式”教学法的优势探讨涉及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与观念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把学术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潮进一步推进到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前沿。
一、研究式教学优势的理论基点: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和对其他学科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性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指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也起着深化、巩固和内化的支撑意义。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途径都在经历一场更富时代特征的变化和创新。如何适合这种变革并为之提供规律探索意义上的指导,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责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主要的课程载体,在课程改革中开展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点源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主题、职能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向。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优势,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不再囿于德国的国家地域,突破了以往理论研究中常见的狭隘的民族性,展现了学说影响、内容、视点的世界性;另一方面,又因其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态势与格局,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断经历着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不同目的的解释与论证,当然也遭遇到不断出现的非难和挑战。在这种复杂的生存状态和场景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占据着当代哲学思维、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理论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通过对实践,对认识,对唯物辩证法,对历史唯物主义,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对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系统阐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陈迹中、在当代西方思潮的泡沫中鲜明地标志自己。
二、研究式教学优势的现实基点:源自课程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一起经历了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和方法推介等几个维度的创新之后,课程固有的理论光辉使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满怀喜悦地进行着更富个性化的再创造,教学改革领域一时间热闹非凡。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成功背后的隐患,这主要表现为教学实效性仍不理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方法、新手段的探索使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由方法转变到内容,教改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手段创新、轻内容挖掘,重感性材料的论据堆积、轻理性思维的系统培养等认识误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缺乏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刻和抽象,而沦落为现象解读;从目的上背离基本原理在方法论、世界观意义上指导作用的发挥,在哲学史上曾被尽情书写的批判精神被先入为主的灌输目的所掩盖,也弱化了课程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在这个领域我们并非无所作为,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未因理论内容本身的卓越而异彩纷呈。同时,课程所面临的环境和对象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第一,课程教育环境的变化。
教育环境是指影响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它所涉及的内容、因素、范围、性质是非常广泛而复杂的。从国际环境看,以经济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中心,世界各种文明出现了在矛盾冲突中交融汇合的趋向。哲学课面临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促使国内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变化:我国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巨大的变迁;人的社会角色出现了大转换;所有制关系、分配制度、利益关系具有了全新的内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元素;社会环境具有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性,各种社会热点交替出现。意识形态环境更为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新与旧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行为更加务实,思辨更具理性,团体精神更为明显,个人价值观更加突出,人际联系更加密切。
第二,课程教育对象的变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整体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正处于空前的震荡和深层次的困扰中,大学生作为最具敏感性的社会群体,其身上必然反映出社会环境的上述变化。同时,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在变化,当代大学生具有与以往学生,特别是原有教材主创阶段(文革前,改革初)的学生是全然不同的。大学生们的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也迥然相异,表现出更为开放、更为主动、更具时代色彩的特征。但同时,其心理不完全成熟、思想易于反复、价值观念多层次并存的取向,使部分人出现沉迷物质崇拜,忽视情操陶冶、道德修养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对精英文化冷落的同时,却对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盲目认同,甚至对传统理性和道德漠不关心,对社会抱“索取”态度,却又充满挫折感。
第三,教师队伍本身也出现了复杂情况。
在党和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广大教师正在新老交替,素质不断提高,出现了高职称、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趋势,思想敏锐,敢于探索,积极改革。同时,由于社会上利益主体的分化,又引发了教师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和地方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成果更因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学科地位的降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价值评价和从教心态,限制了广大哲学课教师的理论创新和科研教改。教师面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深感力不从心的现状,成为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改深入的又一因素。
鉴于上述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改革必须及时地从前一阶段以方法、手段探索為主转而谋求内容的创新、功能上的挖掘和观念上的革命。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没有机会裹足不前,只有进行更深刻、更积极的探索,才能摆脱时下的僵局。
正如马克思所主张的内因决定论一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尽管十分复杂,但主要原因还在于理论和内容本身,在于我们满足于缺乏 创造性的现实。受历史上长期形成并“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建国初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界出现了全面学习苏联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热潮。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中国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借鉴苏联经验是十分有益的,在当时和现在,这种借鉴的贡献都不容置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由于理论研究普及程度的限制,和缺乏现代理论教育与创新研究的经验,尽管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倡导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学习苏联的理论状态,内容、形式和方法都缺乏进展。为此,教育部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研究教材,终于在一定程度上使教材摆脱了解释时政的尴尬境遇,此举使广大教师倍受鼓舞,但在内容选取、难易程度把握、考核要求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三、注重过程渗透:“研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展现
恢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业性、规范性,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内容创新的前提,内容创新与方法研究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从方法上必须推广普及研究式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研究式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优势:
10研究式教学的教育过程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过程是互动的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界的倾向性认识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独特功能使学生认同、树立、内化社会主流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课程教学尤其应该避免由于不平等灌输式教学形成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抵制,平等的教学地位可以发挥“教学相长”的互动作用。不是说灌输式教学无法教学相长,而是研究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20研究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挖掘。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可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主张并奉行的学术品格,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并不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而是通过批判引导人们寻找正确,研究式教学本身就具有批判机制,更适用于哲学课教学,理论创新首先需要创造的是批判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籍此重新恢复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密切互动,并使人们特别是大学生认可这种互动。
30研究式教学更注重渗透性
研究式教学是相对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事实上研究和灌输的目的是一致的,双方的优势甚至可以互相借鉴。但研究式教学内容的渗透性更强,能使教育对象于不知不觉中、充分的主体感觉中接受了新的理论,其间突显的个性色彩和群体互动,使课程更加多姿多彩,也使理论本身的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同时满足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求,因而易见成效。
40研究式教学的评估过程更加综合化。
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估是单向的,即教师根据一种或几种方式的考核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效果,而研究式教学法则是在群体互评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评价标准更为丰富、多元、富客观性,学生也因此更加重视研究过程中的个体表现和评估结果。
50研究主题的选取是研究式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
正如马克思所讲“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研究主题选择也必须具有时代性,要选择有理论价值的核心问题作哲学意义上的追问,要有直面現实的理论勇气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倡导观念革新,指导学生自觉阅读理论书籍,寻求答案或学习寻求答案。
理论的魅力在研究中展现,理论的力量在研讨中传导。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认同和发展是因为理论满足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则是由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纵深涵盖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阶段。时代越是发展,就越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孝宜主编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把学术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潮进一步推进到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前沿。
一、研究式教学优势的理论基点: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和对其他学科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性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指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也起着深化、巩固和内化的支撑意义。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途径都在经历一场更富时代特征的变化和创新。如何适合这种变革并为之提供规律探索意义上的指导,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责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主要的课程载体,在课程改革中开展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点源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主题、职能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向。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优势,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不再囿于德国的国家地域,突破了以往理论研究中常见的狭隘的民族性,展现了学说影响、内容、视点的世界性;另一方面,又因其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态势与格局,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断经历着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不同目的的解释与论证,当然也遭遇到不断出现的非难和挑战。在这种复杂的生存状态和场景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占据着当代哲学思维、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理论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通过对实践,对认识,对唯物辩证法,对历史唯物主义,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对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系统阐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陈迹中、在当代西方思潮的泡沫中鲜明地标志自己。
二、研究式教学优势的现实基点:源自课程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一起经历了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和方法推介等几个维度的创新之后,课程固有的理论光辉使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满怀喜悦地进行着更富个性化的再创造,教学改革领域一时间热闹非凡。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成功背后的隐患,这主要表现为教学实效性仍不理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方法、新手段的探索使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由方法转变到内容,教改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手段创新、轻内容挖掘,重感性材料的论据堆积、轻理性思维的系统培养等认识误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缺乏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刻和抽象,而沦落为现象解读;从目的上背离基本原理在方法论、世界观意义上指导作用的发挥,在哲学史上曾被尽情书写的批判精神被先入为主的灌输目的所掩盖,也弱化了课程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在这个领域我们并非无所作为,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未因理论内容本身的卓越而异彩纷呈。同时,课程所面临的环境和对象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第一,课程教育环境的变化。
教育环境是指影响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它所涉及的内容、因素、范围、性质是非常广泛而复杂的。从国际环境看,以经济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中心,世界各种文明出现了在矛盾冲突中交融汇合的趋向。哲学课面临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促使国内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变化:我国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巨大的变迁;人的社会角色出现了大转换;所有制关系、分配制度、利益关系具有了全新的内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元素;社会环境具有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性,各种社会热点交替出现。意识形态环境更为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新与旧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行为更加务实,思辨更具理性,团体精神更为明显,个人价值观更加突出,人际联系更加密切。
第二,课程教育对象的变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整体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正处于空前的震荡和深层次的困扰中,大学生作为最具敏感性的社会群体,其身上必然反映出社会环境的上述变化。同时,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在变化,当代大学生具有与以往学生,特别是原有教材主创阶段(文革前,改革初)的学生是全然不同的。大学生们的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也迥然相异,表现出更为开放、更为主动、更具时代色彩的特征。但同时,其心理不完全成熟、思想易于反复、价值观念多层次并存的取向,使部分人出现沉迷物质崇拜,忽视情操陶冶、道德修养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对精英文化冷落的同时,却对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盲目认同,甚至对传统理性和道德漠不关心,对社会抱“索取”态度,却又充满挫折感。
第三,教师队伍本身也出现了复杂情况。
在党和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广大教师正在新老交替,素质不断提高,出现了高职称、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趋势,思想敏锐,敢于探索,积极改革。同时,由于社会上利益主体的分化,又引发了教师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和地方院校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成果更因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学科地位的降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价值评价和从教心态,限制了广大哲学课教师的理论创新和科研教改。教师面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深感力不从心的现状,成为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改深入的又一因素。
鉴于上述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改革必须及时地从前一阶段以方法、手段探索為主转而谋求内容的创新、功能上的挖掘和观念上的革命。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没有机会裹足不前,只有进行更深刻、更积极的探索,才能摆脱时下的僵局。
正如马克思所主张的内因决定论一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尽管十分复杂,但主要原因还在于理论和内容本身,在于我们满足于缺乏 创造性的现实。受历史上长期形成并“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建国初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界出现了全面学习苏联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热潮。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中国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借鉴苏联经验是十分有益的,在当时和现在,这种借鉴的贡献都不容置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由于理论研究普及程度的限制,和缺乏现代理论教育与创新研究的经验,尽管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倡导将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学习苏联的理论状态,内容、形式和方法都缺乏进展。为此,教育部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研究教材,终于在一定程度上使教材摆脱了解释时政的尴尬境遇,此举使广大教师倍受鼓舞,但在内容选取、难易程度把握、考核要求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三、注重过程渗透:“研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展现
恢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业性、规范性,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内容创新的前提,内容创新与方法研究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从方法上必须推广普及研究式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研究式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优势:
10研究式教学的教育过程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过程是互动的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界的倾向性认识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独特功能使学生认同、树立、内化社会主流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课程教学尤其应该避免由于不平等灌输式教学形成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抵制,平等的教学地位可以发挥“教学相长”的互动作用。不是说灌输式教学无法教学相长,而是研究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20研究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挖掘。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可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主张并奉行的学术品格,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并不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而是通过批判引导人们寻找正确,研究式教学本身就具有批判机制,更适用于哲学课教学,理论创新首先需要创造的是批判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籍此重新恢复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密切互动,并使人们特别是大学生认可这种互动。
30研究式教学更注重渗透性
研究式教学是相对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事实上研究和灌输的目的是一致的,双方的优势甚至可以互相借鉴。但研究式教学内容的渗透性更强,能使教育对象于不知不觉中、充分的主体感觉中接受了新的理论,其间突显的个性色彩和群体互动,使课程更加多姿多彩,也使理论本身的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同时满足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求,因而易见成效。
40研究式教学的评估过程更加综合化。
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估是单向的,即教师根据一种或几种方式的考核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效果,而研究式教学法则是在群体互评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评价标准更为丰富、多元、富客观性,学生也因此更加重视研究过程中的个体表现和评估结果。
50研究主题的选取是研究式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
正如马克思所讲“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研究主题选择也必须具有时代性,要选择有理论价值的核心问题作哲学意义上的追问,要有直面現实的理论勇气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倡导观念革新,指导学生自觉阅读理论书籍,寻求答案或学习寻求答案。
理论的魅力在研究中展现,理论的力量在研讨中传导。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认同和发展是因为理论满足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则是由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纵深涵盖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阶段。时代越是发展,就越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孝宜主编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