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和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的探究,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因此,我们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 思考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4-02
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抓住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4分钟浪费多少升水?同时,还可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需要数学,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态度。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从原来的直接出示,让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转变为教师演示推导过程,学生依然死记结论,套公式; 有些老师虽然和学生一起动手推导过程,得出结论,这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了,然而还不够,为此我注意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完了基本公式:V=SH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很大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3.14×5×5×〔20÷(2×3.14×5)〕=50(立方厘米),这种解法,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我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的计算呢?我要求学生不用动笔,只让同桌以眼前的圆柱学具模型为玩具,动手操作,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了长方体,在变换长方体的不同的位置时,终于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了,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式子:20÷2×5=50(立方厘米)。他们的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应该怀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常常出乎我们的预料。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学生的“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做也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思、动眼观、动手做、动口说,因为只有学生做了,才能学会。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就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和谐的平台。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仓库里有15吨煤。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吨。还剩多少吨煤?让学生讨论片刻后,一个学生回答道:用15乘20%是第一次用去的,再用15乘1/2是第二次用去的,马上有学生反驳说,第二次用去的数量是1/2吨,不用计算,只要算出第一次用去的后,就直接用15吨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1/2吨就可以了。又如把一根长1米,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让学生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先求出截前圆柱的的表面积,再求出截后两个圆柱的表面积之和,然后相减,这时有学生抢着说,那太麻烦了,截成两段,就增加了两个底面,只要求出两个底面积就好了……,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柳菊兴.鲁晓成主编的《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数学学习 思考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4-02
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抓住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4分钟浪费多少升水?同时,还可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需要数学,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态度。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从原来的直接出示,让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转变为教师演示推导过程,学生依然死记结论,套公式; 有些老师虽然和学生一起动手推导过程,得出结论,这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了,然而还不够,为此我注意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完了基本公式:V=SH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用刚学的公式费了很大劲才算出来,计算如下:3.14×5×5×〔20÷(2×3.14×5)〕=50(立方厘米),这种解法,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快速解答出来的,因此我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的计算呢?我要求学生不用动笔,只让同桌以眼前的圆柱学具模型为玩具,动手操作,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了长方体,在变换长方体的不同的位置时,终于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了,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式子:20÷2×5=50(立方厘米)。他们的理由是当把拼成长方体横放下来,则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应该怀疑学生的能力,他们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常常出乎我们的预料。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学生的“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做也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思、动眼观、动手做、动口说,因为只有学生做了,才能学会。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就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和谐的平台。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仓库里有15吨煤。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吨。还剩多少吨煤?让学生讨论片刻后,一个学生回答道:用15乘20%是第一次用去的,再用15乘1/2是第二次用去的,马上有学生反驳说,第二次用去的数量是1/2吨,不用计算,只要算出第一次用去的后,就直接用15吨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1/2吨就可以了。又如把一根长1米,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让学生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先求出截前圆柱的的表面积,再求出截后两个圆柱的表面积之和,然后相减,这时有学生抢着说,那太麻烦了,截成两段,就增加了两个底面,只要求出两个底面积就好了……,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柳菊兴.鲁晓成主编的《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