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一年左右与宾客出游时所作,文章以介绍滁州西南琅琊山的风景起笔,从游客的视角引出了峰回路转之处,翼然临于酿泉之上的醉翁亭。这醉翁亭自然也就成了作者和众宾客的宴酣之地。文章由四时、朝暮的美景写到滁州人及众宾的宴游之欢,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表达了他作为滁州地方长官对于自己政绩的欣慰,带着这种欣慰之感看山水,自然也多了几分怡然之情。因此,从文本来看,醉翁欧阳修的快乐主要是“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是一种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欣喜。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理解欧阳修是远远不够的,欧阳修并不是个普通的“醉翁”。
要深入理解《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情绪,必须要还原他贬官前后的史实。
北宋仁宗年间,国家“三冗两积”(三冗指:冗官、冗兵、冗费;两积指:积贫、积弱)的弊病日益突出,在仁宗的支持下,以范仲淹为中心聚集了一批锐意改革的志士,谋划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作为改革派的中坚力量,锋芒毕露、笔锋凌厉,与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保守派利用欧阳修名义上的“外甥女”张氏与下人通奸一案,罗织罪名,状告欧阳修与张氏有染,一时震惊朝野。仁宗为平息案件、稳定朝局,不得已将欧阳修贬为滁州知州。保守派打击政敌的手段卑劣、令人不齿,因为如此的“桃色案件”虽然无法证明,但也无法证伪,因此对意气风发的欧阳修打击巨大,严重影响了欧阳修的政治声誉。
正是在这样说不出口的冤屈下,欧阳修奉皇命到滁州上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消沉度日,而是以滁州为“实验田”,将自己治理家国的主张付诸实践,不到一年,滁州人民普遍安居乐业,这才有了太守欧阳修带领众人在琅琊山游山玩水的轻松、惬意。然而,山水之乐足以怡情,宴酣之乐足以畅怀,滁州人的乐在其中是纯粹的,而宴会一角的太守,在众人的前呼后和、丝竹声声中,他“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身边似乎总笼罩着一层解不开的寂寥。诚然,欧阳修爱民如子,看着滁州井井有条,他必然有发自内心的安慰和喜悦,然而,再往他内心走一步,我们也能真切体会不到四十岁、被一桩绯闻案件驱逐出政治中心的欧阳修心中的苦闷与落寞。
怀着这样的心境,欧阳修频频举杯,但是他真的喝醉了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当然不是买醉的酒鬼,他的情趣似乎是由林壑尤美的琅琊山、水声潺潺的酿泉引发的,是对山间朝暮、四时美景变幻的沉醉。在公务清闲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遍览滁州西南诸峰美景,旁观滁州人安乐的生活,胸中大感快意,于是将情怀寄托到美酒中,是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但是,结合欧阳修当时的遭遇,他在酒中寄寓的似乎不只是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这么简单。
在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的宴会上,在丝竹绕耳、觥筹交错的欢闹中,欧阳修是“颓然”的。这种“颓然”格格不入,与周围所有美好的事物无关,是欧阳修在最热闹、最应该满心喜悦的时候,也无法抛开的心结。因此,醉翁的“醉”是表象,对山水的沉醉也是表象,内心中对此次贬谪经历的愤懑、对千里之外的政治形势的担忧、对继续推行庆历新政挽救时局的希冀才是沉甸甸的实质。名义上的醉翁在众多宾客中其实是最清醒的,因为有尚未实现的政治抱负,因为有对民族前途的担忧,更因为有肩负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醉翁”欧阳修在离醉翁亭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名曰“醒心”。我們仿佛可以穿越千年的光阴,看到太守欧阳修在醉翁亭游玩饮酒后,独自登上醒心亭,极目远望,有相环的群山,相滋的云烟和无穷的旷野,于是太守因贬谪而沉郁的心“洒然而醒”。
曾巩在《醒心亭记》中写到,“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作为同道中人,曾巩认为如果天下求学的人都德才兼备,边远地区民族也能鸟兽繁育、草木生长茂盛,欧阳修才会真正感到快乐。确实,像欧阳修这般心怀天下,面对欣欣向荣的治世、盛世才会快乐的人,又怎么会偏安一隅、在庆历新政困难重重之时感到快乐呢?是谓“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不论琅琊山多么隽永、酿泉多么甘甜,都是“一隅之地”,它们给欧阳修带来的是小小的欣喜的浪花,却无法在他广阔的胸怀中激起伟大快乐的波涛。
欧阳修的“乐”有小大之分,优美的山间风景、快乐的郊游宴会、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给他的是浅层的喜乐,而这喜乐覆盖下的内心深藏着诉不得的苦闷。因为太清醒,所以有时想要“醉”,然而知识分子的济世之心让他每每在“醉”时登醒心亭而自省,唤起那颗忧国忧民、百折不挠的心。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一年左右与宾客出游时所作,文章以介绍滁州西南琅琊山的风景起笔,从游客的视角引出了峰回路转之处,翼然临于酿泉之上的醉翁亭。这醉翁亭自然也就成了作者和众宾客的宴酣之地。文章由四时、朝暮的美景写到滁州人及众宾的宴游之欢,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表达了他作为滁州地方长官对于自己政绩的欣慰,带着这种欣慰之感看山水,自然也多了几分怡然之情。因此,从文本来看,醉翁欧阳修的快乐主要是“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是一种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欣喜。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理解欧阳修是远远不够的,欧阳修并不是个普通的“醉翁”。
要深入理解《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情绪,必须要还原他贬官前后的史实。
北宋仁宗年间,国家“三冗两积”(三冗指:冗官、冗兵、冗费;两积指:积贫、积弱)的弊病日益突出,在仁宗的支持下,以范仲淹为中心聚集了一批锐意改革的志士,谋划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作为改革派的中坚力量,锋芒毕露、笔锋凌厉,与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保守派利用欧阳修名义上的“外甥女”张氏与下人通奸一案,罗织罪名,状告欧阳修与张氏有染,一时震惊朝野。仁宗为平息案件、稳定朝局,不得已将欧阳修贬为滁州知州。保守派打击政敌的手段卑劣、令人不齿,因为如此的“桃色案件”虽然无法证明,但也无法证伪,因此对意气风发的欧阳修打击巨大,严重影响了欧阳修的政治声誉。
正是在这样说不出口的冤屈下,欧阳修奉皇命到滁州上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消沉度日,而是以滁州为“实验田”,将自己治理家国的主张付诸实践,不到一年,滁州人民普遍安居乐业,这才有了太守欧阳修带领众人在琅琊山游山玩水的轻松、惬意。然而,山水之乐足以怡情,宴酣之乐足以畅怀,滁州人的乐在其中是纯粹的,而宴会一角的太守,在众人的前呼后和、丝竹声声中,他“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身边似乎总笼罩着一层解不开的寂寥。诚然,欧阳修爱民如子,看着滁州井井有条,他必然有发自内心的安慰和喜悦,然而,再往他内心走一步,我们也能真切体会不到四十岁、被一桩绯闻案件驱逐出政治中心的欧阳修心中的苦闷与落寞。
怀着这样的心境,欧阳修频频举杯,但是他真的喝醉了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当然不是买醉的酒鬼,他的情趣似乎是由林壑尤美的琅琊山、水声潺潺的酿泉引发的,是对山间朝暮、四时美景变幻的沉醉。在公务清闲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遍览滁州西南诸峰美景,旁观滁州人安乐的生活,胸中大感快意,于是将情怀寄托到美酒中,是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但是,结合欧阳修当时的遭遇,他在酒中寄寓的似乎不只是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这么简单。
在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的宴会上,在丝竹绕耳、觥筹交错的欢闹中,欧阳修是“颓然”的。这种“颓然”格格不入,与周围所有美好的事物无关,是欧阳修在最热闹、最应该满心喜悦的时候,也无法抛开的心结。因此,醉翁的“醉”是表象,对山水的沉醉也是表象,内心中对此次贬谪经历的愤懑、对千里之外的政治形势的担忧、对继续推行庆历新政挽救时局的希冀才是沉甸甸的实质。名义上的醉翁在众多宾客中其实是最清醒的,因为有尚未实现的政治抱负,因为有对民族前途的担忧,更因为有肩负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醉翁”欧阳修在离醉翁亭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名曰“醒心”。我們仿佛可以穿越千年的光阴,看到太守欧阳修在醉翁亭游玩饮酒后,独自登上醒心亭,极目远望,有相环的群山,相滋的云烟和无穷的旷野,于是太守因贬谪而沉郁的心“洒然而醒”。
曾巩在《醒心亭记》中写到,“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作为同道中人,曾巩认为如果天下求学的人都德才兼备,边远地区民族也能鸟兽繁育、草木生长茂盛,欧阳修才会真正感到快乐。确实,像欧阳修这般心怀天下,面对欣欣向荣的治世、盛世才会快乐的人,又怎么会偏安一隅、在庆历新政困难重重之时感到快乐呢?是谓“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不论琅琊山多么隽永、酿泉多么甘甜,都是“一隅之地”,它们给欧阳修带来的是小小的欣喜的浪花,却无法在他广阔的胸怀中激起伟大快乐的波涛。
欧阳修的“乐”有小大之分,优美的山间风景、快乐的郊游宴会、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给他的是浅层的喜乐,而这喜乐覆盖下的内心深藏着诉不得的苦闷。因为太清醒,所以有时想要“醉”,然而知识分子的济世之心让他每每在“醉”时登醒心亭而自省,唤起那颗忧国忧民、百折不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