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将课文中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以下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其中,最受语文教师青睐的就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内容,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了解作者思想主旨,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属于古典诗词,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于是,我就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了邓丽君的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随着缓缓的音乐而走进词中描写的意境当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其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创设表演情境指的是利用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将文中内容以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首先,教师通过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类寓言故事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或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做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主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表演中加入竞争的环节,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口技》一课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安排小组任务:每组在课下都要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一个口技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实物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学生在对某一事物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因此,教学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借助实物再现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课外阅读材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内涵,教师可以拿实物荔枝,让学生观察荔枝的形状,闻闻荔枝的清香,品尝荔枝的鲜美,给学生以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多重体验。创设实物情境,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一文时,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到过苏州园林,我就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历史文化遗址:明十八学士遗址、南明历史博物馆——皇宫和招堤半山亭。同时借助多媒体观看拍摄园林实物的照片,为学生放映关于苏州园林的纪录片,通过比較,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提高学习效率。
四、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自由讨论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人世间是否真的有桃花源存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辩论赛,一组认为有,一组认为没有。两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组讨论出的结果进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只要学生能找到支撑本组论点的论据都可以成立。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之,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是辅助初中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教学标准和具体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教学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安龙县第六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其中,最受语文教师青睐的就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内容,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了解作者思想主旨,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属于古典诗词,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于是,我就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了邓丽君的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随着缓缓的音乐而走进词中描写的意境当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其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创设表演情境指的是利用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将文中内容以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首先,教师通过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类寓言故事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或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做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主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表演中加入竞争的环节,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口技》一课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安排小组任务:每组在课下都要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一个口技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实物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学生在对某一事物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因此,教学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借助实物再现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课外阅读材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内涵,教师可以拿实物荔枝,让学生观察荔枝的形状,闻闻荔枝的清香,品尝荔枝的鲜美,给学生以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多重体验。创设实物情境,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一文时,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到过苏州园林,我就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历史文化遗址:明十八学士遗址、南明历史博物馆——皇宫和招堤半山亭。同时借助多媒体观看拍摄园林实物的照片,为学生放映关于苏州园林的纪录片,通过比較,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提高学习效率。
四、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自由讨论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人世间是否真的有桃花源存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辩论赛,一组认为有,一组认为没有。两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组讨论出的结果进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只要学生能找到支撑本组论点的论据都可以成立。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之,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是辅助初中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教学标准和具体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教学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安龙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