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指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缥渺的东西,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可以靠长期反复实践获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可以多管齐下创情境,激活学生心灵深处之语感;比较鉴赏细推敲,提升原有经验之语感;积淀运用重直感,形成敏锐天然之语感。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感;情境;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有教师认为“语感”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需要靠学生天生资质,但笔者认为,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可以靠长期反复实践获得的。学生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语感也会潜移默化地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若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细化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语感更快地形成,更好地提升。
一、多管齐下创情境,激活心灵深处之语感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课上,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那么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会被慢慢地激活,变得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虽然这样的教学法很多,但教师的范读却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上,教师在抱怨学生朗读水平差的同时,应该在范读上下一点工夫。因为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在执教《草原》时,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好像真的来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正体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同时在内心深处也孕育起了语感。
2.媒体运用,激发语感
语感强的学生一见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立即会在眼前浮现出粉墙上挑着红花的杏枝、园内姹紫嫣红的春色,迅速感受到诗人欣喜的心情,但大部分小学生一下子感悟不到那么多。若单由他自己去读,则诗文中的许多意蕴都会被浪费掉,至多剩下一个文字的外壳。教师若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感情的场,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聆听《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这样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精神世界。
3.层层引读,深化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找药材;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教师再声情并茂地引读课文相关内容。这样,通过教师层层引读,让学生反复吟诵,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其赞美、敬佩之情自然而生。
二、比较鉴赏细推敲,提升原有经验之语感
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往往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维持不长久,有的还稍纵即逝,让人感觉难以捕捉。众所周知,比较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方法。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为此,在品读文本时,找到一些合适的切入口进行比较、鉴赏、推敲,既能训练学生思维,又可让学生原有的经验语感得到有效提升。
1.围绕词眼,丰富学生单调生硬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看似突兀的词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时,有一位老师作了如下设计:
(1)“刁难”什么意思?替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
(2)“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什么?
(3)姥姥被“刁难”住了吗?
(4)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
(5)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刁难”一词串联起对文章4至6自然段的探究,学生感悟到:“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文中像“刁难”这一类有生命力的词语,教师必须“大做文章”,才能情趣频生。学生在比较、鉴赏和敲敲打打之中,平板生硬的语感自然会不断走向细腻和丰富。
2.转换句式,润泽学生粗糙的语感
“句式转换”的形式多出现在练习题中,而在课堂上教师若对一些很特别的句子,通过形式转换后进行比较鉴赏,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如《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作了如下设计——
(1)学生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2)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此环节通过句式转换的细心比较与精心揣摩,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不断润泽学生粗糙模糊的语感。
3.替换标点,增强学生单薄的语感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穷人》一文中,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在教学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哦,是你!”“哦,是你。”并问:“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
三、积淀运用重直感,形成敏锐天然之语感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因此,教师还需在课余补上语感训练课,由积累运用到直感培养,使学生的语感更敏锐,达到浑然天成之境界。
1.用情朗读——铸就习惯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久之便成习惯。教师经常要对学生进行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的训练,通过抑扬顿挫琅琅有声的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背诵积累——贮存能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为良好语感的诞生“贮存能量”。
3.实践运用——搭建舞台
语感除了表现在理解上的正确、迅速、全面、深刻程度,还表现在表达上的确切、形象、得体、尽意程度。换言之,阅读理解能培养语感,说写应用同样能培养语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中大胆地实践,为培养语感搭建“舞台”,这样学生才能从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水平。
4.直感训练——提速良方
语感是逐步养成的,养成之后则表现为几乎不作思考的直感,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因此,对学生直感的训练不可忽视。例如,有些词语,学生虽然初次接触,但联系上下文,心中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查阅工具书,固然便捷,却不利于养成“一读即知”的能力。如《詹天佑》一文中“要挟”等词不可轻易放过,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这个词是讲什么的?为什么这样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直觉得到了强化,再根据语言环境加以验证。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生硬、平板、粗糙的语感日益变得温润、细腻、活跃起来,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佳路径”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 芸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感;情境;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有教师认为“语感”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需要靠学生天生资质,但笔者认为,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可以靠长期反复实践获得的。学生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语感也会潜移默化地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若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细化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语感更快地形成,更好地提升。
一、多管齐下创情境,激活心灵深处之语感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课上,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那么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会被慢慢地激活,变得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虽然这样的教学法很多,但教师的范读却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上,教师在抱怨学生朗读水平差的同时,应该在范读上下一点工夫。因为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在执教《草原》时,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好像真的来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正体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同时在内心深处也孕育起了语感。
2.媒体运用,激发语感
语感强的学生一见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立即会在眼前浮现出粉墙上挑着红花的杏枝、园内姹紫嫣红的春色,迅速感受到诗人欣喜的心情,但大部分小学生一下子感悟不到那么多。若单由他自己去读,则诗文中的许多意蕴都会被浪费掉,至多剩下一个文字的外壳。教师若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感情的场,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聆听《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这样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精神世界。
3.层层引读,深化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找药材;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教师再声情并茂地引读课文相关内容。这样,通过教师层层引读,让学生反复吟诵,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其赞美、敬佩之情自然而生。
二、比较鉴赏细推敲,提升原有经验之语感
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往往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维持不长久,有的还稍纵即逝,让人感觉难以捕捉。众所周知,比较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方法。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为此,在品读文本时,找到一些合适的切入口进行比较、鉴赏、推敲,既能训练学生思维,又可让学生原有的经验语感得到有效提升。
1.围绕词眼,丰富学生单调生硬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看似突兀的词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时,有一位老师作了如下设计:
(1)“刁难”什么意思?替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
(2)“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什么?
(3)姥姥被“刁难”住了吗?
(4)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
(5)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刁难”一词串联起对文章4至6自然段的探究,学生感悟到:“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文中像“刁难”这一类有生命力的词语,教师必须“大做文章”,才能情趣频生。学生在比较、鉴赏和敲敲打打之中,平板生硬的语感自然会不断走向细腻和丰富。
2.转换句式,润泽学生粗糙的语感
“句式转换”的形式多出现在练习题中,而在课堂上教师若对一些很特别的句子,通过形式转换后进行比较鉴赏,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如《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作了如下设计——
(1)学生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2)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此环节通过句式转换的细心比较与精心揣摩,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不断润泽学生粗糙模糊的语感。
3.替换标点,增强学生单薄的语感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穷人》一文中,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在教学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哦,是你!”“哦,是你。”并问:“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
三、积淀运用重直感,形成敏锐天然之语感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因此,教师还需在课余补上语感训练课,由积累运用到直感培养,使学生的语感更敏锐,达到浑然天成之境界。
1.用情朗读——铸就习惯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久之便成习惯。教师经常要对学生进行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的训练,通过抑扬顿挫琅琅有声的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背诵积累——贮存能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为良好语感的诞生“贮存能量”。
3.实践运用——搭建舞台
语感除了表现在理解上的正确、迅速、全面、深刻程度,还表现在表达上的确切、形象、得体、尽意程度。换言之,阅读理解能培养语感,说写应用同样能培养语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中大胆地实践,为培养语感搭建“舞台”,这样学生才能从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水平。
4.直感训练——提速良方
语感是逐步养成的,养成之后则表现为几乎不作思考的直感,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因此,对学生直感的训练不可忽视。例如,有些词语,学生虽然初次接触,但联系上下文,心中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查阅工具书,固然便捷,却不利于养成“一读即知”的能力。如《詹天佑》一文中“要挟”等词不可轻易放过,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这个词是讲什么的?为什么这样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直觉得到了强化,再根据语言环境加以验证。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生硬、平板、粗糙的语感日益变得温润、细腻、活跃起来,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佳路径”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