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佳路径”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指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缥渺的东西,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可以靠长期反复实践获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可以多管齐下创情境,激活学生心灵深处之语感;比较鉴赏细推敲,提升原有经验之语感;积淀运用重直感,形成敏锐天然之语感。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感;情境;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有教师认为“语感”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需要靠学生天生资质,但笔者认为,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可以靠长期反复实践获得的。学生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语感也会潜移默化地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若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细化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语感更快地形成,更好地提升。
  一、多管齐下创情境,激活心灵深处之语感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课上,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那么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会被慢慢地激活,变得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虽然这样的教学法很多,但教师的范读却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上,教师在抱怨学生朗读水平差的同时,应该在范读上下一点工夫。因为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在执教《草原》时,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好像真的来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正体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同时在内心深处也孕育起了语感。
  2.媒体运用,激发语感
  语感强的学生一见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立即会在眼前浮现出粉墙上挑着红花的杏枝、园内姹紫嫣红的春色,迅速感受到诗人欣喜的心情,但大部分小学生一下子感悟不到那么多。若单由他自己去读,则诗文中的许多意蕴都会被浪费掉,至多剩下一个文字的外壳。教师若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感情的场,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聆听《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这样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精神世界。
  3.层层引读,深化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找药材;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教师再声情并茂地引读课文相关内容。这样,通过教师层层引读,让学生反复吟诵,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其赞美、敬佩之情自然而生。
  二、比较鉴赏细推敲,提升原有经验之语感
  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往往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维持不长久,有的还稍纵即逝,让人感觉难以捕捉。众所周知,比较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方法。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为此,在品读文本时,找到一些合适的切入口进行比较、鉴赏、推敲,既能训练学生思维,又可让学生原有的经验语感得到有效提升。
  1.围绕词眼,丰富学生单调生硬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看似突兀的词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时,有一位老师作了如下设计:
  (1)“刁难”什么意思?替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
  (2)“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什么?
  (3)姥姥被“刁难”住了吗?
  (4)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
  (5)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刁难”一词串联起对文章4至6自然段的探究,学生感悟到:“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文中像“刁难”这一类有生命力的词语,教师必须“大做文章”,才能情趣频生。学生在比较、鉴赏和敲敲打打之中,平板生硬的语感自然会不断走向细腻和丰富。
  2.转换句式,润泽学生粗糙的语感
  “句式转换”的形式多出现在练习题中,而在课堂上教师若对一些很特别的句子,通过形式转换后进行比较鉴赏,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如《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作了如下设计——
  (1)学生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2)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此环节通过句式转换的细心比较与精心揣摩,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不断润泽学生粗糙模糊的语感。
  3.替换标点,增强学生单薄的语感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穷人》一文中,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在教学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哦,是你!”“哦,是你。”并问:“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
  三、积淀运用重直感,形成敏锐天然之语感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因此,教师还需在课余补上语感训练课,由积累运用到直感培养,使学生的语感更敏锐,达到浑然天成之境界。
  1.用情朗读——铸就习惯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久之便成习惯。教师经常要对学生进行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的训练,通过抑扬顿挫琅琅有声的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背诵积累——贮存能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为良好语感的诞生“贮存能量”。
  3.实践运用——搭建舞台
  语感除了表现在理解上的正确、迅速、全面、深刻程度,还表现在表达上的确切、形象、得体、尽意程度。换言之,阅读理解能培养语感,说写应用同样能培养语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中大胆地实践,为培养语感搭建“舞台”,这样学生才能从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水平。
  4.直感训练——提速良方
  语感是逐步养成的,养成之后则表现为几乎不作思考的直感,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因此,对学生直感的训练不可忽视。例如,有些词语,学生虽然初次接触,但联系上下文,心中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查阅工具书,固然便捷,却不利于养成“一读即知”的能力。如《詹天佑》一文中“要挟”等词不可轻易放过,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这个词是讲什么的?为什么这样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直觉得到了强化,再根据语言环境加以验证。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生硬、平板、粗糙的语感日益变得温润、细腻、活跃起来,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佳路径”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 芸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重要语言素质,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交流,利用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
刘力刚到我班时,打扮怪异:留着莫西干发型、带着一个耳钉、穿着紧身裤……活脱脱一个小混混形象。初次接触,我就感觉这孩子不简单,得智取。于是,我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哇,刘力,你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运用信息技术酝酿“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学生的语
针对濉溪县水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势 ,提出水果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和各个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理环境对民歌的体裁、歌曲的种类以及风格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广西民歌因广西独特的地域特色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
我所处的乡镇有几所中小学校,从2007年至今一直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几年来,我乡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以“洋思”为引子,“杜郎口”为蓝本,“许
阳春三月,一个美丽的季节,播种的季节。3月29日至30日,我有幸到株洲参加了“第二届书香学校论坛暨《湖南教育》‘师德网’导读活动”。此次学习,历时两天半,活动内容丰富,有
本刊讯日前,邵阳县五峰铺镇马蹄完小学生秦叶第一次吃上学校发的牛奶和苹果。据悉,本学期该县有10万中小学生像他一样吃上了营养品,由国家买单,此项费用共计4700多万元。2010
为了研究通城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诱因,通过ARCGIS和SPSS软件分析了通城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ARCGIS分析结果表明:通城县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主要
把学生引向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如何将这一教育引导落到实处,我校实践的“大阅读”课程,就是利用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