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性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一、研读文本,开启智慧之门
研读文本,处理教材,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汉语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细化到文本的方方面面,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都要仔细琢磨,用心推敲,反复品味,才能充分把握文本,开启学生的智慧。
如:我在教文本《项羽之死》,课文第一段写垓下之围,在项羽饮酒悲歌之后有“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句。为了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一代霸王在穷途末路时的处境,我引进了《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就文本语言进行细致深入的品味。思考:“巨鹿之战”写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课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道出了怎样不同的情景?经过以上问题的延伸探讨,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莫敢仰视”表现了众位诸侯对项羽的畏惧,也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莫能仰视”则表现出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声泪俱下的惨状。一“能”字“四两拨千斤”,道尽一代霸王身陷绝境的凄惨。这种拓展活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辨析能力、迁移能力。
我在教《沁园春·长沙》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和品评“中流击水图”时,就抓住手迹与文本内容的一字之差(文本记载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而手迹则为“向中流击水”),创设教学细节让学生推敲:“到”与“向”虽一字之差,但其中究竟有何不同?学生纷纷展开争论,并很快形成各自的意见。有的说用“向”好,说明一代革命者青年置身于中流,处于革命洪流之中,迎着革命潮流发起最猛烈的进攻,而“到”一字显然在气势上失去了应有的气概豪情。有的认为用“到”好,表明这一群青年摸索革命道路的艰辛与矢志不渝的豪情斗志。最后,有感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多层面角度去分析,我在黑板上板书: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并结合学生们的观点,对比两字的差异作了总结:在抒发革命青年的豪情斗志上,从诗歌表达情意的角度考虑,用“向”更好。
这样精心研读文本,预设教学细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教师在备课时用心研读文本,不错过对一字一词等细节的推敲,课堂上才能胸有成竹。
二、精心导入,步入智慧之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入,往往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求”,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收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大家知道雷雨吗?请大家看一个电影片段。(播放《雷雨》最后的片段)一个雷雨之夜,三个年轻人踏上了不归路,两个女人变成了疯子,傻子,这都与一个人有关,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简洁而富有悬念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沉浸在文本中,而且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关注板书,挥舞点睛之笔
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教师预设板书时,要根据教材的“编路”,课文的“文路”,自己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来综合而全面地考虑,将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进而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成为精彩课堂的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研读文本,开启智慧之门
研读文本,处理教材,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汉语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细化到文本的方方面面,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都要仔细琢磨,用心推敲,反复品味,才能充分把握文本,开启学生的智慧。
如:我在教文本《项羽之死》,课文第一段写垓下之围,在项羽饮酒悲歌之后有“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句。为了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一代霸王在穷途末路时的处境,我引进了《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就文本语言进行细致深入的品味。思考:“巨鹿之战”写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课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道出了怎样不同的情景?经过以上问题的延伸探讨,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莫敢仰视”表现了众位诸侯对项羽的畏惧,也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莫能仰视”则表现出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声泪俱下的惨状。一“能”字“四两拨千斤”,道尽一代霸王身陷绝境的凄惨。这种拓展活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辨析能力、迁移能力。
我在教《沁园春·长沙》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和品评“中流击水图”时,就抓住手迹与文本内容的一字之差(文本记载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而手迹则为“向中流击水”),创设教学细节让学生推敲:“到”与“向”虽一字之差,但其中究竟有何不同?学生纷纷展开争论,并很快形成各自的意见。有的说用“向”好,说明一代革命者青年置身于中流,处于革命洪流之中,迎着革命潮流发起最猛烈的进攻,而“到”一字显然在气势上失去了应有的气概豪情。有的认为用“到”好,表明这一群青年摸索革命道路的艰辛与矢志不渝的豪情斗志。最后,有感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多层面角度去分析,我在黑板上板书: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并结合学生们的观点,对比两字的差异作了总结:在抒发革命青年的豪情斗志上,从诗歌表达情意的角度考虑,用“向”更好。
这样精心研读文本,预设教学细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教师在备课时用心研读文本,不错过对一字一词等细节的推敲,课堂上才能胸有成竹。
二、精心导入,步入智慧之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入,往往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求”,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收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大家知道雷雨吗?请大家看一个电影片段。(播放《雷雨》最后的片段)一个雷雨之夜,三个年轻人踏上了不归路,两个女人变成了疯子,傻子,这都与一个人有关,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简洁而富有悬念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沉浸在文本中,而且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关注板书,挥舞点睛之笔
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教师预设板书时,要根据教材的“编路”,课文的“文路”,自己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来综合而全面地考虑,将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进而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成为精彩课堂的点睛之笔。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