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小儿腹泻使用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患者中显效有62例, 占62%;有效有32例,占3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达到94%。
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98-01
小儿腹泻指1岁左右婴儿发生腹泻。对于患儿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的效果,为寻求更加有效临床治疗的方法,本文对丁桂儿脐贴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合适有效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静脉补液(西医)+脐贴组与单纯静脉补液(单纯西医)组。静脉补液+脐贴组有男婴62例, 女婴28例;年龄在3个月至 2岁之间。腹泻伴随发热有56例,患儿呕吐有28例;有64例轻度脱水,34例中度脱水,2例重度脱水。单纯静脉补液组有男患64例, 有女婴36例。年龄在2个月至2岁之间。腹泻伴随发热有54例,患儿呕吐有34例;有58例轻度脱水,38例中度脱水,4例重度脱水。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等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对腹泻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大多发热,且大便水样, 每天 5至10次,甚至更多,有的伴有轻度的呕吐。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全部以西医为基础治疗,进行补液和纠正患儿的酸中毒以及电解质较为紊乱症状,同时保护婴儿肠黏膜。丁桂儿脐贴(由山西亚宝药业生产, 国药准字 20020882,每次使用1贴,每24小时换1次, 连续使用3天)。
1.3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参照我国腹泻病判定,对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大便的次数和平均的住院时间进行观察[1]。其中显效的标准是治疗72小时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和次数正常,症状消失;有效标准是治疗在72小时内, 粪便的性状和次数好转,症状改善;无效标准是治疗72小时后, 粪便性状和次数以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的甚至恶化。
2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静脉补液(西医)+脐贴组患者中痊愈有62例, 占62%; 有效有32例, 占32%; 无效6例, 占 6%,总有效率达到 94%。单纯静脉补液组中痊愈有40例, 占到40%; 有效有38例, 占到38%; 无效有22例, 占22%,总有效率 78%。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婴幼儿腹泻被证实由轮状病毒所致,目前还缺乏有效药物,本病在中医属泄泻范畴[2]。泄泻外感时邪而内伤饮食, 是由脏腑虚弱所引起的。婴儿脏腑稚嫩,寒或湿或暑或热都能引发脾不健运,导致胃不纳谷。以丁香和肉桂配合荜茇贴脐,药物易透过婴儿皮肤吸收, 起到健脾温中,最终散寒止泻目的[3]。综上所述,采用静脉补液(西医)+脐贴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于大海,李奎栋.丁桂儿脐贴与匹维溴胺联用治疗青少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6(04)
[2]沈小春,倪健,尹兴斌.儿泻康贴与丁桂儿脐贴中丁香酚体外透皮比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
[3]陈永辉,方鹤松.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况与控制对策[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
[4]郭秀琴,王艳国,张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系统评价[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患者中显效有62例, 占62%;有效有32例,占3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达到94%。
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98-01
小儿腹泻指1岁左右婴儿发生腹泻。对于患儿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的效果,为寻求更加有效临床治疗的方法,本文对丁桂儿脐贴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合适有效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静脉补液(西医)+脐贴组与单纯静脉补液(单纯西医)组。静脉补液+脐贴组有男婴62例, 女婴28例;年龄在3个月至 2岁之间。腹泻伴随发热有56例,患儿呕吐有28例;有64例轻度脱水,34例中度脱水,2例重度脱水。单纯静脉补液组有男患64例, 有女婴36例。年龄在2个月至2岁之间。腹泻伴随发热有54例,患儿呕吐有34例;有58例轻度脱水,38例中度脱水,4例重度脱水。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等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对腹泻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大多发热,且大便水样, 每天 5至10次,甚至更多,有的伴有轻度的呕吐。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全部以西医为基础治疗,进行补液和纠正患儿的酸中毒以及电解质较为紊乱症状,同时保护婴儿肠黏膜。丁桂儿脐贴(由山西亚宝药业生产, 国药准字 20020882,每次使用1贴,每24小时换1次, 连续使用3天)。
1.3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参照我国腹泻病判定,对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大便的次数和平均的住院时间进行观察[1]。其中显效的标准是治疗72小时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和次数正常,症状消失;有效标准是治疗在72小时内, 粪便的性状和次数好转,症状改善;无效标准是治疗72小时后, 粪便性状和次数以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的甚至恶化。
2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静脉补液(西医)+脐贴组患者中痊愈有62例, 占62%; 有效有32例, 占32%; 无效6例, 占 6%,总有效率达到 94%。单纯静脉补液组中痊愈有40例, 占到40%; 有效有38例, 占到38%; 无效有22例, 占22%,总有效率 78%。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婴幼儿腹泻被证实由轮状病毒所致,目前还缺乏有效药物,本病在中医属泄泻范畴[2]。泄泻外感时邪而内伤饮食, 是由脏腑虚弱所引起的。婴儿脏腑稚嫩,寒或湿或暑或热都能引发脾不健运,导致胃不纳谷。以丁香和肉桂配合荜茇贴脐,药物易透过婴儿皮肤吸收, 起到健脾温中,最终散寒止泻目的[3]。综上所述,采用静脉补液(西医)+脐贴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于大海,李奎栋.丁桂儿脐贴与匹维溴胺联用治疗青少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6(04)
[2]沈小春,倪健,尹兴斌.儿泻康贴与丁桂儿脐贴中丁香酚体外透皮比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
[3]陈永辉,方鹤松.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现况与控制对策[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
[4]郭秀琴,王艳国,张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系统评价[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