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问题是当代教育中的一大难题,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问题也让高中物理教师非常头痛,感到“压力山大”。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学生主观因素,也有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智力水平、家庭变故、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在物理新课标教程的实施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学业发展水平的学生,其中也包括处于学习焦虑状态的学困生获得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筆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高中物理学困生有效转化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焦虑和自卑阴影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情感的积极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学困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很快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学习失败的心理阴影。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启发学困生物理思维。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物理学困生心理过度焦虑、自制力差、缺乏自信甚至精神抑郁,所以笔者提出对学困生的转化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困生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进行适当个体认知行为干预,避免学生过度焦虑和自卑。
案例1:原来我教过一个男生,本来成绩很好,可是由于一次月考前生病,结果考得很不理想,由此他背上了很重的心理包袱,成绩一落千丈,沦落为学困生。最后逃避考试,拒绝参加期末考试,经过多次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最后答应他只做完自己愿做的题就可以交卷出场,结果那次他考了全班第二名。
也许他只需要一次心理放松,就可重拾自信。要想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老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心理情况,要从学习情感上与之达到共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课本是教学的依据,教师教会了困难生读书,也就是给了他们终身受用的本领。平时不难发现,困难生的数学概念是相当含糊其辞的,有的甚至对一个定律、法则都不能说出来,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看书,不愿读书。在读的方面,我习惯以“领读、扶读、自读”来加强阅读训练。数学课本不同于语文课本那样有故事情节,困难生看起书来味同嚼蜡。针对学生看:臼乏味这种情况,我首先指导困难生会看书上的文字,指出哪些是理解解题思路的文字,哪些是阐明概念、定义、公式的文字;其次是指导他们会看书上的插图,指出哪些是帮助理解公式形成过程的图,那些是表示几何形体的图,哪些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图。
三、充满温情的小组自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情商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习困难的普遍原因,转化措施是帮助学困生克服思维发展缺陷、学习技能缺陷,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弥补知识上的缺陷。鼓励和表扬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智商是先天遗传而来,但情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学困生大多缺乏学习主动性、自制力差;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毅力;经过老师的谆谆教导后曾下决心刻苦学习,但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不愿问问题,怕被耻笑等。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自主学习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案例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共建高效课堂
首先要求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组长全权负责。另外我先让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分组讨论,一般让C等的学困生去展示问题结果,让A等生来进行点评,其他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这样既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又鼓励了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就可以形成一人听课、做作业会有几个人来监督的局面。为了小组的荣誉,优等生也更乐于帮助学困生学习,积极解答他们的疑问,既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情商水平和学习效率。
四、多元化精彩的课堂情境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物理学困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和耐心。物理教师只有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教学功能,才能很好的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课程特点,创设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密码,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首先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将悬疑设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矛盾的点上,这样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听讲。
案例3:在讲解《行星的运动》一节时,我自己编写了一个短话剧,组织了几名同学分别饰演几位物理学家,按历史事件的顺序分别表演主要的历史事件,当“布鲁诺”面对熊熊的大火,英勇地高喊口号时,那些平时上课走神打瞌睡的同学也都全神贯注地睁大了眼睛,他们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物理课。
案例4:讲解《电动势》一节时,我用西红柿做成了水果电池,当把这些西红柿与小灯泡连通时,小灯泡发出了光芒,同学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尽管电压表显示电压较大,但是电流表却显示电流很小,这是为什么?有的同学经思考后想到是因为这些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当学生有疑问再启发,这样才会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可架起实际生活问题与抽象的物理概念间的桥梁。不仅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也大大提升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五、重视家校合作交流,激情投入创建合作教育新模式。
物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所处的环境改变,包括家庭影响,师生情感,同学关系等。90后的学生有强烈的情感需求,他们更渴望被关注和情感爱抚。由于多是独生子女,另外,现在一些单亲家庭子女逐渐增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困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他们内心倍感孤独,心理脆弱,易产生情绪冲动和孤僻怪异行为,但是他们比那些优秀的学生更加渴望理解、被尊重和得到帮助。考试结束后,家长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一旦发现不理想,一味的斥责埋怨,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逆反心理,开始厌学逃课等。家长应该多与老师联系,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分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平时放假回家应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来改善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会给与学困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如果老师能发现他们的心理波动及时沟通交流并给与帮助,必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敬互爱、互助互进的一种情感交流,课堂应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相聚、互动交流的场所。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实施如此人性化个性化的针对性教学,要因材施教,应该有第二套教学大纲,导学案和教学设计也要分层次编写,学困生转化既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就应该去探索跨越疆域国界的最佳教学策略,各教育同仁应多研究一下欧美等国外教育并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的最优方案。
一、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焦虑和自卑阴影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情感的积极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学困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很快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学习失败的心理阴影。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启发学困生物理思维。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物理学困生心理过度焦虑、自制力差、缺乏自信甚至精神抑郁,所以笔者提出对学困生的转化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困生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进行适当个体认知行为干预,避免学生过度焦虑和自卑。
案例1:原来我教过一个男生,本来成绩很好,可是由于一次月考前生病,结果考得很不理想,由此他背上了很重的心理包袱,成绩一落千丈,沦落为学困生。最后逃避考试,拒绝参加期末考试,经过多次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最后答应他只做完自己愿做的题就可以交卷出场,结果那次他考了全班第二名。
也许他只需要一次心理放松,就可重拾自信。要想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老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心理情况,要从学习情感上与之达到共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课本是教学的依据,教师教会了困难生读书,也就是给了他们终身受用的本领。平时不难发现,困难生的数学概念是相当含糊其辞的,有的甚至对一个定律、法则都不能说出来,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看书,不愿读书。在读的方面,我习惯以“领读、扶读、自读”来加强阅读训练。数学课本不同于语文课本那样有故事情节,困难生看起书来味同嚼蜡。针对学生看:臼乏味这种情况,我首先指导困难生会看书上的文字,指出哪些是理解解题思路的文字,哪些是阐明概念、定义、公式的文字;其次是指导他们会看书上的插图,指出哪些是帮助理解公式形成过程的图,那些是表示几何形体的图,哪些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图。
三、充满温情的小组自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情商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习困难的普遍原因,转化措施是帮助学困生克服思维发展缺陷、学习技能缺陷,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弥补知识上的缺陷。鼓励和表扬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智商是先天遗传而来,但情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学困生大多缺乏学习主动性、自制力差;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毅力;经过老师的谆谆教导后曾下决心刻苦学习,但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不愿问问题,怕被耻笑等。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自主学习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案例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共建高效课堂
首先要求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组长全权负责。另外我先让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分组讨论,一般让C等的学困生去展示问题结果,让A等生来进行点评,其他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这样既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又鼓励了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就可以形成一人听课、做作业会有几个人来监督的局面。为了小组的荣誉,优等生也更乐于帮助学困生学习,积极解答他们的疑问,既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情商水平和学习效率。
四、多元化精彩的课堂情境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物理学困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和耐心。物理教师只有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教学功能,才能很好的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课程特点,创设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密码,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首先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将悬疑设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矛盾的点上,这样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听讲。
案例3:在讲解《行星的运动》一节时,我自己编写了一个短话剧,组织了几名同学分别饰演几位物理学家,按历史事件的顺序分别表演主要的历史事件,当“布鲁诺”面对熊熊的大火,英勇地高喊口号时,那些平时上课走神打瞌睡的同学也都全神贯注地睁大了眼睛,他们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物理课。
案例4:讲解《电动势》一节时,我用西红柿做成了水果电池,当把这些西红柿与小灯泡连通时,小灯泡发出了光芒,同学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尽管电压表显示电压较大,但是电流表却显示电流很小,这是为什么?有的同学经思考后想到是因为这些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当学生有疑问再启发,这样才会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可架起实际生活问题与抽象的物理概念间的桥梁。不仅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也大大提升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五、重视家校合作交流,激情投入创建合作教育新模式。
物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所处的环境改变,包括家庭影响,师生情感,同学关系等。90后的学生有强烈的情感需求,他们更渴望被关注和情感爱抚。由于多是独生子女,另外,现在一些单亲家庭子女逐渐增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困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他们内心倍感孤独,心理脆弱,易产生情绪冲动和孤僻怪异行为,但是他们比那些优秀的学生更加渴望理解、被尊重和得到帮助。考试结束后,家长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一旦发现不理想,一味的斥责埋怨,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逆反心理,开始厌学逃课等。家长应该多与老师联系,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分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平时放假回家应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来改善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会给与学困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如果老师能发现他们的心理波动及时沟通交流并给与帮助,必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敬互爱、互助互进的一种情感交流,课堂应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相聚、互动交流的场所。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实施如此人性化个性化的针对性教学,要因材施教,应该有第二套教学大纲,导学案和教学设计也要分层次编写,学困生转化既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就应该去探索跨越疆域国界的最佳教学策略,各教育同仁应多研究一下欧美等国外教育并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