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围巾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有一条围巾,浅绿色,是母亲怀我的那一年,在南方老家给他一针一线编织的,至今已伴随他走过了十六个冬天。不管是在阴雨绵绵的南方,还是在雪花纷飞的北方,这条围巾温暖过他,也温暖过我……
  小时候,父母在北方忙于做生意,将我放在南方小城的外婆家里带,隔三岔五,外公总领着我去小城的大街小巷溜达。
  南方的冬天,阴冷而又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我紧攥着外公的大手,小脸冻得通红。外公弯腰蹲下身子,摘下自己脖子上的那条浅绿色的围巾,仔细围在我的小围脖上,然后缓缓地站起身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啰,这下再也冻不着妹子啰!”说完,笑眯眯地背着双手在前头走去,我跟在他身后晃悠悠地蹦蹦跳跳,一种暖融融的感觉漫过我的脖颈,直抵我的心房,温暖着我一路走到了家门口……
  不久,我上学了,父母将我接回北方的泉城,外公也随我们到泉城一起生活。北方的冬天,干冷而刺骨,头上明明顶着一个响晴的太阳,身上却觉出一股凉飕飕的寒意。
  每天,一放学,隔着老远,便望见外公站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一边搓着自己的双手,一边跺着自己的双脚,借以驱赶身上的寒气。看见我作势要横过马路,外公站在那一头,紧张兮兮地连连招呼我:“慢一点!慢一点!要看到两边的车子哩!”我刚一过马路,外公三步并作两步,赶紧取下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紧紧簇拥着我的身体,边走边念叨:“围上好,围上好,千万别冻感冒了!”
  冬去春来,寒暑变换,一晃六年过去了,我也步入了初中的校园。寄宿生活紧张、忙碌,我与外公见面的次数渐渐减少,碰上父亲来学校送东西,他偶尔会跟我讲起,每次临出门外公总不忘向他打听:“妹子这个礼拜该回来了吧?”当父亲告诉他,我学习紧张,回不去时,外公总会在嘴里轻“哦”一声,失望地站在南边阳台的窗户前,落寞地注视着远处千佛山的脚底下——那个我寄宿的学校的方向,老半天不说一句话……
  毕业中考前的最后一个冬天,我的成绩下滑得特别厉害,父亲闷闷不乐地开完家长会回来,一进门便对我大声指责起来,母亲也在一边喋喋不休,我低头默默不语。“好了……还是先吃饭吧……”外公心疼地帮我打着圆场,连忙缓和着屋里的紧张气氛,“妹子平时也难得回来,我看她在家里蛮发狠的!下回再努力吧……”“发狠?努力?我看她是追星追得太辛苦吧!”母亲没好气地数落我。一下子,我委屈的泪花在眼眶里直打转,再也忍不住,推开家门,跑下单元的楼梯间,径直冲出了小区大门……
  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溜达在大街上,不知何时,泉城的上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晶莹的雪花上下飞舞着,很快将整个世界染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济南的冬天,又哪有老舍先生笔下描绘的诗情画意哦?”我又冷又饿,耸着一副瑟瑟发抖的肩膀,心里禁不住一阵胡思乱想,双脚却不自主地往家里的方向走去……
  不经意间,影影绰绰,一个我那么熟悉的身影佝偻着身子,缓缓地在前面向我这头移动。走近了,果然,那是顶着满身雪花的慈祥的外公,外公的手里,还紧紧抱着我的一件羽绒服!我不争气地一头扎进外公的怀里,任由眼泪哗哗地往外流。
  外公立住脚,缓缓地给我披上厚实的羽绒服,又扯下自己脖子上的那条浅绿色的围巾给我轻轻围上,嘴里叹了一口气,劝慰着我说:“傻妹子唉,父母为你好哩!天下有哪个做父母的,不是盼着自己的崽女有出息哦……”我依偎着外公不再有力的肩膀,摩挲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围巾,倾听着外公朴素无华的教诲,对父母的一切误解与隔阂,已像正钻出云层的太阳下面的坚冰一样,一点点地渐渐融化、消解。
  我在济南的冬天里迎来一个个晴朗明媚的春天,外公却在济南的冬天里一步步走向羸弱衰老的明天。上高中的这一年冬天,外公患脑梗被父亲紧急送进了医院,妈妈带着我与弟弟一起去看他,这时的外公已开始渐渐忘词,明明朝着我艰难地翕动着嘴唇,嘴里呼出的却是弟弟的名字。临走的时候,外公窸窣著从枕头下踅摸出那条围巾,哆嗦着拂去上面不显眼的碎屑,执着地给我围在脖颈上,抖着自己灰白的胡须,嘴里说着不太利索的话:“天冷……围上……好好学习……”
  望着外公又黑又瘦的脸庞,上面透着爱怜慈祥的目光,我的泪水渐渐充盈了整个眼眶。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家住在现在教育局隔壁的康家大院里。  房子破旧、简陋,是典型的老式房子。和别人共用一个大厅,一间小卧室父母住,我和姐姐妹妹们就住这间房间的阁楼上,每天都要爬楼梯才能上阁楼,阁楼又矮又暗,屋瓦近在咫尺,阁楼上只能弯腰,不能直立。一到大雨天,阁楼滴滴答答就开始漏雨,于是,全家总动员,把家里能装水的东西全用上了,大漏放木桶、脸盆,小漏放茶缸,一个晚上根本没法入睡,只听到“当当当”的滴
期刊
那年夏天,太阳像个大炉子,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班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拦住了我。原来是朋友的同事,她说,同学得了乳腺癌,临终前的遗愿是想把眼角膜捐出去,又不知去哪捐,让我帮着想想办法。就这样,我认识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李芳。  第一次见到李芳时,她穿了一件粉色的半截袖,一双大眼睛就像泉水一样清澈明亮。我问她,为什么会有捐角膜的想法,她给我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原来,十几年前李芳就已下岗在家,丈夫每个月
期刊
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我双腿膝盖疼痛,走起路来十分难受,我给母亲说了,母亲很紧张。  母亲让当赤脚医生的叔叔给我看腿痛,叔叔还没遇到过类似的癥状,对此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叔叔又带着我到公社医院看医生,医生望闻问切,叔叔答的多,我答的少,再不就是我点头摇头。医生检查我的双腿及膝盖,我配合着做动作,折弯、蹲立、伸缩、蹦跳、踢弹等反应自如,也不费劲。医生说正常,没什么大事。叔叔说,正常,孩子
期刊
家中糖盒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糖果。一些好吃的奶糖、软糖被客人和家人吃完了,留下一些水果糖却无人问津,在日复一日的翻拣中逐渐失去了鲜艳的色泽,像没人疼爱的孩子,灰头土脸地躺在那里。后来妻子要将其倒掉,被我竭力制止。  我之所以不让妻子倒掉那些水果糖,是因为水果糖在我心中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读中学时,家贫,住校没钱,每天得走七八里山路到校读书。早晨起床后匆匆忙忙吃口饭便要披星戴月往学校赶。由于家
期刊
月姨拉了个小凳子,坐在葡萄架下,脚边放着针笸篮,原来月姨要纳鞋底了。月姨目不转睛地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针尖和苎麻线,一手把鞋底拢在怀里,一手把顶针箍顶住针鼻,一边咬着牙用力把针尖戳进鞋底,然后往上拔,往上拔,一针一针地由里向外、由外向里反复地扎。  葡萄树这时已经开完花了,结出青涩的小果子。果子很硬,像一颗玻璃弹珠。月姨把针尖放在发间“篦”了一下,笑着说,是不是现在就想吃了?不能吃,会酸掉牙的。阿海
期刊
我家每天的生活,是从母亲手里的一把柴草开始的。  赶上雨雪阴雾,连太阳也要停停脚儿,歇歇工的,然而母亲却不能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母亲必须用柴草点燃每一个黎明,点燃我家的生活。没有那把柴草,没有那把柴草升起的炊烟,我家的日子仿佛就没法开头!实际上,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生活,全都是从一把柴草开始的。一把柴草点燃一家人的日子。故乡的早晨,每一个灶膛里的柴草总是在曙色升起之前燃烧起来,而那一缕缕炊烟,仿佛
期刊
自从我母亲2009年离世以后,老家的旧屋就空着了。风蚀日晒,街门也老成了一本旧日历。我在斑驳的街门前,轻轻地摇响门闩,仿佛又听见了那熟悉的脚步声……  街门,是作为家庭与外界的关系而存在的,象征着尊严。门楼,是一个家庭中很重要的建筑物。你要了解一个家庭的光景,不用进门,只要从街上走一趟,打量一眼各家的门楼,就会知道个大概。  有钱有势人家的门楼,几乎都是高大的起脊顶,上边苫着青灰色的小瓦,一排排,
期刊
1987年的冬天,叫人刻骨铭心,那个冬天特别冷,至今我一回回在梦里仿佛还听得见刮过骨头的风声,飘过厄运的雪花。  那一年,我们家多灾多难。我年过半百在老家当乡党委副书记的父亲,在夜里忙着赶写第二天全乡要召开的党委会报告材料,当他把材料写了一半,准备热点饭吃时,由于门窗紧闭,房间里烧着的石煤炭炉子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有毒气体,让我父亲中毒晕倒在火炉旁,瞬间不省人事,他的左腿就弯曲在火炉上烧烤着……人们发
期刊
藤梨,学名猕猴桃。《诗经》云:“隰有苌楚,猗傩其枝。”诗中的苌楚,即为猕猴桃。在古代,猕猴桃还有一个名字,叫羊桃。首命名者为唐代诗人岑参,这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一百多年前,猕猴桃被新西兰引种,因酷似该国国鸟奇异鸟,它又得到了一个好听的洋名字——奇异果。  我们家乡高山多,雾气重,溪涧两旁的土壤湿润,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因此,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猕猴桃长在藤上,样子像梨,我们更喜欢称之为藤梨。
期刊
认识你 ,已不记得确切的日子,不过心里清楚,那是将近三十年前,“黑色七月”后的某一天黄昏。  当时的我,很苦闷。当我离开父亲所在的我的母校,托父亲的同行讲好话,默默地背起铺盖,提着盛满复习资料与日常用品的箱子,踏进百里之遥的你父亲所在的你的母校,我们,便成了一个班的同学。你,很文静。  复读的日子紧张而忙碌,两头能望见星星,中间直晃着太阳。每天,我在教室里独行侠似的早进晚出,在大家来之前或大家走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