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多篇诗文,如《阿房宫赋》、《山行》、《赤壁》、《泊秦淮》等,但学生对杜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了解甚少,下面结合具体的课文作些分析。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早年颇有抱负,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鹘统治集团的侵扰,加强国防,以拯救日趋衰败的唐王朝,晚年渐趋保守消极。
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
杜牧自幼聪慧好学,26岁时接连考中进士科与制策科,即其诗句“两枝仙桂一时芳。”两枝指两种,仙桂是月宫折桂,指科举考中。任弘文馆校书郎,弘文馆是撰写文史、聚集学士之处。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勘正错误。他为人刚正,不喜逢迎,因而遭贬斥,出京到江西南昌,为沈传师的幕僚。著名的政治家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杜牧应邀去当他的掌书记。沈、牛等人极看重杜牧的才学。淮南节度使驻扬州,扬州是唐代经济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所谓“杨一益二”,城里青楼林立,妓女如云。杜牧陶醉于轻歌燕舞之中。其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后他被征召回京,任监察御史。当时牛李党争,李德裕为宰相,排挤杜牧,他初为黄州、池州、睦州等州的刺史,其后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宣宗大和年间,官至中书舍人。疾笃而逝于任上,时年50岁。
杜牧是天才的文学家,才华横溢。他在23岁时写下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其华丽词藻和深邃见识,使此文永放华彩。杜牧生活于唐帝国内忧外患、纷乱多事的年代,他关心国运民生,注意探讨财赋、甲兵、治乱和兴亡的问题。在《阿房宫赋》中,他以六国与秦亡的教训为戒,指出国君必须“爱民”与施行“仁政”,否则失人心、失天下,便是不可避免的下场。他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意在于规讽当朝皇帝务必修明政治,勿蹈前人覆辙。
公元842年秋季,回纥军队南侵,北方人民遭受蹂躏,流离失所,他写下了《河湟》以表深切同情。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闻人。
前半句写有意恢复河湟的前朝帝相,惋惜其大功未成,不满当朝君臣的不思恢复。后半首写沦陷区人民身穿胡服心含祖国,对比内地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讽刺了他们的醉生梦死。
杜牧用诗歌揭露唐代政治黑暗腐朽。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命骑士飞马从南方运荔枝,日夜兼程,死伤人马,劳民伤财。他写了《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如锦绣,山顶宫门按序打开。远处扬尘,知有飞马,贵妃嫣然一笑,知是新鲜荔枝送来。老百姓还以为骑士为国家大事而奔跑呢!选择典型场合,用艺术概括,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
杜牧的咏史诗极有见地。如《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战争的胜败不能预期,诗人反对项羽兵败后自杀的行为,认为忍受挫折,正视失败才是男子汉,说明失败后不气馁仍可以卷土重来,取得胜利。他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无东风,大小乔将被曹操掳掠,东吴被消灭。东风成就周瑜的大功,决定了三国鼎立。此诗寄托出杜牧自己有才华而没有机遇、无东风的叹惋。
杜牧的纪行咏物写景抒情的绝句写得十分高超。他用短小的诗篇,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寄寓悠远真挚的情思。才思俊逸活泼,风调清丽悠扬,声情意蕴并茂。如他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通过江南山水、寺院和花红柳绿等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隐晦地讽刺了南朝统治者的无能。再如《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批评了大敌当前,达官贵人们不思抵抗而醉生梦死,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这些诗都写得很隽永,意境优美,意味无穷。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新唐书》杜牧传说他诗歌“情致豪迈,人称为小杜,以别杜甫。”清人全祖望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可见杜牧诗歌的卓越成就。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早年颇有抱负,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鹘统治集团的侵扰,加强国防,以拯救日趋衰败的唐王朝,晚年渐趋保守消极。
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
杜牧自幼聪慧好学,26岁时接连考中进士科与制策科,即其诗句“两枝仙桂一时芳。”两枝指两种,仙桂是月宫折桂,指科举考中。任弘文馆校书郎,弘文馆是撰写文史、聚集学士之处。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勘正错误。他为人刚正,不喜逢迎,因而遭贬斥,出京到江西南昌,为沈传师的幕僚。著名的政治家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杜牧应邀去当他的掌书记。沈、牛等人极看重杜牧的才学。淮南节度使驻扬州,扬州是唐代经济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所谓“杨一益二”,城里青楼林立,妓女如云。杜牧陶醉于轻歌燕舞之中。其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后他被征召回京,任监察御史。当时牛李党争,李德裕为宰相,排挤杜牧,他初为黄州、池州、睦州等州的刺史,其后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宣宗大和年间,官至中书舍人。疾笃而逝于任上,时年50岁。
杜牧是天才的文学家,才华横溢。他在23岁时写下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其华丽词藻和深邃见识,使此文永放华彩。杜牧生活于唐帝国内忧外患、纷乱多事的年代,他关心国运民生,注意探讨财赋、甲兵、治乱和兴亡的问题。在《阿房宫赋》中,他以六国与秦亡的教训为戒,指出国君必须“爱民”与施行“仁政”,否则失人心、失天下,便是不可避免的下场。他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意在于规讽当朝皇帝务必修明政治,勿蹈前人覆辙。
公元842年秋季,回纥军队南侵,北方人民遭受蹂躏,流离失所,他写下了《河湟》以表深切同情。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闻人。
前半句写有意恢复河湟的前朝帝相,惋惜其大功未成,不满当朝君臣的不思恢复。后半首写沦陷区人民身穿胡服心含祖国,对比内地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讽刺了他们的醉生梦死。
杜牧用诗歌揭露唐代政治黑暗腐朽。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命骑士飞马从南方运荔枝,日夜兼程,死伤人马,劳民伤财。他写了《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如锦绣,山顶宫门按序打开。远处扬尘,知有飞马,贵妃嫣然一笑,知是新鲜荔枝送来。老百姓还以为骑士为国家大事而奔跑呢!选择典型场合,用艺术概括,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
杜牧的咏史诗极有见地。如《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战争的胜败不能预期,诗人反对项羽兵败后自杀的行为,认为忍受挫折,正视失败才是男子汉,说明失败后不气馁仍可以卷土重来,取得胜利。他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无东风,大小乔将被曹操掳掠,东吴被消灭。东风成就周瑜的大功,决定了三国鼎立。此诗寄托出杜牧自己有才华而没有机遇、无东风的叹惋。
杜牧的纪行咏物写景抒情的绝句写得十分高超。他用短小的诗篇,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寄寓悠远真挚的情思。才思俊逸活泼,风调清丽悠扬,声情意蕴并茂。如他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通过江南山水、寺院和花红柳绿等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隐晦地讽刺了南朝统治者的无能。再如《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批评了大敌当前,达官贵人们不思抵抗而醉生梦死,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这些诗都写得很隽永,意境优美,意味无穷。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新唐书》杜牧传说他诗歌“情致豪迈,人称为小杜,以别杜甫。”清人全祖望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可见杜牧诗歌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