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探讨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上的性别差异,探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提出改进小组学习形式、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缩小差异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2
为了更好发挥两性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潜能,针对小学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展开探讨。
1.性别差异在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
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智力发展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男生的标准误差比女生更为明显。国外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对小学生智力中的言语能力、定向认知能力、推理能力等能力的研究来探索男女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程度。这些研究表明,小学男生在理科方面的学习能力略强于女生,但是言语词汇、记忆等几项能力上却相反。该问题表现在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上,主要通过日常学习、生活应用、特长培养几个方面体现。
1.1在日常学习中
四年级的男生较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一项“我最喜爱的学科”网络调查为例,四年级207人中(男生124人,女生83人)选择“信息技术”为最喜爱学科的人数共有96人,其中男生有76人,所占比例高达79.2%。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男生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整体略高于女生,主要表现在:男生更积极且响量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胆且主动提出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困难,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更强的学习欲望等。
1.2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
我校每班均由学生选出一名信息委员,该生除了担任信息技术学习委员之外,还是教师的信息助手,协助教师处理一些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的简单的班务。自2009学年开始统计至2011学年,担任信息委员的男生所占比例为:76.3%,79%,78.6%。
1.3发展特长方面
我校组建的信息技术特长培训社团共有三个,分别是机器人竞技社团、电子小报制作社团、电脑绘画社团。以下是三个社团在近三学年中男女生所占比例统计。
表1 近三年信息技术特长培训社团男女性别比例
学年
性别 2009 2010 2011
男 76.8% 68.4% 64.2%
女 23.2% 31.6% 35.8%
从表中要知,男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以及所表现出的特长均女生有明显的优势。
2.性别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心理因素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男女生的心理结构存在差异,受观察、注意、感知、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男女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决定着所形成的本学科认知结构的质量。
女生在记忆力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形象思维的表达和观察较擅长。男生一般较好动,偏于灵活记忆,自然地发展了归纳和分析能力,这就无形中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这种差异还表现在,男生渴求创意、挑战,解决困难;而女生偏重地套用,直接,简单。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千变万化灵活之至的学科,男生表现出的兴趣远远高于女生。
2.2社会因素
社会是教育的大环境。男生和女生从出生之时就被人们的惯性思维区别对待。各自所受的各种社会作用力不同,以保障其成年能在其所担任的性别角色中合乎身份地行事。在许多家庭或学校中,成年人默许认为女生应更多地受到保护和限制,对男生则要求有更多的独立和成就。这种性别角色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男生和女生追求更完美的自我。他们为了迎合社会对其的宽容及期望,往往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身的态度、行为和选择。例如,家中的计算机坏了,如果母亲表态不懂得怎么修理,大家不会责怪她,但是一旦父亲表态不懂得修理,或者大家对他将表示失望和质疑。这是传统文化对两性价值的偏爱的影响结果。
2.3教育观念因素
首先,课堂教学对两性差异教学重视不足。在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动手操作,学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只是流于形式的现象,更谈不上针对两性之间的差异进行教育。加之教师对两性在心理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无法因“差”施教。更有甚者,即使注意到性别差异在本学科中的影响却无视它,任由情况继续下去,终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其次,教材编写没有充分照顾性别差异性。目前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是按操作——示范——应用的模式来编排的。就内容来说过于技能化,易于掌握技能,但是它的副作用是助长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助长了机械模仿的单向思维能力。同时,部分教材内容描述用语过于抽象,使女生容易感到吃力,枯燥,久而久之就产生畏难情绪,削减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
3.减小性别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3.1改善两性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心理条件
首先,从社会角度为两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环境。教育不仅是学校,更是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以两性传统能力的期望与改观,将对人才培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心理学中的“皮格马里翁”效应一样,社会的思维指向对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2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性别差异教学的实施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两性学习本学科能力的差异,不可置之不理,要重视它,采取合适的措施着力帮助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因此,首先,教师自身应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给予男女生公平的关注。其次,从培养女生对信息技术浓厚的兴趣入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兴趣对于任何学科都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良好发展的内在“激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习的“兴趣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再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把信息技术学习中抽象的知识加以形象化,将难点加以分解,最终使偏于形象思维的女生有效地提高理解和动手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加强信息素养,他应对整个学科的应用具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掌握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着眼于不同差异水平下的思维品质、能力的训练和完善。 3.3增加两性互补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既重感情又重成就)的人最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充分享受个人兴趣,从而拥有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产生和支持传统性别角色的力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中,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改变他们,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帮助。较多学者提出在两性教育方面尤其对女性应有更大的关注,我认为,针对小学生,还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特长,充分发挥男生与女生之前的互补作用,帮助男女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首先,小组学习加强男生与女生的合理搭配。小组中男生与女生的调配不仅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对不同性别的学生之前形成互相竞争,优势互补,提升弱项等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学习检测的设置应既重视技能,也重视情感的形式展开。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学习检测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检测中表现优秀将有助于学生以日后的学习信心倍增。因此,教师在设置检测时应照顾到两性学习能力的倾向不同,合理配置试题的比例,使男生女生在检测中得到更公平的对待。
最后,以男生、女生为学习评价的对比分组。为了让男生女生看到自身性别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短板,我在教室设置了“比一比”红花排行榜,把全班分成两个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每月进行一次统计,让男女生之前产生你追我赶,你行我也行的意识从而逐步减少因性别产生的学习能力缺乏。
4.结论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观察研究,得出了心理因素是造成差异的心理机制、社会环境对性别差异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影响不可忽略、教育是影响性别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减少性别差异对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美]麦可比,杰克林.性别差异的心理学.(Palo Alto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M](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傅安球.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5]赵慧娟,郭永玉.性别差异研究的四种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2
为了更好发挥两性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潜能,针对小学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展开探讨。
1.性别差异在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
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智力发展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男生的标准误差比女生更为明显。国外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对小学生智力中的言语能力、定向认知能力、推理能力等能力的研究来探索男女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程度。这些研究表明,小学男生在理科方面的学习能力略强于女生,但是言语词汇、记忆等几项能力上却相反。该问题表现在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上,主要通过日常学习、生活应用、特长培养几个方面体现。
1.1在日常学习中
四年级的男生较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一项“我最喜爱的学科”网络调查为例,四年级207人中(男生124人,女生83人)选择“信息技术”为最喜爱学科的人数共有96人,其中男生有76人,所占比例高达79.2%。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男生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整体略高于女生,主要表现在:男生更积极且响量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胆且主动提出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困难,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更强的学习欲望等。
1.2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
我校每班均由学生选出一名信息委员,该生除了担任信息技术学习委员之外,还是教师的信息助手,协助教师处理一些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的简单的班务。自2009学年开始统计至2011学年,担任信息委员的男生所占比例为:76.3%,79%,78.6%。
1.3发展特长方面
我校组建的信息技术特长培训社团共有三个,分别是机器人竞技社团、电子小报制作社团、电脑绘画社团。以下是三个社团在近三学年中男女生所占比例统计。
表1 近三年信息技术特长培训社团男女性别比例
学年
性别 2009 2010 2011
男 76.8% 68.4% 64.2%
女 23.2% 31.6% 35.8%
从表中要知,男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以及所表现出的特长均女生有明显的优势。
2.性别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心理因素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男女生的心理结构存在差异,受观察、注意、感知、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男女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决定着所形成的本学科认知结构的质量。
女生在记忆力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形象思维的表达和观察较擅长。男生一般较好动,偏于灵活记忆,自然地发展了归纳和分析能力,这就无形中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这种差异还表现在,男生渴求创意、挑战,解决困难;而女生偏重地套用,直接,简单。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千变万化灵活之至的学科,男生表现出的兴趣远远高于女生。
2.2社会因素
社会是教育的大环境。男生和女生从出生之时就被人们的惯性思维区别对待。各自所受的各种社会作用力不同,以保障其成年能在其所担任的性别角色中合乎身份地行事。在许多家庭或学校中,成年人默许认为女生应更多地受到保护和限制,对男生则要求有更多的独立和成就。这种性别角色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男生和女生追求更完美的自我。他们为了迎合社会对其的宽容及期望,往往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身的态度、行为和选择。例如,家中的计算机坏了,如果母亲表态不懂得怎么修理,大家不会责怪她,但是一旦父亲表态不懂得修理,或者大家对他将表示失望和质疑。这是传统文化对两性价值的偏爱的影响结果。
2.3教育观念因素
首先,课堂教学对两性差异教学重视不足。在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动手操作,学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只是流于形式的现象,更谈不上针对两性之间的差异进行教育。加之教师对两性在心理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无法因“差”施教。更有甚者,即使注意到性别差异在本学科中的影响却无视它,任由情况继续下去,终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其次,教材编写没有充分照顾性别差异性。目前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是按操作——示范——应用的模式来编排的。就内容来说过于技能化,易于掌握技能,但是它的副作用是助长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助长了机械模仿的单向思维能力。同时,部分教材内容描述用语过于抽象,使女生容易感到吃力,枯燥,久而久之就产生畏难情绪,削减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
3.减小性别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3.1改善两性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心理条件
首先,从社会角度为两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环境。教育不仅是学校,更是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以两性传统能力的期望与改观,将对人才培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心理学中的“皮格马里翁”效应一样,社会的思维指向对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2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性别差异教学的实施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两性学习本学科能力的差异,不可置之不理,要重视它,采取合适的措施着力帮助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因此,首先,教师自身应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给予男女生公平的关注。其次,从培养女生对信息技术浓厚的兴趣入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兴趣对于任何学科都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良好发展的内在“激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习的“兴趣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再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把信息技术学习中抽象的知识加以形象化,将难点加以分解,最终使偏于形象思维的女生有效地提高理解和动手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加强信息素养,他应对整个学科的应用具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掌握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着眼于不同差异水平下的思维品质、能力的训练和完善。 3.3增加两性互补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既重感情又重成就)的人最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充分享受个人兴趣,从而拥有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产生和支持传统性别角色的力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中,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改变他们,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帮助。较多学者提出在两性教育方面尤其对女性应有更大的关注,我认为,针对小学生,还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特长,充分发挥男生与女生之前的互补作用,帮助男女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首先,小组学习加强男生与女生的合理搭配。小组中男生与女生的调配不仅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对不同性别的学生之前形成互相竞争,优势互补,提升弱项等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学习检测的设置应既重视技能,也重视情感的形式展开。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学习检测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检测中表现优秀将有助于学生以日后的学习信心倍增。因此,教师在设置检测时应照顾到两性学习能力的倾向不同,合理配置试题的比例,使男生女生在检测中得到更公平的对待。
最后,以男生、女生为学习评价的对比分组。为了让男生女生看到自身性别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短板,我在教室设置了“比一比”红花排行榜,把全班分成两个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每月进行一次统计,让男女生之前产生你追我赶,你行我也行的意识从而逐步减少因性别产生的学习能力缺乏。
4.结论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观察研究,得出了心理因素是造成差异的心理机制、社会环境对性别差异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影响不可忽略、教育是影响性别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减少性别差异对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美]麦可比,杰克林.性别差异的心理学.(Palo Alto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M](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傅安球.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5]赵慧娟,郭永玉.性别差异研究的四种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