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题总能引爆全社会的一次话语狂欢。2019年的作文题能够毫无悬念地淹没六月七日中美贸易战、波斯湾危机、梅姨辞相等世界性话题,自然一点也不奇怪。八道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你媚我怨,瑕瑜互见。笔者不揣浅陋,拟对八道作文题在题材、题旨面向、话语腔调、写作具体要求和技战术考查要点诸方面展开。期待方家批评。
一、题情概述及概观
题情概述既是考生作業之首务,也为命题评议所必需。概述能力不是简单地重复命题形式、内容和题面构成,而是经由此梳理明察命意,展示个性理解和准备写作面向的重要工作和能力体现。对考生考场作文如此,对命题评价者也是如此。
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计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及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共八道作文试题。全国Ⅰ卷希望考生就“劳动”的认识写作演讲稿;全国Ⅱ卷材料以1919年开始到现在以至2049年的未来为时间线索,以不同时代背景下几代中国青年曾经的作为、当下应有的作为和未来可能的历史贡献,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拟设的“历史情境”下完成或演讲稿、或家书、或给同学的信、或观后感、或慰问信五选一的写作;全国Ⅲ卷以“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的漫画作为材料,根据寓意作文。北京卷要求以“中国文明的韧性”为题作文。上海卷要求在比较中外音乐之后的“寻找”“中国元素”立意作文;天津卷以现当代中国历史上三个身份不同的历史人物——红七方面军将领方志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和杰出科学工作者黄大年的爱国情怀为情感触媒,抒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浙江卷由讨论不同创作者写作时对待读者不同的态度,通过移就的修辞策略转进到“你”如何处理自己的“创作”(作为)及“作品”(人生)与他人的关系,材料中本体和喻体存在比较内隐但坚实的逻辑关联;江苏卷以物之自性及异质之物通过或自我勾兑或异物交混,经由或物理或化合不同而生成的物态物性,要求通过推物及人和人事、人生的联想而立意写作。
八道题除了全国Ⅲ卷以漫画作为材料外,从命题技术构成上有较高的同质性,全部是文字供料-隐(或显)型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材料构成从内容和功能上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提供写作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启示、情感酝酿;后半部分转入切近写作要求的提示或导引,催生话题或命意。前后形成彼此或丰富、或解释、或例证等互文关系,同时作为材料组整体又与随后的写作要求构成互文关系。这些互文关系的文本,有的体现了比较好的事实——价值逻辑,比如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浙江卷、江苏卷、上海卷;有的在互文的表象下,存在事实-价值逻辑的或悖反、或游离的关系,比如全国Ⅰ卷、北京卷。所有的考题命意都在貌似开放和可自主选择的表象下,或隐或显体现强制性的立意向度。命题人与考生这对间接对话主体本来就存在身份、角色及由此而形成的在话语权力上的落差,加上叙述腔调上有意无意间透露的优越感,命题人的偏见与傲慢在无形中对考生会形成额外的压力。这种压力对考生造成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命题的效度需要做专门的研究,在兹不拟讨论。
总的来说,全国Ⅰ卷遗憾和特点双突出;全国Ⅱ卷的主题与材料虽在一部分师生意料之中,而规定虚拟情景、角色和特定文体要求下的写作肯定在所有师生备考的意料之外;全国Ⅲ卷材料图文并茂,画面与话语充满敬意与温情,也可以就师生关系问题作理性的阐述与表达,最具感染力和启发性,也最能体现命题的公平性;北京卷命题关键词存在可商榷的空间;江、浙两省作文题材料表述风格同往年颇为相近,题面的隐喻性既指向诗性,也指向思想性,颇有诗与思的混响意味;上海卷融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于一体,保持了从来不缺乏比较视界的惯性;天津卷最简陋的命题最永恒的话题,从命题技术的角度而言是最平庸的。
二、八道题五个类型,个别有交叉
1.全国Ⅰ卷:似是而非的玄虚,“你懂的”!
全国Ⅰ卷出现的遗憾和呈现的特点都很突出。遗憾的是命题者在选编材料的时候,疏忽了“劳动”这一语符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复杂性,在看似轻松跳跃的“劳动阐述”中违反了同一律而致题旨似是而非。要求在规定情景下撰写“演讲稿”的这一亮点创设,很可能并非缘于命题者自觉。Ⅰ卷瑕瑜并存的写作命题,对于思维缜密的考生很有可能产生欲使昭昭,反而糟糟的困扰。而无论对于“劳动”的模糊认识,还是对于“演讲辞”撰写要求的似是而非,命题者却一概以此为公理与常识无需说明的,傲慢地给考生下达写作指令,虚拟了一种并不存在的“你懂的”或“你应该懂的”的默契。
关于“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命题者是完全可以采取条目式陈罗或其他方式让考生自己判断、选择,建立清晰认知之后进入写作状态的,但却囫囵作了简单化的处理,表述杂糅以致出现了知识性的硬伤。在不同的学科里,“劳动”的概念既相关联又有不同,而且还存在理解的时代性问题。事实上,关于“劳动”的认知,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历史课,甚至于文学教育课程中都有涉及,更不用说学校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了。材料中所罗列的几位“同学”关于劳动的“错误认识”和理解,也不能一概而论,看放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他们的“错误”也正是命题者的错误——对“劳动”理解的“似是而非”。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材料中的“同学”,如果存在对“劳动”认识的模糊都无可厚非。借助于作文考查的机会,要求考生综统不同“劳动”概念的意义,促使其深化对“劳动”的认识,也不失为对其进行自我教育、操练自我表达的绝佳机会。结果很可能会因为命题者同样的“似是而非”而不了了之,甚或强固了对“劳动”这一命题“似是而非”的理解。诚然,后置的反思也可以起到解惑的作用,但毕竟当时“已惘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有过极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在被中国化的过程中,普及性是相当高的,在不同时期的各级各类政治课程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科课程中都有不同侧面的表述,可以说非常丰富。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内涵集成体。“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在政治经济学层面,“劳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马克思说:“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购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卖者的劳动。”此外,“劳动”尚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划。这种两分法既是为了帮助认识“劳动”形态而作的类别划分,也是为了社会各行各业计算不同劳动的价值所作的区分。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的改变,无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不是彼此对立截然分开的。两者的相互促进和统一促进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之于人类不只是创造了工具,催产了文学艺术和人类其他方面的制度风习和文化,而且创造了人本身。这些知识可能无须高中生全面地掌握,但至少能够以精简的材料让他们在考试情景下获得理解,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命题组命制本题时基本的知识背景。 事实上,Ⅰ卷材料中多次出现的“劳”或“劳动”也是属于具有相关性却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两处引用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生产劳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日常家务劳动。几位同学讨论的“劳动”是日常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而命题者要求考生写作的正是这样的“劳动”。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个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劳动”会被机器人替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简单劳动的高度智能化正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产生的科学奇迹。如果这样来看,则命题人所做的生活调节式的“劳动”或修身式的“劳动”则该另当别论了。
面对网络上对Ⅰ卷写作命题的口诛笔伐,也有关注者辩护称,Ⅰ卷关于“劳动”的命题,本来就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而言,如果考生或评论者想的过于复杂,则纯属审题出现偏差。这种辩护也是似是而非的。第一,“一般意义”是怎样的一个意义,哲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还是教育意义上的?谁也说不清,道不白。第二,如上所述,材料由两部分构成,引论部分帮助考生确立正确劳动观的“劳(动)”论,已经违反同一律,而为考生引靶,同学甲乙丙关于“劳动”的“混乱”认识与前述材料所形成的互文,“劳动”的意义应该是锁定在“日常生活劳动”一域。可以设想,由命题者创编的这个语篇,假如是考生考试生产的,那应该怎样评价,又能获得怎样的评价呢?
Ⅰ卷作文题的创为之举是对“演讲辞”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近十年来文体考查新突破的同时,又实实在在实现了从规定特定文体,考查语体转换对语文学科本体性问题的切实关注。在某种意义说,这次文体考查点的选择基本上可以形成对考生关于这一语文问题知识-能力-素养的考查。这既符合课标要求,又可能是考生习见习闻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谓平中见奇。可惜这样一个一举数得的命制创构,很可能并非出自命题者的自觉。否则,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对试题质量的评价,自说自话在语文考试的当天即通过《中国考试》网络平台对试卷所作的至纤至悉瑜百无瑕的肯定性评价,对此为什么只字不提呢?
“演讲稿”明确成为写作的文体要求看似简单,其实提高了写作难度。它的难为之处可能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体类。熟悉是因为在电视、电影、网络和各种活动中并不乏见,也许学校和班级还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但这些都是热闹,语文课本里少有专题性安排,以前高考也没考过,在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学习环境下,即使尝试过可能也缺乏对此的比较系统的操练。
第二,演讲稿的文体撰写本身存在第一语言(口头语)和第二语言(书面语)转换的问题。口头表达是借助物理声音、体态表现和现场互动情境来传达个人对既定观念的认识,对特定事件的理解。而“演讲稿”的写作是要求在非现场的情景下通过文字符号的创作达到口头表达的效果。因此,考生要比较好地完成演讲稿的写作,必须有口头表达-文字转换-口头表达的几个转换过程。
第三,“劳动”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相信少有考生做逆向的阐述,哪怕对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的苦痛也少有涉及。这一点,无论从网络还是纸媒反馈的情况来看,并非无妄之议。从笔者关注的学术大咖、一般专家、中学名师们的评价、指点和下水作文来看,也没有一例。想必这些无论在什么情境下既已发声的“达人”皆非藏拙。关于劳动的观念、思想和认识不可能有原创性,事实上这也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考查的应有之意。普遍真理的方式必须具有新意,这种新意即由表达而产生的新意。应试作文获得好成绩的秘籍之一是平凡的思想可以容忍,平庸的语言是不能容忍的。所以,Ⅰ卷写作真正的难为之处是关于“演讲稿”“写作形式”的把握,这里所说的形式是除去开头有呼告,结尾有答谢之外的内涵式的文体特征。
一般来说,高中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演讲范式有即兴式演讲、授课式的演讲、学术式的演讲和法庭辩论式演讲四种。这四种演讲范式所依赖的语境和功能区别也是比较明确的。大致说来,即兴式演讲目的在于使人“感”(使听众或读者产生情理共识和情感共鸣),授课式的演讲使人“知”(知晓与理解),学术式演讲使人“信”(确认与信服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等新发现、新发明),法辩式的演讲使人“明”(明事实真相和是非曲直)。显然,本次考生要撰写的以“劳动认识”为主旨的“演讲辞”属于“即兴式演讲”。“即兴式”演讲不同于“即兴演讲”,它只是借了“即兴”的壳而做的从选题、内容、事实、述语、话语腔调、体态动作、书面语词与口语表达的替换,甚至哪怕看似随景所做的插科打诨式的小幽默和玩笑都是处心积虑预设好了的。这样说,并非要考场上的考生面面俱到,因为没有可能。但对“即兴式演讲”的基本要求有了解,至少是会影响他们在撰写时的状态和决定他们所作“演讲辞”的文本面貌的。很遗憾,到发文前公开发表的下水作文尚未看到达到上述要求的文章[1]。连“以卖‘声’为生”“卖‘声’为荣”,天天习于此道的教练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为亦不过如此,绝大部分考生的情况可想而知。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师生在这一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板块的实际情况。
Ⅰ卷作文命题的另一大特点是不避热点。关于“劳动”的话题在2019年的备考项中可不是什么冷僻之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也言犹在耳,《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报告》将“劳动教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关于当下学生劳动素养的讨论也不绝如缕。就语文考试结束后网络反映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都有押到题的发声,且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都有老师发声。不过所谓押到题仅限于“劳动”这个话题。实际的情况是,命题组直击热点,只是在文体上做了一个撰写“演讲稿”的要求,换一个马甲,就把老師学生的迷糊考出来了。
2.呼唤与应答:唱响主旋律
全国Ⅱ卷、北京卷和天津卷(包括全国Ⅰ卷,上面已分析),在材料制作和立意导向方面基本上都属于应答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唱响主旋律的命题。应答主旋律的试题最大风险就是很容易被猜中,最能体现命题人水平的就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让考生与考题形成“最熟悉的陌生”关系,哪怕是所有考生有备而来,也必须是对命题所形成语境下一种全新邀约的认真审题,重新作业,且预设有一着有偏满盘皆非的风险,而全无宿构的可能。 全国Ⅱ卷: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建国大典上的讲话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后的铭文和系列雕塑,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革命斗争视为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谋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实现现代化伟业的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从这样的历史视野来看,2019年是一个很特别的纪年。每个重要历史时刻中国青年的历史担当、无畏牺牲和卓越贡献对今天青年的启示和召唤成为很多学校师生写作备考反复操练的话题。所以,全国Ⅱ卷材料中关于自五四以来重要历史时刻重要事件的罗列几乎完全在很多老师和考生的意料之中,而出乎师生意料之外的是命题写作要求的如下几个方面。这也正是今年Ⅱ卷写作命题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一,突出开放性,加强“纪律性”。罗列五个重要时间节点作任意选择,但严格实行“三规”,即在规定身份、规定情境和规定文体下的写作。既体现开放性、选择性又注意聚焦;既强调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但又必须关注具体历史情景和历史细节。尽管这样的历史情景需要具有相关历史知识的准备,至于历史细节更多地依靠推理和推想,带有浓重的虚构意味和抒情色彩。这样的要求使漫无边际的宏大历史叙事与空泛的抒情没法派上用场。
第二,公约彰显公平,差异鼓励个性。作文命题既要以公平为前提,又要尽可能为个性的展示提供契机。五个不同的时刻、五出不同的情境、五种不同的文体,提供考生选择以体现差异。选择即意味着相比较而擅长,相对擅长即意味着有条件的个性化书写的可能。但差异又必须以公平为前提。总体上一致性的规约即公约,即不论什么时刻、什么事件、什么情境,如何不同,身份却是一律的,即“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是一致的、公共的、共同的约定。演讲稿、家书、给同学的信、观后感、慰问信,虽说具体功能不同,但都属于实用文体。更具公平性的是上述所有写作都必须得创设历史情景、虚拟人物身份,与确立的拟想对象交流。如此这般,任何一个选项的写作都变成了创意写作,都具有了虚构性。所以,本年度Ⅱ卷的写作变成了一项虚实结合的写作实践。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所选择的写作项目相关历史不仅要知道,而且要知道的比较具体,不仅是对一般事件的一般了解,而且还要对身处其间的那一代人们特定经验、体验、情感有切实的了解;考查的能力点应该是推想力与推理力,不然“还原”“历史场景”就不太可能;没有专门的训练和比较好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难以驾驭的。
北京卷:不是没有讨论空间的“关键词”。北京卷无论从材料表达,还是命题来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文明”,一个是“韧性”。这两个关键词都比较含混,如果考生不能用恰当的概念进行替换或转换,则难以写得顺畅,即便写出来了也难免拧巴。推测命题者选择这样两个关键词组合命题,大概有这样几种可能。第一,要突出文化自信这一主旋律,但又不想硬套,“变语表达”实际上是一种迂回的策略。第二,是有意制造一点生涩,使考生由于进入困难而增强思考力度,以求深入和深刻。第三,也有可能命题者也未必清楚文明与文化的关联与区别。以上猜测可能兼而有之。但必需指出的是,两个关键词选用组合形成的命意即使整体上不错,“文明”在此的语用选择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如果进行关键词转换,“韧性”以“生命力”替换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文明”与“文化”虽然有交叉的时候,在某种语境下可以替换使用,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命题材料中所罗列之诸如“中国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的提示都是“文化视域”下的例示。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与“文化”可以替换,即“中华文明”,是与诸如“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相对应的,属于类型化的文明标签。但如果此命题材料中之“文明”所指,又以“文明的韧性”命题作文,其“文明”并非特指,而是全称。则上述所谓世界古文明并非都具有“韧性”,其中不乏消失的文明。如果命题者以材料所举皆中华文明而不旁及其他强辩,虽说得过去,但怎么也显得命题者“文明视野”的狭窄。
其实,“文明”与“文化”的语义差别还是很大的。国内学术界关于两者辨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葛兆光先生的说法。葛氏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中对此有专门的论述,而且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也谈到过两者的差异。总的来说,把“文化”看成是民族之间表现出来的具有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把“文明”看成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为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把“文化”看成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就会获得的精神气质,而把“文明”看成常常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等词语相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往往具有保守性,而“文明”常常是始终在运动的、前进的,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换言之,“文化”总是与传统有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而“文明”与未来有关,表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总之,“文化和文明是有差异的,文明使得各个民族越来越一样,而文化保持着各个民族本身的差异。所以,文明可以接受的是现代化,用整体的文明推进了现代生活的文明化。但是,文化不能被文明所吞噬,文化要保留下来”。
北京卷材料加命题作文,形成材料与命题之间的互文关系。材料实际呈现多方面的功能,或引导考生进入命意范畴,或为考生提示问题“视角”。综合考察这道题,如果考生缺乏“文明”与“文化”交叉与分野的知识背景和比较系统性思考,要做到既能说理又不空泛,既能叙事而又不拘滞,在60分钟内挥就一篇千字好文,并非易事,所以,无论出于怎样的考虑,完全没有必要以“文明”这一关键词来制造生涩。
天津卷:永远的主旋律,让考生超越平凡。由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遭遇,爱國主义成了永远的主旋律。如何让耳熟能详的主题超越平常,具有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成了命题者和考生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生活的黎明静悄悄,东西南北无战事的和平时期,要把每天日常的工作与宏大的爱国主义主题挂起钩来,并且瞬间点燃情感,需要命题者在情境制造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如果单纯罗列几位深具家国情怀、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表达赤子之恋的语录,不做任何背景铺垫和情感酝酿,即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自选“文体特征明显”的爱国主义的文章,天津卷的命题者把超越平凡的重担一古脑儿全交给了考生,着实轻松。 天津卷写作命题人无论在材料选用、试题编写、写作情绪酝酿方面都做得太过粗糙,且一点也不接地气。其实天津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泛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文化英雄、科技英雄和普通人做出惊世骇俗爱国举动的素材。这些英雄不仅是天津卫的,也是中华民族的,甚至很多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不知为什么都不能进入命题人的法眼。保留自主命题权究竟意味着什么?
3.敬意与温情:最后的守望
全国Ⅲ卷是本年度八道作文题中平中出奇最特别的:最贴近考生的生活、最具情境感、最具温度,最令人回味。第一,它是本年度唯一以漫畫作为材料的作文题。图文简洁又图文并茂,多少弥补了2019年度高考写作几乎完全纯文字命题的单调。第二,它以最经济的笔墨制造了最具温情、最能触碰参考师生情感柔软处的氛围,瞬间调动考生的情绪、情感积累、生活经验、体验和思考,催煽相关的阅读联想。第三,它所提出的问题极具生活性,让考生无可逃地必须面对自己刚刚和正在逝去的生活,必须直面自己的心灵与情感。第四,它最具超越性。超越城乡、贫富、教育背景,对于全体考生最具公平性。第五,它便于考生写自己所历、所阅、所思和所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产生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笔者以“敬意与温情:最后的守望”来重新命名《最后一课》有多个层面的意思。没有考据原画,不知命题人为了制作试题对原创做了怎样的修改,想必主体应该是没有多大变化的。所以要感谢漫画作者和命题者对师生主题的关注。在中国师生关系很复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面向。有“天地君亲师”文化制度下,“师徒如父子”的至亲伦理观念;有“家有几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职业讽喻;有“造反有理”的革命时期;有“师道尊严”回潮的历史时期;有市场经济时代教师也是人也要生活的时期;有重建师德,拨乱反正的时期;也有高倡师生平权建立健康的新型关系的时期。不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加行政性规约,在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也在塑造不同的师生关系。但无论师生关系怎样复杂,一旦进入应试教育的战壕,师生就变成了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成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们面前有共同的障碍需要跨越,有共同的堡垒需要攻克。教育与反抗教育这一自然的矛盾决定了师生在并肩备战作战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猜忌、博弈、冲撞、误会、无奈和无需言喻的理解与释怀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瞬间。这一切本来可因高考结束暂时就成为过去,留待未来某个特定的场合成追忆。没曾想在决定人生命运重要时刻的第一场攻坚战打响的时候,遭遇的“恰是你的温柔”。这是极具煽诱性的挑逗,考生们该作如何反应呢?也许随后发布的考生作文中不难发现很多“元写作”的作品。笔者在第一时间看到此题时,瞬间纷至沓来的除往昔的师生交往中那些曾经反复被定格的场景,还有曾经读过的德国漫画《父与子》、丰子恺的课堂简笔画、都德的《最后一课》、肖复兴的《十八岁远行》、余华的《十八岁远行》、龙应台的《目送》、李叔同的《送别》、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卡本特的《Once More Yesterday》,甚至想到过几十年前台湾的一个联考作文题《生活的苦涩与甜美》……岁月也许平凡,留下来的也未必都是金子,但一定Unforgettable。
此外,不能不说到“最后一课”,“最后”是时间节点,“课”是场景、是事和人。这不就是这些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双规”吗?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把问题交待清楚。时间的意义在某种意义就是用来记忆的,为纪念、也为反思。某些特别的时间节点(比如“最后”)总是具有“际”的意义。“际”的视界太辽阔,太丰富,也太纷繁。它一定不是单一、单调,单向度、单面的。它的无可替代的优越是“兼”,是“兼而有之”,是混成化合。它一定是既能看到左边,又能看到右边;既能想到上头,也能想到下头;既能窥见里头,也能明视外头;既能想到说道前头,又不能不想到说道后头。哇!我想到希腊神庙的那尊神像——那尊双面雕——努亚斯神像。想到了那个隐藏“当下”容纳未来、过去和现在的经典叙事范式: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上校一定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4.浙水吴音:材料的隐喻性指向诗性与思性
古来吴越联署,今也江浙并称,这既因地缘比邻,也有文化品格多少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原因。从分省命题以来,江苏和浙江在作文命题方面都是最自觉体现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的省份。作文材料的编制、话语方式、行文的腔调都能有那么一些相似度,材料总是在平淡从容的叙述中不忘设置一定的语言机巧。今年两省的作文命题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在看似要言不烦从容道来的材料中藏匿了一点隐喻的机锋。
浙江卷的材料例举作家创作“心里要有读者”和“不为读者所左右”的两种创作态度,通过拈连和移就的修辞,转到考生如何认识自己的人生与别人关系的问题上。虽说材料语意几经转进,但理解上难度并不大。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转折,待到学生下笔的时候,“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一是称代上的转换与不转换决定了写作时潜在的对话对象,叙事说理还是有远近亲疏之微殊的,处理不好写起来还是有些别扭的。二是“作家”“作品”已经成了一个隐喻体。特别是后者,如果顺着隐喻这一看似没有要求而实际上已经为考生的写作起了调、定了音。考生按照“起调定音”的叙事论理的“调性”展开的话,语言的隐喻性既增加了表达的含混度,也增加了事理的包容度和文字的灵秀之感,对表达的要求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语言表达要兼容诗性与思想性方才是真正的好。至于立意倒不存在对与错的选择,假如将材料中列举的两种观点作辩论中的正方与反方来对待,则一味坚持正向立意或反向立意都是可以言之成理的,但都容易走向背反,露出立论的某种顾此失彼,陷于片面的陷阱。倒是中和两种观点,作轸域的划分,因事因人,在具体问题上作明确的“论域”的说明,反倒增强了问题的思辨性,增加了具体叙事论理的可能性空间,行文也相对容易做到自如与自由。这样看来,命题者在材料中只罗列两种观点,本身就存在某种“不良的居心”,也是对考生判断力、审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一种考查。 江苏卷的材料潜藏着“观物与自观”的小秘密。这种物我两分又作“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的“类比”,对考生应该不存在什么难度,但内蕴的转折可能让很多粗心的考生忽视,而这恰恰是命意之所在或者要强调的。虽说“物各有性”,自持和强化能在量度和性度上保持自性,却无改于物之自性。然而世界上哪有纯然的自然之物,世界的丰富性既赖物物各殊之差异,也赖彼此混合成就而新生。“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既是世界的生态与常态,也是世界的富态与美趣。如何从大千世界的“共存相生”之态,启获社会人生的智慧。言简而意丰,考生要体味此中有真意,但切不可欲辩已忘言。
总之,浙江和江苏的命题开放有度,制控有节的写作要求需要細思量,再思量,切莫被看似开放的假象迷惑而放纵太过,而忽视了写作要求实则有控的规约。且材料和写作要求都隐含有“比”,浙江考生要增强比喻性思维和写作,江苏题的面向则更多是比较性思维和写作。
5.永远不变的海派: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这是从主题向度上对今年上海作文题做的概括。从思想观念、思维品质和立场方法上,上海命题是不缺乏“比较”的,既有与内地各省的“比”,也有“京派”与“海派”之比;既有和香港的“双城”之比,也有和东京、巴黎、纽约……的国际之比。每个比较对象选择的侧面各有别,不乏高下之比,更多的是比肩共立,美美与共。包容成就其大,滋育其生机;自主与自持保持其定力与自信力。上海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上海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这些看似与作文命题无关,但仔细想想又无不关联。这是命题者命题的文化背景,也是考生写作的文化背景。是命题者和应试者共同拥有的生活场域、对话情景。这些从历年上海的命题不难获证。
今年的命题材料从音乐引入,从“异域之音”到“寻找”“中国味”不仅有情感向度的暗示,而且从“音”到“味”,经由通感的转换,而升华出一种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味”已由单纯的“音之味”而散发为一种广泛的“审美范畴”。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背景、经历、爱好,甚至偏好自主选择。这样文章要写得好,既赖于语言表达训练到位,更赖于对所选择的文化艺术及其他方面有自己真正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体验越丰富、体味越真切、认识才越深刻,表达也才更为自如,对话也才更有效。
三、多余的话:高考写作考查向何处去
拙作《限制与超越:大陆五十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上、下)曾经对1951-2011五十年的高考写作命题进行过以编年为经,以阶段为纬,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国内形势与人才培养诉求诸多层面影响高考写作命题的角度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讲,这之后的二十年,虽然是中国社会变动最剧烈最具戏剧性的二十年,也是“教育改革”最频繁的二十年,但却是高考写作命题方向和水平最稳定的二十年。命题人员可能换了一拔又一拔,但写作命题如何调协学科本体诉求与学科外影响因素的关系,既坚持学科本位又满足意识形态要求;既坚持中国特色又看看世界在如何做;既引导指挥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又兼顾土地辽阔幅员广大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既要坚持平等又要体现效率;既要满足985、211院校所需要的“方差”又要兼顾一般院校所需要的“均值”。这样的既要又要还可以无穷无尽地罗列开去,高考写作命题实在难堪其负。无论是命题机关、命题小组,还是命题者个人,在高考语文写作考查不发生以学术积累、学术思维、学术兴趣、学术潜力、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为主要考查方向的变革下,都是难有作为的。而目前所主倡的关于“立德树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怎样落到实处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因为这些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性养成,既赖在培养,更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素质,通过短短数百字的书面表达是难以得到测量的,充其量也只不过能测量考生是否会通过表达满足命题的要求而已。会说与会做,能说与能行,其间距离相差何止千万里。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考查一个人真实的情况,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怎么做,这还够,还要看他这么做的动机,最终安于什么。如果做这样的考查,一个人怎么能藏得住他的真实面貌呢?日常表达、基本社交所需要的考查完全可以通过大小作文的方式,或者其他题型来完成。作文考查什么不能不说仍然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做的更好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践创新。
2019年的写作命题创新的亮点还是可圈可点的。全国Ⅰ卷演讲辞的撰写要求,所涉及到的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切换,说明对语文素养的考查是可以做到的,也是语文关键能力和重要的素养,是语文教育本体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做到训练有素,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课程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指引。全国Ⅱ卷很好地借鉴了新加坡的高考写作命题经验,在技术层面模仿得也很到位,而且以写作实践考查的方式提出了虚实结合创意性写作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切中了写作的本体性问题,对当下单调的写作教学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这说明高考写作命题也是可以提出语文教育教学重要问题的,也可以提出真实的语文教改问题。全国Ⅲ卷在切实调动考生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问题意识、直面自我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方面做得很好,也便于阅卷方面做出准确清晰的判断。江浙两省比较好地领会了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分省自主命题的意义,比较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底蕴以及通过作文培育人的语文内涵的特点。上海的国际视野、比较意识以及对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要问题的关注有目共睹,2019年命题所做的超越与回归的努力也具有当下教育背景下的导向作用,很好地做到了坚持自己与平衡主流意识形态对教育的要约。本年度几乎所有作文命题呈现的一致特点是不回避主流问题,不怕师生猜中题,在坚持重大问题不含糊的前提下,努力作写作本体性意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也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走向何方指引了一个明确而正确的方向。
命题要创新,未来诚可期。
注释:
[1]鄂省《楚天都市报》6月8日选登的篇目有《砺志笃行,复兴有我》《劳动,是诗意和自由的生命形式》《不做巨婴治愈懒癌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以“密卷”闻名全国的湖北省某地党报的《教育周刊》还组织了本埠“14位名师”同题限时写作颇具中学生水平的下水作文。这14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中国梦,劳动美》《胼手胝足,修身益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让劳动赋予人生新的意义》《不稼不樯(应该是穑),难成栋梁》《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用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循劳动之本,做造福社会之人》《以劳动之我接未来之棒》《荡起劳动又桨,助航“复兴”巨轮》《以劳动托起人生之梦》《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做新时代的劳动者》《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参考文献:
[1]葛兆光.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葛兆光.从乡村到城市(第二十二届文化讲坛:城市生活的文化演绎).选自尹明华.激荡·文化讲坛实录6[M].上海:三联书店,2010.
[3]何永生.限制与超越:大陆五十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09(10);2010(2).
何永生,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一、题情概述及概观
题情概述既是考生作業之首务,也为命题评议所必需。概述能力不是简单地重复命题形式、内容和题面构成,而是经由此梳理明察命意,展示个性理解和准备写作面向的重要工作和能力体现。对考生考场作文如此,对命题评价者也是如此。
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计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及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共八道作文试题。全国Ⅰ卷希望考生就“劳动”的认识写作演讲稿;全国Ⅱ卷材料以1919年开始到现在以至2049年的未来为时间线索,以不同时代背景下几代中国青年曾经的作为、当下应有的作为和未来可能的历史贡献,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拟设的“历史情境”下完成或演讲稿、或家书、或给同学的信、或观后感、或慰问信五选一的写作;全国Ⅲ卷以“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的漫画作为材料,根据寓意作文。北京卷要求以“中国文明的韧性”为题作文。上海卷要求在比较中外音乐之后的“寻找”“中国元素”立意作文;天津卷以现当代中国历史上三个身份不同的历史人物——红七方面军将领方志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和杰出科学工作者黄大年的爱国情怀为情感触媒,抒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浙江卷由讨论不同创作者写作时对待读者不同的态度,通过移就的修辞策略转进到“你”如何处理自己的“创作”(作为)及“作品”(人生)与他人的关系,材料中本体和喻体存在比较内隐但坚实的逻辑关联;江苏卷以物之自性及异质之物通过或自我勾兑或异物交混,经由或物理或化合不同而生成的物态物性,要求通过推物及人和人事、人生的联想而立意写作。
八道题除了全国Ⅲ卷以漫画作为材料外,从命题技术构成上有较高的同质性,全部是文字供料-隐(或显)型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材料构成从内容和功能上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提供写作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启示、情感酝酿;后半部分转入切近写作要求的提示或导引,催生话题或命意。前后形成彼此或丰富、或解释、或例证等互文关系,同时作为材料组整体又与随后的写作要求构成互文关系。这些互文关系的文本,有的体现了比较好的事实——价值逻辑,比如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浙江卷、江苏卷、上海卷;有的在互文的表象下,存在事实-价值逻辑的或悖反、或游离的关系,比如全国Ⅰ卷、北京卷。所有的考题命意都在貌似开放和可自主选择的表象下,或隐或显体现强制性的立意向度。命题人与考生这对间接对话主体本来就存在身份、角色及由此而形成的在话语权力上的落差,加上叙述腔调上有意无意间透露的优越感,命题人的偏见与傲慢在无形中对考生会形成额外的压力。这种压力对考生造成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命题的效度需要做专门的研究,在兹不拟讨论。
总的来说,全国Ⅰ卷遗憾和特点双突出;全国Ⅱ卷的主题与材料虽在一部分师生意料之中,而规定虚拟情景、角色和特定文体要求下的写作肯定在所有师生备考的意料之外;全国Ⅲ卷材料图文并茂,画面与话语充满敬意与温情,也可以就师生关系问题作理性的阐述与表达,最具感染力和启发性,也最能体现命题的公平性;北京卷命题关键词存在可商榷的空间;江、浙两省作文题材料表述风格同往年颇为相近,题面的隐喻性既指向诗性,也指向思想性,颇有诗与思的混响意味;上海卷融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于一体,保持了从来不缺乏比较视界的惯性;天津卷最简陋的命题最永恒的话题,从命题技术的角度而言是最平庸的。
二、八道题五个类型,个别有交叉
1.全国Ⅰ卷:似是而非的玄虚,“你懂的”!
全国Ⅰ卷出现的遗憾和呈现的特点都很突出。遗憾的是命题者在选编材料的时候,疏忽了“劳动”这一语符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复杂性,在看似轻松跳跃的“劳动阐述”中违反了同一律而致题旨似是而非。要求在规定情景下撰写“演讲稿”的这一亮点创设,很可能并非缘于命题者自觉。Ⅰ卷瑕瑜并存的写作命题,对于思维缜密的考生很有可能产生欲使昭昭,反而糟糟的困扰。而无论对于“劳动”的模糊认识,还是对于“演讲辞”撰写要求的似是而非,命题者却一概以此为公理与常识无需说明的,傲慢地给考生下达写作指令,虚拟了一种并不存在的“你懂的”或“你应该懂的”的默契。
关于“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命题者是完全可以采取条目式陈罗或其他方式让考生自己判断、选择,建立清晰认知之后进入写作状态的,但却囫囵作了简单化的处理,表述杂糅以致出现了知识性的硬伤。在不同的学科里,“劳动”的概念既相关联又有不同,而且还存在理解的时代性问题。事实上,关于“劳动”的认知,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历史课,甚至于文学教育课程中都有涉及,更不用说学校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了。材料中所罗列的几位“同学”关于劳动的“错误认识”和理解,也不能一概而论,看放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他们的“错误”也正是命题者的错误——对“劳动”理解的“似是而非”。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材料中的“同学”,如果存在对“劳动”认识的模糊都无可厚非。借助于作文考查的机会,要求考生综统不同“劳动”概念的意义,促使其深化对“劳动”的认识,也不失为对其进行自我教育、操练自我表达的绝佳机会。结果很可能会因为命题者同样的“似是而非”而不了了之,甚或强固了对“劳动”这一命题“似是而非”的理解。诚然,后置的反思也可以起到解惑的作用,但毕竟当时“已惘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有过极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在被中国化的过程中,普及性是相当高的,在不同时期的各级各类政治课程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科课程中都有不同侧面的表述,可以说非常丰富。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内涵集成体。“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在政治经济学层面,“劳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马克思说:“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购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卖者的劳动。”此外,“劳动”尚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划。这种两分法既是为了帮助认识“劳动”形态而作的类别划分,也是为了社会各行各业计算不同劳动的价值所作的区分。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方式和劳动形态的改变,无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不是彼此对立截然分开的。两者的相互促进和统一促进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之于人类不只是创造了工具,催产了文学艺术和人类其他方面的制度风习和文化,而且创造了人本身。这些知识可能无须高中生全面地掌握,但至少能够以精简的材料让他们在考试情景下获得理解,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命题组命制本题时基本的知识背景。 事实上,Ⅰ卷材料中多次出现的“劳”或“劳动”也是属于具有相关性却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两处引用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生产劳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日常家务劳动。几位同学讨论的“劳动”是日常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而命题者要求考生写作的正是这样的“劳动”。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个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劳动”会被机器人替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简单劳动的高度智能化正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产生的科学奇迹。如果这样来看,则命题人所做的生活调节式的“劳动”或修身式的“劳动”则该另当别论了。
面对网络上对Ⅰ卷写作命题的口诛笔伐,也有关注者辩护称,Ⅰ卷关于“劳动”的命题,本来就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而言,如果考生或评论者想的过于复杂,则纯属审题出现偏差。这种辩护也是似是而非的。第一,“一般意义”是怎样的一个意义,哲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还是教育意义上的?谁也说不清,道不白。第二,如上所述,材料由两部分构成,引论部分帮助考生确立正确劳动观的“劳(动)”论,已经违反同一律,而为考生引靶,同学甲乙丙关于“劳动”的“混乱”认识与前述材料所形成的互文,“劳动”的意义应该是锁定在“日常生活劳动”一域。可以设想,由命题者创编的这个语篇,假如是考生考试生产的,那应该怎样评价,又能获得怎样的评价呢?
Ⅰ卷作文题的创为之举是对“演讲辞”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近十年来文体考查新突破的同时,又实实在在实现了从规定特定文体,考查语体转换对语文学科本体性问题的切实关注。在某种意义说,这次文体考查点的选择基本上可以形成对考生关于这一语文问题知识-能力-素养的考查。这既符合课标要求,又可能是考生习见习闻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谓平中见奇。可惜这样一个一举数得的命制创构,很可能并非出自命题者的自觉。否则,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对试题质量的评价,自说自话在语文考试的当天即通过《中国考试》网络平台对试卷所作的至纤至悉瑜百无瑕的肯定性评价,对此为什么只字不提呢?
“演讲稿”明确成为写作的文体要求看似简单,其实提高了写作难度。它的难为之处可能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体类。熟悉是因为在电视、电影、网络和各种活动中并不乏见,也许学校和班级还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但这些都是热闹,语文课本里少有专题性安排,以前高考也没考过,在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学习环境下,即使尝试过可能也缺乏对此的比较系统的操练。
第二,演讲稿的文体撰写本身存在第一语言(口头语)和第二语言(书面语)转换的问题。口头表达是借助物理声音、体态表现和现场互动情境来传达个人对既定观念的认识,对特定事件的理解。而“演讲稿”的写作是要求在非现场的情景下通过文字符号的创作达到口头表达的效果。因此,考生要比较好地完成演讲稿的写作,必须有口头表达-文字转换-口头表达的几个转换过程。
第三,“劳动”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相信少有考生做逆向的阐述,哪怕对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的苦痛也少有涉及。这一点,无论从网络还是纸媒反馈的情况来看,并非无妄之议。从笔者关注的学术大咖、一般专家、中学名师们的评价、指点和下水作文来看,也没有一例。想必这些无论在什么情境下既已发声的“达人”皆非藏拙。关于劳动的观念、思想和认识不可能有原创性,事实上这也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考查的应有之意。普遍真理的方式必须具有新意,这种新意即由表达而产生的新意。应试作文获得好成绩的秘籍之一是平凡的思想可以容忍,平庸的语言是不能容忍的。所以,Ⅰ卷写作真正的难为之处是关于“演讲稿”“写作形式”的把握,这里所说的形式是除去开头有呼告,结尾有答谢之外的内涵式的文体特征。
一般来说,高中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演讲范式有即兴式演讲、授课式的演讲、学术式的演讲和法庭辩论式演讲四种。这四种演讲范式所依赖的语境和功能区别也是比较明确的。大致说来,即兴式演讲目的在于使人“感”(使听众或读者产生情理共识和情感共鸣),授课式的演讲使人“知”(知晓与理解),学术式演讲使人“信”(确认与信服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等新发现、新发明),法辩式的演讲使人“明”(明事实真相和是非曲直)。显然,本次考生要撰写的以“劳动认识”为主旨的“演讲辞”属于“即兴式演讲”。“即兴式”演讲不同于“即兴演讲”,它只是借了“即兴”的壳而做的从选题、内容、事实、述语、话语腔调、体态动作、书面语词与口语表达的替换,甚至哪怕看似随景所做的插科打诨式的小幽默和玩笑都是处心积虑预设好了的。这样说,并非要考场上的考生面面俱到,因为没有可能。但对“即兴式演讲”的基本要求有了解,至少是会影响他们在撰写时的状态和决定他们所作“演讲辞”的文本面貌的。很遗憾,到发文前公开发表的下水作文尚未看到达到上述要求的文章[1]。连“以卖‘声’为生”“卖‘声’为荣”,天天习于此道的教练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为亦不过如此,绝大部分考生的情况可想而知。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师生在这一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板块的实际情况。
Ⅰ卷作文命题的另一大特点是不避热点。关于“劳动”的话题在2019年的备考项中可不是什么冷僻之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也言犹在耳,《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报告》将“劳动教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关于当下学生劳动素养的讨论也不绝如缕。就语文考试结束后网络反映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都有押到题的发声,且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都有老师发声。不过所谓押到题仅限于“劳动”这个话题。实际的情况是,命题组直击热点,只是在文体上做了一个撰写“演讲稿”的要求,换一个马甲,就把老師学生的迷糊考出来了。
2.呼唤与应答:唱响主旋律
全国Ⅱ卷、北京卷和天津卷(包括全国Ⅰ卷,上面已分析),在材料制作和立意导向方面基本上都属于应答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唱响主旋律的命题。应答主旋律的试题最大风险就是很容易被猜中,最能体现命题人水平的就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让考生与考题形成“最熟悉的陌生”关系,哪怕是所有考生有备而来,也必须是对命题所形成语境下一种全新邀约的认真审题,重新作业,且预设有一着有偏满盘皆非的风险,而全无宿构的可能。 全国Ⅱ卷: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建国大典上的讲话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后的铭文和系列雕塑,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革命斗争视为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谋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实现现代化伟业的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从这样的历史视野来看,2019年是一个很特别的纪年。每个重要历史时刻中国青年的历史担当、无畏牺牲和卓越贡献对今天青年的启示和召唤成为很多学校师生写作备考反复操练的话题。所以,全国Ⅱ卷材料中关于自五四以来重要历史时刻重要事件的罗列几乎完全在很多老师和考生的意料之中,而出乎师生意料之外的是命题写作要求的如下几个方面。这也正是今年Ⅱ卷写作命题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一,突出开放性,加强“纪律性”。罗列五个重要时间节点作任意选择,但严格实行“三规”,即在规定身份、规定情境和规定文体下的写作。既体现开放性、选择性又注意聚焦;既强调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但又必须关注具体历史情景和历史细节。尽管这样的历史情景需要具有相关历史知识的准备,至于历史细节更多地依靠推理和推想,带有浓重的虚构意味和抒情色彩。这样的要求使漫无边际的宏大历史叙事与空泛的抒情没法派上用场。
第二,公约彰显公平,差异鼓励个性。作文命题既要以公平为前提,又要尽可能为个性的展示提供契机。五个不同的时刻、五出不同的情境、五种不同的文体,提供考生选择以体现差异。选择即意味着相比较而擅长,相对擅长即意味着有条件的个性化书写的可能。但差异又必须以公平为前提。总体上一致性的规约即公约,即不论什么时刻、什么事件、什么情境,如何不同,身份却是一律的,即“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是一致的、公共的、共同的约定。演讲稿、家书、给同学的信、观后感、慰问信,虽说具体功能不同,但都属于实用文体。更具公平性的是上述所有写作都必须得创设历史情景、虚拟人物身份,与确立的拟想对象交流。如此这般,任何一个选项的写作都变成了创意写作,都具有了虚构性。所以,本年度Ⅱ卷的写作变成了一项虚实结合的写作实践。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所选择的写作项目相关历史不仅要知道,而且要知道的比较具体,不仅是对一般事件的一般了解,而且还要对身处其间的那一代人们特定经验、体验、情感有切实的了解;考查的能力点应该是推想力与推理力,不然“还原”“历史场景”就不太可能;没有专门的训练和比较好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难以驾驭的。
北京卷:不是没有讨论空间的“关键词”。北京卷无论从材料表达,还是命题来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文明”,一个是“韧性”。这两个关键词都比较含混,如果考生不能用恰当的概念进行替换或转换,则难以写得顺畅,即便写出来了也难免拧巴。推测命题者选择这样两个关键词组合命题,大概有这样几种可能。第一,要突出文化自信这一主旋律,但又不想硬套,“变语表达”实际上是一种迂回的策略。第二,是有意制造一点生涩,使考生由于进入困难而增强思考力度,以求深入和深刻。第三,也有可能命题者也未必清楚文明与文化的关联与区别。以上猜测可能兼而有之。但必需指出的是,两个关键词选用组合形成的命意即使整体上不错,“文明”在此的语用选择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如果进行关键词转换,“韧性”以“生命力”替换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文明”与“文化”虽然有交叉的时候,在某种语境下可以替换使用,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命题材料中所罗列之诸如“中国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的提示都是“文化视域”下的例示。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与“文化”可以替换,即“中华文明”,是与诸如“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相对应的,属于类型化的文明标签。但如果此命题材料中之“文明”所指,又以“文明的韧性”命题作文,其“文明”并非特指,而是全称。则上述所谓世界古文明并非都具有“韧性”,其中不乏消失的文明。如果命题者以材料所举皆中华文明而不旁及其他强辩,虽说得过去,但怎么也显得命题者“文明视野”的狭窄。
其实,“文明”与“文化”的语义差别还是很大的。国内学术界关于两者辨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葛兆光先生的说法。葛氏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中对此有专门的论述,而且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也谈到过两者的差异。总的来说,把“文化”看成是民族之间表现出来的具有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把“文明”看成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为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把“文化”看成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就会获得的精神气质,而把“文明”看成常常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等词语相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往往具有保守性,而“文明”常常是始终在运动的、前进的,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换言之,“文化”总是与传统有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而“文明”与未来有关,表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总之,“文化和文明是有差异的,文明使得各个民族越来越一样,而文化保持着各个民族本身的差异。所以,文明可以接受的是现代化,用整体的文明推进了现代生活的文明化。但是,文化不能被文明所吞噬,文化要保留下来”。
北京卷材料加命题作文,形成材料与命题之间的互文关系。材料实际呈现多方面的功能,或引导考生进入命意范畴,或为考生提示问题“视角”。综合考察这道题,如果考生缺乏“文明”与“文化”交叉与分野的知识背景和比较系统性思考,要做到既能说理又不空泛,既能叙事而又不拘滞,在60分钟内挥就一篇千字好文,并非易事,所以,无论出于怎样的考虑,完全没有必要以“文明”这一关键词来制造生涩。
天津卷:永远的主旋律,让考生超越平凡。由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特殊的历史遭遇,爱國主义成了永远的主旋律。如何让耳熟能详的主题超越平常,具有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成了命题者和考生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生活的黎明静悄悄,东西南北无战事的和平时期,要把每天日常的工作与宏大的爱国主义主题挂起钩来,并且瞬间点燃情感,需要命题者在情境制造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如果单纯罗列几位深具家国情怀、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表达赤子之恋的语录,不做任何背景铺垫和情感酝酿,即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自选“文体特征明显”的爱国主义的文章,天津卷的命题者把超越平凡的重担一古脑儿全交给了考生,着实轻松。 天津卷写作命题人无论在材料选用、试题编写、写作情绪酝酿方面都做得太过粗糙,且一点也不接地气。其实天津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泛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文化英雄、科技英雄和普通人做出惊世骇俗爱国举动的素材。这些英雄不仅是天津卫的,也是中华民族的,甚至很多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不知为什么都不能进入命题人的法眼。保留自主命题权究竟意味着什么?
3.敬意与温情:最后的守望
全国Ⅲ卷是本年度八道作文题中平中出奇最特别的:最贴近考生的生活、最具情境感、最具温度,最令人回味。第一,它是本年度唯一以漫畫作为材料的作文题。图文简洁又图文并茂,多少弥补了2019年度高考写作几乎完全纯文字命题的单调。第二,它以最经济的笔墨制造了最具温情、最能触碰参考师生情感柔软处的氛围,瞬间调动考生的情绪、情感积累、生活经验、体验和思考,催煽相关的阅读联想。第三,它所提出的问题极具生活性,让考生无可逃地必须面对自己刚刚和正在逝去的生活,必须直面自己的心灵与情感。第四,它最具超越性。超越城乡、贫富、教育背景,对于全体考生最具公平性。第五,它便于考生写自己所历、所阅、所思和所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产生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笔者以“敬意与温情:最后的守望”来重新命名《最后一课》有多个层面的意思。没有考据原画,不知命题人为了制作试题对原创做了怎样的修改,想必主体应该是没有多大变化的。所以要感谢漫画作者和命题者对师生主题的关注。在中国师生关系很复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面向。有“天地君亲师”文化制度下,“师徒如父子”的至亲伦理观念;有“家有几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职业讽喻;有“造反有理”的革命时期;有“师道尊严”回潮的历史时期;有市场经济时代教师也是人也要生活的时期;有重建师德,拨乱反正的时期;也有高倡师生平权建立健康的新型关系的时期。不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加行政性规约,在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也在塑造不同的师生关系。但无论师生关系怎样复杂,一旦进入应试教育的战壕,师生就变成了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成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们面前有共同的障碍需要跨越,有共同的堡垒需要攻克。教育与反抗教育这一自然的矛盾决定了师生在并肩备战作战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猜忌、博弈、冲撞、误会、无奈和无需言喻的理解与释怀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瞬间。这一切本来可因高考结束暂时就成为过去,留待未来某个特定的场合成追忆。没曾想在决定人生命运重要时刻的第一场攻坚战打响的时候,遭遇的“恰是你的温柔”。这是极具煽诱性的挑逗,考生们该作如何反应呢?也许随后发布的考生作文中不难发现很多“元写作”的作品。笔者在第一时间看到此题时,瞬间纷至沓来的除往昔的师生交往中那些曾经反复被定格的场景,还有曾经读过的德国漫画《父与子》、丰子恺的课堂简笔画、都德的《最后一课》、肖复兴的《十八岁远行》、余华的《十八岁远行》、龙应台的《目送》、李叔同的《送别》、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卡本特的《Once More Yesterday》,甚至想到过几十年前台湾的一个联考作文题《生活的苦涩与甜美》……岁月也许平凡,留下来的也未必都是金子,但一定Unforgettable。
此外,不能不说到“最后一课”,“最后”是时间节点,“课”是场景、是事和人。这不就是这些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双规”吗?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把问题交待清楚。时间的意义在某种意义就是用来记忆的,为纪念、也为反思。某些特别的时间节点(比如“最后”)总是具有“际”的意义。“际”的视界太辽阔,太丰富,也太纷繁。它一定不是单一、单调,单向度、单面的。它的无可替代的优越是“兼”,是“兼而有之”,是混成化合。它一定是既能看到左边,又能看到右边;既能想到上头,也能想到下头;既能窥见里头,也能明视外头;既能想到说道前头,又不能不想到说道后头。哇!我想到希腊神庙的那尊神像——那尊双面雕——努亚斯神像。想到了那个隐藏“当下”容纳未来、过去和现在的经典叙事范式: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上校一定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4.浙水吴音:材料的隐喻性指向诗性与思性
古来吴越联署,今也江浙并称,这既因地缘比邻,也有文化品格多少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原因。从分省命题以来,江苏和浙江在作文命题方面都是最自觉体现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的省份。作文材料的编制、话语方式、行文的腔调都能有那么一些相似度,材料总是在平淡从容的叙述中不忘设置一定的语言机巧。今年两省的作文命题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在看似要言不烦从容道来的材料中藏匿了一点隐喻的机锋。
浙江卷的材料例举作家创作“心里要有读者”和“不为读者所左右”的两种创作态度,通过拈连和移就的修辞,转到考生如何认识自己的人生与别人关系的问题上。虽说材料语意几经转进,但理解上难度并不大。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转折,待到学生下笔的时候,“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一是称代上的转换与不转换决定了写作时潜在的对话对象,叙事说理还是有远近亲疏之微殊的,处理不好写起来还是有些别扭的。二是“作家”“作品”已经成了一个隐喻体。特别是后者,如果顺着隐喻这一看似没有要求而实际上已经为考生的写作起了调、定了音。考生按照“起调定音”的叙事论理的“调性”展开的话,语言的隐喻性既增加了表达的含混度,也增加了事理的包容度和文字的灵秀之感,对表达的要求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语言表达要兼容诗性与思想性方才是真正的好。至于立意倒不存在对与错的选择,假如将材料中列举的两种观点作辩论中的正方与反方来对待,则一味坚持正向立意或反向立意都是可以言之成理的,但都容易走向背反,露出立论的某种顾此失彼,陷于片面的陷阱。倒是中和两种观点,作轸域的划分,因事因人,在具体问题上作明确的“论域”的说明,反倒增强了问题的思辨性,增加了具体叙事论理的可能性空间,行文也相对容易做到自如与自由。这样看来,命题者在材料中只罗列两种观点,本身就存在某种“不良的居心”,也是对考生判断力、审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一种考查。 江苏卷的材料潜藏着“观物与自观”的小秘密。这种物我两分又作“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的“类比”,对考生应该不存在什么难度,但内蕴的转折可能让很多粗心的考生忽视,而这恰恰是命意之所在或者要强调的。虽说“物各有性”,自持和强化能在量度和性度上保持自性,却无改于物之自性。然而世界上哪有纯然的自然之物,世界的丰富性既赖物物各殊之差异,也赖彼此混合成就而新生。“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既是世界的生态与常态,也是世界的富态与美趣。如何从大千世界的“共存相生”之态,启获社会人生的智慧。言简而意丰,考生要体味此中有真意,但切不可欲辩已忘言。
总之,浙江和江苏的命题开放有度,制控有节的写作要求需要細思量,再思量,切莫被看似开放的假象迷惑而放纵太过,而忽视了写作要求实则有控的规约。且材料和写作要求都隐含有“比”,浙江考生要增强比喻性思维和写作,江苏题的面向则更多是比较性思维和写作。
5.永远不变的海派: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这是从主题向度上对今年上海作文题做的概括。从思想观念、思维品质和立场方法上,上海命题是不缺乏“比较”的,既有与内地各省的“比”,也有“京派”与“海派”之比;既有和香港的“双城”之比,也有和东京、巴黎、纽约……的国际之比。每个比较对象选择的侧面各有别,不乏高下之比,更多的是比肩共立,美美与共。包容成就其大,滋育其生机;自主与自持保持其定力与自信力。上海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上海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这些看似与作文命题无关,但仔细想想又无不关联。这是命题者命题的文化背景,也是考生写作的文化背景。是命题者和应试者共同拥有的生活场域、对话情景。这些从历年上海的命题不难获证。
今年的命题材料从音乐引入,从“异域之音”到“寻找”“中国味”不仅有情感向度的暗示,而且从“音”到“味”,经由通感的转换,而升华出一种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味”已由单纯的“音之味”而散发为一种广泛的“审美范畴”。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背景、经历、爱好,甚至偏好自主选择。这样文章要写得好,既赖于语言表达训练到位,更赖于对所选择的文化艺术及其他方面有自己真正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体验越丰富、体味越真切、认识才越深刻,表达也才更为自如,对话也才更有效。
三、多余的话:高考写作考查向何处去
拙作《限制与超越:大陆五十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上、下)曾经对1951-2011五十年的高考写作命题进行过以编年为经,以阶段为纬,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国内形势与人才培养诉求诸多层面影响高考写作命题的角度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讲,这之后的二十年,虽然是中国社会变动最剧烈最具戏剧性的二十年,也是“教育改革”最频繁的二十年,但却是高考写作命题方向和水平最稳定的二十年。命题人员可能换了一拔又一拔,但写作命题如何调协学科本体诉求与学科外影响因素的关系,既坚持学科本位又满足意识形态要求;既坚持中国特色又看看世界在如何做;既引导指挥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又兼顾土地辽阔幅员广大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既要坚持平等又要体现效率;既要满足985、211院校所需要的“方差”又要兼顾一般院校所需要的“均值”。这样的既要又要还可以无穷无尽地罗列开去,高考写作命题实在难堪其负。无论是命题机关、命题小组,还是命题者个人,在高考语文写作考查不发生以学术积累、学术思维、学术兴趣、学术潜力、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为主要考查方向的变革下,都是难有作为的。而目前所主倡的关于“立德树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怎样落到实处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因为这些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性养成,既赖在培养,更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素质,通过短短数百字的书面表达是难以得到测量的,充其量也只不过能测量考生是否会通过表达满足命题的要求而已。会说与会做,能说与能行,其间距离相差何止千万里。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考查一个人真实的情况,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怎么做,这还够,还要看他这么做的动机,最终安于什么。如果做这样的考查,一个人怎么能藏得住他的真实面貌呢?日常表达、基本社交所需要的考查完全可以通过大小作文的方式,或者其他题型来完成。作文考查什么不能不说仍然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做的更好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践创新。
2019年的写作命题创新的亮点还是可圈可点的。全国Ⅰ卷演讲辞的撰写要求,所涉及到的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切换,说明对语文素养的考查是可以做到的,也是语文关键能力和重要的素养,是语文教育本体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做到训练有素,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课程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指引。全国Ⅱ卷很好地借鉴了新加坡的高考写作命题经验,在技术层面模仿得也很到位,而且以写作实践考查的方式提出了虚实结合创意性写作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切中了写作的本体性问题,对当下单调的写作教学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这说明高考写作命题也是可以提出语文教育教学重要问题的,也可以提出真实的语文教改问题。全国Ⅲ卷在切实调动考生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问题意识、直面自我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方面做得很好,也便于阅卷方面做出准确清晰的判断。江浙两省比较好地领会了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分省自主命题的意义,比较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底蕴以及通过作文培育人的语文内涵的特点。上海的国际视野、比较意识以及对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要问题的关注有目共睹,2019年命题所做的超越与回归的努力也具有当下教育背景下的导向作用,很好地做到了坚持自己与平衡主流意识形态对教育的要约。本年度几乎所有作文命题呈现的一致特点是不回避主流问题,不怕师生猜中题,在坚持重大问题不含糊的前提下,努力作写作本体性意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也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走向何方指引了一个明确而正确的方向。
命题要创新,未来诚可期。
注释:
[1]鄂省《楚天都市报》6月8日选登的篇目有《砺志笃行,复兴有我》《劳动,是诗意和自由的生命形式》《不做巨婴治愈懒癌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以“密卷”闻名全国的湖北省某地党报的《教育周刊》还组织了本埠“14位名师”同题限时写作颇具中学生水平的下水作文。这14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中国梦,劳动美》《胼手胝足,修身益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让劳动赋予人生新的意义》《不稼不樯(应该是穑),难成栋梁》《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用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循劳动之本,做造福社会之人》《以劳动之我接未来之棒》《荡起劳动又桨,助航“复兴”巨轮》《以劳动托起人生之梦》《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做新时代的劳动者》《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参考文献:
[1]葛兆光.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葛兆光.从乡村到城市(第二十二届文化讲坛:城市生活的文化演绎).选自尹明华.激荡·文化讲坛实录6[M].上海:三联书店,2010.
[3]何永生.限制与超越:大陆五十年高考作文命题述评[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09(10);2010(2).
何永生,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