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合理配制日粮
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靠日粮供给,日粮配制不当,不仅会降低饲料报酬,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长期单纯饲喂过多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饲料,会使奶牛过肥,引发心肌炎及不孕;长期饲喂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饲料,会使奶牛代谢紊乱和生殖机能降低,引发各种代谢病及不孕;长期饲喂含粗纤维少的饲料,会出现瘤胃酸中毒、真胃变位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病。所以,合理配置日粮很重要。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首先,要清楚奶牛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标准;其次,要了解当地饲料资源的种类和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最后,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标准和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搭配。
2. 定时多次饲喂
长期定时饲喂奶牛,会使奶牛形成条件反射,在采食时间到来之前就开始分泌消化液,不仅大大保障了奶牛正常的消化机能活动,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而且还能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提前或推迟饲喂都会影响奶牛正常的消化机能,不利于饲料的消化和利用。一般奶牛的饲喂次数和时间与挤奶的次数和时间相同,每天3次。也可以多次少量饲喂,这样可使奶牛保持良好的食欲,使食糜均匀地通过消化道,大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据报道,混合精料分8次饲喂,每次饲喂1.2~1.6千克,每年产奶量可提高1360千克。
3. 科学制定喂量
科学制定喂量是指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来确定每天的精粗饲料喂量。科学制定喂量,不仅能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减少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节约饲料,降低成本。通常情况下,奶牛产奶盛期粗饲料的最大日喂量为干草10千克、青贮饲料20千克、糟渣类15千克、块根(茎)类10千克,精饲料的喂量按奶牛维持正常生理代谢3千克,每产奶3千克加喂1千克的量来确定。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奶牛体质好坏、体格大小,结合奶牛所处的生理阶段,进行合理地调整。也可采取精饲料定量供给、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方法,这样可使奶牛在采食到定量的精饲料后,根据食欲强弱而自行调节粗饲料的进食量,避免造成粗饲料的浪费。
4. 加工调制饲料
奶牛饲料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充分发挥饲料营养作用的一项有效措施。饲料经过加工调制,一方面可清除饲料中的异物,保证饲喂安全;另一方面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及营养价值。不同类型的饲料,所采用的加工调制方法也不同。一般而言,精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粉碎、拌湿、浸泡、蒸煮、发酵和发芽等;粗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铡短、切碎、碱化、盐化、氨化、生物发酵处理等;青草及多汁类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铡短、切碎及青贮等。
5. 控制瘤胃发酵类型
控制瘤胃发酵类型,是奶牛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方法。瘤胃发酵类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着能量的利用效率,当发酵类型趋于乙酸类型时,能量利用率下降;而当发酵类型趋于丙酸类型时,则能量利用率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常用调节精粗饲料的比例、改变饲料调制方法及调换精粗饲料饲喂次序来进行调控。当日粮中精料比例高时,发酵类型趋于丙酸类型;相反,粗料比例增高则趋于乙酸类型。将饲料进行粉碎、颗粒化或蒸煮,可使瘤胃中丙酸比例增高。饲喂时先精后粗,瘤胃中乙酸比例增高;相反,饲喂时先粗后精,瘤胃中丙酸比例增高。
6. 改善奶牛生活环境
奶牛经人类长期选育驯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其野生种有所减弱,环境温度过高、过低,牛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运动不足等都会影响和破坏奶牛正常的生理機能,不仅会降低饲料报酬,而且会严重影响奶牛健康,降低其生产性能。所以,在饲养奶牛时,必须注意改善其生活环境,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环境因素对奶牛的影响。千万不能为了省钱或经济困难不建专门牛舍,常年露天拴系;或利用旧房做牛舍,舍内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抑或不设运动场或运动场地不足。
(作者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良安小区 邮编:730050)
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靠日粮供给,日粮配制不当,不仅会降低饲料报酬,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长期单纯饲喂过多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饲料,会使奶牛过肥,引发心肌炎及不孕;长期饲喂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饲料,会使奶牛代谢紊乱和生殖机能降低,引发各种代谢病及不孕;长期饲喂含粗纤维少的饲料,会出现瘤胃酸中毒、真胃变位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病。所以,合理配置日粮很重要。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首先,要清楚奶牛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标准;其次,要了解当地饲料资源的种类和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最后,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标准和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搭配。
2. 定时多次饲喂
长期定时饲喂奶牛,会使奶牛形成条件反射,在采食时间到来之前就开始分泌消化液,不仅大大保障了奶牛正常的消化机能活动,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而且还能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提前或推迟饲喂都会影响奶牛正常的消化机能,不利于饲料的消化和利用。一般奶牛的饲喂次数和时间与挤奶的次数和时间相同,每天3次。也可以多次少量饲喂,这样可使奶牛保持良好的食欲,使食糜均匀地通过消化道,大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据报道,混合精料分8次饲喂,每次饲喂1.2~1.6千克,每年产奶量可提高1360千克。
3. 科学制定喂量
科学制定喂量是指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来确定每天的精粗饲料喂量。科学制定喂量,不仅能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减少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节约饲料,降低成本。通常情况下,奶牛产奶盛期粗饲料的最大日喂量为干草10千克、青贮饲料20千克、糟渣类15千克、块根(茎)类10千克,精饲料的喂量按奶牛维持正常生理代谢3千克,每产奶3千克加喂1千克的量来确定。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奶牛体质好坏、体格大小,结合奶牛所处的生理阶段,进行合理地调整。也可采取精饲料定量供给、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方法,这样可使奶牛在采食到定量的精饲料后,根据食欲强弱而自行调节粗饲料的进食量,避免造成粗饲料的浪费。
4. 加工调制饲料
奶牛饲料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充分发挥饲料营养作用的一项有效措施。饲料经过加工调制,一方面可清除饲料中的异物,保证饲喂安全;另一方面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及营养价值。不同类型的饲料,所采用的加工调制方法也不同。一般而言,精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粉碎、拌湿、浸泡、蒸煮、发酵和发芽等;粗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铡短、切碎、碱化、盐化、氨化、生物发酵处理等;青草及多汁类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铡短、切碎及青贮等。
5. 控制瘤胃发酵类型
控制瘤胃发酵类型,是奶牛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方法。瘤胃发酵类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着能量的利用效率,当发酵类型趋于乙酸类型时,能量利用率下降;而当发酵类型趋于丙酸类型时,则能量利用率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常用调节精粗饲料的比例、改变饲料调制方法及调换精粗饲料饲喂次序来进行调控。当日粮中精料比例高时,发酵类型趋于丙酸类型;相反,粗料比例增高则趋于乙酸类型。将饲料进行粉碎、颗粒化或蒸煮,可使瘤胃中丙酸比例增高。饲喂时先精后粗,瘤胃中乙酸比例增高;相反,饲喂时先粗后精,瘤胃中丙酸比例增高。
6. 改善奶牛生活环境
奶牛经人类长期选育驯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其野生种有所减弱,环境温度过高、过低,牛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运动不足等都会影响和破坏奶牛正常的生理機能,不仅会降低饲料报酬,而且会严重影响奶牛健康,降低其生产性能。所以,在饲养奶牛时,必须注意改善其生活环境,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环境因素对奶牛的影响。千万不能为了省钱或经济困难不建专门牛舍,常年露天拴系;或利用旧房做牛舍,舍内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抑或不设运动场或运动场地不足。
(作者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良安小区 邮编: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