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就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30例外科治疗期间并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事件,24例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达80.0%,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20.0%,2例患者腹腔残余发生脓肿,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住院时长为11-16天,平均时长为(14.6±2.0)天。
结論: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切实推进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阑尾 周围脓肿 外科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2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5-02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多发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发病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阑尾将会发生坏死、穿孔、渗出等症状,阑尾周边肠管及网膜将会趋向阑尾进而形成包绕最终并发阑尾周围脓肿,对患者机体健康影响极大。阑尾周围脓肿传统临床治疗中多行保守治疗,具有住院时长及复发率高等弊端,随着手术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其应用优势不断凸显[1]。本文选取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起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探讨了外科治疗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35.2±4.5)岁,发病时长为3-11天,平均时长为(6.2±0.4)天。所有患者均伴有阑尾炎发病史,辅助检查发现其临床病症均符合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诊断标准,且经过手术证实。
1.2 临床表现。本组30例患者均行常规B超检查,并发现右下腹部有压痛性包块,且包块无活动性迹象,9例患者B超检查腹部可见4-9cm的液性暗区。
1.3 治疗方法。3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于右下腹部腹直肌旁行切口后进入腹腔(行切口及切口操作时尽量减少切口组织损伤以免发生切口感染);使用手指钝性分离切口组织后进入脓腔,清理腔内脓液。针对阑尾尖端或中端发生穿孔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切除术后间断性全层缝合盲肠壁并包埋处理好残端。手术清理脓腔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及碘伏着重清洗脓肿部位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清理完毕后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2 结果
30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患者行外科治疗的过程中并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事件,其中24例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达80.0%,外科治疗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20.0%,2例患者腹腔残余发生脓肿,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住院时长为11-16天,平均时长为(14.6±2.0)天。
3 讨论
当前,急性阑尾炎多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在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技术及医疗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阑尾周围脓肿作为阑尾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尤其高。现阶段,国内外临床医学中,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两种,部分患者担心手术风险多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法根治率较低,相比于手术治疗法,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成本高,患者痛苦较大[2]。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法成为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的关键方法。临床实践证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缩短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30例临床观察结果与该结果一致。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外科治疗方法于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不断推广应用,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优势已得到了普遍认可[3]。本次观察发现,外科手术治疗法在患者脓液清除、阑尾残端处理、引流处理及腹腔内部严重的缓解效果十分显著,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相比于传统治疗法,外科手术治疗法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更高。
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手术实施过程中多辅助应用B超检查技术,B超检查技术应用可以确定脓肿部位,指导手术减少操作失误,现阶段,B超检查已经成为阑尾外科手术实施的必要环节。当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用于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推广应用,阑尾脓肿部位病灶的定位及性质确定等工作难度大大降低,外科手术的实施病灶定位、切除及脓液引流、腹腔引流等操作科学度大大提升,为术后并发症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基于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外科治疗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操作科学性与准确性,以在减少手术创面、减少术中出血的基础上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因此,结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或方法来切实优化手术实施方案具有必要性。
综合本文30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外科治疗观察,笔者认为外科手术的实施要注意切口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抗生素药物选择三大环节:切口选择环节:术前基于B超检查结果确定脓肿部位后确定切口大小及位置,行切口方法包括麦氏切口及右下腹直切等方法(行切口的方法选择需要结合患者脓肿情况确定),行切口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损伤;手术操作环节要注意无菌化、安全化及根治三大原则,引流操作要保证彻底,以减少术后复发率,术后切口的处理要尽量减少外界感染源影响;术后抗生素药物的选择要保证囊括各种外界感染病菌类型,以保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切实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李彦龙.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8):32
[2] 张宏武,贾钧,高阳旭,等.小儿阑尾周围脓肿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5):335-337
[3] 李时尔.阑尾周围脓肿一期阑尾切除手术的临床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3,4:66
方法:选取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就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30例外科治疗期间并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事件,24例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达80.0%,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20.0%,2例患者腹腔残余发生脓肿,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住院时长为11-16天,平均时长为(14.6±2.0)天。
结論: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切实推进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阑尾 周围脓肿 外科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2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5-02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多发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发病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阑尾将会发生坏死、穿孔、渗出等症状,阑尾周边肠管及网膜将会趋向阑尾进而形成包绕最终并发阑尾周围脓肿,对患者机体健康影响极大。阑尾周围脓肿传统临床治疗中多行保守治疗,具有住院时长及复发率高等弊端,随着手术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其应用优势不断凸显[1]。本文选取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起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探讨了外科治疗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35.2±4.5)岁,发病时长为3-11天,平均时长为(6.2±0.4)天。所有患者均伴有阑尾炎发病史,辅助检查发现其临床病症均符合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诊断标准,且经过手术证实。
1.2 临床表现。本组30例患者均行常规B超检查,并发现右下腹部有压痛性包块,且包块无活动性迹象,9例患者B超检查腹部可见4-9cm的液性暗区。
1.3 治疗方法。3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于右下腹部腹直肌旁行切口后进入腹腔(行切口及切口操作时尽量减少切口组织损伤以免发生切口感染);使用手指钝性分离切口组织后进入脓腔,清理腔内脓液。针对阑尾尖端或中端发生穿孔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切除术后间断性全层缝合盲肠壁并包埋处理好残端。手术清理脓腔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及碘伏着重清洗脓肿部位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清理完毕后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2 结果
30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患者行外科治疗的过程中并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事件,其中24例完全治愈,完全治愈率达80.0%,外科治疗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20.0%,2例患者腹腔残余发生脓肿,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住院时长为11-16天,平均时长为(14.6±2.0)天。
3 讨论
当前,急性阑尾炎多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在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技术及医疗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阑尾周围脓肿作为阑尾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尤其高。现阶段,国内外临床医学中,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两种,部分患者担心手术风险多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法根治率较低,相比于手术治疗法,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成本高,患者痛苦较大[2]。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法成为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的关键方法。临床实践证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缩短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30例临床观察结果与该结果一致。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外科治疗方法于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不断推广应用,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优势已得到了普遍认可[3]。本次观察发现,外科手术治疗法在患者脓液清除、阑尾残端处理、引流处理及腹腔内部严重的缓解效果十分显著,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相比于传统治疗法,外科手术治疗法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更高。
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手术实施过程中多辅助应用B超检查技术,B超检查技术应用可以确定脓肿部位,指导手术减少操作失误,现阶段,B超检查已经成为阑尾外科手术实施的必要环节。当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用于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推广应用,阑尾脓肿部位病灶的定位及性质确定等工作难度大大降低,外科手术的实施病灶定位、切除及脓液引流、腹腔引流等操作科学度大大提升,为术后并发症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基于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外科治疗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操作科学性与准确性,以在减少手术创面、减少术中出血的基础上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因此,结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或方法来切实优化手术实施方案具有必要性。
综合本文30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外科治疗观察,笔者认为外科手术的实施要注意切口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抗生素药物选择三大环节:切口选择环节:术前基于B超检查结果确定脓肿部位后确定切口大小及位置,行切口方法包括麦氏切口及右下腹直切等方法(行切口的方法选择需要结合患者脓肿情况确定),行切口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损伤;手术操作环节要注意无菌化、安全化及根治三大原则,引流操作要保证彻底,以减少术后复发率,术后切口的处理要尽量减少外界感染源影响;术后抗生素药物的选择要保证囊括各种外界感染病菌类型,以保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切实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李彦龙.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8):32
[2] 张宏武,贾钧,高阳旭,等.小儿阑尾周围脓肿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5):335-337
[3] 李时尔.阑尾周围脓肿一期阑尾切除手术的临床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