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王悦阳(记者)
嘉宾|王汝刚(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葛明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相声专业委员会主任)
高龙海(资深相声演员,上海曲协相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李国靖(品欢相声会馆著名演员)
赵松涛(田耘社著名演员)
张文泽(百领社著名演员)
对比一下上海的情况。2006年之后,上海也做了不少探索,我们曾经在雅趣茶馆成立俱乐部,但是昙花一现,没有坚持下来。他们(赵松涛)坚持下来了,至今已有八年。他们是一帮小伙子,年轻人,在上海慢慢有影响了。一是他们利用很多现代的网络手段;二是上海演出市场与观众本身有需求,因此他们确实吸引了一批上海人,尤其是大学生。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希望。另外,上海曲艺家协会很关心相声的发展,一点一滴地关心、帮助,水到渠成地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这都是对海派相声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我觉得,上海相声的香火就从没有中断过,但曾有潮起潮落,这很正常。现在我觉得又走到了十字街头,在发展壮大中我们有不少困难,热闹之后,应该看到这里面有虚火。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冷静下来,确定今后的方向。
主持人:据我所知,田耘社是近年来上海文艺舞台上较早出现的一支队伍,一群年轻人打起了传统相声的大旗,在这座以吴方言为主的城市中发展。八年来一路走过,有着怎样的体会?
赵松涛:田耘社在2004年11月11日成立,最开始就是通过网络,召集组织一批相声爱好者,在家里举行沙龙。2005年,我们开始感到仅仅孤芳自赏很不够,我们要走出去。但是进市场还不现实,因此选择了高校这条路线。进高校开相声专场,做讲座。2006年走进剧场,刚开始在大柏树一个老仓库,跟一帮玩话剧的朋友借场地,从每月一场发展到每周一场。那时很艰难,依靠网络、高校、朋友圈来宣传,地方又偏僻,有时候几乎没有观众,我们就拿起快板走到街上,招揽观众。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圈子,2007年进入打浦桥文化中心表演,在那里我们做了一年,每周一场,还算不错,开始有了媒体报道。
2008年表演进入北站文化中心,从这里开始奠定了现在上海各相声活跃群体的基础。我们在那里演了三年,形成专业的表演团队,形成了一定的节目数量,培养了一定的观众群体。然后团队又分出一些支脉,有的演员也创建了自己的团队,各团队开始创作有各自特点的相声。2011年北站停演,我们转移到北新泾文化馆,并且与上海评弹团的吴新伯老师展开合作,定期举办“京腔吴韵”专场演出,算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2012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上海少儿图书馆开办俱乐部,打算在演员培养与观众培养上下足功夫。每星期有一个下午,大学生、白领来俱乐部学演相声,我们则帮助修改、排练。这样一来,好的演员逐渐吸收到团队里,同时培养一批比较具有专业素养的观众,形成有质量的观众队伍。
主持人:田耘社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目前繁荣背后所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
赵松涛:每个团队演出都会根据角儿的特点来做,带团队的方式也不一样。我还是以传统相声为主,我跟孩子们讲也是先继承后发展,传统底子不牢,谈创新发展都如空中楼阁。
我觉得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铁杆观众数量不多。我们研究过,大致有四类观众:第一,观众带着相声概念来的,喜欢找原汁原味的东西,但数量不大;第二,以郭德纲现象为主导的,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他们追求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新的茶馆相声风格,可以无厘头的招笑风格居多,可以没有思想、内容,但是一定要加强娱乐性。这部分观众数量很大;第三是家庭式的观众群体。我在剧场给观众一个概念:享受快乐的时候不能一个人,要拖家带口。于是在我的剧场形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北方也不多见:带着孩子、老人一起听相声。所以,我要求三个月节目不能重样。第四类,就是“生坯子”,没怎么听过相声。
我就在思考怎样留住这批观众,我对团队要求是传统功底一定要有,也许你演不好,但是一定要知道该怎么演。这样上台后心里有底,所谓相由心生,心里没底,心虚,观众都看得出来。我要求演员每天都从贯口练起,自己把气儿换匀实了,就进步了。田耘社以边演边教的形式在促进形成专业观众。比如,演完《黄鹤楼》我会告诉观众这是腿子活,下次再演,观众就懂了,成为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观众也就坐得住了。
少儿图书馆的相声俱乐部一开张,我办了场演出,来了很多评弹、京剧界的老师,其中也有不少新观众。开场前我们就教观众怎么叫好,怎么叫返场,一鞠躬一抬头,就得把演员叫住,这样排练了两次,让老观众带新观众,把场子弄热了,后面就好演。我希望观众能在听相声的环境中,感受相声的魅力。
主持人:作为海派相声的活跃人物,你不仅与评弹演员等一起进行南北艺术交流,更在上海青年观众群体的开发上下了功夫。这些年,你几乎走了各个上海的高校,不知效果如何?
赵松涛:田耘社一直坚持走进大学校园做相声的讲座。我明白,做大学演出是看不到即时利益的,但却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我到大学演出不是培养相声演员的,而是在大学生的“心灵书架”上放进一本“中国曲艺相声艺术”的书,将相声的概念植根于大学生的潜意识中。也许几年后就能产生一些相声的铁杆观众。就像这一次,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讲课,一进去,学生给我鼓掌。我一看只有21个人,我把窗子打开,快板打起來,段子说起来,场子就热闹了,两小时后,变成60多个人。讲座结束,我邀请他们来看演出,只要报学校报名字就免费进场看,结果数下来有近20人来,我很欣慰了。
主持人:除了品欢相声会馆与田耘社,新兴而起的百领社也是后起之秀。从经营理念、办社思路到培养观众,百领社又是走的怎样的道路呢?
张文泽:我的路子跟赵老师走的路子不太一样,主要针对职场的相声爱好者,通过媒体宣传、熟人介绍以及挂靠人力资源公司等途径招生,现在已经有很多爱好者在百领社学习。我们自去年9月份成立,年底在兰心有7场演出,今年9月份又成立了百领社相声俱乐部,俱乐部的概念是培养职场相声爱好者,包括公司高管、行政领导、大学老师以及外国人士等等。学员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语言的艺术——外国人通过这一途径学习中文,因为相声是对老百姓语言的提炼和升华,幽默、实在。职场人士通过这一途径锻炼演讲能力与语言能力。而大学教授、讲师等,在这里学习的就是语言的节奏,以提高语言艺术的魅力。目前我们每十人一班,进行小班教学,除了上课之外,还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在传统架构的基础上,以自己生活中的素材编写新的内容和段子,而老师则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调整加工,形成完整的、来源于学生们现实生活的相声作品。每一班学习结束后都有汇报演出。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白领精英有很大的社会资源,他们会带来一大批观众,比如一个公司的领导,上台演出时就能带来上百位观众,以此类推,滚雪球的效应会越来越大。
高龙海: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独脚戏剧本在报纸上发表时,就叫“上海相声”。可见相声是全国粮票,独脚戏、滑稽戏是地方粮票。但我们的传统相声是北方文化的沉淀,不是上海人所能了解的,上海人熟悉的是洋涇浜英语、黄包车、广东人的上海话、金陵塔等等。因此,在演出中完全保留北方传统的相声不是不需要,而是理解的人不多,还需要更“接地气”。比如把老北京话、老天津话改成上海人听得懂的普通话、方言,甚至是不标准的上海话,都能造成喜剧效果。总的来说,北方艺术形式在上海有一定的接受障碍,但是上海的特点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好比各地美食在上海都能找到一席之地一样,上海人对相声一点也不排斥,关键是看你怎么说。
张文泽:谈到相声创作问题,我认为任何一个作品不存在南北之别,除非特定的地点环境,比如天津、北京观众就喜欢听老段子以外,全国都是一样。在传统相声、传统手法基础上,一定要融入新东西,融入现代生活。现在再把袁世凯出殡的段子拿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演出,都是没有动脑子的拿来主义。因此,我们的相声,素材都来自学员,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职场、家庭等等。这样的作品一定是接地气的,是他们熟悉的,有利于他们自己表演。马季、姜昆等老前辈都说过相声表演要说、创两手抓。哪怕是一段传统相声,都要根据演员自己的特点拆分、改编,达到二次创作。如果旧段子里完全是新的内容就更好了,行话叫做“旧瓶装新酒”。
李国靖:相声创作一直是比较闹心的事儿。我看主要是选材问题,包括时代背景、敏感话题等等,选不好就可能走入误区。第一,相声作品的选材要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甚至要从反面看问题。事实证明,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背后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题材,真相往往与我们知道的情况恰恰相反。我认为写相声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过于文学化,相声的语言就应该像哥俩在胡同口聊天。第二,相声创作的立脚点:创新要在继承之后创新,熟练掌握相声的技巧才能写出好相声。第三,现在的相声缺少理论的总结与支持,实践多于理论。由于相声的口传心授,很多技法得不到完整的流传,渐渐消失。第四,相声的本质属性不能发生改变,以前的相声作品是寓教于乐的,而现在的很多相声作品是寓教于教。这是我看完今年相声大赛最大的感触,为了教育而教育。要保持相声的本质和青春不变,相声才能长久。第五,相声的创作还是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到老百姓中去。
主持人:回归到最近一年多来所出现的相声热现象。作为曲艺界的专家、领导,如何面对繁荣,加以思考和总结,让海派相声走上更为理智、良性发展的道路?
高龙海:相声热对我而言,实在来得太及时,也太让我高兴了。同时,引起我思考的有这么三点:第一,我们这支松散型的队伍是否符合观众与市场的长远需求。第二,假如剧场不改革,盈利完全附着于剧团,剧团压力过大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光相声,滑稽戏、独脚戏都将走向死胡同。剧场往往不管剧团死活,有钱就能进,没钱,电梯不开,灯光不打。现实是:老百姓不吃饭很要紧,不看戏无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有自己的选择余地,相声就变得举步维艰。剧场不改革,尤其对松散型的相声演员,对没有家底的相声剧团,非常困难。这些相声演员,全凭一张嘴,一句一句说到今天,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专职相声演员”。与专业演员不同,他们全靠嘴吃饭,很不容易,困难比想象的还多,我一直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非常了解他们的处境,就是因为热爱相声,为了相声的明天,拿青春赌明天。在一两百人的小剧场,几千块钱的进账,全靠自己养活自己。第三,传统相声的移植与改编等探索都在进行,但根本的一点不能忘:相声要走正道、出精品。三俗的东西是很逗乐,但是没有思想内涵,注定不是经典,早晚有一天自己会走进死胡同。现在上海的相声队伍,最大的特点,走正道,抓基本功,排段子。在台上不做鬼脸,不胡说八道。另外,上海的相声要接地气,在保留原有北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上海的元素。
葛明铭:我很欣喜地看到——上海的相声走着“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道路。比如金岩、李国靖,主打剧场,而张文泽主攻白领,赵松涛则面向大学生……总的来说,现在上海相声属于“初级繁荣”,但是发展并不平衡,市场份额有大有小。当然,这很正常。
现在的相声作品创作要去下基层,体验生活有几种途径:第一,无时无刻不关注生活;第二,具有专题性的采访和体验;第三,组织性的体验生活、下基层。这三点,无论是相声、小品、独脚戏、滑稽戏,所有的曲艺演员都应当遵循,只有生活才是作品的来源。
此外,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们有两大问题,一是创作问题,二是团结问题。在创作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是创作多、精品少,我观察总结了一下,目前的创作多是碎片化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包袱或许能让人哈哈一笑,但从整个作品来看,往往意义不大,甚至让人毫无印象,更别说什么启发或借鉴了。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滑稽老前辈周柏春所说的那样:“回到家里,想想还要笑;过了三天,想想还好笑。”这就是一种回味。所以说,鲜有完整的精品力作,是问题之一;第二是团结问题,这是市场体制利弊的体现,我们需要通过团结来克服市场体制所带来的困境。要像某些北方曲艺演员那样,抱成团,共进步。
另外,上海相声要树立起自己的理论旗帜,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内容属地化与语言语貌本土化两大方面进行提升和总结。
总的来说,上海相声要做三方面的努力:第一,上海相声需要有领军人物出现;第二,上海相声要出精品力作;第三,制造相声事件或是文化事件,例如大规模的比赛或是艺术论坛、曲艺高峰会等等,以此创造属于海派相声自身的影响力。
王汝刚:葛敏铭说得很好。我觉得,目前上海的相声应该总结为“初步繁荣,健康发展”。我不同意前不久某媒体上所说的“上海相声走上了优胜劣汰的道路”,从目前来看,远远还没到那样的地步。因此,对我们来说,领军人物的推出、文艺新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曲协可以做些有益于相声发展的事件,比如出一个命题——“我要结婚”,展开相声作品的征集活动,每一家都出两档作品,再通过专家评审,组成一台节目,以获得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为新人与新作品提供成长的空间。
我所说的问题,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入流”,出人、出戏、创造文化事件之余,入流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曲协要团结起这些相声创作的专业队伍,争取使海派相声的队伍,加入到上海文艺创作的主流中去。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他就是上海文艺的主流,就是协会、文联为之服务的对象。这样,海派相声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有更大的作为与发展。[栏目由上海市文联与新民周刊社每月联手呈现]
嘉宾|王汝刚(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葛明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相声专业委员会主任)
高龙海(资深相声演员,上海曲协相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李国靖(品欢相声会馆著名演员)
赵松涛(田耘社著名演员)
张文泽(百领社著名演员)
对比一下上海的情况。2006年之后,上海也做了不少探索,我们曾经在雅趣茶馆成立俱乐部,但是昙花一现,没有坚持下来。他们(赵松涛)坚持下来了,至今已有八年。他们是一帮小伙子,年轻人,在上海慢慢有影响了。一是他们利用很多现代的网络手段;二是上海演出市场与观众本身有需求,因此他们确实吸引了一批上海人,尤其是大学生。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希望。另外,上海曲艺家协会很关心相声的发展,一点一滴地关心、帮助,水到渠成地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这都是对海派相声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我觉得,上海相声的香火就从没有中断过,但曾有潮起潮落,这很正常。现在我觉得又走到了十字街头,在发展壮大中我们有不少困难,热闹之后,应该看到这里面有虚火。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冷静下来,确定今后的方向。
各不相同的生存之道
主持人:据我所知,田耘社是近年来上海文艺舞台上较早出现的一支队伍,一群年轻人打起了传统相声的大旗,在这座以吴方言为主的城市中发展。八年来一路走过,有着怎样的体会?
赵松涛:田耘社在2004年11月11日成立,最开始就是通过网络,召集组织一批相声爱好者,在家里举行沙龙。2005年,我们开始感到仅仅孤芳自赏很不够,我们要走出去。但是进市场还不现实,因此选择了高校这条路线。进高校开相声专场,做讲座。2006年走进剧场,刚开始在大柏树一个老仓库,跟一帮玩话剧的朋友借场地,从每月一场发展到每周一场。那时很艰难,依靠网络、高校、朋友圈来宣传,地方又偏僻,有时候几乎没有观众,我们就拿起快板走到街上,招揽观众。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圈子,2007年进入打浦桥文化中心表演,在那里我们做了一年,每周一场,还算不错,开始有了媒体报道。
2008年表演进入北站文化中心,从这里开始奠定了现在上海各相声活跃群体的基础。我们在那里演了三年,形成专业的表演团队,形成了一定的节目数量,培养了一定的观众群体。然后团队又分出一些支脉,有的演员也创建了自己的团队,各团队开始创作有各自特点的相声。2011年北站停演,我们转移到北新泾文化馆,并且与上海评弹团的吴新伯老师展开合作,定期举办“京腔吴韵”专场演出,算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2012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上海少儿图书馆开办俱乐部,打算在演员培养与观众培养上下足功夫。每星期有一个下午,大学生、白领来俱乐部学演相声,我们则帮助修改、排练。这样一来,好的演员逐渐吸收到团队里,同时培养一批比较具有专业素养的观众,形成有质量的观众队伍。
主持人:田耘社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目前繁荣背后所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
赵松涛:每个团队演出都会根据角儿的特点来做,带团队的方式也不一样。我还是以传统相声为主,我跟孩子们讲也是先继承后发展,传统底子不牢,谈创新发展都如空中楼阁。
我觉得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铁杆观众数量不多。我们研究过,大致有四类观众:第一,观众带着相声概念来的,喜欢找原汁原味的东西,但数量不大;第二,以郭德纲现象为主导的,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他们追求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新的茶馆相声风格,可以无厘头的招笑风格居多,可以没有思想、内容,但是一定要加强娱乐性。这部分观众数量很大;第三是家庭式的观众群体。我在剧场给观众一个概念:享受快乐的时候不能一个人,要拖家带口。于是在我的剧场形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北方也不多见:带着孩子、老人一起听相声。所以,我要求三个月节目不能重样。第四类,就是“生坯子”,没怎么听过相声。
我就在思考怎样留住这批观众,我对团队要求是传统功底一定要有,也许你演不好,但是一定要知道该怎么演。这样上台后心里有底,所谓相由心生,心里没底,心虚,观众都看得出来。我要求演员每天都从贯口练起,自己把气儿换匀实了,就进步了。田耘社以边演边教的形式在促进形成专业观众。比如,演完《黄鹤楼》我会告诉观众这是腿子活,下次再演,观众就懂了,成为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观众也就坐得住了。
少儿图书馆的相声俱乐部一开张,我办了场演出,来了很多评弹、京剧界的老师,其中也有不少新观众。开场前我们就教观众怎么叫好,怎么叫返场,一鞠躬一抬头,就得把演员叫住,这样排练了两次,让老观众带新观众,把场子弄热了,后面就好演。我希望观众能在听相声的环境中,感受相声的魅力。
主持人:作为海派相声的活跃人物,你不仅与评弹演员等一起进行南北艺术交流,更在上海青年观众群体的开发上下了功夫。这些年,你几乎走了各个上海的高校,不知效果如何?
赵松涛:田耘社一直坚持走进大学校园做相声的讲座。我明白,做大学演出是看不到即时利益的,但却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我到大学演出不是培养相声演员的,而是在大学生的“心灵书架”上放进一本“中国曲艺相声艺术”的书,将相声的概念植根于大学生的潜意识中。也许几年后就能产生一些相声的铁杆观众。就像这一次,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讲课,一进去,学生给我鼓掌。我一看只有21个人,我把窗子打开,快板打起來,段子说起来,场子就热闹了,两小时后,变成60多个人。讲座结束,我邀请他们来看演出,只要报学校报名字就免费进场看,结果数下来有近20人来,我很欣慰了。
主持人:除了品欢相声会馆与田耘社,新兴而起的百领社也是后起之秀。从经营理念、办社思路到培养观众,百领社又是走的怎样的道路呢?
张文泽:我的路子跟赵老师走的路子不太一样,主要针对职场的相声爱好者,通过媒体宣传、熟人介绍以及挂靠人力资源公司等途径招生,现在已经有很多爱好者在百领社学习。我们自去年9月份成立,年底在兰心有7场演出,今年9月份又成立了百领社相声俱乐部,俱乐部的概念是培养职场相声爱好者,包括公司高管、行政领导、大学老师以及外国人士等等。学员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语言的艺术——外国人通过这一途径学习中文,因为相声是对老百姓语言的提炼和升华,幽默、实在。职场人士通过这一途径锻炼演讲能力与语言能力。而大学教授、讲师等,在这里学习的就是语言的节奏,以提高语言艺术的魅力。目前我们每十人一班,进行小班教学,除了上课之外,还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在传统架构的基础上,以自己生活中的素材编写新的内容和段子,而老师则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调整加工,形成完整的、来源于学生们现实生活的相声作品。每一班学习结束后都有汇报演出。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白领精英有很大的社会资源,他们会带来一大批观众,比如一个公司的领导,上台演出时就能带来上百位观众,以此类推,滚雪球的效应会越来越大。
相声的创作问题
主持人:相较于近来异常火爆的品欢相声会馆,田耘社所走的道路与之并不完全相同。从传播方式来看,品欢完全立足剧场,并且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良好的口碑与不错的票房。而田耘社则在高校传播、社区巡演中求得自身的发展。从作品上来看,品欢的相声原创作品多,也更为现代化。田耘社则完全立足传统,哪怕是对观众叫好、鼓掌的表达,也尽量还原于传统方式。这样多元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相声艺术的良性竞争与茁壮成长。具体到创作问题,各位你们觉得上海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相声,和北方相声有哪些不同?高龙海: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独脚戏剧本在报纸上发表时,就叫“上海相声”。可见相声是全国粮票,独脚戏、滑稽戏是地方粮票。但我们的传统相声是北方文化的沉淀,不是上海人所能了解的,上海人熟悉的是洋涇浜英语、黄包车、广东人的上海话、金陵塔等等。因此,在演出中完全保留北方传统的相声不是不需要,而是理解的人不多,还需要更“接地气”。比如把老北京话、老天津话改成上海人听得懂的普通话、方言,甚至是不标准的上海话,都能造成喜剧效果。总的来说,北方艺术形式在上海有一定的接受障碍,但是上海的特点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好比各地美食在上海都能找到一席之地一样,上海人对相声一点也不排斥,关键是看你怎么说。
张文泽:谈到相声创作问题,我认为任何一个作品不存在南北之别,除非特定的地点环境,比如天津、北京观众就喜欢听老段子以外,全国都是一样。在传统相声、传统手法基础上,一定要融入新东西,融入现代生活。现在再把袁世凯出殡的段子拿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演出,都是没有动脑子的拿来主义。因此,我们的相声,素材都来自学员,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职场、家庭等等。这样的作品一定是接地气的,是他们熟悉的,有利于他们自己表演。马季、姜昆等老前辈都说过相声表演要说、创两手抓。哪怕是一段传统相声,都要根据演员自己的特点拆分、改编,达到二次创作。如果旧段子里完全是新的内容就更好了,行话叫做“旧瓶装新酒”。
李国靖:相声创作一直是比较闹心的事儿。我看主要是选材问题,包括时代背景、敏感话题等等,选不好就可能走入误区。第一,相声作品的选材要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甚至要从反面看问题。事实证明,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背后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题材,真相往往与我们知道的情况恰恰相反。我认为写相声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过于文学化,相声的语言就应该像哥俩在胡同口聊天。第二,相声创作的立脚点:创新要在继承之后创新,熟练掌握相声的技巧才能写出好相声。第三,现在的相声缺少理论的总结与支持,实践多于理论。由于相声的口传心授,很多技法得不到完整的流传,渐渐消失。第四,相声的本质属性不能发生改变,以前的相声作品是寓教于乐的,而现在的很多相声作品是寓教于教。这是我看完今年相声大赛最大的感触,为了教育而教育。要保持相声的本质和青春不变,相声才能长久。第五,相声的创作还是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到老百姓中去。
相声热的思考与总结
主持人:回归到最近一年多来所出现的相声热现象。作为曲艺界的专家、领导,如何面对繁荣,加以思考和总结,让海派相声走上更为理智、良性发展的道路?
高龙海:相声热对我而言,实在来得太及时,也太让我高兴了。同时,引起我思考的有这么三点:第一,我们这支松散型的队伍是否符合观众与市场的长远需求。第二,假如剧场不改革,盈利完全附着于剧团,剧团压力过大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光相声,滑稽戏、独脚戏都将走向死胡同。剧场往往不管剧团死活,有钱就能进,没钱,电梯不开,灯光不打。现实是:老百姓不吃饭很要紧,不看戏无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有自己的选择余地,相声就变得举步维艰。剧场不改革,尤其对松散型的相声演员,对没有家底的相声剧团,非常困难。这些相声演员,全凭一张嘴,一句一句说到今天,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专职相声演员”。与专业演员不同,他们全靠嘴吃饭,很不容易,困难比想象的还多,我一直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非常了解他们的处境,就是因为热爱相声,为了相声的明天,拿青春赌明天。在一两百人的小剧场,几千块钱的进账,全靠自己养活自己。第三,传统相声的移植与改编等探索都在进行,但根本的一点不能忘:相声要走正道、出精品。三俗的东西是很逗乐,但是没有思想内涵,注定不是经典,早晚有一天自己会走进死胡同。现在上海的相声队伍,最大的特点,走正道,抓基本功,排段子。在台上不做鬼脸,不胡说八道。另外,上海的相声要接地气,在保留原有北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上海的元素。
葛明铭:我很欣喜地看到——上海的相声走着“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道路。比如金岩、李国靖,主打剧场,而张文泽主攻白领,赵松涛则面向大学生……总的来说,现在上海相声属于“初级繁荣”,但是发展并不平衡,市场份额有大有小。当然,这很正常。
现在的相声作品创作要去下基层,体验生活有几种途径:第一,无时无刻不关注生活;第二,具有专题性的采访和体验;第三,组织性的体验生活、下基层。这三点,无论是相声、小品、独脚戏、滑稽戏,所有的曲艺演员都应当遵循,只有生活才是作品的来源。
此外,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们有两大问题,一是创作问题,二是团结问题。在创作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是创作多、精品少,我观察总结了一下,目前的创作多是碎片化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包袱或许能让人哈哈一笑,但从整个作品来看,往往意义不大,甚至让人毫无印象,更别说什么启发或借鉴了。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滑稽老前辈周柏春所说的那样:“回到家里,想想还要笑;过了三天,想想还好笑。”这就是一种回味。所以说,鲜有完整的精品力作,是问题之一;第二是团结问题,这是市场体制利弊的体现,我们需要通过团结来克服市场体制所带来的困境。要像某些北方曲艺演员那样,抱成团,共进步。
另外,上海相声要树立起自己的理论旗帜,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内容属地化与语言语貌本土化两大方面进行提升和总结。
总的来说,上海相声要做三方面的努力:第一,上海相声需要有领军人物出现;第二,上海相声要出精品力作;第三,制造相声事件或是文化事件,例如大规模的比赛或是艺术论坛、曲艺高峰会等等,以此创造属于海派相声自身的影响力。
王汝刚:葛敏铭说得很好。我觉得,目前上海的相声应该总结为“初步繁荣,健康发展”。我不同意前不久某媒体上所说的“上海相声走上了优胜劣汰的道路”,从目前来看,远远还没到那样的地步。因此,对我们来说,领军人物的推出、文艺新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曲协可以做些有益于相声发展的事件,比如出一个命题——“我要结婚”,展开相声作品的征集活动,每一家都出两档作品,再通过专家评审,组成一台节目,以获得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为新人与新作品提供成长的空间。
我所说的问题,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入流”,出人、出戏、创造文化事件之余,入流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曲协要团结起这些相声创作的专业队伍,争取使海派相声的队伍,加入到上海文艺创作的主流中去。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他就是上海文艺的主流,就是协会、文联为之服务的对象。这样,海派相声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有更大的作为与发展。[栏目由上海市文联与新民周刊社每月联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