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学视阈下的高职学生学业幸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職院校学生的学业幸福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教育现象学是一种回到实事本身的方法,它关注生活世界和个体经过体验而形成的独特气质,强调对问题的反思。在教育现象学视阈下,学生可以享受到回到实事本身、创造性的校园生活;建立平等交互式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一名具有学习智慧的学生;做一名反思型的学习实践者。如此,学生才能在其学业生涯中获得学业幸福。
  【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现象学  高职学生学业幸福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d connection among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is a way to return to the truth itself. It focuses on life world and unique temperament by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emphasis on reflection of problem. Students can enjoy the campus life of returning to the thing itself and creating; establish equal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fforts to become a learning wisdom of students; to be a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achieve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in school in this way.
  【Key words】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8-02
  一、教育现象学界说
  (一)现象学。 现象,英文表达为:Phenomenon,源于希腊文的拉丁词。十七世纪之前,“现象”,作为神学词汇,有“显现”、“奇迹”的意思。之后,“现象”一词伴随著哲学的发展,被给予不同的含义,成为哲学专业术语。柏拉图(Plato)认为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是人感知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认为,“现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能感知到它。真正创立现象学的是胡塞尔(Edmond Hussel)。他将“现象”等同于意识,是能够让人意识到的东西。之后,现象一词便广为流传。
  现象学,英文表达为:phenomenology。在《哲学大辞典》中,对现象学进行了描述性的界定。“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包格本质的现念、范畴)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现念的规定性(意义)的实在性的明证。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认识传统哲学中那些概念的真实意义。从而重新说明传统哲学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各个理论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出,有广义的现象学和狭义的现象学之分。广义的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思潮,其内容包含有:胡塞尔哲学和受其影响所形成的各种哲学理论。狭义的现象学,其内容仅仅是指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笔者采用的则是广义的现象学。
  (二)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英文表达为:phenomenolo?鄄gical pedagogy,加拿大教育学专家范梅南教授认为:“教育现象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就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让我们直接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显然,范梅南是把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范梅南教授不仅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还将其引入医疗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范梅南在他所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重新构建师生关系,要实现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的理想等,这些论述与一般教育学的论述相比,己经有明显的区別。
  综上所述,范梅南教授同时从两个维度对教育现象学进行研究,即方法和学问。在现有的对教育现象学的研究中,有学者是将教育现象学作为方法去探究具体教育问题;而有学者则是将其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相关的理论体系。笔者比较倾向将教育现象学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其中的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意义和智慧),在研究过程中,是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并以现象学方法为方法论。
  二、高职学生的学业幸福
  普世的价值观认为:幸福与人的追求和德行息息相关,既是主观感受,也是客观存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看作是遵照道德准则的生活(活动),除此之外的一切均是幸福的附属品和实现幸福的工具。他认为幸福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和学习,并按照道德准则去行事才能够真正获得幸福。
  英国哲学家罗索认为人想要获得幸福,就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获取,仅仅依靠侥幸心理是不能真正获得幸福的。幸福的人就应该用客观的态度去为人处事,心胸开阔和兴趣广泛是其拥有的两大法宝,凭借它们,能够让别人也感到愉悦,那么自己就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味道。罗索还强调,人不能只接受爱,而不付出爱。应该把自己接受的爱释放出去,让别人也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因为爱是幸福的源泉,可以增进人与人的感情,真诚对人,别人也会如此对你。这样的社会才会和谐,这样的人际关系才会融洽。   由于學习过程本身就是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过程,所以就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在追求学业的同时就拥有了巨大的幸福价值。所谓学业幸福,就是学生在追求学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幸福的客观理解,加之自身的不懈努力所产生的一种快乐并满足的生活状态。当然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够实现自己在学校阶段的理想,达到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从个体自身的角度来看,学生想要获得学业幸福,关键一点要自觉转变学业意识,要把学业从必须要 完成的事情转变为幸福的事情。从个体的精神层面来讲,学生的学业幸福是学生的主观奋斗与客观存在的统一;是学生感受学业幸福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实现自我价值与教育价值的统一。
  三、教育现象学对高职学生学业幸福的启示
  (一)享受“回到事实本身”、创造性的校园生活。现象学的精髓之一就是“回到实事本身”。将其运用到教育学中,“回到实事本身”是回归到教育的真实生活世界当中,真实的生活世界是未经定义的,因此,它本身含有正在发生的意义。在真实生活的世界中,己经发生的一切终将成为生活世界的背景,参与生活世界的形成。就高职学生而言,学校是最能够反映出学习发生的场所。学生 在班级中所受到的源于教师对其触动之时,就是学习发生之时,只有学生自身才能够真正体验学习在班级中的真正发生。换言之,学生的学习是无法复制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去感受并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对于知识,随时并即刻地汲取,那么学生不再受制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仅仅受制于课堂环境的活动,而是把学生看作是拥有判断力、智慧,并且对于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具有强烈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习实践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拥有创造性,才能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的过程。
  (二)建立平等交互式的师生关系。教育现象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替代父母”的关系。作为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那么,是什么才能唤起教师的这种责任和使命呢?就是现象学的意向性,即任何心灵活动都必须指向或涉及某个对象。正是现象学的意向性才能唤起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从而使教师意向性地指向学生。学生,作为一种存在,是一种可能性,此时,教师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学生呢?正如你去开灯的时候,开关的意义才会体现出来一样。运用在教育领域,只有教师意向性地关注学生时,那么教育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用爱、关心、支持和敏感的方式与学生相处,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真实有意义的世界。
  (三)努力成为学习智慧型的学生。在教育现象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种学习的机智。这种机智并不是学习的技巧或是技能,而是内化于学生内心的智慧,它体现了学生整个身心的存在,能够使学生客观判断出哪些知识是适合的、忧秀的,哪些知识是不适合的、不好的。对于高职生来说,这种学习机制是一种特殊的素质,与高职生追求其学业幸福息息相关。有些学生即便掌握了一些学习技巧,但仍然无法感受学业幸福感,这是由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不能与智慧等同,换言之,知识是能够通过一些学习技巧来掌握,而智慧则不能直接传授。智慧是需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经过学习者悉心研习进而获得。学习智慧型的学生,均会表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因此,一名学生在其学习生涯中,最值得珍惜和体现他此阶段的价值以及其一生学习的宝贵财富就是他的学习经验。
  (四)成为反思型的学习实践者。在教育现象学领域,关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一方面要与真实世界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进行必要的反思。学生在学业生涯中,一定要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世界,否则就不可能体验到学业幸福感。想要使所学的知识不与生活世界脱离,那么就要反复思考才能做到。因此,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反思。在反思性学习实践中,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业幸福,因为学生通过实践智慧能够提高所学知识的合理性,完善自己在专业和生活上的品质,进而感到幸福。学生专业和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卫华.教育现象的直观及其对教育世界的契合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张利荣.教育现象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3]王攀峰.教育现象学视野下公共教育学教学的视角转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冯宇红.教育现象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5]蒋毅超.大学生学业幸福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集美大学学报,2013(1).
  作者简介:
  于洁(1983-),女,吉林长春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本文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沙盘讲解”内容为例,针对《模拟售楼》课中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阐述了对“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认识,并运用“任务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部分和核心任务部分进行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运用,对课程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任务分层 模拟售楼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既是对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也是进行规划修编和实施措施调整的依据.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有利于全面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判断规划质量
  针对目前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文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物理化学水处理技术-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crowave-inducedOxidationProcess,简称为MOP)。微波
为了研究青岛及黄海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使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分析了青岛地区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雾、霾天气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影响。另外,还采集了黄海海域的生物气溶胶样品,对比分析青岛近岸与海洋上空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初步了解了海洋对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生物气溶胶中的微生物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形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热潮,有专家预言慕课将颠覆传统的大学教育。慕课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出形式新颖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较之传统课程教学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来说,慕课仍然比较局限于基本的知识传授,无法完成大学教育培养较高综合素养人才的目标。慕课更应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效补充,传统大学的课堂面授教学不可被其替代。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本研究以上海危险废物管理中心提供的电镀污泥为原料,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首先,通过投加沉淀剂沉淀氯化高铁补充铁源研究水热合成复合铁氧体。研究结果表明,污泥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院《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在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譬如:与国外大学交流合作、教材及Java设计相关的技术流的定位、课堂内外教学方法的探索。最后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列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Java程序设计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
【摘要】《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作为民航类职业院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的机务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